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星也抚须哈哈大笑说:“哈哈,义侯击破东虏一军,又连破清兵数阵。已经不仅是掠阵,而且是率先痛击了鞑子,重挫了敌人的士气,当得一大战功。”
宋献策却问道:“咱们伤亡了多少人?受伤多少人?战死多少人?尸首和战马抢夺回军中了吗?”
宋矮子的问题一下子问得有些多,张鼐无法马上作答,反而是张皮绠一五一十回答说:
“我军先锋精骑已经伤亡有二千之数……伤亡不小,不过两军前锋交战,鞑子看来也没有全力出击,我军伤者多、阵亡者少,大部分将士遗体和他们的马匹也已被带回军中。”
没等宋献策说话,牛金星便对李自成说道:
“陛下,我观清军伤亡之数,势必在二千之上。义侯率军破阵,大扬我军的士气,这是一件好事呀。”
张鼐自己扭头看了看伤亡颇重的宿卫骑兵,露出迟疑和为难的神色,低声道:“我军伤亡不小……”
宋献策这才对李自成劝道:“圣驾,东虏战线连绵,兵力至少不下十万余人,我大顺不能不审慎待之。”
宋献策从张鼐、张皮绠掠阵一战,已经发现清军兵马状况远比大顺君臣预计情况要好上太多了。他内心的不安感越发强烈,心中压力十分沉重,对于即将爆发的大会战,更加感到前途叵测。
在宋献策的心中,李自成当然是近年来独一无二的一位雄主。他知道李自成远比张献忠、罗汝才等许多同辈起义的领袖人物高明,也知道李自成比之崇祯皇帝清醒得多。可是李自成到底是一位草莽英雄,在许多方面受到的教育还不充分——虽然近年来他积极向牛金星学习经史,可是程度还不够高,大顺军政权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现在突如其来的一场大决战,就这样降临在了大顺君臣的面前。胜利自然一切好说,顺军席卷天下之势将成,可是战败的话呢?到时候步步失措,处处瓦解,继续奔窜,将无立足之地也不好说。
宋献策深知责任的所在,又劝说道:“从义侯掠阵一战来看,满洲兵的军纪士气都不可小觑。臣想到敌人兵马众多,十余万大军,这是过去杨嗣昌和孙传庭全盛之时也没能筹集起来的大军,绝对不能轻视。
何况我军从太原远道而来,中间穿行过崎岖的井陉山路,还没有好好休整过一天,仅仅只在关城略作停留罢了!”
李自成神态镇静且从容,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义军豪帅的影子,而完全是王朝君主的气度。
永昌天子低头沉思以后,问道:“军师!大家都说你胸中藏有三十六计,何不拿出你的最后一计?”
前方清军战线烟尘密布,诸将都能隐约看出皇太极正在进行着最后的调整和部署。等到八旗兵的调动全部完成以后,或许清军就将发起主动攻势。
时间紧张,大家纷纷催促宋献策说出妙计。宋献策又犹豫片刻,只好说道:“依献策愚见,陛下原定的用兵方略,要调一军迂回到获鹿北面靠近平山、灵寿两线的一侧,夹击东虏的侧翼——这是一个很好的方略,可是却建立在东虏兵力不比我们多多少的基础上。
现在看来东虏兵力雄厚,虽然烟尘密布,还不能完全确定,但似乎也不下于十万人。现在分兵侧击,很可能削弱了我大顺军的兵锋,不若废除此略,集结所有兵马于一处,齐进齐退,更为可靠。”
李自成没想到宋献策的妙计居然只是大军抱团一处的保守策略,这让他有些失望。牛金星也觉得宋献策的意见有些荒唐,他说:
“这是何计策?东虏顿兵真定城下,士气沮丧已久,我军破之不难。但鞑子虏骑众多,战马数量极多,如果不派遣一军遏住北路,即便击溃清军,也势必放走大批虏骑,大大影响我军日后北取幽燕的脚步。”
李自成最器重的两位谋主牛金星和宋献策意见不一,而李自成新晋宠幸起来的文官不论是宋企郊也好,还是巩尚书也好,他们都不精通军事,无法给出合适的建议来。
最后还是要看李自成自己的决策。
张鼐急于逆袭反扑,就强调说:“万岁!我看宋军师的主意也不错,大军齐进齐退,把狗鞑子一举荡平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李过则沉声说:“即便敌人兵马很多,现在也不便在军前临时改变已经制订好的用兵方略……陛下之前已把后营大部骑兵先行调动迂回往北,难道要现在再撤回来?”
