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辰听得正起劲,听他这么一说险些叹息一声。可应慨之前在车中说话时言谈无忌,讲到幽冥、魔部诸神魔时却神情郑重声音低沉,似乎此事实在是不该说的。
李伯辰从前并不很信这些,但应慨是货真价实的修行人,又自称上古世家后裔,他所在乎的,该的确事出有因吧。便道:“好。”
应慨看起来大大地松了口气,神色便轻松一些,又道:“我再讲天地万物之道。这世间天圆地方,地有九星,居中的为天元。在天元当中灵气最稳定,便生出了人。天元之外的四个角星位,灵气最活跃,则生出了妖兽。余下的四个星位中灵气介于两者之间,便生出了羽、蛟、罗刹、须弥四灵族。”
“大地如棋盘,我们所知的中陆乃至许多未知的土地,都是很居中的。向外则是无边无际的汪洋。那汪洋最终流出去,在地的外围化成灵力、清气。清气上升则为天,灵力聚集则为幽冥。”
李伯辰听了这些微微一愣。这种说法他自然知道,但没料到应慨这种修行人也这样说。便在心里想,倘若这世上人人都不清楚大地其实是圆的,他以后倒是可以卖弄卖弄学问。
“可据说幽冥原本也是没有的。天地生万物之后,万物生息繁衍,许多浓重的生机就聚成了天地之间的运势。而万物死后,又化成阴灵。一些阴灵机缘巧合与运势融为一体,便成了最早的先天灵神。”
他压低声音:“六帝君、三魔君、太古秘灵,都因此而生。天子六国如今所修道法,魔国所修魔法,也是先天灵神参悟天机所传下的。”
“先天灵神诞生之后,觉得世间阴灵遍地是衰败之相,便建了幽冥,又封了神位,于是阴灵得以有了转生之所在。至于魔国……那里的阴灵则被魔修炼化吞噬,实在是很残忍的。”
“自此世间大定,幽冥当中的灵神,被称作先天灵神。这先天,便以幽冥的建立为界。世间生界,还有许多弱小的灵神。幽冥诸神便除去其中那些作恶的,将余下的封为各地的山神、河神、土地。这一些,被称作在世灵神,统属幽冥。”
“到现在,还有强大的人修、妖修在行逆天之事,想要得到一地运势,再成灵神。如果成功了,便是后天灵神。在无经山上的那个,也是个后天灵神——得封只有百年而已。”
李伯辰听了这些,觉得心中稍稍骇然。他之前觉得修行人修习道法,虽说有登仙成神之说,但未必是真的。可现在听应慨说得头头是道自成系统……难道真有这回事的么?
不过这世上的“神”似乎有些不值钱……之前那个无经山的山君,也算是“神”了吧。可连应慨这种下三阶的修士都敢打它的主意。
应慨说到这时,走得气喘吁吁。李伯辰便道:“应兄可以歇一歇。”
应慨却低低地哼了一声:“接下来这些,倒是我一直想说却没法儿说的。反正李兄知道我的底细,索性说个痛快。”
“说到六帝君建了幽冥,三魔君建了魔国之后,便开始争夺人间气运了。世间芸芸众生,供奉一位灵神,便是一点愿力。愿力虽然微小,可天下人汇聚起来就很可观。”
“六位帝君在幽冥,人间也要有人来管。可世间修士、地上灵神也多,叫他们来管人,怕是要搞得民不聊生。于是六位帝君便要选些人间强者来建国开疆。”
“起初人国与魔国争斗,出现许多强大的世家,我应家便是其中之一。只是一位强大先祖在与罗刹人争斗时陨灭,家族才衰败了,无缘问鼎。最终胜出的,是高、隋、李、姜、鱼、尉这六家。要是我那位先祖运气好,也许现在这六家当中就有一个应了。”
“选出的这六家,也分别供奉六位帝君。于是那六位至高灵神便将自身一点气运、权能交给这六家血脉,成了天子六国。六家代幽冥牧民,都出过天子,而如今的天子,李兄知道,是高姓。”
说到这儿,他诡秘一笑:“李兄也该知道,其实如今这天子、五位……啊,四位国君,也算是灵主吧。只不过他们身后的,是至高帝君。”
这话一出口,应慨自己也一愣,忙闭了嘴。仿佛是刚才说得兴起,犯了某种禁忌了。
李伯辰之前要他给阴兵讲,可如今应慨却两次都同他搭话,李伯辰便知道不能再叫他讲下去了。
不过他所说的这些也已经叫李伯辰对这世间灵神略有了些概念,甚至生出一些疑惑来。他之前并不关心李国被灭之事,觉得王国兴衰是很正常的。可如今却觉得有点感兴趣了。
隋国王族供奉六渎帝君,隋国人便也大多信奉那位灵神。可之前的他信奉的却是北辰——因为他的母亲是从李国迁来隋国的。
照这么说,李国既然供奉北辰,那位李国国君便该是北辰气运加身之人。既然他代北辰牧养一国之民,被灭了国,难道不会叫那位帝君震怒的么?
