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文明,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人们曾认为文明的摇篮是尼罗河流域,但现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也就是《旧约全书》中的“希纳国”(landofshinar)。苏美尔位于过去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的南部,南临波斯湾,由若干块荒芜的、被风乱吹的小平原。美洲的玛雅人文明、阿兹特克人文明和印加人文明,它们的独特性取决于各自的所在地。中国与中东之间相隔一片辽阔的、荒漠的地区,并有大山作屏障,因此,从古代最早时候起直至今天,中国文明一直与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彼此相异。总是说,长江,黄河,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摇篮!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炎黄子孙们,不论在何方,不论在何地,他们都以中国母亲而骄傲,都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长江、黄河是龙的象征,它们奔腾于崇山峻岭,婉蜒于平川沃野,它们哺育两岸的儿女们,我们是龙的传人!
滔滔黄河,发源于青海,干长5400千米,它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然后出海,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浩浩长江,源远流长,它的正源沦沦河,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然后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泻而下,沿途接纳百川,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奔腾向前。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三大河流之一,它的干长5831千米,流经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在上海附近注人浩瀚无垠的东海。它有18条大的支流,串连了四大湖泊,故长江流域还包容了甘肃、贵州、陕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长江流域面积达1808500平方千米,zhan有全国耕地面积的1/4,居住着全国1/3的人口,长江流域有着多么壮丽的图景。
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古代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摇篮之一;而我国第一大河的长江,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环境条件相当优越,对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有积极和主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摇篮。
人们现在又开始第二次伟大的冒险,他们从山区迁移到大河流域,逐步发展起新的、生产率更高的灌溉农业和新的社会制度。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的社会制度相互作用,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文明的出现。
从高地迁移到低地,使新石器时代的农人们遇上了一系列新问题,如:降雨量不足,烈日蒸晒,河水定期泛滥。没有建筑用的石块,等等。但是低地的长处超过了它的短处:那里生长的枣椰树,不仅提供了充裕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大量木材,不过这些木材的质地不太好;那里的芦苇荡里,有各种野禽小兽,还有鱼类,提供了宝贵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而尤为可贵的是,那里的土壤是极其肥沃的冲积土。这一新环境中蕴藏了很大的潜力,这种潜力就是一种挑战。最早的农人们以适应环境的非凡本领成功地响应了这一挑战。公元前四千纪时,他们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技术进步。
在山峦重叠的高地种植农作物时,降雨量还勉强够,但到了地势很低的流域地区,降雨量则非常不足。要耕种这片肥沃的冲积上,就必须实行农业灌溉,所以最早的农人们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结果,农作物的产量较他们早先在多石的山坡上夺得的产量要高得惊人。公元前2500年的文献记载说,一块大麦田的平均产量是播种量的86倍!食物比过去充裕多了,品种也比过去多多样,而且,由于实行农业灌溉,食物的来源也比过去更有保障。食物的增加意味着人口的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又使更多的灌溉沟渠,更多的新农田,更多的食物成为可能。