李过一向沉着冷静,他的用兵水平在大顺军中,仅在李自成之下,远过于他人,他的话当然对李自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后营许多兵马之前已经被调去往北迂回,的确就像李过说的这样,大顺军都已经将用兵方略执行一半,现在看到清军兵马的影子,就突然改变作战策略,肯定会使得全军上下无所适从,大大影响到战士们的士气。
李自成下好作战决心,他坚定地说:“自从崇祯十三年我们进入河南以来,闯军、大顺军从来都是主动出击,积极寻求战机,从来都没有在敌人面前退缩过一步。
今天大顺军当然也是如此,朕当然也依旧是如此。虽然我们从太原远道而来,士卒们都十分疲惫辛苦。可是我们辛苦、我们疲惫,敌人却更疲惫!东虏不能攻克真定城,他们的体力、士气是远远不如我们的,这个机会绝不能放过。
朕意已决,继续按照此前方略作战……补之,北面之兵交由你统帅,与朕合击并力破敌。”
李过立即带着几十名左营亲兵准备向北移动,李自成的御营精兵也开始向前挺进。这些大顺军中最精锐的战士们,刀剑出鞘,闪着银光,另有许多人在吴汝义的指挥下,是拿着弓箭和火铳。
党守素率领一队丝毫不比张鼐所部逊色的骁骑,奔到他的双喜哥身边,指着雄壮的队伍说:“双喜哥,这些都是我从甘肃和青海带来的西北边军铁骑,今日定将大展身手的。”
张鼐呵呵笑道:“我们兄弟两人又可以并肩作战啦。”
中营大军兵马众多,人人体态魁梧,步伐整齐,精神饱满。张皮绠望着这看不到尽头的壮阔军势,也感到如此威势的军队,真不愧是李自成手中最核心、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顺政权最为核心的武装力量。
这一战当然是将由大顺军取得胜利了。
大军不断向前,队形也在连续发生着变化,弓箭手都搭弓备箭,火器兵也端起鸟铳,把火绳整理好。张鼐不停打马在全军最先锋处,又想带着骑兵部队冲杀进清军战线之中,但这次他被党守素劝止住了,还要等待两军主力兵马完全开战以后,再率领骑兵打下最后一击。
轰轰轰——
清军的火炮又开始怒吼了,密集的炮击接连不断地打击着顺军士卒。牛金星看清军火炮威力这样强大,大顺军主力兵马徐徐挺进,很可能遭到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便建议李自成下令全军急进,全力突击敌人的中军。
但李自成觉得还没有必要这么着急,他也要等待李过在北面做好夹击的准备。清军的炮火看起来的确是十分可怕,比孙传庭的火车营声势要大太多了,可李自成相信决定两军胜负的关键还是白刃格斗,而非远程火力。
永昌天子审慎计算着两军之间的距离,李自成在心中默念着:一、二、三、四……
直到大军之间的距离终于缩短到了合适的距离时,在清军炮声骤然加剧的同时,李自成也抽出宝剑,高喊道:
“全军急进,击破鞑子!”
