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恩殿外廊过道,咸王怒不可遏:

    “李旭冥顽不灵愚不可及,真是气死寡人了!”

    这时四人匆忙赶到,高勋边走边说:

    “大王,李旭这等愚臣不值大王与之置气,还请大王息怒。”

    “这等蠢臣,让寡人如何息怒。永兴侯有功于社稷,此乃有目共睹,其竟敢当面,给爱卿以下马威,他让寡人如何下台!”

    这时百里燕接话说:

    “大王,这李旭倒底是何情况,不知用兵艰难也就罢了,其还在朝堂口口声声要臣将金银财宝公之于众,此分明是挑拨离间,别有用心之举。”

    咸王收敛怒色说:

    “这个李旭,越来越无法无天。他是太子三年前举荐给寡人的言官,太子谏言革除弊治广开言路,寡人觉得有利,也就答应了。未曾想,尽会是这般结果,着实令寡人气恼。”

    “御史大夫隶归丞相,丞相悬空隶归长史,高大人,此人你就没事先审查一下?”

    百里燕问高勋,高勋一脸苦色,他其实才是最冤的:

    “李旭出任御史大夫之前,在下尚未出任长史,故而我也无权干涉太子用人。”

    李旭是631年出任的御史大夫,高勋是632年出任的长史,很大原因是631年李旭刚上任,以挪用军资的罪名斩杀大都督何猛。

    632年陈飞时儿子陈瞿因借战船私用跑货,从永兴城拉货赚外快,被李旭查处抄没家产,革除军职贬为庶人,老将军陈飞时活活气死。

    “赵帅身处前线,鞭长莫及,等到太尉府将何猛斩首,已经来不及了!”高勋沮丧道。

    “太尉府,是鼎炀侯!”百里燕问。

    “是,是鼎炀侯。”

    “军资后勤,不应该是大司马府过问的吗!”

    “唉……这都怪寡人一时疏忽……”咸王自责道,接着又说:“赵卿军务繁忙,百里爱卿又远离寡人,不得已,只好将司马府一些杂务给了鼎炀侯,可寡人万万没想到,会出这等事情!”

    鼎炀侯兵权剥离之后,都收归了咸王,转移至大司马手中。何猛被杀时,赵逊远在前线军务繁忙,百里燕身为大司马使,置身南地,司马府正副主官都不在,于是咸王将杂务交给了鼎炀侯,鼎炀侯利用职务之便,安插人手打击异党。

    “非但是何猛、陈飞时,李旭甚至还以结党营私,试图构陷赵帅,着实可恶!”

    高勋道,百里燕震惊:

    “他是疯狗吗,见人便咬,张口闭口为了大王,为了江山社稷,大司马也是他能构陷的股肱大臣。”

    李旭告赵逊结党营私,实际上是有铁证的,这也是赵逊方才隐而不发的缘故。

    起因是赵逊过去几年钱不凑手,国库调剂困难,于是向百里燕府中讨要了几次,要说特殊时期,本没什么问题,但李旭上任之后,就有了问题。

    所谓结党营私,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勾结,赵逊向百里燕府上活络金钱,用于治军和犒赏抚恤,往轻里说,是结党营私,往重里说,叫收买人心。

    如果没有广信公、轩亭侯、兰渊公主三条关系,第一个被抄的恐怕就是他百里燕。

    “这个王八蛋,简直就是一条疯狗。大王,此种不识大体之人,为何不将其免职?”

    咸王为难道:

    “鼎炀侯等众人极力反对,寡人实在为难。”

    “那太子呢?”

    高勋接话说道:

    “太子说……都查有实据,罢黜李旭言不正名不顺,众人不服。”

    “查有实据查有实据,照他这么个查法儿,岂不人人自危,简直岂有此理!”

    按惯例,太子辅政期间,有权向君主提出用人,并构建自己未来的执政班底雏形,所以太子提出任用的首批官员,只要不是主要部门正副主官,原则上君主与各部门主官不会反对。

    尤其是第一次任用,是彰显太子能力,君主需要通过考察太子用人,确定日后的接班方针。

    却是不想,太子姜蛰任用的竟会是御史大夫,由于咸国数百年间鲜有置御史大夫,且都是临时性任用,历史上也未造成巨大危害,咸王没能意识到御史大夫的危害。

    高勋当时仅为外执使司政,为了日后的前途,当然也不会与将来的君主对顶,李旭就这样非常顺利的坐上了御史大夫一职,然后就像疯狗一样到处咬人。

    可恶的是却是鼎炀侯等权贵,发现李旭价值后死命保他,借其口排除异己,加上太子“凭良心,说公道”,咸王两次罢免李旭都未能成形。

    “如今爱卿回到寡人身边,寡人就放心了。”

    “请大王放心,臣定不负大王重托。”

    “有永兴侯此言,寡人还有何忧,呵哈哈……”

    咸王哈哈大笑,方才所有不快顿时一扫而空。五人边走边聊,咸西战事卢皋路上多有提及,百里燕更关心的是长孙国战况:

    “赵帅,长孙国现况如何?”

