蒲城、广信、鼎炀三城呈品字形,雷霆将人马拉往三地之间驻扎,无论前往任何一城,急行军都只要一天的时间。相反,三地倘若有一处被攻击,叶信、百里燕(既魏贤)三万骑兵就得绕道疲于奔命。
同时,蒲城若被晋军占去,再被雷霆大军合围,便成不得不救的死局。到时候即便是百里燕不想救晋军,晋国也要压着咸王出兵去救,整个北海郡所有兵力,都将被拖入蒲城,最终形成围点打援的局面。
听到这里,秦翰不无担心说道:
“万一要是惹毛了晋军,晋军与咸军联兵来战,我军兵力怕是不济呀。”
“晋国心怀鬼胎见死不救,咸国又岂能甘心替其解围。况且说,晋军从蒲城登陆未果,必然要去广信登陆上岸,咸军焉能让晋军进入广信。”
时下战船没有什么气垫船、两栖登陆艇、船坞舰什么的,不能靠近近海登陆,都必须进港登陆,或者从大船放下小船,划小船登陆海滩。这就造成一个严重问题,当蒲城被晋军占领,反被黑巾军围困之后,港口就没了。
晋军援兵只剩下三个选择,要么七八万人强行占领港口,要么在蒲城外围抢滩登陆,但显然黑巾军肯定要重兵把手港口,仅靠现有的技术条件,要从战船上冲击以逸待劳,等在岸上的准备充足的黑巾军,显然不现实。
如果在蒲城附近划小船抢滩登陆,那更危险。七八万人轮番划小船上岸,即便在没有叛军阻击情况之下,七八万人要上岸,没有八九天时间根本办不到。有八九天的功夫,叛军早就杀奔海滩迎面痛击。
所以蒲城被围,雷城的晋军要想增援,最快捷的办法,只能就近从广信登陆上岸。
但缺德就缺德在这个地方,广信能让七八万晋军打城里过吗?万一进了城不走了怎么办!
于是,晋军进不了广信城,就只能在广信以东抢滩登陆。
但这里有个致命问题,攻打蒲城的晋军必然是轻装攻城,所带粮草不多。从蒲城被围消息传到雷城,需要两天时间,等到驻雷城的晋军得知消息,从决策,集结大军,调动战船,最快也要一天,而后再坐船从海上抵达蒲城,又是两天。
然后蒲城抢滩登陆未果,又是浪费两天,这个时候晋军再沿海岸线前往广信,又是一天多。结果广信不让进,扯皮一天时间,晋军只能从广信外围抢滩登陆,结果又是七八天。
也就是说,从蒲城被围的消息传出,到晋军在广信以东抢滩登陆,中间即便没有任何环节出问题,至少需要二十天,倘若再算上晋军从广信以东,赶赴蒲城的这段路程,即便没有叛军阻击,最快也要三天。
也就是说,晋军抵达蒲城,需要二十三四天左右时间,而此时的蒲城的晋军早就给饿死了。
因此雷霆放弃蒲城让给晋军,最直接的问题是,咸军不会出兵,实际上也没有兵力解围,更不会让晋军入城,蒲城的晋军最终围困致死,最后导致晋军和咸军的矛盾公开化。
“待他两军不和之际,我军再遣一支奇兵去打雷城,咸军必亡。”
“攻打雷城?难道是……”秦翰恍然大悟。
“哼哼,晋军在雷城屯有十五万大军一年军需用度,我军占了雷城,剩下的晋军吃什么喝什么,到时候再把晋军俘人给他们放回去,十数万晋军吃喝拉撒都得咸国兜着,晋军即便从晋国运粮,从北海郡将消息传到晋国北地大仓,最快即便用六百里飞报,也得十日。
再等到晋军组织民夫抢运粮草,等待船只,用船从海上运来,少说四五十日过去。秦财东以为,这两个月间,晋军十几万人吃什么喝什么,咸国若不给粮,晋军十数万人难道还能自己等着饿死?
咸国若是给粮,十数万晋军两月的人吃马喂,至少耗费十数万石粮草,到时候咸国还能坚持几月!”
“天王此计果然是高呀,咸军以为我军此来为速战,现在我军剑走偏锋,活活拖死他们!”
“非但如此,晋军在雷城的根基被拔,我军便可毫无顾忌的将咸西郡、桑南郡、桑北郡,用于长孙国的兵力抽往北海郡,此种局面,岂不更为有利。”
长孙国桑南、桑北两郡与与咸西郡接壤,黑巾军去年占了两郡之后,尚有有十多杂兵西进攻打蜀田郡,雷城的晋军如同一根钉子楔在两国之间。
只有拔掉雷城的晋军,咸国、长孙国战场长才能彻底连为一片,据守与咸西、桑南、桑北三郡的杂兵才能重新整编调往前线,攻打蒲城无疑提供了拔除雷城的机会。
半时辰后,雷霆放弃攻打鼎炀计划,率军改道西进。
而与此同时,叶信于寅时与百里燕会师。
“魏将军,黑巾贼情况如何?”
