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前线和土耳其大军打得火热,位于大后方的俄罗斯民众也算是一日三惊。毕竟,自己的国家战败了对自己可是半点儿好处都没有。

    当彼得把大军驻扎在科曼按兵不动的时候,全国民众也是议论纷纷。

    各地大学的专家教授也是纷纷在报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猜测彼得的意图到底是什么?也有一些小报看准时机,借由舞会大写特写,着重描写了美丽的南方姑娘与彼得不得不说的故事。总的而言,彼得对于这些报纸还是较为宽容的,无论是揣测国家战略,抑或是君主的花边新闻,都会拉近他与民众的关系,即便是普通人也会觉得沙皇陛下也是和他们很接近,这就是亲和力的表现。

    ..................

    因为彼得坚持要求亚速堡旅卫师团与其会师,才出发前往俄土边境。并且在追击返回土耳其的二十万土耳其大军的过程中,经常要求士兵停止行军休息,以至于无法发挥两个师团的机动力,导致土耳其大军顺利返回并在边境处开始布置防线。

    俄军里的明眼人都看得出,彼得是有意放过这支土军。当然,他绝不是怜悯这些士兵。怜悯平民百姓和怜悯这些将来可能捅他一刀的土军。两者的区别他还是分得清的。

    主要还是从整个战略出发。如果彼得追上这支匆忙逃回本土的土军,凭借俄国最精锐的两个师团以及那庞大的骑兵,在追击战中,就算不能够彻底击败对方,也至少能够削弱很大的力量。

    然而,这样土军能够调动支援巴尔干半岛的兵力只会愈发的捉襟见肘。这对于彼得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沙皇俄国和奥地利及波兰立陶宛王国虽然现在成为了盟友,但是将来击败了土耳其以后,三方的关系又会如何?奥地利和波兰王国自然依旧是盟友,但是逐渐崛起的俄国可就不一定了。作为和这两个国家都接壤的俄国,关系可说不上好。尤其是波兰王国,历史上俄国和波兰不知道打过多少仗。

    因此,彼得的战略就是这样的。既然土耳其把十万大军调去巴尔干半岛,十万大军留在这里防守即将到来的俄军的进攻。彼得就命令俄国近卫师团和旅卫师团以及那庞大的骑兵就地驻守在边境,把对方牵制住。

    相信,土军指挥官也知道自己麾下的部队打不过俄军,只能够被动防守,主动权就掌握在俄军的手上。

    而那前往巴尔干半岛的土军,就会与俄奥波三国联军消耗精力。三国联军中俄军只有二万人,主力是波兰和奥地利。相信他们两国在巴尔干半岛不断流血,完全是符合俄国的利益的。

    如果奥地利或是波兰增兵,抑或是土军不给力。彼得就命令俄土边境的俄军减弱攻势,甚至抽调一部分军队,相信土耳其人会聪明地再从这里调动一些部队支援巴尔干半岛。

    至于他的盟国的反应,相信凭借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彻底交战的双方就算是想停都停不下了。就像是一战的英法联军和德军,即便后期他们想要停战,还要看大发战争财的美国人的脸色。

    现在,巴尔干半岛已经成为俄奥波及土耳其交战的四国战场。而彼得的俄军主力在东方,间接的脱离了主要战场。现在可以说是脱身,坐看四国大战的时候了。这也是为什么彼得率领被打残了的第一第二师团,返回莫斯科堡的原因了。前线暂时已经不需要他了,他要去处理堆积的政务了。