应慨似乎并不觉得这件事反常,大概是因为其中还有些别的习俗缘故吧。可这种事已经和阴兵没什么关系了,李伯辰便不敢问。他想自己到城镇落脚之后,可以去看看历史典籍——兴许历史上这六国都有过这种大劫呢。
便开口道:“好了应兄,暂时说到这儿吧。”
应慨似乎是觉得自己犯了什么忌讳,也不想再开口。便道:“也好,李兄,我们歇歇再讲。”
这时两人已经走了一段路。虽然都有修为在身,可毕竟还是肉体凡胎,只觉得寒冷彻骨。李伯辰往前看了看,发现远处有一片覆着雪的缓坡。那坡上几乎全是矮树,只有坡下一株较为高大。
可其他的树虽在冬季落光了叶子,但枝干上细枝也密密麻麻,一看就知道是活的。倒是那株大树枝干光秃秃,该早就枯死了。
李伯辰心中一动,再往前一段路,看清那是一株老槐树。
那天晚上山君向他借了阴兵,对他说无经山十里之外有一处黄槐坡,坡下有一株枯死老槐,老槐树下三尺有一坛财宝,叫他尽取之……说的是不是这里?
李伯辰从前并不很信这些,但应慨是货真价实的修行人,又自称上古世家后裔,他所在乎的,该的确事出有因吧。便道:“好。”
应慨看起来大大地松了口气,神色便轻松一些,又道:“我再讲天地万物之道。这世间天圆地方,地有九星,居中的为天元。在天元当中灵气最稳定,便生出了人。天元之外的四个角星位,灵气最活跃,则生出了妖兽。余下的四个星位中灵气介于两者之间,便生出了羽、蛟、罗刹、须弥四灵族。”
“大地如棋盘,我们所知的中陆乃至许多未知的土地,都是很居中的。向外则是无边无际的汪洋。那汪洋最终流出去,在地的外围化成灵力、清气。清气上升则为天,灵力聚集则为幽冥。”
李伯辰听了这些微微一愣。这种说法他自然知道,但没料到应慨这种修行人也这样说。便在心里想,倘若这世上人人都不清楚大地其实是圆的,他以后倒是可以卖弄卖弄学问。
“可据说幽冥原本也是没有的。天地生万物之后,万物生息繁衍,许多浓重的生机就聚成了天地之间的运势。而万物死后,又化成阴灵。一些阴灵机缘巧合与运势融为一体,便成了最早的先天灵神。”
他压低声音:“六帝君、三魔君、太古秘灵,都因此而生。天子六国如今所修道法,魔国所修魔法,也是先天灵神参悟天机所传下的。”
“先天灵神诞生之后,觉得世间阴灵遍地是衰败之相,便建了幽冥,又封了神位,于是阴灵得以有了转生之所在。至于魔国……那里的阴灵则被魔修炼化吞噬,实在是很残忍的。”
“自此世间大定,幽冥当中的灵神,被称作先天灵神。这先天,便以幽冥的建立为界。世间生界,还有许多弱小的灵神。幽冥诸神便除去其中那些作恶的,将余下的封为各地的山神、河神、土地。这一些,被称作在世灵神,统属幽冥。”
“到现在,还有强大的人修、妖修在行逆天之事,想要得到一地运势,再成灵神。如果成功了,便是后天灵神。在无经山上的那个,也是个后天灵神——得封只有百年而已。”
李伯辰听了这些,觉得心中稍稍骇然。他之前觉得修行人修习道法,虽说有登仙成神之说,但未必是真的。可现在听应慨说得头头是道自成系统……难道真有这回事的么?
