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已经准许我们开建技工学院,羊毛的事情同样重要,但是这个要更加紧迫一些。”
“哦?那太好了,多培养些精通算学、格致的高手,要比只会干活的工匠好多了,至少他们懂得思考和设计。”
朱由校也是满脸兴奋,现在能谈的上进行设计和试制的也就是他与方书安二人,两人要兼顾太多事情,做起事来根本施展不开。
“人选上可有何建议?”方书安问道。
“人选,这你恐怕问错人了,咱们都是大门不出,出去就是青楼,哪里知道谁合适。”李尽忠悠然到。
“莫要胡说,那是你,传庭与象升和你不同。”方书安打了李尽忠一巴掌,说着。
“俺这不是随口一说么,看你们也没有主意。”李尽忠捂着被方书安打疼的胳膊道。
“那我先说几个人吧,各位看看是否合适。”
方书安筹谋已久,心里早就有了人选,但是这话还是要朱由校开头,既然他没有想要塞进来人的意思,那就好办了。
刘綎受伤之后回到京城养伤,虽然祈骸骨之事没有被批准,但是并没有对他进一步的安排。不管是辽东还是原驻地都无需回去。
其实变相已经交出了指挥权,只不过是朝廷怕有什么突发情况,还需要这样的老将来坐镇。
按照方书安的规划,虽然开头叫做技工学院,但是里边文武科学一项都不能少。
有刘綎这一面大旗在,他不去实在是可惜。
至于徐光启和宋应星,也是必须要请过来的人物。
徐光启在计划里是要充当朱由校的老师,同时在多一个身份兼职学院的教授也不是不可。
反倒是宋应星会有些难度,刘綎是名满天下的猛将,徐光启也是进士出身。只有宋应星是屡试不中。
开始方书安还真有些为难,不过转念一想,学院里边不仅有传授专业知识的教授,还要有负责教授实验能力的实验师。
整个大明朝,能找出来几个超过宋应星实验水平的人可不多。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真没有其他人选。
“我们需要一个大儒来坐镇,哪怕他不出面,只要充当祭酒便可。”
孙传庭说到。
谁知,方书安摇摇头,“既然请过来,就能给学生们讲授课程,至于祭酒,可不是他们能担任的,我自有分寸。”
“可是,有一面大旗的话,不是方便我们招手学生么?”孙传庭不知道方书安的计划是什么,但是他仍然要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
“我准备的这一面大旗,更加要有吸引力,只不过现在不是时候,咱们暂时空缺也罢。”
虽然他们的技工学院名字不咋样,招收的也是匠人以及落第的举子。
但是并不代表标准就低,一代大儒充任祭酒,也就是书院的水平。
放眼大明,书院多了去,那样的话,根本就拉不开差距。
他的初衷可不是再建一所普通书院,而是要成为全新的形态,培养出要能带动大明前行的中坚力量,能靠行动和实践说话,而不是夸夸其谈的党争之徒。
至于校舍,倒是也不难,香山脚下有些园林,当中不少皇庄,既然万历批准,那就去求来便是。
当然了,新校舍需要建设周期,前期就现在工坊里先进行着,不然他们当初修建恁大建筑群,也是未雨绸缪。
挂牌是个大事件,需要黄道吉日。
现在八字还没一撇,所以众人决定先把摊子支起来,等到合适时机再举办仪式。
临时场地好办,直接把工坊那里一角圈起来,将从辽东带回来的孤儿和工坊匠人家的学徒们都搬过来,就有了学院的雏形。
看着乌泱泱的人群,朱由校有些脑壳痛,这些不省心的,需要多久才能安静下来。
“书安,这些人要和举子们一起学习?”他突然问道。
“那自然不行,这些孩子们是咱们的未来,他们要学习最好的东西,接受最全的教育。至于学徒和匠人家的孩子们,学习各种机器原理,掌握他们的制造、运转以及修理。举子们,咱们可是要给人家准备晋升的路径,要不然,怎么会招收来人。”
在方书安的计划里,监税司是个独特的存在,要将其变成半独立的部门。
类似于御史那样的部门,年轻人血气方格,头硬如铁,心里还都是家国天下之事,还不到四面圆滑的地步。
虽然查税是个苦累差事,但是经过三五年的轮换,便将其调离到工部、户部等六部实权部门,或者是进入已经壮大的各大制造局。
如是还在监税司干下去,只怕便会因为变得世故圆滑而放弃此前的原则。
所以说,适当的引领十分重要。
也就是开始,他们会从落第的举子当中选拔。
等到后边,只会选择年轻的读书人,亦或者是亲自培养。
在方书安的计划里,那将是一个结合廉政公署以及米国税务总局一般的存在。
能将税务理顺,对于大明来说将是稳定的基石。
收支平衡,财务正常,才是保证一个国家前进的基础。
所以说,这个事情不但是万历看重,方从哲同样看重。他们也知道问题之所在,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方法。
如今有个充满激情并且头铁的年轻人来干,为何不让他试试?
