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王举棋不定,先问高勋:
“高卿,范相此议如何?”
“大王既已决意不会盟,应当继续坚持己见,不应因蝇头小利而自食其言。而且晋人素来无信,如此轻易归还江东东郡,其中必然有诈。”
范涛闻讯此言,当即加以驳斥:
“长史大人如此含血喷人,不觉无耻可笑吗!我晋国若是无信,焉能出兵三十万御卫咸国疆土,正是我晋国有信有义驻兵咸国,才保得咸国如今局面,若无我晋国相助,咸国恐怕早已灰飞烟灭当然无存。
而今我晋国以归还江东东郡为条件,换取咸国赴盟出兵,这也算是无信的话,那咸国畏首畏尾,只知偷安一隅,不知为天下黎民除暴安良,咸国还有何面目立于诸侯间,简直岂有此理!”
从逐利的角度出发,晋国和黑巾叛乱既没有海路连接,也没有陆路接壤,出兵攻打黑巾军晋国既没有经济利益,也没有土地收获,要说政治利益,徒有个“大好人”的虚名。
说起来,晋军驻兵咸国十多年,没有晋军挡着,咸国早被黑巾军灭了十次八次,总而言之一句话,晋国驻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咸军屁都不是一个。
当然,可以反驳,事实上黑巾军从来也不相信晋军会主动出击帮助咸国,因此黑巾军在晋军面前从来都是有恃无恐,甚至晋军多次默契的配合了黑巾军的军事行动,大肆放水危害咸军。
但政治是政治,现实中并不能反驳晋军驻兵咸国没有起到任何实质作用,从军事和政治角度出发,这种想法是可笑幼稚的,哪怕晋军明着放水,他现在打着“正义”的幌子,你也不能说什么,因此根本不能拿到台面上说事,更不能当理说。
所以高勋的驳斥是微不足道的,在晋国“大公无私正义凛然”的正义之举面,都前是苍白无力的。
而更可悲的是朝堂中有一部分人,居然还信此种观点,而有一部分人是心知肚明,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趋炎附势。
咸王开始有点着急,他当然也知道其中有诈,但江东东郡不同于任何土地,是丢在他手中的国土,是在他有生之年被割让的土地,是失败和仇恨交织下的耻辱。
面对巨大诱惑,往往容易让冲动战胜理智,尤其是在君主制下,君主的意志高于一切,一切的生杀予夺大权皆系于一人手中。咸王安于享乐是把好手,但并非一个老道的政客,其政治定力是有限的。
关键之际,百里燕上前站了一步说道:
“大王,臣有话要说。”
百里燕掷地有声,咸王闻讯心头一松,慌忙与无措顿时一空,遂即接话忙问:
“大司农有何高见?”
“臣以为,江东东郡收回问题可以谈,但会盟也可以不去。”
一言既出,无论去,还是不去的,都炸开了锅,范涛质问道:
“原来是公子燕啊,经年不见,燕公子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百里燕却冷笑道:
“呵呵,晋国的无耻,也让人刮目相看。”
“哼!”范涛不做正面回答,转而言他:“燕公子当年私自逃出晋国,此事你怎的说!”
“当然是助晋王吞灭歧国。”
“你!”范涛哪里想到百里燕没有下限口出狂言:“公子燕,你身为岐人,如此污蔑母国,不觉羞耻吗。若无我晋国,卫国早灭歧国,哪有今日的歧国。”
“可晋王与公叔阔当年,不是如此与本公子说的吧,如什么助本公子回歧国诛杀百里律,而后夺位,再以公主相许,徐图歧国王位等等,怎么,公叔老丞相未暗中交代范相国?还是说,当年本公子幽禁于相国府中听差了?”
“一派胡言乱语!”