“尚未有消息。”百里燕道。
“本都督已经命人将马迁往永兴河,就是不知赵帅意下如何。”
“此计若成,可将雷霆十五万人马钉死与蒲城、鼎炀、广信之间,让他动弹不得,与永兴河百利而无一害,赵帅应会同意此计。”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报,报将军,敌军突然向西进发。”斥候飞快说道。
“向西!嘶……”百里燕吃了一惊。
叶信忙说:
“怎会向西去,叛军难道要退往咸西郡?”
“拿地形图来。”百里燕道
护兵取来地图,摊开在地上打着火把,找到目前所在,一直向西寻找,丝毫不见有任何城郭。
“此地向西沿途没有城郭与险地,黑巾军突然向西做什么?”百里燕自言道,又问斥候:“贼军是全军向西,还是部分兵马西进,亦或者先是向西,而后分兵。”
“禀魏将军,尚有两路斥候暗中盯梢,尚不知有无分兵。”
“你先下去吧。”
“诺。”
百里燕再次看图,从叛军今夜宿营地向西北急行军一天半是蒲城,叛军难道要去打蒲城?打蒲城也需要十五万人?
这时叶信说道:
“黑巾贼是否想要择地扎营?”
“扎营?扎营就为等我军?时间拖得越久,广信、鼎炀战备越充足,拖上十天半个月,叛军再要攻城,就得付出此前两倍以上的伤亡代价,雷霆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现在突然西进,实在令人琢磨不透。我本以为他会步步为营,紧逼鼎炀城,只要能想方设法拖他三两日,便能将广信的守军拉到鼎炀守城,不曾想他居然跑了!”
原打算拖上雷霆两到三日,同时以叶信所部三万骑兵中的两万,前往广信将新兵运往鼎炀,以两人乘坐一马的方式,用两天时间走原本一天的路,如此便不会伤到马匹。
同时另外三万匹空马,从鼎炀用四天时间赶回永兴河,将屯驻于旸霆的广信军接到鼎炀城外围。
如此一来,鼎炀城外有骑兵三万,步军两万五六千人,广信再征募兵丁,据城池坚守,以三万骑兵和广信军为机动力,将叛军死死钉死在北海郡。
雷霆若想撤兵,便以骑步兵追击拦截,若是反扑,便骑马逃走,其倘若攻城,就跟他死磕。总而言之,决不让雷霆的十五万大军轻松返回永兴河。
现在倒好,雷霆突然西撤,一时间让百里燕没了主意。
情况不明,百里燕不敢贸然出动,撒出了更多的斥候侦骑向西、向南、向北活动。
天色放亮不久,最早一批的斥候相继返回,得到的消息无一例外都是叛军继续向西运动,没有分兵迹象,这就让百里燕更加困惑。
叛军向西行进,也没有出兵西北攻打蒲城的迹象,难道真是退回咸西郡?那他们在陔陵折腾半天的意义何在,公孙岳岂不是白白牺牲了。
辰时四刻,大军用过早餐,随即向西北进发,前往昨夜叛军宿营地现场一番考察,百里燕得出一个结论,叛军绝不是仓惶撤退,而是有序撤离。
“大都督你看,叛军带走了全部辎重,连篝火都有时间熄灭,显然不是得知我军消息后仓惶撤离,是有序撤离。”
“魏将军何意?”
“叛军会否改变了攻打鼎炀的计划,另有所图。”
这时徐谨说道:
“会否去攻打蒲城?”
百里燕否定了这一说法:
“不会,攻打蒲城,叛军无需如此兴师动众,完全可以在昨夜继续与我军对峙,而在暗中调走三五万人马,急袭蒲城。我军若是绕过其主力追击,必遭其主力设伏。而眼下叛军全数西撤,如此之多兵力绝非攻打蒲城所需。”
“干脆,追在身后杀他娘的不就完了!”
