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二,百里燕迎来一位不速之客,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提前打招呼,公良修突然“空降”陔陵,让百里燕措手不及。当天下午匆忙赶回陔陵,公良修被姜蓉神秘的藏在了后院茶阁二楼。
“来之前也不令人过来知会一声,神神秘秘的,你也不怕志王起疑。”
公良修浅然一笑抬手略施一礼:
“呵呵,冒昧造访,若是惊扰了永兴侯,还望多多包涵。”
“算了吧,你我都是老相识了,无需这般客套,坐吧。”
言毕,百里燕转身与姜蓉说:
“去备些荤菜,我要与公良兄长谈。”
“嗯。”
姜蓉径自退出小阁,随手便是将门关上。百里燕落座喝了口水,稍事喘了口气问道:
“秘密而来,我琢磨着你定是没什么好事。说吧,究竟所为何事?”
公良修凑上前来小声说道:
“既然问了,我便是直言了。我问你,你们咸国何时出兵?”
“你问此事作甚?”
“陶敛病重,也就在这几月。”
“哦……我明白了,陶敛一死,你们公良家便好自立山头。”
志国这些年国内起了重大变化,志王长子于盛元647年十月意外病故,在新立太子的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于是便是给了公良氏机会,而同时冒出了第三股势力。
当下遵循立长制,长子夭折则下一个儿子接替。但发生在幼年期、少年期,这都还好摆平。
怕就怕发生在太子壮年,而其他诸王子年富力强之际,太子一命呜呼,剩下的几个儿子都已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并在血缘上攀附了其他权贵,此时再另立太子,处置不当必将引发为政权的危机。
志国恰恰在太子年富力强的时候染病暴亡,这就给其他兄弟创造了夺位的机会。
要说志国的局面也是志王一手造成的,为解决勋戚专权把持军队朝政的局面,志王近些年陆续扶持自己的几个儿子在地方做大,并默许扩充实力,以卫戍王室,同时不断压制公良氏,逐渐剥离其政治资产。
陶氏作为志王的拥戴者,自然免于了志王的削权,但问题就出在陶敛的大孙女嫁给了太子,二孙女嫁给了志王的第四子,押了两个宝,而志王二子没有政治抱负,但是品性极好道德高尚,而且文采非凡,就是没什么心眼儿,以相国上官太岳为首的文官集团都支持二子。
然后说说公良氏,公良文、公良晨叔侄二人支持的是志王三子,原因很简单,这位三公子与四公子不对付,但是与二公子关系不错,更重要的是三公子相中了公良家的女儿。所以如果能拉住三公子,那就不用造反了,扶三公子登基,推倒陶氏全盘接收的风险要比造反的小。
既然公良氏支持三公子,陶氏则有两个选择,支持二公子立为太子,或选择支持四公子立为太子。成本最小风险最低,应该支持二公子,如此名正言顺,公良氏即便反对,按惯例也无效。
现在问题就出在陶家身上,志王倾向于二公子继位,陶家坚持四子继位,这件事上,陶家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志王二公子的舅舅害死了陶敛的次子。
这件事得追述到千岳山一战,二公子的舅舅畏战怯战,未能赶赴预定地点接应,致使陶敛次子战死,这件事上陶家恨破一个大洞,要陶家支持二公子登基,日后就不得不面对被二公子舅舅排挤,乃至干掉的风险。
当然,决定权在志王,志王可以指定四子继位,但公良氏必然不会买账,既然不选二子,那凭什么选四子,长子继承制,怎么也轮不到四儿子。
于是原本两家独大的局面,形成三方僵持,以上官太岳为首的文官集团支持二公子,以公良氏为首的军事集团支持三公子,陶氏集团支持四公子,志王倾向于二公子,但举棋不定。
在百里燕看来,志国现在不需要强人,而需要能够治理内政的行政型君主。而上官太岳精通历法、农业和财政,其非常清楚国内情况,由二公子继位,显然是最合适的。
而三公子资质平庸,不适合出任君主,易被公良氏控制,四公子过于争强好胜,统兵可以,继承王位治理天下显然不行。
但百里燕困惑的却是,公良氏为什么不支持二公子呢?即便日后有姻缘关系,支持二公子显然能直接打击陶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志王的猜忌和戒心,支持三公子显然不太明智。
想到此处,他问公良修:
“既然上官太岳支持二公子,而二公子为人谦和,你们为何不支持二公子,反支持三公子,不会是只为了一纸婚约吧。”