范涛怒斥,百里燕讥诮道:
“既然范相说本公子一派胡言,晋王今日许诺归还江东东郡岂不也是一派胡言。早知今日要还,何必当初占了呢。本侯怀疑,是范涛丞相未能领会晋王深意,传达错了吧。”
“本相代表我王前来全权商议此事,岂能有错。归还江东东郡的前提,是咸国必须赴长孙国会盟,否则一切免谈。”
“呵呵!”百里燕冷笑,继续又说:“会盟我王是不会去的,不过江东东郡何时归还现在可以谈谈。”
“绝无可能!”范涛严词拒绝。
“那,要不本侯率二十万精兵,荡平了你镇北军如何!”
“你敢!会盟期间诸侯罢兵,谁人兴兵偷袭,人人得而诛之。”
“范丞相没忘了吧,咸国并未决定赴盟,何来会盟之说。”
“咸国乃我国下邦,上邦会盟,你等下邦必须遵从,视之为盟邦。如今咸国不经我晋国同意,私自决意弃盟,实乃背信弃义之举,着实令天下人耻笑。”
“哦……本侯明白了,范丞相今天不是来商量什么会盟,也并非归还江东东郡,是来兴师问罪的。”
“荒谬!”范涛嗤之以鼻:“我王诚心归还江东东郡,规劝咸国赴盟出兵,何来兴师问罪。”
“那就请范丞相告诉我王,告诉我国百官,归还江东东郡与会盟有何干系。如果会盟是为剿灭黑巾叛乱,即便咸国不去会盟,自然也要出兵围攻黑巾乱贼,收复我咸国失地,既然都是围攻黑巾军,会不会盟也无关紧要,晋国应该还我江东东郡。
而晋国以江东东郡为条件,引诱我王前去会盟,是否说,咸国会盟之后,就无需在出兵攻打黑巾乱贼,晋国也可归还江东东郡。”
“本相从未说过,乃是你百里燕一人之言!”
“那就是说,归还江东东郡与会盟没有干系,可是如此。”
“当然有干系,归还江东东郡是会盟之条件,怎能没有干系。”
“那会盟是为何?”
百里燕反复逼问,范涛着实有些恼火:
“百里燕,会盟便是会盟,何必反复纠缠刁难。”
“哼!会盟是为攻打黑巾,不会盟我咸国也要攻打黑巾,而会盟则将江东东郡归还于我咸国,不会盟则不归还,同都是围攻黑巾,这是何道理!”
“会盟乃出师有名,顺天应命之举,只有歃血为盟,才是正义之师,此乃天理公义也。”
“那按范丞相之言,只有会盟才是顺天应命出师有名,那在此之前,黑巾之祸席卷中原,我咸国守土捐躯战死者,岐非不是出师有名,是该死是嘛,我咸国收复失地,也非正义之举,是助纣为虐,是逆天改命是嘛。”
“你……”
范涛气结,不容其开口,百里燕疾言厉色大加斥责:
“住口!所谓会盟,不过是强者恃强凌弱瓜分他国利益之托名尔,你晋国一不隔水,二不相邻,如今却要以让出江东东郡为名,骗我王会盟,试问天下无利可图反输土地之好事,哪有!
范丞相,可否告诉本侯,你晋国此战可有好处?”
“为天下公义天理,乃我王之己任,不似你等奸猾无信之辈妄谈好处,如此与利益小人何异。燕公子之言,实不足世人道哉,本相不屑与你争辩。”
范涛不再理会百里燕,下刻快步冲到殿前,向咸王发难:
“江东东郡归还与否,只在咸王一念之间,望咸王惜之!”
“寡人……”
咸王举棋不定,此时高勋说道:
“大王,永兴侯所言句句箴言,晋人自诩为公义天理无利可图,实则暗藏不露,归还江东东郡背后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大王不可信呀!”
“长史大人!”范涛咆哮道:“你口口声声我晋国有利可图,请问长史大人,我晋国有何利可图,长史大人倒是说个出来。”
高勋语塞,他当然知道晋人是为图谋永兴城而来,归还江东东郡定也是与图谋永兴城有关。
但此时此刻却是不能喧之于口,百里燕已是做下巧计,而范涛却是不知,现在喧之于口,且不说范涛不会承认,此前所做一切准备都将付诸东流,晋人将另辟蹊径再图永兴,届时情况更加不利,高勋知此理,诺一言、卢皋也只道。
咸王犹豫不决,只得再问百里燕
“永兴侯,此事寡人为之奈何呀?”