在灌溉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兴的冶金术也被逐渐掌握。冶金术对燧石罕见的流域地区的移民们来说,用处特别大。最初,他们把天然金属看作是极其坚韧、可锻的石头,用反复锤打和磨制的方法对其进行冷加工。直到他们学会用熔炼的方法从矿石中提炼金属时,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冶金术。最早提炼的金属大概是铜。后来人们发现,铜经过热处理能成为液体,并能表现为各种容器或模型的形状;而冷却后,铜又变硬。而且其边刃的锋利比得上石头。到公元前3000年时,我们祖先已经知道,在铜里面加少量其他金属,可以冶炼出更为经久耐用的合金。最后,他们发现,在冶铜时接进一些锡,效果最理想,由此产生的青铜明显地胜过石头。用青铜制造武器特别受欢迎,因为石头易碎,打仗时不可靠。但是,铜和锡这两种金属不多见,所以青铜在当时是很昂贵的,未能普遍采用,如用来制造工具等。
犁的发明在当时同样很重要。最初的犁结构很简单,用一棵小树制成。树上只留一根树枝,在村干的三分之二处,向外突出;树枝上的枝杈全部砍去,头削很尖尖的。村干的上端系在两头牛的身上,下端由把犁人扶着;当牛拉树干时,突出的树枝便入地翻土。这一原始的发明物用来耕犁半干旱的沙土时,效率还挺高的。牛拉犁的意义就在于,人类首次能利用自身体力以外的力量作动力。从这一意义上说,犁是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和核分裂反应堆的先驱。
黄河流域的文明是出现的时候。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细土,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它覆盖了从华北高原向东到大海的整个地面。一般认为,黄土是更新世时期的北风送来的,有些地方的黄土堆积得很厚,厚达二、三百英尺。由于其天然的肥力和吸水性,黄土不逊于世界上任何种植农作物的土壤。而且,由于华北的降雨量不足,黄河流域流域,没有茂密的森林来阻碍只有原始的石头工具的早期农人。
沿着长江上、中和下游的许多重要遗址。到达元谋盆地北方的金沙江畔,这里临江的山坡上分布着许多尚未被发掘的新石器遗址,在沙土下随时可以挖出许多磨光石器和各种陶器。在元谋盆地内有著名的莲花村大墩子遗址,展示了距今3000多年前长江上游地区原始部落的生活图景;在中游湖北房县七里河遗址;特别是在下游地区,有我国南方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最有突破性的发现——浙江河姆渡遗址,现存面积达4万平方米,遗址由4个文化层组成,距今时代在4000至7000年,这是全国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之一。在云南美丽的洱海中的金梭岛上,在南国的南宁豹子头湾贝丘型的遗址,也到了在广东马(土具)的石峡遗址……在长江流域展现了另一种古文化发展景象,这一带的原始部落已创造了发达的史前文明。
看眼前这一条浩浩商商的大江,绵延千里的,不也是如同黄河,长江,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一样。正是这片美丽的大陆上,滋养众生的的源泉啊。难怪人们要亲切的称它为母亲媚兰,妩媚动人,兰质慧心。还有什么比生养自己的故土故乡更让感动的呢。卢铁山的思绪在飞,在飞向天边的尽头,那跃然而出的一轮红日,已经盎然的挣出了水天相接的江面。那一只只初起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箭一般的向那红红的天轮疾冲而去。扇动的翅膀,带着火红的羽毛,擦着江水燃烧。
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目眩神迷,美景如斯,只争朝夕,为的就是那一刻瞬间爆发的灿烂。
且歌且行的人生,一样的美丽啊。亲爱的故乡,我何时才能归还?
;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炎黄子孙们,不论在何方,不论在何地,他们都以中国母亲而骄傲,都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长江、黄河是龙的象征,它们奔腾于崇山峻岭,婉蜒于平川沃野,它们哺育两岸的儿女们,我们是龙的传人!
滔滔黄河,发源于青海,干长5400千米,它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然后出海,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浩浩长江,源远流长,它的正源沦沦河,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然后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泻而下,沿途接纳百川,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奔腾向前。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三大河流之一,它的干长5831千米,流经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在上海附近注人浩瀚无垠的东海。它有18条大的支流,串连了四大湖泊,故长江流域还包容了甘肃、贵州、陕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长江流域面积达1808500平方千米,zhan有全国耕地面积的1/4,居住着全国1/3的人口,长江流域有着多么壮丽的图景。
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古代文明,成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摇篮之一;而我国第一大河的长江,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环境条件相当优越,对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有积极和主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摇篮。
