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上,他不敢直接问吴小玉,是不是找到他姐了。
吴小玉也不敢直说,两边看看,担心附近院子里有人,她小声说道:“嗯,挺好的,我们都回来了,我哥嫂也快到家了,你跟你爹娘说吧。”
何根生已经来到近前,低低的声音问道:“那到底怎么回事,我姐她”
吴小玉说道:“等你姐回来,你问你姐吧,反正以后你就是我表姐夫。”
何根生听出点味道来,站在那里发呆。
吴小玉又问:“对了,这事你们没跟别人说吧?你跟我芳姐说没说?”
何根生低头:“我爹娘不让说,怕、怕他家笑话,就怕你们跟他们说。”
吴小玉道:“我们也不会说,我大舅母那张嘴,她要是知道,就全村都知道,所以你千万别走漏消息,跟我芳姐都不能讲,不然她肯定告诉我大舅母。”
“我知道,只是你不是说”
“这个你回头问你姐吧,看她到底啥意思,要能是一家人,当然更好。”
“哦,那我回去告诉我爹娘,让他们放心,这几天他们都愁完了,我娘天天哭,我爹也不敢出门儿。”
说完他腾腾跑回去了,吴小玉和佟氏带着天来和正正向前走,进了吴小玉家。
家里今天柳月看家,看到吴小玉回来,她不敢多问,连忙给吴小玉和佟氏倒了茶。
吴小玉坐下问道:“我不在家这几天,家里有什么事吗?”
柳月说道:“没什么大事,就是昨天苞米地头儿上的大豆收回来了,吕青说地也该收了,不过等夫人和吴大爷回来来得及哦,对了,还有城里有人送来一封信,说是傅家少夫人给夫人的!”
吴小玉听是蓝苏,以为是蓝苏生完孩子,告诉自己去喝喜酒呢,担心要错过,说道:“快拿来我看,哪天送来的?”
“前天,那人听说夫人不在家,犹豫了很久才把信留下,让我们收一定收好,千万不能弄丢。”
说着她把信拿过来。
吴小玉一看就知道,并不是请柬,有点奇怪,不知道蓝苏给自己写信干什么。
她拆开来看信的内容,结果打开就发现,最上层竟然是一张房契,细看竟然是傅家在襄南县酒楼的房契。
她一惊非本能地起,难不成蓝苏把信搞错了,为什么会“夹带”一张房契?
然而她立刻想到,夹带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常来说,就算现在傅家其他认可她这个儿媳妇,但也不会让房契到她手里,所以这根本就是专门给自己送来的。
她又展开信纸看。
面上的大致内容是蓝苏生完孩子了,不过还没满月,但是傅太和已经把家业都出手,这就要举家搬迁,说什么也不在襄南县住下去,担心战事漫延到这边,再走就来不及,举家搬往京城。
然后他专门把两家最赚钱的酒楼留下没有出售,一处送给县令张禄通,另一个送给季铁辰,其他手续都已经更改过,只要拿着房契去收房就行了。
然后就是一些闲话,告诉吴小玉有机会到京城,一定去找她,希望能一直做朋友之类的。
吴小玉看完慢慢把信收起,简直不敢相信,竟然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傅太和走了,竟然把一座酒楼送给自家。
他那座酒楼,单只房子,就不只一千两银子,再加上之前经营出来的底子,最少也值一千五百两。
这些钱,自己或许能拿得出,可问题是自己根本没精力经营酒楼这门生意,不然自己去开就行了,未必要买傅家的。
但他就是送了,明显已经退不掉,也不能白要,不然欠这么大一个人情,以后要用什么来还?
看看信上的日期,写的是今天搬家,感觉这时候,应该已经走了。
她急得不行,不管想不想要,这酒楼都已经是自家的了,得把银子给人家!
她起身就开始翻银子。
佟氏心里想的还都是儿子和儿媳妇和离的事,没注意女儿看信时什么表情。
看到她突然去翻钱,她才问道:“小玉,你这是干什么,找啥呢?”
吴小玉说道:“娘,一会儿我还得出门儿,这次是去襄南县办点事,我会忙回来,你就在我家呆着吧,千万别回家,跟我嫂子吵架。”
佟氏奇怪:“你到底要干啥,是不是出啥事了?”