    在莫斯科堡,莫斯科堡的人民再一次为这一位伟大的沙皇举办了一场凯旋式。即便是破破烂烂的第一第二师团,也是在荣耀和鲜花的包围中,气宇轩昂。

    然而,当彼得重新回到他的书房,成功把奥地利和波兰算计的他显得意气风发,然而彼得还没有在位子上坐热,一封尘封在案头的来自远东的书信,彻底把他浇了一盆凉水。

    为了让清朝开通与俄国的边境贸易,彼得很早之前就派出了一支访清师团。这支访清师团出发前往清国,有三条路径。

    第一条路,走海路,乘坐船只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一直开往清国。或者先通过陆路到达欧洲,在欧洲坐船出发。但是现在毕竟是十七世纪,海洋实在不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即便是遭遇海难或是被海盗洗劫了,也是常有的事情。并且这支访清师团也会受到欧洲国家的刁难,甚至俄国的盟友荷兰也绝不会让这支师团出发到达清国。

    因为现在的清国施行的是“闭关锁国”的国策。清国的“闭关锁国”其实和我们理解的不太一样。在海上,它是严格的施行闭关锁国.封锁海疆的国策的。但是每年流入欧洲的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又是哪里来的呢?出于国家财政的考虑,为了安抚东南沿海,以及西方诸国的请求,大概许多原因,清朝允许广州作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允许外国船只靠岸。

    当然,伴随着不同清朝皇帝的继位,这个通商口岸的贸易变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康熙皇帝在平三藩以后,为了筹集平定台湾的钱粮军饷,以及将来的雅克萨之战和准格尔叛乱,所以对于这个能够给他增加国库收入的港口持欢迎态度。再加上他本人也是比较容易接受西洋文化的,相信了解这位皇帝的都大概了解一点,康熙皇帝在几何.数学.天文.物理等专业知识上都有着不错的造诣。而他所聘用的西洋人传教士汤若望等人,也是在朝廷中拥有官职的。正因为如此,因为现在的清朝皇帝正是康熙皇帝,所以广州的港口还是比较繁荣的。

    到了康熙皇帝的儿子雍正皇帝即位,因为康熙皇帝晚年的错误以及所谓的九子夺嫡,吏治败坏,国库空虚,再加上准格尔的实力又有所恢复.不断挑衅,所以整个国家也是处于内忧外患的。因此他也支持广州的对外贸易。

    到了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因为前两位皇帝的励精图治,因此家底比较丰厚,不怎么缺钱,基本也没什么心腹大患,再加上他本人也是比较自负的,晚年自称“十全老人”,所以不是很看得起西洋蛮夷,那句著名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夷互通有无”就是他本人的名言。因此,从这位皇帝开始,广州对外贸易额急速下滑,后面的几位皇帝也沿袭了他的国策。

    即便是现在的康熙皇帝较为欢迎广州的对外贸易,也只是因为他实在缺钱的原因。实际上,清国政府对于外国人依旧保持着警惕戒备的心理。所以,广州的贸易虽然不错,但是依旧满足不了西方的胃口。

    因此假使俄国出使清国成功说动对方在开放两国的边境贸易,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俄国等同于垄断了清国的商品,这对于欧洲诸国来说是绝对不能够接受的。毕竟俄国已经是一个人口大国.陆军大国.海军勉强凑合的国家,如果再让俄国成为经济大国,绝对是有害无益的。

    因此,即便是作为盟友的荷兰,也会竭力阻止的。因此,海上的这条路行不通,毕竟现在的海洋掌控在法荷英等国手上。

    第二条路,走中亚进入中国新疆,但是考虑到中亚地区的游牧部落实在太多。虽然游牧民族大都热情好客,当然也不乏哥萨克这样随时会抢劫的家伙,俄国使团可是携带了大量的俄国赠送给清国的礼物,实在不安全。因此第二条路也不行。

    第三条路,横穿俄国领土,直接进入西伯利亚,再南下进入清国。这条路虽然比较的艰辛,但是人为破坏的因素大大的减少了。也正因为如此,俄国师团和彼得派往增援西伯利亚的三百名哥萨克骑兵及五百名步兵一起结伴同行。

    这支使团通过西伯利亚进入中国,但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难题......

    ;

章节目录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彼得二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彼得二世并收藏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