“看来你也发现了端倪,不瞒你说,太子病故之后,二公子继位的呼声日益高涨。按理,三公子与二公子交好,大哥支持二公子,三公子也能理解。
但二公子早看上了晋国公主,而志王多年前便与晋国和解,以便于日后腾出手来对付我家。现在二公子与晋国公主暗有私情,日后二公子登基,以上官太岳的秉性,结好晋国是必然之举。
其若结好晋国,对我家并无影响,但对咸国并不一定有利。哪日晋国与咸国开战,上官太岳一箭双雕,先落井下石你咸国,而后让我家与陶氏共同领兵讨伐,如此一来上官太岳便好吐故纳新渐收兵权。
而且陶氏与二公子关系不睦,我家若支持二公子,上官太岳日后势必用我家对对陶氏下手。陶氏若倒,上官太岳焉能放过我家。”
“哦……明白了,你是担心唇亡齿寒,被相国各个击破一个个收拾了。”
“正是,否则叔叔与兄长也不能支持三公子。”
“可这是你们志国夺嫡之争,你跑来我处做什么呢。”
“我琢磨着,你必会出兵攻打卫国,因此如若我国发生内变,我家若占上峰,志王或许不容,极可能说服咸王在甘府、上关等地用兵攻我,故而咸国只要用兵卫国,便无分兵借口。”
“此乃志国内政,志王怎会引狼入室。况且说,夺嫡之争发于都城宫变,若非是波及全国旷日持久,焉能引得其他诸侯介入。而且我王也无兴趣插手贵国内斗,因此绝不会出兵的。届时倘若是你家占据上峰,我便更不会出兵。”
“永兴侯将此事想简单了。当年奉阳君叛乱,波及咸国全境,最终还不是立即招来了晋国。如今咸国变法成功,多数土地收归朝廷,权贵被极大削弱,但志国却是迥然不同。
各地封地权贵多如牛毛,人人皆有私兵,一旦宫变,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波及各地,而旧太子党羽尚未明确态度,其他诸子各有盘算,夺嫡即便成功,仍需弹压各地贵族。
志王若是不满,召集陶氏旧部与各地勋贵奋起反击,内战将不可避免,为避免更大损失,志王便会向咸国求援,从背后攻我,届时以重利引诱咸王,咸王未必不会心动。”
公良修分析得还是有道理的,有内政乃至内战引发他国军事干预和介入的案例不胜枚举,志国作为名义上的霸主,发生内乱其他诸侯显然不会介意这个时候捅一刀,尤其是晋国。
公良氏如若夺嫡即便成功,但让志王感到不满和担忧,势必要发动反扑,以公良氏现在的势力,结果只能是演变成旷日持久的内战,无法迅速结束内乱,而一旦发展成内战,结果就很难料了。
晋国表面与志国缓和,暗地里捅刀子的事做的多了,徐国虽然与志国结盟,但割走了滋源郡这块大肥肉心里肯定不舒服,难保不会出现当年晋国复刻拉着奉阳君打咸王的局面。而外部势力的介入,都不是公良氏、陶氏、志王所愿看到的结果。
于是权衡利弊之下,要迅速平息内乱,减少大国干预的风险,唯有以重利诱惑咸王出兵,背后攻击公良氏,不给晋国插手的机会。
咸国毕竟是晋国下邦,国土不大不小,人口偏少,邀请咸国出兵,理论上不用担心咸国会在事后趁机狮子大开口所求更多,若是如此,志王完全可以立马翻脸,回头找晋国乃至卫国磋商攻打咸国。
而咸王出于利益考量,确实有可能接受志王的邀请,出兵攻打公良氏。如果不出兵,志王平灭公良氏可能性很大,日后两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裂痕。尽管事实上志国从来没按什么好心,但表面的和气总比撕破脸来得强。
因此公良氏担心咸国出兵干涉,还是有些道理的,但也能看出志王对公良氏的不信任已经到了极点。
“听兄的意思,志王似乎仍更信任陶氏,所以极有可能突然回心转意,支持四公子。”
“正是,若是如此,便是只好联合相国诛除陶氏。四公子刚愎自用,非是做王的人选。而且其若为王,日后对我家不利。”
“那你可想过,志王尚在,在其眼皮子底下发动政变,会是何种后果,而相国上官太岳又为何要支持你家。”
“只要诛杀了陶氏,我家可支持二公子继位,以换取相国的支持。”
“哦……”百里燕冷叹声,接着说道:“你们下手倒是狠啊,打着三公子的名义去杀四公子,诛灭陶氏。反手再支持二公子,如此一来你家从此独大,相国与志王不想选,也只硬着头皮与你家合作。不过你家到头来支持二公子,三公子会做何感想,你可曾想过。”
“三公子与二公子交好,又是性情中人,只要得到女人,让他放弃王位并不难。”
“看来……你们都算计好了一切。那么,此番前来我处,公良兄应该已是算计好了本侯了吧。”
公良修神秘一笑,莫测高深的说:
“还是方才问你之事,你何时出兵攻卫?”