张鼐欢喜长啸一声,就和党守素带领骑兵赶到两翼阵上,准备好好向同样处在大军一翼的吴三桂报仇。
张皮绠也带着楚闯骑兵跟上了张鼐的步伐,他尾随义侯赶到了大顺军战线的左翼上,喘气说:
“开始了——”
</br>
</br>
宋献策却问道:“咱们伤亡了多少人?受伤多少人?战死多少人?尸首和战马抢夺回军中了吗?”
宋矮子的问题一下子问得有些多,张鼐无法马上作答,反而是张皮绠一五一十回答说:
“我军先锋精骑已经伤亡有二千之数……伤亡不小,不过两军前锋交战,鞑子看来也没有全力出击,我军伤者多、阵亡者少,大部分将士遗体和他们的马匹也已被带回军中。”
没等宋献策说话,牛金星便对李自成说道:
“陛下,我观清军伤亡之数,势必在二千之上。义侯率军破阵,大扬我军的士气,这是一件好事呀。”
张鼐自己扭头看了看伤亡颇重的宿卫骑兵,露出迟疑和为难的神色,低声道:“我军伤亡不小……”
宋献策这才对李自成劝道:“圣驾,东虏战线连绵,兵力至少不下十万余人,我大顺不能不审慎待之。”
宋献策从张鼐、张皮绠掠阵一战,已经发现清军兵马状况远比大顺君臣预计情况要好上太多了。他内心的不安感越发强烈,心中压力十分沉重,对于即将爆发的大会战,更加感到前途叵测。
在宋献策的心中,李自成当然是近年来独一无二的一位雄主。他知道李自成远比张献忠、罗汝才等许多同辈起义的领袖人物高明,也知道李自成比之崇祯皇帝清醒得多。可是李自成到底是一位草莽英雄,在许多方面受到的教育还不充分——虽然近年来他积极向牛金星学习经史,可是程度还不够高,大顺军政权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现在突如其来的一场大决战,就这样降临在了大顺君臣的面前。胜利自然一切好说,顺军席卷天下之势将成,可是战败的话呢?到时候步步失措,处处瓦解,继续奔窜,将无立足之地也不好说。
宋献策深知责任的所在,又劝说道:“从义侯掠阵一战来看,满洲兵的军纪士气都不可小觑。臣想到敌人兵马众多,十余万大军,这是过去杨嗣昌和孙传庭全盛之时也没能筹集起来的大军,绝对不能轻视。
何况我军从太原远道而来,中间穿行过崎岖的井陉山路,还没有好好休整过一天,仅仅只在关城略作停留罢了!”
李自成神态镇静且从容,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义军豪帅的影子,而完全是王朝君主的气度。
永昌天子低头沉思以后,问道:“军师!大家都说你胸中藏有三十六计,何不拿出你的最后一计?”
前方清军战线烟尘密布,诸将都能隐约看出皇太极正在进行着最后的调整和部署。等到八旗兵的调动全部完成以后,或许清军就将发起主动攻势。
时间紧张,大家纷纷催促宋献策说出妙计。宋献策又犹豫片刻,只好说道:“依献策愚见,陛下原定的用兵方略,要调一军迂回到获鹿北面靠近平山、灵寿两线的一侧,夹击东虏的侧翼——这是一个很好的方略,可是却建立在东虏兵力不比我们多多少的基础上。
现在看来东虏兵力雄厚,虽然烟尘密布,还不能完全确定,但似乎也不下于十万人。现在分兵侧击,很可能削弱了我大顺军的兵锋,不若废除此略,集结所有兵马于一处,齐进齐退,更为可靠。”
李自成没想到宋献策的妙计居然只是大军抱团一处的保守策略,这让他有些失望。牛金星也觉得宋献策的意见有些荒唐,他说:
“这是何计策?东虏顿兵真定城下,士气沮丧已久,我军破之不难。但鞑子虏骑众多,战马数量极多,如果不派遣一军遏住北路,即便击溃清军,也势必放走大批虏骑,大大影响我军日后北取幽燕的脚步。”
李自成最器重的两位谋主牛金星和宋献策意见不一,而李自成新晋宠幸起来的文官不论是宋企郊也好,还是巩尚书也好,他们都不精通军事,无法给出合适的建议来。
最后还是要看李自成自己的决策。
张鼐急于逆袭反扑,就强调说:“万岁!我看宋军师的主意也不错,大军齐进齐退,把狗鞑子一举荡平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李过则沉声说:“即便敌人兵马很多,现在也不便在军前临时改变已经制订好的用兵方略……陛下之前已把后营大部骑兵先行调动迂回往北,难道要现在再撤回来?”
