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吃喝,百里燕(既魏贤)不忘询问掣驰城以及前线战况。

    当下主管掣驰军政大权的是御客“殿帅”蒲太极,四十五岁。所谓“殿帅”,“殿”实为垫底“垫”字的通假,因避“垫”字之晦,而用宫殿之“殿”,意为主政后方军政要务的大帅。

    殿帅总督联军的后勤供应,百里燕此来应向殿帅蒲太极交令,而后得其签发交令文书,去往前沿大本营月城,向御客大帅曹驰正复命。

    联军军政受御客影响极大,各国联军理论上进入南境之后受到御客节制,实际上操作起来问题很大,很多命令都可以打折扣执行。

    此外当地经济受到战时军事管制,粮价优先供应联军,因此军队就地筹够米粮价格基本平稳,但是南境各处榷市的粮草,主要来自当地自产的小麦和豆类,战争之初,尚且能通过释放此前囤积存储的粮草,解决联军筹粮问题。

    随着战争烈度的持续增强,战争时间越久,南境对内地的物资保障愈发依赖。通常在全面开战的两年后,南境本地的粮草开始紧缺,后方的补给大量增加。

    整个千岳山中原军团控制的土地面积约有一个晋国的土地面积,东西长,跨度近四千里地,南北短,但也有两千五百多里,形状不规则,宋、徐、卫三国在此常驻人口约四百余万,常驻御客及家眷六十余万人,御客常年在千岳山保持有五万人的常备野战军,负责操练整训,为战时整训御客大军的组建和集结提供技术保障。

    而再往南方是金雪狄控制的大草原和原始森林,没有定居点,需要继续往南推两三千里地,才进入金雪狄人的本土势力范围。

    但其本土的人口潜力未知,土地面积未知。早年曾有御客派出人马南下深入三千里不见边际,难以知道金雪狄究竟从何而来,到底有多少人口和土地。

    “魏大夫,在南境不如中原,尤其是客军,所到之处都要金银开道,即便是在中原的梁国上币,在这南境荒蛮之地,也不免有些吃力。少了钱财,很难筹够足够的军资,此事还请魏大夫谨记。”

    “多谢汪将军提醒,魏某自当小心。”

    “此外,还有一事请魏大夫务必谨慎。”

    “汪将军请说。”

    “南境药材是紧俏军资,魏将军此来定是带足了草药吧。”

    百里燕立时明白,这家伙是想喝兵血。

    高原得了头疼脑热的立马要命,大出血更是无药可救。平日普通不致命的箭疮,到了高原地区很可能会要命,氧气的稀薄无法促使血小板凝结,体内也会因为贯穿伤导致内外压的严重失衡,因此高原地区对止血、风寒草药需求量极大。

    咸国地处亚热带平原,气候温湿,盛产止血草药。但要从中原运往千岳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力运输短则三五月,长则大半年。

    而经过炮制处理后的药材有效成分,暴露于空气中迅速氧化失效,因此止血药的保质期,要比其他普通药材更短。往运到南境后,一两年后彻底丧失药用价值。

    同时高原气候不适合大多数草药作物的生长,同时人工繁育和栽培驯化技术严重滞后,因此药物在当地的价格奇高。

    百里燕此行携带有大量自配的止血药粉和伤风感冒药材,汪谭能主动“认捐”众多物资,显然是有门路倒卖药材,赚取差额赚取利润。

    百里燕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况且这汪谭在当地混的极熟,乃是十足的地头蛇,咸军在此活动,仍需其接应后勤接济,断什么,也不能断人家的生计和财路,这是天底下头一号得罪人的事。

    汪谭此时提出,虽然没有明着索要,但显然此前认捐的三千石干肉,两千只羊,五百头牛,不是白给的。

    想到这里,百里燕不动声色说:

    “实不相瞒汪将军,魏某此来确实携带有大量草药,不过其中半数都是魏某自配止血药粉与行军散,草药多是风寒药物,不知汪将军有何所需。”

    当闻讯都是自配药粉,汪谭脸色立时有些变化:

    “原来都是魏将军所配药粉,不知效果如何呀?”

    “外敷内服止血奇佳,不逊于救命仙草血殇风。魏某已在军中使用多年,眼下咸军所用止血药皆为此种药粉。”

    “哦,魏大夫还对医理颇有研习?”

    “不瞒汪将军,魏某早年是郎中,专研此道。”

    言毕,魏贤伸手从腰间武装袋摸出一只黄色小葫芦,其中装着的,正是百里燕自配的止血粉。

    “汪将军且看,此乃魏某所配药粉,此番携带甚多,将军若有所需倒也无妨。”

    汪谭接过葫芦打开一闻,一股特别的香气扑鼻而来。

    “魏将军,此药作价几何呀?”