况且,这个年轻人可是充满奇迹。
“韩江,你他娘的给我滚过来,这就是你带的学生?”李尽忠看不下去了,这分明是个聒噪的鸭圈,哪里有半分学院的样子。
“总旗,这都不是大头兵,俺也不敢下重手啊。”韩江有些无奈。
“别叫我总旗,那是熊大人临时封的,咱现在只是学院的护院,没有官职。”李尽忠说着。
“不管了,还有东尼大木呢,他在何处?”
“大木千总在刘老将军那里,上次被人扔鸡蛋之后,一直不敢出来。”韩江讷讷的说道。
“东尼大木被人扔鸡蛋,怎么回事?”方书安听见他们对话,问道。
“还不是那些读书人闹得,上次大木千总说他也喜欢中华文化,倾慕已久,还有自己一首诗,结果还没开口便被那些人嘲笑。”
“可知那些人是谁?”方书安有些郁闷,东尼大木一身本事还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忍术以及倭人的战术,有他传授的话,将来与倭人作战,大有裨益。
“那帮人俺打听过,您认识……”
“哦?那太好了,多培养些精通算学、格致的高手,要比只会干活的工匠好多了,至少他们懂得思考和设计。”
朱由校也是满脸兴奋,现在能谈的上进行设计和试制的也就是他与方书安二人,两人要兼顾太多事情,做起事来根本施展不开。
“人选上可有何建议?”方书安问道。
“人选,这你恐怕问错人了,咱们都是大门不出,出去就是青楼,哪里知道谁合适。”李尽忠悠然到。
“莫要胡说,那是你,传庭与象升和你不同。”方书安打了李尽忠一巴掌,说着。
“俺这不是随口一说么,看你们也没有主意。”李尽忠捂着被方书安打疼的胳膊道。
“那我先说几个人吧,各位看看是否合适。”
方书安筹谋已久,心里早就有了人选,但是这话还是要朱由校开头,既然他没有想要塞进来人的意思,那就好办了。
刘綎受伤之后回到京城养伤,虽然祈骸骨之事没有被批准,但是并没有对他进一步的安排。不管是辽东还是原驻地都无需回去。
其实变相已经交出了指挥权,只不过是朝廷怕有什么突发情况,还需要这样的老将来坐镇。
按照方书安的规划,虽然开头叫做技工学院,但是里边文武科学一项都不能少。
有刘綎这一面大旗在,他不去实在是可惜。
至于徐光启和宋应星,也是必须要请过来的人物。
徐光启在计划里是要充当朱由校的老师,同时在多一个身份兼职学院的教授也不是不可。
反倒是宋应星会有些难度,刘綎是名满天下的猛将,徐光启也是进士出身。只有宋应星是屡试不中。
开始方书安还真有些为难,不过转念一想,学院里边不仅有传授专业知识的教授,还要有负责教授实验能力的实验师。
整个大明朝,能找出来几个超过宋应星实验水平的人可不多。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真没有其他人选。
“我们需要一个大儒来坐镇,哪怕他不出面,只要充当祭酒便可。”
孙传庭说到。
谁知,方书安摇摇头,“既然请过来,就能给学生们讲授课程,至于祭酒,可不是他们能担任的,我自有分寸。”
“可是,有一面大旗的话,不是方便我们招手学生么?”孙传庭不知道方书安的计划是什么,但是他仍然要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
“我准备的这一面大旗,更加要有吸引力,只不过现在不是时候,咱们暂时空缺也罢。”
虽然他们的技工学院名字不咋样,招收的也是匠人以及落第的举子。