顾中提议道,反而得到了叶信和多数人的认可:
“魏将军,顾将军所言不无道理,我军三万多人,兵分三路齐头并进,尾随其后追杀,难道还怕其设伏不成。”
“言之有理。“赞同道,百里燕继续又说:”我军三万多人集团出击,一路受阻八方来援,其确实不容易设伏。那就先杀他们一阵,看看雷霆倒底作何打算。”
这有的时候,越是不明所以的情况,越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敲打对手,促其反应。并不排除黑巾军是故布疑阵,有意在拖延时间,反倒不如尾随其后,杀他一通再说。
叶信部署完毕,司空南重归先锋营建制,百里燕率先锋营与广信军担任北路军,叶信亲率主力为中路军,顾中、徐谨负责南翼,肖渠率本部断后接应,防止敌伏兵于后设伏。
同时,蒲城若被晋军占去,再被雷霆大军合围,便成不得不救的死局。到时候即便是百里燕不想救晋军,晋国也要压着咸王出兵去救,整个北海郡所有兵力,都将被拖入蒲城,最终形成围点打援的局面。
听到这里,秦翰不无担心说道:
“万一要是惹毛了晋军,晋军与咸军联兵来战,我军兵力怕是不济呀。”
“晋国心怀鬼胎见死不救,咸国又岂能甘心替其解围。况且说,晋军从蒲城登陆未果,必然要去广信登陆上岸,咸军焉能让晋军进入广信。”
时下战船没有什么气垫船、两栖登陆艇、船坞舰什么的,不能靠近近海登陆,都必须进港登陆,或者从大船放下小船,划小船登陆海滩。这就造成一个严重问题,当蒲城被晋军占领,反被黑巾军围困之后,港口就没了。
晋军援兵只剩下三个选择,要么七八万人强行占领港口,要么在蒲城外围抢滩登陆,但显然黑巾军肯定要重兵把手港口,仅靠现有的技术条件,要从战船上冲击以逸待劳,等在岸上的准备充足的黑巾军,显然不现实。
如果在蒲城附近划小船抢滩登陆,那更危险。七八万人轮番划小船上岸,即便在没有叛军阻击情况之下,七八万人要上岸,没有八九天时间根本办不到。有八九天的功夫,叛军早就杀奔海滩迎面痛击。
所以蒲城被围,雷城的晋军要想增援,最快捷的办法,只能就近从广信登陆上岸。
但缺德就缺德在这个地方,广信能让七八万晋军打城里过吗?万一进了城不走了怎么办!
于是,晋军进不了广信城,就只能在广信以东抢滩登陆。
但这里有个致命问题,攻打蒲城的晋军必然是轻装攻城,所带粮草不多。从蒲城被围消息传到雷城,需要两天时间,等到驻雷城的晋军得知消息,从决策,集结大军,调动战船,最快也要一天,而后再坐船从海上抵达蒲城,又是两天。
然后蒲城抢滩登陆未果,又是浪费两天,这个时候晋军再沿海岸线前往广信,又是一天多。结果广信不让进,扯皮一天时间,晋军只能从广信外围抢滩登陆,结果又是七八天。
也就是说,从蒲城被围的消息传出,到晋军在广信以东抢滩登陆,中间即便没有任何环节出问题,至少需要二十天,倘若再算上晋军从广信以东,赶赴蒲城的这段路程,即便没有叛军阻击,最快也要三天。
也就是说,晋军抵达蒲城,需要二十三四天左右时间,而此时的蒲城的晋军早就给饿死了。
因此雷霆放弃蒲城让给晋军,最直接的问题是,咸军不会出兵,实际上也没有兵力解围,更不会让晋军入城,蒲城的晋军最终围困致死,最后导致晋军和咸军的矛盾公开化。
“待他两军不和之际,我军再遣一支奇兵去打雷城,咸军必亡。”
“攻打雷城?难道是……”秦翰恍然大悟。
“哼哼,晋军在雷城屯有十五万大军一年军需用度,我军占了雷城,剩下的晋军吃什么喝什么,到时候再把晋军俘人给他们放回去,十数万晋军吃喝拉撒都得咸国兜着,晋军即便从晋国运粮,从北海郡将消息传到晋国北地大仓,最快即便用六百里飞报,也得十日。
再等到晋军组织民夫抢运粮草,等待船只,用船从海上运来,少说四五十日过去。秦财东以为,这两个月间,晋军十几万人吃什么喝什么,咸国若不给粮,晋军十数万人难道还能自己等着饿死?
咸国若是给粮,十数万晋军两月的人吃马喂,至少耗费十数万石粮草,到时候咸国还能坚持几月!”
“天王此计果然是高呀,咸军以为我军此来为速战,现在我军剑走偏锋,活活拖死他们!”
“非但如此,晋军在雷城的根基被拔,我军便可毫无顾忌的将咸西郡、桑南郡、桑北郡,用于长孙国的兵力抽往北海郡,此种局面,岂不更为有利。”
长孙国桑南、桑北两郡与与咸西郡接壤,黑巾军去年占了两郡之后,尚有有十多杂兵西进攻打蜀田郡,雷城的晋军如同一根钉子楔在两国之间。
只有拔掉雷城的晋军,咸国、长孙国战场长才能彻底连为一片,据守与咸西、桑南、桑北三郡的杂兵才能重新整编调往前线,攻打蒲城无疑提供了拔除雷城的机会。
半时辰后,雷霆放弃攻打鼎炀计划,率军改道西进。
而与此同时,叶信于寅时与百里燕会师。
“魏将军,黑巾贼情况如何?”
