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火炮不同于枪弹,炮弹可以曲射也可以直瞄,而前膛炮弹丸飞行一段距离后进入抛物线状态,卫国便利用这个原理,将火炮列成20行x12列的炮阵,通过弹幕覆盖,对固定目标与集群方团目标实施打击,以增强命中率。

    这种战术最大的优点是提高了单位密度内的命中率,有利于攻击步兵方阵和大型固定设施,缺点是必须预设阵地,缺乏灵活性,需要集中大量性能落后火炮,且前后炮必须交叉配置,火力层次单薄,无法形成梯次配置火力,一旦此处炮兵阵地被消灭,整个火力打击群荡然无存。

    此外在卫国眼中摆出两三百门火炮似乎是对咸军的一种震慑和示威,然在百里燕眼中无疑是彻头彻尾的愚蠢行为。

    强火力作为军队作战的核心,任何时候都应该保证其战位的绝密性,过早的暴露火炮位置,战时将成为敌方首先打击的目标。

    听完百里燕汇报,赵逊接着又问

    “各镇军整备事宜老夫已听卢将军禀报,民夫与预备兵尚未就位,老夫担心八月恐是难以攻卫,最快也得拖到九月底,百里副帅意下如何?”

    “由于夏收延误了时机,八月底之前攻卫确实有些困难。眼下我军集结兵力约一百十余万人,民夫三十五万,约四十五万民夫与四十万预备兵尚在赶赴集结途中,最快月底之前才能赶到,抵达后仍需与镇军整合操演,攻卫最快也得是十月。

    然就眼下我军实力而言,拖得越晚,对我越为有利,一旦我军登上西岸,骑兵杀到梁国边境也就是一月半月的功夫,至多在十二月上旬,主要战事将基本结束,当下的等待还是值得的。”

    “西线攻入长孙卫军战力不虚,其不似东线卫军与我对峙摆在前沿,西线卫军龟缩与各地城池,主力摆在与长孙对峙前沿,你此去必是正面相遇,要在两月之内结束战事,是否有些托大了。”

    “赵帅明鉴,在下此去西线,并不打算与卫军正面交战,只切断其各地联络与粮道。其若出城,便分而歼之,其若坚守,我便围之,一直拖到其弹尽粮绝,届时要么饿死,要么困死,别无他路。”

    相比与东线卫军主力都摆在一线被咸军火炮覆盖,西线卫军性质属于占领军,其二等战斗力戍军负责后方占领区的治安,一等精锐摆在与长孙对峙的前线。

    这意味着即便咸军能以出其不意的速度攻入西线,届时需要面对的将是坚守城池的卫军,卫军坚守不出,咸军只能逐城逐地的争夺,否则只能包围。

    而以咸军西进兵力,不足以挨个包围七个郡县的所有座城池,赵逊担心将陷入恶战,从而拖累咸军主力,然百里燕既不打算包围城池,也不打算逐个争夺。

    首先卫军西线主力在前线,后方多为二线弱兵,咸军西进主力都是骑兵和骑马步兵,占有绝对机动优势。只需要扼守各地要津,优先攻占卫军粮仓,切断其一线配置主力后退通道,然后等着后方守军集结起来,此时再发兵将其消灭在集结路上,要比单纯的去攻击一座城池,打击一支主力强得多。

    其次,卫军根本无法想像咸军会在一两月内杀通东西几千里地,面对数十万来势汹汹的咸军主力,卫军措手不及之下未必有一战的勇气。

    最后,卫军强的是权贵,其下层军官和底层士兵没有人身权利,卫军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人身权利的赎买和加官进爵激励士气。

    当敌军断绝粮道,切断退路,士气受挫之际,所有的赎买和加官进爵不过是一场空梦,命都没有了,人身权利都是空谈,此时祭出“招降纳叛”,效果比真刀真枪的干上一架来的强百倍。

    所以百里燕根本不担心西线卫军,只要其动起来,总有消灭的办法,就怕他不动,死憋在据点里,反而会是麻烦。

    翌日,气温有些高,百里燕前往泉河视察海军与内河水军。泉河咸国境内的平均宽度约一百二十步(约105米),最宽处两百八十步,最窄处七十步,是思水江流入甘府,经由上关汇入桑南郡的一条大河。

    尽管平均宽度达到了一百二十步,但对万石乃至两万石船而言,要在这种河面宽度的水域掉头,仍是十分的危险。

    由于河宽是河流表面的宽度,河面以下航道的宽度要窄的多,如果是低潮时,触礁搁浅风险很大。

    为此百里燕调集了三千石五千石内河战船一百余艘,槽船四百余,三千石以下战船一百二十余艘,槽船七百五十余艘,另征调五千石以下民船、商船一千余艘,小舟渔船七百余艘,以便渡江之用。