但是并不代表标准就低,一代大儒充任祭酒,也就是书院的水平。
放眼大明,书院多了去,那样的话,根本就拉不开差距。
他的初衷可不是再建一所普通书院,而是要成为全新的形态,培养出要能带动大明前行的中坚力量,能靠行动和实践说话,而不是夸夸其谈的党争之徒。
至于校舍,倒是也不难,香山脚下有些园林,当中不少皇庄,既然万历批准,那就去求来便是。
当然了,新校舍需要建设周期,前期就现在工坊里先进行着,不然他们当初修建恁大建筑群,也是未雨绸缪。
挂牌是个大事件,需要黄道吉日。
现在八字还没一撇,所以众人决定先把摊子支起来,等到合适时机再举办仪式。
临时场地好办,直接把工坊那里一角圈起来,将从辽东带回来的孤儿和工坊匠人家的学徒们都搬过来,就有了学院的雏形。
看着乌泱泱的人群,朱由校有些脑壳痛,这些不省心的,需要多久才能安静下来。
“书安,这些人要和举子们一起学习?”他突然问道。
“那自然不行,这些孩子们是咱们的未来,他们要学习最好的东西,接受最全的教育。至于学徒和匠人家的孩子们,学习各种机器原理,掌握他们的制造、运转以及修理。举子们,咱们可是要给人家准备晋升的路径,要不然,怎么会招收来人。”
在方书安的计划里,监税司是个独特的存在,要将其变成半独立的部门。
类似于御史那样的部门,年轻人血气方格,头硬如铁,心里还都是家国天下之事,还不到四面圆滑的地步。
虽然查税是个苦累差事,但是经过三五年的轮换,便将其调离到工部、户部等六部实权部门,或者是进入已经壮大的各大制造局。
如是还在监税司干下去,只怕便会因为变得世故圆滑而放弃此前的原则。
所以说,适当的引领十分重要。
也就是开始,他们会从落第的举子当中选拔。
等到后边,只会选择年轻的读书人,亦或者是亲自培养。
在方书安的计划里,那将是一个结合廉政公署以及米国税务总局一般的存在。
能将税务理顺,对于大明来说将是稳定的基石。
收支平衡,财务正常,才是保证一个国家前进的基础。
所以说,这个事情不但是万历看重,方从哲同样看重。他们也知道问题之所在,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方法。
如今有个充满激情并且头铁的年轻人来干,为何不让他试试?
况且,这个年轻人可是充满奇迹。
“韩江,你他娘的给我滚过来,这就是你带的学生?”李尽忠看不下去了,这分明是个聒噪的鸭圈,哪里有半分学院的样子。
“总旗,这都不是大头兵,俺也不敢下重手啊。”韩江有些无奈。
“别叫我总旗,那是熊大人临时封的,咱现在只是学院的护院,没有官职。”李尽忠说着。
“不管了,还有东尼大木呢,他在何处?”
“大木千总在刘老将军那里,上次被人扔鸡蛋之后,一直不敢出来。”韩江讷讷的说道。
“东尼大木被人扔鸡蛋,怎么回事?”方书安听见他们对话,问道。
“还不是那些读书人闹得,上次大木千总说他也喜欢中华文化,倾慕已久,还有自己一首诗,结果还没开口便被那些人嘲笑。”
“可知那些人是谁?”方书安有些郁闷,东尼大木一身本事还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忍术以及倭人的战术,有他传授的话,将来与倭人作战,大有裨益。
“那帮人俺打听过,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