    “长孙国战力其实不堪大用,东南、南部郡县多半已经沦丧,但震天火出现后,其战力猛增,过去两年间收复失地若干,只不过去年,黑巾军也弄得黑火粉,仿制出震天火,我军停止西进之后,长孙国连吃败仗,故而最近数月间黑巾军与长孙国相持不下。”

    “如此说,长孙国东南郡县多数仍在黑巾军手中,距离孙国西部尚远。”

    “正是。”

    赵逊肯定道,咸王切齿说:

    “可恶长孙小人欺人太甚,永兴侯有所不知,当初寡人好言要买震天火,长孙国竟狮子大开口一尊便要二十万寸银,简直岂有此理。”

    百里燕闻讯大吃一惊:

    “他们想钱想疯了吧,此种破烂货,也值二十万,送给臣,臣还不要呢!”

    高勋一旁说道:

    “通往西海陆路中断多年,我国货船西去受制于长孙,大王拒买后,长孙国又将过路税长了两成,珍珠的价格也是一落千丈,眼下商渠不畅,非但孙国盘剥,梁国受战事波及,过路税也长了不少,抵达燕国后还要收税,我国的利润已是大不如前。

    加之最近两年接连收复失地,抚恤民众恢复农耕,国库现在入不敷出,还是前几年攒下的老本,索性《授田法》多有成效,粮草还算丰足,否则如若粮草也要购入,咸国定是支撑不住的。”

    这时咸王接过话说道:

    “故而寡人想让爱卿出任大司农,领军械司,爱卿意下如何?”

    “嘶……臣现在身兼任治粟内史与大司马使两职,还要打理诸军与永兴城,再出任大司农一职,臣恐怕分身乏术啊。”

    “爱卿大可放心,今日起,爱卿卸任大司马使一职,将由卢皋将军出任。爱卿今后专替寡人经略财税,赵卿与卢将军专治军务,爱卿意下如何?”

    闻讯卸任大司马使,百里燕心中大惊,原来这绕来绕去的,他的兵权给绕没了。略作思考,他道:

    “大王,战火尚未平息,军务仍需整顿,臣此时出任文职,恐怕不妥吧。”

    “寡人让爱卿卸任大司马使,不是没让爱卿不闻不问吗,日后但凡军务,爱卿照旧向寡人请奏,免得内阁、国政监非议。”

    “既如此,臣领命!”

    大司农原是莫安正,年迈后已是力不从心,又是广信公姜闵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朝中不少人跃跃欲试要将其搬走,李旭出任御史大夫之后,矛头遂即准了莫安正。

    莫安正出任大司农这么多年,给姜闵捞了不少好处,当然,他自己也没少捞不法所得。其担心“晚节不保”,在看见陈飞时、何猛等下场后,于633年正月请辞大司农一职。

    西寰觊觎咸国财政多年,借口其舅舅方伯在尹秧城经商大有所为,太子提出由方伯出任大司农,以经略晋国市场。同时太尉鼎炀侯张隽也撺掇满朝权贵,提名长子张佑,出任大司农一职务。

    此外兰渊公主也没少活动,撺掇咸王让轩亭侯乔廉出任大司农,咸国三大势力无不露出尖牙利爪吃相难看,觊觎大司农这块肥缺。

    咸王与高勋商议之后,决定日后留待百里燕回国出任大司农,一来削其兵权,二来专营内政,由咸王、轩亭侯、广信公三家,百里燕晋封侯爵,四方制衡鼎炀侯与晋国势力。

    说起来,鼎炀侯本已失势,只因百里燕不在期间,授田法示范成果显着,高勋心急之下,向北海、东原、江东、岁当四郡激进推行此法,激化了朝廷与部分既得利益集团矛盾。

    新政在四郡遭到抵制反弹极大,成果并不明显,鼎炀侯张隽还得以获得四郡贵族支持,重新掌握话语权。

    莫安正离职后,更加剧了地方贵族与朝廷矛盾,贸易一落千丈不说,北海、东原、江东、岁当四郡除粮食之外,税收在632年急降,国库出现巨额缺口。

    加之赵逊率军节节胜利,收复失地,又加剧财政与口粮支出,这就让已经力不从心的莫安正焦头烂额,李旭逼得又紧,最后只得辞官回了广信养老。

    南征期间赵逊虽然收复了多数咸西土地,由于实行百里燕安抚养民政策,财政的开销节节攀升,到去年咸王不得不让轩亭侯、卤侯还有百里府认捐二十万寸银,一百万铜钱,以解燃眉之急。

    原本咸国铜钱币值因经济好转,珍珠做硬通货,币值贬值已经大幅扭转,晋国、长孙国见不得咸国好处,联手卫国做空了珍珠价格,强行打压三国内珍珠价格,志国、梁国也趁机压低永兴城钢锭价格,致使咸国铜钱再度贬值,贸易额暴降,出现贵金属逆差,银铜比价失衡,一夜回到七年前。

章节目录

帝国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督金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督金卫并收藏帝国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