    “此葫芦中装有药粉二两,卖给志国是一斤五根寸银,或是七贯志国铜钱。”

    “这么精贵!”汪谭诧异,又问:“其中莫非是有何玄机?”

    “此乃我魏府机密,不便相告。汪将军若是有所需,魏某可从军中调拨此种二两药粉两万瓶,以解汪将军燃眉之急。”

    “呵呵,那……汪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百里燕堂堂上大夫,南征大将军,原本大可不必如此讨好一个小小的督军使,但形势比人强,汪谭对千岳山极为熟稔,短时内还少不了他。

    倘若此时将他得罪,三万南征大军便无可靠之人充当向导。同时他想要做点手脚,最终倒霉的仍旧是三万将士的性命。于情于理都没有得罪他的道理。相反,此人既然图利,反而是可以拉拢利用的对象。怕就怕一个什么把柄都没有,不受控制的肆意妄为。

    得到许诺,汪谭又从百里燕手中拿到各种草药六千余斤,足够他在当地谋取暴利。

    吃饱喝足,汪谭唤来两个女子:

    “魏将军,这两位是汪某命人刚从妓楼挑来的一等姿色,今日献给魏将军,以解数月相思愁苦,魏将军可不要推辞呀,呵呵……”

    百里燕见此状,心中颇有些不悦:

    “汪将军,战事吃紧,眼下当以大局为重,女色之事还是日后再谈吧。”

    “这……呵呵,魏大夫所言极是,战事吃紧,还是当以大局为重,大局为重啊……”

    “今日多谢汪将军款待,魏某军务在身,多有不便,先告辞了。”

    “那汪某恭送魏大夫,祝魏大夫早日得胜而还。”

    汪谭送百里燕至府外,百里燕骑马而去。路上,蒋杰问道:

    “大人,此人两面三刀,为何不将他撤走。”

    “此人对当地民情人情颇为熟稔,我军初来乍到,不免要他开路接应。此时将他撤换,无异于自找没趣。他只要稍有小的动作,便可至我军于万劫不复。”

    “哦……那将军现在作何去?”

    “今日已经喝过酒,此失去治所复命,颇为不敬。现在天色还早,先去当地榷市、农市了解恣情,待明日见过了掣驰城殿帅,再南下月城。”

    南境的情况复杂,汪谭应该并没有全部说透,否则他日后怎么继续坐吃后勤喝兵血。

    此番南下途径志、宋两国,沿途采买了大量军需物资,但掣驰城的情况要比中原情况复杂得多。当地极少见奢侈品,更多的是日用民生物资,当地的主要常住居民主要的收入,来自于畜牧和种植燕麦、豆科类植物,矿产很少。

    正如方千所言,当地的燃料、木料价格奇贵,木料比燃料还贵,药品同样奇缺,中原内地最普通的草药,在当地几乎是三倍五倍的价格。即便如此,按当地商贩的说法,赚得并不多,多数的成本都消耗在了运输途中的人力和过境关税。

    不过当地的羊皮、牛皮要比中原低得多,成色也好,牛皮制造的皮甲在御客专营的兵器防具铺都有出售,质地居然比中原的更高,且更为坚韧,甚至还有一等一的皮质扎甲有卖。

    此外当地御客已有统一的被服铠甲装具配置,皮制甲具占了多数,金属的细鳞甲、片甲、扎甲仍为少数。即便如此,御客的皮甲仍要比咸军轻步军配置的连体皮甲好的多。这都得益于当地的高原雪原气候,养育出的牛羊为抵御风寒,皮质都更为的坚韧厚实。

    第二天一早,百里燕前往掣驰城军政治所交令,殿帅蒲太极亲自接待,并询问了详细。

    据蒲太极的说法,此番召集天下名将二十一人,咸国最少,仅百里燕一人,志国最多,七人。孙国因陷战事未行征召,梁国按惯例未行征召。其余各国或是已经抵达,或是正在路上。

    其实百里燕十分想问蒲太极,御客是否想过征召黑巾军十二大天王,但最终也没问出口。一个天王尚且能把咸国搅的天翻地覆,要是能把十二天王都请到千岳山来,真有本事退敌,到时各国就是割疆裂土准其自立,也好过现在窝里斗。

    但蒲太极从头至尾只字不提黑巾军,要么还有什么内幕,要么是压根没有考虑过,或是被御客总部给否了。

    离开治所,百里燕领到了联军旗帜以及归速令,归速令既是御速令的交令证明,持此令没有特殊意外的极端情况,需二十五日内抵达月城前线大营。

    别看二十五天好像很宽裕,实际上从掣驰城前往月城的路程长达一千八百里,需要绕行多处高原峡谷,避开空气稀薄的无人区,以免大军因高原反应而全军覆没。百里燕随行只有五十人,小队赶路,二十五日也确实宽裕许多。

章节目录

帝国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督金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督金卫并收藏帝国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