人们现在又开始第二次伟大的冒险,他们从山区迁移到大河流域,逐步发展起新的、生产率更高的灌溉农业和新的社会制度。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的社会制度相互作用,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文明的出现。
从高地迁移到低地,使新石器时代的农人们遇上了一系列新问题,如:降雨量不足,烈日蒸晒,河水定期泛滥。没有建筑用的石块,等等。但是低地的长处超过了它的短处:那里生长的枣椰树,不仅提供了充裕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大量木材,不过这些木材的质地不太好;那里的芦苇荡里,有各种野禽小兽,还有鱼类,提供了宝贵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而尤为可贵的是,那里的土壤是极其肥沃的冲积土。这一新环境中蕴藏了很大的潜力,这种潜力就是一种挑战。最早的农人们以适应环境的非凡本领成功地响应了这一挑战。公元前四千纪时,他们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技术进步。
在山峦重叠的高地种植农作物时,降雨量还勉强够,但到了地势很低的流域地区,降雨量则非常不足。要耕种这片肥沃的冲积上,就必须实行农业灌溉,所以最早的农人们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结果,农作物的产量较他们早先在多石的山坡上夺得的产量要高得惊人。公元前2500年的文献记载说,一块大麦田的平均产量是播种量的86倍!食物比过去充裕多了,品种也比过去多多样,而且,由于实行农业灌溉,食物的来源也比过去更有保障。食物的增加意味着人口的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又使更多的灌溉沟渠,更多的新农田,更多的食物成为可能。
在灌溉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兴的冶金术也被逐渐掌握。冶金术对燧石罕见的流域地区的移民们来说,用处特别大。最初,他们把天然金属看作是极其坚韧、可锻的石头,用反复锤打和磨制的方法对其进行冷加工。直到他们学会用熔炼的方法从矿石中提炼金属时,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冶金术。最早提炼的金属大概是铜。后来人们发现,铜经过热处理能成为液体,并能表现为各种容器或模型的形状;而冷却后,铜又变硬。而且其边刃的锋利比得上石头。到公元前3000年时,我们祖先已经知道,在铜里面加少量其他金属,可以冶炼出更为经久耐用的合金。最后,他们发现,在冶铜时接进一些锡,效果最理想,由此产生的青铜明显地胜过石头。用青铜制造武器特别受欢迎,因为石头易碎,打仗时不可靠。但是,铜和锡这两种金属不多见,所以青铜在当时是很昂贵的,未能普遍采用,如用来制造工具等。
犁的发明在当时同样很重要。最初的犁结构很简单,用一棵小树制成。树上只留一根树枝,在村干的三分之二处,向外突出;树枝上的枝杈全部砍去,头削很尖尖的。村干的上端系在两头牛的身上,下端由把犁人扶着;当牛拉树干时,突出的树枝便入地翻土。这一原始的发明物用来耕犁半干旱的沙土时,效率还挺高的。牛拉犁的意义就在于,人类首次能利用自身体力以外的力量作动力。从这一意义上说,犁是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和核分裂反应堆的先驱。
黄河流域的文明是出现的时候。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细土,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它覆盖了从华北高原向东到大海的整个地面。一般认为,黄土是更新世时期的北风送来的,有些地方的黄土堆积得很厚,厚达二、三百英尺。由于其天然的肥力和吸水性,黄土不逊于世界上任何种植农作物的土壤。而且,由于华北的降雨量不足,黄河流域流域,没有茂密的森林来阻碍只有原始的石头工具的早期农人。
沿着长江上、中和下游的许多重要遗址。到达元谋盆地北方的金沙江畔,这里临江的山坡上分布着许多尚未被发掘的新石器遗址,在沙土下随时可以挖出许多磨光石器和各种陶器。在元谋盆地内有著名的莲花村大墩子遗址,展示了距今3000多年前长江上游地区原始部落的生活图景;在中游湖北房县七里河遗址;特别是在下游地区,有我国南方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最有突破性的发现——浙江河姆渡遗址,现存面积达4万平方米,遗址由4个文化层组成,距今时代在4000至7000年,这是全国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之一。在云南美丽的洱海中的金梭岛上,在南国的南宁豹子头湾贝丘型的遗址,也到了在广东马(土具)的石峡遗址……在长江流域展现了另一种古文化发展景象,这一带的原始部落已创造了发达的史前文明。
看眼前这一条浩浩商商的大江,绵延千里的,不也是如同黄河,长江,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一样。正是这片美丽的大陆上,滋养众生的的源泉啊。难怪人们要亲切的称它为母亲媚兰,妩媚动人,兰质慧心。还有什么比生养自己的故土故乡更让感动的呢。卢铁山的思绪在飞,在飞向天边的尽头,那跃然而出的一轮红日,已经盎然的挣出了水天相接的江面。那一只只初起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箭一般的向那红红的天轮疾冲而去。扇动的翅膀,带着火红的羽毛,擦着江水燃烧。
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目眩神迷,美景如斯,只争朝夕,为的就是那一刻瞬间爆发的灿烂。
且歌且行的人生,一样的美丽啊。亲爱的故乡,我何时才能归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