李过一向沉着冷静,他的用兵水平在大顺军中,仅在李自成之下,远过于他人,他的话当然对李自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后营许多兵马之前已经被调去往北迂回,的确就像李过说的这样,大顺军都已经将用兵方略执行一半,现在看到清军兵马的影子,就突然改变作战策略,肯定会使得全军上下无所适从,大大影响到战士们的士气。
李自成下好作战决心,他坚定地说:“自从崇祯十三年我们进入河南以来,闯军、大顺军从来都是主动出击,积极寻求战机,从来都没有在敌人面前退缩过一步。
今天大顺军当然也是如此,朕当然也依旧是如此。虽然我们从太原远道而来,士卒们都十分疲惫辛苦。可是我们辛苦、我们疲惫,敌人却更疲惫!东虏不能攻克真定城,他们的体力、士气是远远不如我们的,这个机会绝不能放过。
朕意已决,继续按照此前方略作战……补之,北面之兵交由你统帅,与朕合击并力破敌。”
李过立即带着几十名左营亲兵准备向北移动,李自成的御营精兵也开始向前挺进。这些大顺军中最精锐的战士们,刀剑出鞘,闪着银光,另有许多人在吴汝义的指挥下,是拿着弓箭和火铳。
党守素率领一队丝毫不比张鼐所部逊色的骁骑,奔到他的双喜哥身边,指着雄壮的队伍说:“双喜哥,这些都是我从甘肃和青海带来的西北边军铁骑,今日定将大展身手的。”
张鼐呵呵笑道:“我们兄弟两人又可以并肩作战啦。”
中营大军兵马众多,人人体态魁梧,步伐整齐,精神饱满。张皮绠望着这看不到尽头的壮阔军势,也感到如此威势的军队,真不愧是李自成手中最核心、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大顺政权最为核心的武装力量。
这一战当然是将由大顺军取得胜利了。
大军不断向前,队形也在连续发生着变化,弓箭手都搭弓备箭,火器兵也端起鸟铳,把火绳整理好。张鼐不停打马在全军最先锋处,又想带着骑兵部队冲杀进清军战线之中,但这次他被党守素劝止住了,还要等待两军主力兵马完全开战以后,再率领骑兵打下最后一击。
轰轰轰——
清军的火炮又开始怒吼了,密集的炮击接连不断地打击着顺军士卒。牛金星看清军火炮威力这样强大,大顺军主力兵马徐徐挺进,很可能遭到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便建议李自成下令全军急进,全力突击敌人的中军。
但李自成觉得还没有必要这么着急,他也要等待李过在北面做好夹击的准备。清军的炮火看起来的确是十分可怕,比孙传庭的火车营声势要大太多了,可李自成相信决定两军胜负的关键还是白刃格斗,而非远程火力。
永昌天子审慎计算着两军之间的距离,李自成在心中默念着:一、二、三、四……
直到大军之间的距离终于缩短到了合适的距离时,在清军炮声骤然加剧的同时,李自成也抽出宝剑,高喊道:
“全军急进,击破鞑子!”
张鼐欢喜长啸一声,就和党守素带领骑兵赶到两翼阵上,准备好好向同样处在大军一翼的吴三桂报仇。
张皮绠也带着楚闯骑兵跟上了张鼐的步伐,他尾随义侯赶到了大顺军战线的左翼上,喘气说:
“开始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