“大王,臣也想通了,会盟可以去,江东东郡也可以要,但是晋人占江东近二十年的利钱也得付,故而会盟之前可先谈利钱,利钱当从当年我国战死士卒开始算起,这些年的损失一应都有晋国承担,臣以为只有如此,方可会盟。”
范涛闻讯恼羞成怒:
“百里燕,不要得寸进尺了!”
“范丞相,晋国占我江东东郡现在又还,如此足以说明是晋国向我国借得此地,故而应支付过去近二十年间所得税赋及其一应之利钱,以及这些年来被晋人所杀之咸军士卒与百姓,就请范丞相将此事转呈晋王。
另外,本侯奉劝范丞相,三十万晋军自比八十万金雪狄精锐如何!”
“你威胁本相。”
“本侯岂敢威胁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晋王,本侯只想告诉范丞相,当年本将军只以区区三十万弱旅,玩弄八十万金雪狄精锐如己之鼓掌,今日晋军区区三十万人,本侯只需十万精锐,半年便可扫平。
奉劝范丞相一句,金雪狄人如今就在陔陵城东,范大人可亲自去问,如若还要脸面,识相的,要走赶紧走,不要等本侯用滚字!”
“你放肆,无礼!”
“哼,来而不往非礼也,对于无耻之徒,本侯懒得理会。”言毕,百里燕转向咸王道:“大王,臣以为可以会盟,但晋国必须先行支付赔偿利钱及损失,请大王明鉴。”
“好,永兴侯所言,甚合寡人心意,呃…范丞相啊,晋王既然要还,那便是借的了,既然是借的,本息都要一并归还,烦请范丞相转呈晋王,会盟寡人可以考虑。”
“无耻!”范涛破口大骂,脸上气的发黑:“本相从未见过你等这般无耻君臣,哼!”
范涛气急败坏拂袖而去,最后连老寒参也没留下,一并带走。
“高卿,范相此议如何?”
“大王既已决意不会盟,应当继续坚持己见,不应因蝇头小利而自食其言。而且晋人素来无信,如此轻易归还江东东郡,其中必然有诈。”
范涛闻讯此言,当即加以驳斥:
“长史大人如此含血喷人,不觉无耻可笑吗!我晋国若是无信,焉能出兵三十万御卫咸国疆土,正是我晋国有信有义驻兵咸国,才保得咸国如今局面,若无我晋国相助,咸国恐怕早已灰飞烟灭当然无存。
而今我晋国以归还江东东郡为条件,换取咸国赴盟出兵,这也算是无信的话,那咸国畏首畏尾,只知偷安一隅,不知为天下黎民除暴安良,咸国还有何面目立于诸侯间,简直岂有此理!”
从逐利的角度出发,晋国和黑巾叛乱既没有海路连接,也没有陆路接壤,出兵攻打黑巾军晋国既没有经济利益,也没有土地收获,要说政治利益,徒有个“大好人”的虚名。
说起来,晋军驻兵咸国十多年,没有晋军挡着,咸国早被黑巾军灭了十次八次,总而言之一句话,晋国驻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咸军屁都不是一个。
当然,可以反驳,事实上黑巾军从来也不相信晋军会主动出击帮助咸国,因此黑巾军在晋军面前从来都是有恃无恐,甚至晋军多次默契的配合了黑巾军的军事行动,大肆放水危害咸军。
但政治是政治,现实中并不能反驳晋军驻兵咸国没有起到任何实质作用,从军事和政治角度出发,这种想法是可笑幼稚的,哪怕晋军明着放水,他现在打着“正义”的幌子,你也不能说什么,因此根本不能拿到台面上说事,更不能当理说。
所以高勋的驳斥是微不足道的,在晋国“大公无私正义凛然”的正义之举面,都前是苍白无力的。
而更可悲的是朝堂中有一部分人,居然还信此种观点,而有一部分人是心知肚明,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趋炎附势。
咸王开始有点着急,他当然也知道其中有诈,但江东东郡不同于任何土地,是丢在他手中的国土,是在他有生之年被割让的土地,是失败和仇恨交织下的耻辱。
面对巨大诱惑,往往容易让冲动战胜理智,尤其是在君主制下,君主的意志高于一切,一切的生杀予夺大权皆系于一人手中。咸王安于享乐是把好手,但并非一个老道的政客,其政治定力是有限的。
关键之际,百里燕上前站了一步说道:
“大王,臣有话要说。”
百里燕掷地有声,咸王闻讯心头一松,慌忙与无措顿时一空,遂即接话忙问:
“大司农有何高见?”