    八月下旬,各地民夫预备兵陆续抵达甘府,期间陆续发现零星天花传入军中,死亡兵士六人,死亡百姓二十二人,防疫接种变得迫在眉睫。

    而与此同时,八月中旬地陆续发现卫军在沿岸开始修建堡垒要塞,进度极快,至九月上旬,部分营寨已经夯起一丈半丈的土墙。

    由于登陆作战对地形要求极为苛刻,因此可选登陆地点在既有的技术条件下是有限的,卫军的防御重点无不是以登陆地点为核心修筑营垒工事。

    而耐人寻味的倒是过去数年间,卫军从未在德康地区大兴土木,修筑要塞工事,即便是在五月,卫军仍未有沿江登陆地点修筑防御设施的企图,现在修不免有些晚了。

    其中的原因无非两种可能,其一过去数年间德康人口凋敝,抽不出人力修,其二,大兴土木兴建工程需要钱粮支出。

    五六月间调往德康的卫军又忙着攻打长孙,寄希望于吓阻咸军以拖待变,如今大局明朗,再想起来修建防御设施,多少有些亡羊补牢的意思。

    九月初九,百里燕得到甘府边关送来的消息,穆尼半道脱离商队,亲自赶到甘府与昌尹边境,在御客戒护下正赶往阳都,来意有些出人意料。

    据萧公毅送来的消息,金雪狄人已经得知腋目人的消息,来源不排除是去年金雪狄商队从古达帕、菲戈斯处得到的消息,以及中原贼的传回的消息。

    与此同时,据说金雪狄人五十多年前也曾在东海岸东北海面上发现有幽灵船,在拖回海港途中发生沉没,穆尼此来正是为了证实消息而来。

    得到这个消息,百里燕也是吓了一跳,金雪狄人的东海岸以北是千岳山以东高原山脉,再往北是宋国、晋国东海岸,腋目人的船能飘到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这也意味着他们极可能在晋国以东洋面上有岛屿。

    当然,也可能是遭遇风暴尾舵损坏后一路向南飘,直到困死在海上,船只就此失控,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最后一路飘到了金雪狄人的海域。

    九月十二,穆尼一路快马加鞭赶到阳都,比之三年前,他有老了许多,甚至下马时还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好久不见,你又看老了许多。”

    “但比你强,我好歹有两个儿子,你却一个也没有,日后可没人给你报仇啊!”

    穆尼嘲讽道,颇有几分得意,百里燕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这时穆尼拉着身边的青年说

    “这是我的大儿子基尔,这次跟我一起出来见见世面。”

    百里燕打量着眼前这位白发金肤,身披雪亮铠甲,二十五六出头青年,与穆尼颇是有几分神似,其操着并不流利的中原话,以金雪狄人的方式行了一礼

    “你好,我是穆尼·基尔·奎卡。”

    “哦,你好啊,呵呵……在你们的军队中,有军职吗。”

    这时老穆尼打断说道

    “只是个没出息的联团长,不值一提。”

    “虎父无犬子,二十五岁就出任联团长,十年后还不像你一样飞黄腾达。这次带儿子出来,不是想记熟中原地形,好三十年后再来寻仇吧。”

    “呵哈哈……反正三十年后你我都不在了,你还怕什么。”

    金雪狄人的联团长,相当于中原的都统,兵员七百至一千人,往下是联长,相当于百夫长,兵员八十至一百人。由于没有仕长五百人这个军职,因此金雪狄人最小的集团军事战术单位编制达一千人,而中原是以仕长为核心的最小集团战术单位,如此每次交战,中原方面因为编制的落后,经常吃亏。

    穆尼儿子才二十五岁,军校毕业后应该先出任联长,既百夫长这个职位,三到五年后才会调整晋升。二十五岁直升联团长,至少说明其能力是过硬的。

    在军事系统这块,金雪狄人比中原人强,其军队系统中低层军事系统是能者上无能者下,高层有贵族军人阶层把持,而贵族军人精英则从小出自军校,经过基层严格锻炼,具备极强的战术素养。

    即便多数人的能力并不高,但金雪狄人指挥层的高度精英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智力层面的缺陷,将少有的军事人才集中于上层,同时严格训练基层军官和兵士战,最大程度打造出一支合适金雪狄人的战争机器。

    然而却也不是万能的,由于金雪狄人基层缺乏良好的战略能力和优秀指挥官,其精英指挥层被干掉之后,下层各级军队便群龙无首开始瞎抓没有章法,这是他们的自身文化发展必然产生的弊端。

    反观中原,文化系统发达,人才的保有率高得多,但制度的弊端导致军队自下而上充斥着权力关系,几乎百夫长奔上开始,都是贵族充任。

    以咸国为例,二十五年前各级军官贵族占六成,与贵族有关的占两成,庶民占两层。当庶民表现出独特品质,又被贵族以婚姻形势所吸收,再形成家族人身依附关系。

    当贵族势力阻塞人才自由晋升通道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优秀人才无法上升,被迫在基层拼杀消耗,贵族又拒绝庶民涉足军队权利,人才代谢更新滞涨,战斗力下降,乃至战败,都是必然结果。

    ()

    。

章节目录

帝国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督金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督金卫并收藏帝国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