不过这世上的“神”似乎有些不值钱……之前那个无经山的山君,也算是“神”了吧。可连应慨这种下三阶的修士都敢打它的主意。
应慨说到这时,走得气喘吁吁。李伯辰便道:“应兄可以歇一歇。”
应慨却低低地哼了一声:“接下来这些,倒是我一直想说却没法儿说的。反正李兄知道我的底细,索性说个痛快。”
“说到六帝君建了幽冥,三魔君建了魔国之后,便开始争夺人间气运了。世间芸芸众生,供奉一位灵神,便是一点愿力。愿力虽然微小,可天下人汇聚起来就很可观。”
“六位帝君在幽冥,人间也要有人来管。可世间修士、地上灵神也多,叫他们来管人,怕是要搞得民不聊生。于是六位帝君便要选些人间强者来建国开疆。”
“起初人国与魔国争斗,出现许多强大的世家,我应家便是其中之一。只是一位强大先祖在与罗刹人争斗时陨灭,家族才衰败了,无缘问鼎。最终胜出的,是高、隋、李、姜、鱼、尉这六家。要是我那位先祖运气好,也许现在这六家当中就有一个应了。”
“选出的这六家,也分别供奉六位帝君。于是那六位至高灵神便将自身一点气运、权能交给这六家血脉,成了天子六国。六家代幽冥牧民,都出过天子,而如今的天子,李兄知道,是高姓。”
说到这儿,他诡秘一笑:“李兄也该知道,其实如今这天子、五位……啊,四位国君,也算是灵主吧。只不过他们身后的,是至高帝君。”
这话一出口,应慨自己也一愣,忙闭了嘴。仿佛是刚才说得兴起,犯了某种禁忌了。
李伯辰之前要他给阴兵讲,可如今应慨却两次都同他搭话,李伯辰便知道不能再叫他讲下去了。
不过他所说的这些也已经叫李伯辰对这世间灵神略有了些概念,甚至生出一些疑惑来。他之前并不关心李国被灭之事,觉得王国兴衰是很正常的。可如今却觉得有点感兴趣了。
隋国王族供奉六渎帝君,隋国人便也大多信奉那位灵神。可之前的他信奉的却是北辰——因为他的母亲是从李国迁来隋国的。
照这么说,李国既然供奉北辰,那位李国国君便该是北辰气运加身之人。既然他代北辰牧养一国之民,被灭了国,难道不会叫那位帝君震怒的么?
应慨似乎并不觉得这件事反常,大概是因为其中还有些别的习俗缘故吧。可这种事已经和阴兵没什么关系了,李伯辰便不敢问。他想自己到城镇落脚之后,可以去看看历史典籍——兴许历史上这六国都有过这种大劫呢。
便开口道:“好了应兄,暂时说到这儿吧。”
应慨似乎是觉得自己犯了什么忌讳,也不想再开口。便道:“也好,李兄,我们歇歇再讲。”
这时两人已经走了一段路。虽然都有修为在身,可毕竟还是肉体凡胎,只觉得寒冷彻骨。李伯辰往前看了看,发现远处有一片覆着雪的缓坡。那坡上几乎全是矮树,只有坡下一株较为高大。
可其他的树虽在冬季落光了叶子,但枝干上细枝也密密麻麻,一看就知道是活的。倒是那株大树枝干光秃秃,该早就枯死了。
李伯辰心中一动,再往前一段路,看清那是一株老槐树。
那天晚上山君向他借了阴兵,对他说无经山十里之外有一处黄槐坡,坡下有一株枯死老槐,老槐树下三尺有一坛财宝,叫他尽取之……说的是不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