“臣以为,江东东郡收回问题可以谈,但会盟也可以不去。”
一言既出,无论去,还是不去的,都炸开了锅,范涛质问道:
“原来是公子燕啊,经年不见,燕公子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百里燕却冷笑道:
“呵呵,晋国的无耻,也让人刮目相看。”
“哼!”范涛不做正面回答,转而言他:“燕公子当年私自逃出晋国,此事你怎的说!”
“当然是助晋王吞灭歧国。”
“你!”范涛哪里想到百里燕没有下限口出狂言:“公子燕,你身为岐人,如此污蔑母国,不觉羞耻吗。若无我晋国,卫国早灭歧国,哪有今日的歧国。”
“可晋王与公叔阔当年,不是如此与本公子说的吧,如什么助本公子回歧国诛杀百里律,而后夺位,再以公主相许,徐图歧国王位等等,怎么,公叔老丞相未暗中交代范相国?还是说,当年本公子幽禁于相国府中听差了?”
“一派胡言乱语!”
范涛怒斥,百里燕讥诮道:
“既然范相说本公子一派胡言,晋王今日许诺归还江东东郡岂不也是一派胡言。早知今日要还,何必当初占了呢。本侯怀疑,是范涛丞相未能领会晋王深意,传达错了吧。”
“本相代表我王前来全权商议此事,岂能有错。归还江东东郡的前提,是咸国必须赴长孙国会盟,否则一切免谈。”
“呵呵!”百里燕冷笑,继续又说:“会盟我王是不会去的,不过江东东郡何时归还现在可以谈谈。”
“绝无可能!”范涛严词拒绝。
“那,要不本侯率二十万精兵,荡平了你镇北军如何!”
“你敢!会盟期间诸侯罢兵,谁人兴兵偷袭,人人得而诛之。”
“范丞相没忘了吧,咸国并未决定赴盟,何来会盟之说。”
“咸国乃我国下邦,上邦会盟,你等下邦必须遵从,视之为盟邦。如今咸国不经我晋国同意,私自决意弃盟,实乃背信弃义之举,着实令天下人耻笑。”
“哦……本侯明白了,范丞相今天不是来商量什么会盟,也并非归还江东东郡,是来兴师问罪的。”
“荒谬!”范涛嗤之以鼻:“我王诚心归还江东东郡,规劝咸国赴盟出兵,何来兴师问罪。”
“那就请范丞相告诉我王,告诉我国百官,归还江东东郡与会盟有何干系。如果会盟是为剿灭黑巾叛乱,即便咸国不去会盟,自然也要出兵围攻黑巾乱贼,收复我咸国失地,既然都是围攻黑巾军,会不会盟也无关紧要,晋国应该还我江东东郡。
而晋国以江东东郡为条件,引诱我王前去会盟,是否说,咸国会盟之后,就无需在出兵攻打黑巾乱贼,晋国也可归还江东东郡。”
“本相从未说过,乃是你百里燕一人之言!”
“那就是说,归还江东东郡与会盟没有干系,可是如此。”
“当然有干系,归还江东东郡是会盟之条件,怎能没有干系。”
“那会盟是为何?”
百里燕反复逼问,范涛着实有些恼火:
“百里燕,会盟便是会盟,何必反复纠缠刁难。”
“哼!会盟是为攻打黑巾,不会盟我咸国也要攻打黑巾,而会盟则将江东东郡归还于我咸国,不会盟则不归还,同都是围攻黑巾,这是何道理!”