“眼下长孙国已数次遣使重利游说我王,贿赂百官,不过卫国气焰正盛,而长孙已经落下风,百官现在谈卫色变,加之两国签有协议,若无强力推动,短期内仍不会与卫国开战。”
百里燕厘清利害,下刻话锋一转接着又说:
“不过,我打算今年夏收之前出兵攻卫,最晚不会拖过秋收。因此即便陶敛若不能拖到那时亡故,咸国也不会出兵,公良兄大可放心。”
“你此话当真?”
公良修郑重问道,百里燕点头肯定:
“当真。今年再不动手,往后将愈发不利,尤其是我担心腋目人即将南下,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闻讯百里燕之词,公良修脸色古怪起来,他讽刺问道:
“你还当真了!”
“信不信由你,反正你志国躲在我咸国背后,来日腋目人南侵中原,也是我咸国首当其冲,你志国尽可以见死不救。”
听了这话,公良修神色微变,又是严肃起来:
“依你所言,世上真有这等杀之不死的怪物?”
“不是说了嘛,信不信由你。你若不信,我此处有御客送来的笔录口供,兄不妨自己看看。”
言毕,百里燕唤道魏琦:
“魏琦!”
少时魏琦推门而入:
“侯爷有何吩咐?”
“告诉大夫人,去我书房第三架第二行十六号上的朱漆匣子取来。”
“诺!”
“来之前也不令人过来知会一声,神神秘秘的,你也不怕志王起疑。”
公良修浅然一笑抬手略施一礼:
“呵呵,冒昧造访,若是惊扰了永兴侯,还望多多包涵。”
“算了吧,你我都是老相识了,无需这般客套,坐吧。”
言毕,百里燕转身与姜蓉说:
“去备些荤菜,我要与公良兄长谈。”
“嗯。”
姜蓉径自退出小阁,随手便是将门关上。百里燕落座喝了口水,稍事喘了口气问道:
“秘密而来,我琢磨着你定是没什么好事。说吧,究竟所为何事?”
公良修凑上前来小声说道:
“既然问了,我便是直言了。我问你,你们咸国何时出兵?”
“你问此事作甚?”