“尚未有消息。”百里燕道。
“本都督已经命人将马迁往永兴河,就是不知赵帅意下如何。”
“此计若成,可将雷霆十五万人马钉死与蒲城、鼎炀、广信之间,让他动弹不得,与永兴河百利而无一害,赵帅应会同意此计。”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报,报将军,敌军突然向西进发。”斥候飞快说道。
“向西!嘶……”百里燕吃了一惊。
叶信忙说:
“怎会向西去,叛军难道要退往咸西郡?”
“拿地形图来。”百里燕道
护兵取来地图,摊开在地上打着火把,找到目前所在,一直向西寻找,丝毫不见有任何城郭。
“此地向西沿途没有城郭与险地,黑巾军突然向西做什么?”百里燕自言道,又问斥候:“贼军是全军向西,还是部分兵马西进,亦或者先是向西,而后分兵。”
“禀魏将军,尚有两路斥候暗中盯梢,尚不知有无分兵。”
“你先下去吧。”
“诺。”
百里燕再次看图,从叛军今夜宿营地向西北急行军一天半是蒲城,叛军难道要去打蒲城?打蒲城也需要十五万人?
这时叶信说道:
“黑巾贼是否想要择地扎营?”
“扎营?扎营就为等我军?时间拖得越久,广信、鼎炀战备越充足,拖上十天半个月,叛军再要攻城,就得付出此前两倍以上的伤亡代价,雷霆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现在突然西进,实在令人琢磨不透。我本以为他会步步为营,紧逼鼎炀城,只要能想方设法拖他三两日,便能将广信的守军拉到鼎炀守城,不曾想他居然跑了!”
原打算拖上雷霆两到三日,同时以叶信所部三万骑兵中的两万,前往广信将新兵运往鼎炀,以两人乘坐一马的方式,用两天时间走原本一天的路,如此便不会伤到马匹。
同时另外三万匹空马,从鼎炀用四天时间赶回永兴河,将屯驻于旸霆的广信军接到鼎炀城外围。
如此一来,鼎炀城外有骑兵三万,步军两万五六千人,广信再征募兵丁,据城池坚守,以三万骑兵和广信军为机动力,将叛军死死钉死在北海郡。
雷霆若想撤兵,便以骑步兵追击拦截,若是反扑,便骑马逃走,其倘若攻城,就跟他死磕。总而言之,决不让雷霆的十五万大军轻松返回永兴河。
现在倒好,雷霆突然西撤,一时间让百里燕没了主意。
情况不明,百里燕不敢贸然出动,撒出了更多的斥候侦骑向西、向南、向北活动。
天色放亮不久,最早一批的斥候相继返回,得到的消息无一例外都是叛军继续向西运动,没有分兵迹象,这就让百里燕更加困惑。
叛军向西行进,也没有出兵西北攻打蒲城的迹象,难道真是退回咸西郡?那他们在陔陵折腾半天的意义何在,公孙岳岂不是白白牺牲了。
辰时四刻,大军用过早餐,随即向西北进发,前往昨夜叛军宿营地现场一番考察,百里燕得出一个结论,叛军绝不是仓惶撤退,而是有序撤离。
“大都督你看,叛军带走了全部辎重,连篝火都有时间熄灭,显然不是得知我军消息后仓惶撤离,是有序撤离。”
“魏将军何意?”
“叛军会否改变了攻打鼎炀的计划,另有所图。”
这时徐谨说道:
“会否去攻打蒲城?”
百里燕否定了这一说法:
“不会,攻打蒲城,叛军无需如此兴师动众,完全可以在昨夜继续与我军对峙,而在暗中调走三五万人马,急袭蒲城。我军若是绕过其主力追击,必遭其主力设伏。而眼下叛军全数西撤,如此之多兵力绝非攻打蒲城所需。”
“干脆,追在身后杀他娘的不就完了!”
顾中提议道,反而得到了叶信和多数人的认可:
“魏将军,顾将军所言不无道理,我军三万多人,兵分三路齐头并进,尾随其后追杀,难道还怕其设伏不成。”
“言之有理。“赞同道,百里燕继续又说:”我军三万多人集团出击,一路受阻八方来援,其确实不容易设伏。那就先杀他们一阵,看看雷霆倒底作何打算。”
这有的时候,越是不明所以的情况,越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敲打对手,促其反应。并不排除黑巾军是故布疑阵,有意在拖延时间,反倒不如尾随其后,杀他一通再说。
叶信部署完毕,司空南重归先锋营建制,百里燕率先锋营与广信军担任北路军,叶信亲率主力为中路军,顾中、徐谨负责南翼,肖渠率本部断后接应,防止敌伏兵于后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