“会盟乃出师有名,顺天应命之举,只有歃血为盟,才是正义之师,此乃天理公义也。”
“那按范丞相之言,只有会盟才是顺天应命出师有名,那在此之前,黑巾之祸席卷中原,我咸国守土捐躯战死者,岐非不是出师有名,是该死是嘛,我咸国收复失地,也非正义之举,是助纣为虐,是逆天改命是嘛。”
“你……”
范涛气结,不容其开口,百里燕疾言厉色大加斥责:
“住口!所谓会盟,不过是强者恃强凌弱瓜分他国利益之托名尔,你晋国一不隔水,二不相邻,如今却要以让出江东东郡为名,骗我王会盟,试问天下无利可图反输土地之好事,哪有!
范丞相,可否告诉本侯,你晋国此战可有好处?”
“为天下公义天理,乃我王之己任,不似你等奸猾无信之辈妄谈好处,如此与利益小人何异。燕公子之言,实不足世人道哉,本相不屑与你争辩。”
范涛不再理会百里燕,下刻快步冲到殿前,向咸王发难:
“江东东郡归还与否,只在咸王一念之间,望咸王惜之!”
“寡人……”
咸王举棋不定,此时高勋说道:
“大王,永兴侯所言句句箴言,晋人自诩为公义天理无利可图,实则暗藏不露,归还江东东郡背后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大王不可信呀!”
“长史大人!”范涛咆哮道:“你口口声声我晋国有利可图,请问长史大人,我晋国有何利可图,长史大人倒是说个出来。”
高勋语塞,他当然知道晋人是为图谋永兴城而来,归还江东东郡定也是与图谋永兴城有关。
但此时此刻却是不能喧之于口,百里燕已是做下巧计,而范涛却是不知,现在喧之于口,且不说范涛不会承认,此前所做一切准备都将付诸东流,晋人将另辟蹊径再图永兴,届时情况更加不利,高勋知此理,诺一言、卢皋也只道。
咸王犹豫不决,只得再问百里燕
“永兴侯,此事寡人为之奈何呀?”
“大王,臣也想通了,会盟可以去,江东东郡也可以要,但是晋人占江东近二十年的利钱也得付,故而会盟之前可先谈利钱,利钱当从当年我国战死士卒开始算起,这些年的损失一应都有晋国承担,臣以为只有如此,方可会盟。”
范涛闻讯恼羞成怒:
“百里燕,不要得寸进尺了!”
“范丞相,晋国占我江东东郡现在又还,如此足以说明是晋国向我国借得此地,故而应支付过去近二十年间所得税赋及其一应之利钱,以及这些年来被晋人所杀之咸军士卒与百姓,就请范丞相将此事转呈晋王。
另外,本侯奉劝范丞相,三十万晋军自比八十万金雪狄精锐如何!”
“你威胁本相。”
“本侯岂敢威胁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晋王,本侯只想告诉范丞相,当年本将军只以区区三十万弱旅,玩弄八十万金雪狄精锐如己之鼓掌,今日晋军区区三十万人,本侯只需十万精锐,半年便可扫平。
奉劝范丞相一句,金雪狄人如今就在陔陵城东,范大人可亲自去问,如若还要脸面,识相的,要走赶紧走,不要等本侯用滚字!”
“你放肆,无礼!”
“哼,来而不往非礼也,对于无耻之徒,本侯懒得理会。”言毕,百里燕转向咸王道:“大王,臣以为可以会盟,但晋国必须先行支付赔偿利钱及损失,请大王明鉴。”
“好,永兴侯所言,甚合寡人心意,呃…范丞相啊,晋王既然要还,那便是借的了,既然是借的,本息都要一并归还,烦请范丞相转呈晋王,会盟寡人可以考虑。”
“无耻!”范涛破口大骂,脸上气的发黑:“本相从未见过你等这般无耻君臣,哼!”
范涛气急败坏拂袖而去,最后连老寒参也没留下,一并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