“陶敛病重,也就在这几月。”
“哦……我明白了,陶敛一死,你们公良家便好自立山头。”
志国这些年国内起了重大变化,志王长子于盛元647年十月意外病故,在新立太子的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于是便是给了公良氏机会,而同时冒出了第三股势力。
当下遵循立长制,长子夭折则下一个儿子接替。但发生在幼年期、少年期,这都还好摆平。
怕就怕发生在太子壮年,而其他诸王子年富力强之际,太子一命呜呼,剩下的几个儿子都已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并在血缘上攀附了其他权贵,此时再另立太子,处置不当必将引发为政权的危机。
志国恰恰在太子年富力强的时候染病暴亡,这就给其他兄弟创造了夺位的机会。
要说志国的局面也是志王一手造成的,为解决勋戚专权把持军队朝政的局面,志王近些年陆续扶持自己的几个儿子在地方做大,并默许扩充实力,以卫戍王室,同时不断压制公良氏,逐渐剥离其政治资产。
陶氏作为志王的拥戴者,自然免于了志王的削权,但问题就出在陶敛的大孙女嫁给了太子,二孙女嫁给了志王的第四子,押了两个宝,而志王二子没有政治抱负,但是品性极好道德高尚,而且文采非凡,就是没什么心眼儿,以相国上官太岳为首的文官集团都支持二子。
然后说说公良氏,公良文、公良晨叔侄二人支持的是志王三子,原因很简单,这位三公子与四公子不对付,但是与二公子关系不错,更重要的是三公子相中了公良家的女儿。所以如果能拉住三公子,那就不用造反了,扶三公子登基,推倒陶氏全盘接收的风险要比造反的小。
既然公良氏支持三公子,陶氏则有两个选择,支持二公子立为太子,或选择支持四公子立为太子。成本最小风险最低,应该支持二公子,如此名正言顺,公良氏即便反对,按惯例也无效。
现在问题就出在陶家身上,志王倾向于二公子继位,陶家坚持四子继位,这件事上,陶家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志王二公子的舅舅害死了陶敛的次子。
这件事得追述到千岳山一战,二公子的舅舅畏战怯战,未能赶赴预定地点接应,致使陶敛次子战死,这件事上陶家恨破一个大洞,要陶家支持二公子登基,日后就不得不面对被二公子舅舅排挤,乃至干掉的风险。
当然,决定权在志王,志王可以指定四子继位,但公良氏必然不会买账,既然不选二子,那凭什么选四子,长子继承制,怎么也轮不到四儿子。
于是原本两家独大的局面,形成三方僵持,以上官太岳为首的文官集团支持二公子,以公良氏为首的军事集团支持三公子,陶氏集团支持四公子,志王倾向于二公子,但举棋不定。
在百里燕看来,志国现在不需要强人,而需要能够治理内政的行政型君主。而上官太岳精通历法、农业和财政,其非常清楚国内情况,由二公子继位,显然是最合适的。
而三公子资质平庸,不适合出任君主,易被公良氏控制,四公子过于争强好胜,统兵可以,继承王位治理天下显然不行。
但百里燕困惑的却是,公良氏为什么不支持二公子呢?即便日后有姻缘关系,支持二公子显然能直接打击陶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志王的猜忌和戒心,支持三公子显然不太明智。
想到此处,他问公良修:
“既然上官太岳支持二公子,而二公子为人谦和,你们为何不支持二公子,反支持三公子,不会是只为了一纸婚约吧。”
“看来你也发现了端倪,不瞒你说,太子病故之后,二公子继位的呼声日益高涨。按理,三公子与二公子交好,大哥支持二公子,三公子也能理解。
但二公子早看上了晋国公主,而志王多年前便与晋国和解,以便于日后腾出手来对付我家。现在二公子与晋国公主暗有私情,日后二公子登基,以上官太岳的秉性,结好晋国是必然之举。
其若结好晋国,对我家并无影响,但对咸国并不一定有利。哪日晋国与咸国开战,上官太岳一箭双雕,先落井下石你咸国,而后让我家与陶氏共同领兵讨伐,如此一来上官太岳便好吐故纳新渐收兵权。
而且陶氏与二公子关系不睦,我家若支持二公子,上官太岳日后势必用我家对对陶氏下手。陶氏若倒,上官太岳焉能放过我家。”
“哦……明白了,你是担心唇亡齿寒,被相国各个击破一个个收拾了。”
“正是,否则叔叔与兄长也不能支持三公子。”
“可这是你们志国夺嫡之争,你跑来我处做什么呢。”
“我琢磨着,你必会出兵攻打卫国,因此如若我国发生内变,我家若占上峰,志王或许不容,极可能说服咸王在甘府、上关等地用兵攻我,故而咸国只要用兵卫国,便无分兵借口。”
“此乃志国内政,志王怎会引狼入室。况且说,夺嫡之争发于都城宫变,若非是波及全国旷日持久,焉能引得其他诸侯介入。而且我王也无兴趣插手贵国内斗,因此绝不会出兵的。届时倘若是你家占据上峰,我便更不会出兵。”
“永兴侯将此事想简单了。当年奉阳君叛乱,波及咸国全境,最终还不是立即招来了晋国。如今咸国变法成功,多数土地收归朝廷,权贵被极大削弱,但志国却是迥然不同。
各地封地权贵多如牛毛,人人皆有私兵,一旦宫变,无论成功与否,都将波及各地,而旧太子党羽尚未明确态度,其他诸子各有盘算,夺嫡即便成功,仍需弹压各地贵族。
志王若是不满,召集陶氏旧部与各地勋贵奋起反击,内战将不可避免,为避免更大损失,志王便会向咸国求援,从背后攻我,届时以重利引诱咸王,咸王未必不会心动。”
公良修分析得还是有道理的,有内政乃至内战引发他国军事干预和介入的案例不胜枚举,志国作为名义上的霸主,发生内乱其他诸侯显然不会介意这个时候捅一刀,尤其是晋国。
公良氏如若夺嫡即便成功,但让志王感到不满和担忧,势必要发动反扑,以公良氏现在的势力,结果只能是演变成旷日持久的内战,无法迅速结束内乱,而一旦发展成内战,结果就很难料了。
晋国表面与志国缓和,暗地里捅刀子的事做的多了,徐国虽然与志国结盟,但割走了滋源郡这块大肥肉心里肯定不舒服,难保不会出现当年晋国复刻拉着奉阳君打咸王的局面。而外部势力的介入,都不是公良氏、陶氏、志王所愿看到的结果。
于是权衡利弊之下,要迅速平息内乱,减少大国干预的风险,唯有以重利诱惑咸王出兵,背后攻击公良氏,不给晋国插手的机会。
咸国毕竟是晋国下邦,国土不大不小,人口偏少,邀请咸国出兵,理论上不用担心咸国会在事后趁机狮子大开口所求更多,若是如此,志王完全可以立马翻脸,回头找晋国乃至卫国磋商攻打咸国。
而咸王出于利益考量,确实有可能接受志王的邀请,出兵攻打公良氏。如果不出兵,志王平灭公良氏可能性很大,日后两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裂痕。尽管事实上志国从来没按什么好心,但表面的和气总比撕破脸来得强。
因此公良氏担心咸国出兵干涉,还是有些道理的,但也能看出志王对公良氏的不信任已经到了极点。
“听兄的意思,志王似乎仍更信任陶氏,所以极有可能突然回心转意,支持四公子。”
“正是,若是如此,便是只好联合相国诛除陶氏。四公子刚愎自用,非是做王的人选。而且其若为王,日后对我家不利。”
“那你可想过,志王尚在,在其眼皮子底下发动政变,会是何种后果,而相国上官太岳又为何要支持你家。”
“只要诛杀了陶氏,我家可支持二公子继位,以换取相国的支持。”
“哦……”百里燕冷叹声,接着说道:“你们下手倒是狠啊,打着三公子的名义去杀四公子,诛灭陶氏。反手再支持二公子,如此一来你家从此独大,相国与志王不想选,也只硬着头皮与你家合作。不过你家到头来支持二公子,三公子会做何感想,你可曾想过。”
“三公子与二公子交好,又是性情中人,只要得到女人,让他放弃王位并不难。”
“看来……你们都算计好了一切。那么,此番前来我处,公良兄应该已是算计好了本侯了吧。”
公良修神秘一笑,莫测高深的说:
“还是方才问你之事,你何时出兵攻卫?”
“眼下长孙国已数次遣使重利游说我王,贿赂百官,不过卫国气焰正盛,而长孙已经落下风,百官现在谈卫色变,加之两国签有协议,若无强力推动,短期内仍不会与卫国开战。”
百里燕厘清利害,下刻话锋一转接着又说:
“不过,我打算今年夏收之前出兵攻卫,最晚不会拖过秋收。因此即便陶敛若不能拖到那时亡故,咸国也不会出兵,公良兄大可放心。”
“你此话当真?”
公良修郑重问道,百里燕点头肯定:
“当真。今年再不动手,往后将愈发不利,尤其是我担心腋目人即将南下,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闻讯百里燕之词,公良修脸色古怪起来,他讽刺问道:
“你还当真了!”
“信不信由你,反正你志国躲在我咸国背后,来日腋目人南侵中原,也是我咸国首当其冲,你志国尽可以见死不救。”
听了这话,公良修神色微变,又是严肃起来:
“依你所言,世上真有这等杀之不死的怪物?”
“不是说了嘛,信不信由你。你若不信,我此处有御客送来的笔录口供,兄不妨自己看看。”
言毕,百里燕唤道魏琦:
“魏琦!”
少时魏琦推门而入:
“侯爷有何吩咐?”
“告诉大夫人,去我书房第三架第二行十六号上的朱漆匣子取来。”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