“不是不是,娘,是好事儿,有人要卖给我一个酒楼,我要去收一下,他把房契都给我了。”
她一边说一边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翻出来。
结果一看只有二百两了,这都是季铁辰和吕青张武冬天打猎赚的。
自从他走了之后,自家只出不进,这两个月又没去领季铁辰的俸禄,钱自然越来越少。
现在加上之前何美凤把带走的银子都给她了,同共一千三百两,跟自己预估傅家那座酒楼的价值还差了二百两。
她有点上火,怎么赶在这么个时候,那边哥嫂正在闹合离,钱也给自己一大半儿了,现在哥哥手里或许能拿出二三百两,但自己没法这时候朝他要。
自己的首饰凑在一起,倒是凑得上,但也没这样的还人家钱的。
实在没法,她提笔写了一个三百两的欠条,估计这个价格,买傅家的酒楼应该不算占他们便宜了,便夹在根票中间装好。
又匆匆换了身衣服,再叮嘱柳月几句,告诉她晚上自己若是不回来,让她和松子儿陪娘和天来住。
然后她到后院,牵马从家里出来。
到了哥哥家,见哥哥和嫂子已经回来了,正好家里有来卖药的村民,他们一起收药,外人似乎没看出异常。
她稳了稳心情,又像往常一样叫道:“哥,嫂子,你们收药呢,我还要出去一下,让张武跟我走,吕青和松子儿留下。”
吴大山和何美凤的脸色还没缓过来,全都耷拉着。
何美凤不出声,吴大山问道:“你又去哪儿?娘和正正都在你家?”
“都在呢,我以后可能经常出门儿,就让娘住我家了,帮我看天来,你们忙不过来,就让正正也都住我家。”
正好现在有外人,她这样说一下,就当解释为什么母亲跟自己住的事。22
吴小玉也不敢直说,两边看看,担心附近院子里有人,她小声说道:“嗯,挺好的,我们都回来了,我哥嫂也快到家了,你跟你爹娘说吧。”
何根生已经来到近前,低低的声音问道:“那到底怎么回事,我姐她”
吴小玉说道:“等你姐回来,你问你姐吧,反正以后你就是我表姐夫。”
何根生听出点味道来,站在那里发呆。
吴小玉又问:“对了,这事你们没跟别人说吧?你跟我芳姐说没说?”
何根生低头:“我爹娘不让说,怕、怕他家笑话,就怕你们跟他们说。”
吴小玉道:“我们也不会说,我大舅母那张嘴,她要是知道,就全村都知道,所以你千万别走漏消息,跟我芳姐都不能讲,不然她肯定告诉我大舅母。”
“我知道,只是你不是说”
“这个你回头问你姐吧,看她到底啥意思,要能是一家人,当然更好。”
“哦,那我回去告诉我爹娘,让他们放心,这几天他们都愁完了,我娘天天哭,我爹也不敢出门儿。”
说完他腾腾跑回去了,吴小玉和佟氏带着天来和正正向前走,进了吴小玉家。
家里今天柳月看家,看到吴小玉回来,她不敢多问,连忙给吴小玉和佟氏倒了茶。
吴小玉坐下问道:“我不在家这几天,家里有什么事吗?”
柳月说道:“没什么大事,就是昨天苞米地头儿上的大豆收回来了,吕青说地也该收了,不过等夫人和吴大爷回来来得及哦,对了,还有城里有人送来一封信,说是傅家少夫人给夫人的!”
吴小玉听是蓝苏,以为是蓝苏生完孩子,告诉自己去喝喜酒呢,担心要错过,说道:“快拿来我看,哪天送来的?”
“前天,那人听说夫人不在家,犹豫了很久才把信留下,让我们收一定收好,千万不能弄丢。”
说着她把信拿过来。
吴小玉一看就知道,并不是请柬,有点奇怪,不知道蓝苏给自己写信干什么。
她拆开来看信的内容,结果打开就发现,最上层竟然是一张房契,细看竟然是傅家在襄南县酒楼的房契。
她一惊非本能地起,难不成蓝苏把信搞错了,为什么会“夹带”一张房契?
然而她立刻想到,夹带是不可能的,因为正常来说,就算现在傅家其他认可她这个儿媳妇,但也不会让房契到她手里,所以这根本就是专门给自己送来的。
她又展开信纸看。
面上的大致内容是蓝苏生完孩子了,不过还没满月,但是傅太和已经把家业都出手,这就要举家搬迁,说什么也不在襄南县住下去,担心战事漫延到这边,再走就来不及,举家搬往京城。
然后他专门把两家最赚钱的酒楼留下没有出售,一处送给县令张禄通,另一个送给季铁辰,其他手续都已经更改过,只要拿着房契去收房就行了。
然后就是一些闲话,告诉吴小玉有机会到京城,一定去找她,希望能一直做朋友之类的。
吴小玉看完慢慢把信收起,简直不敢相信,竟然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傅太和走了,竟然把一座酒楼送给自家。
他那座酒楼,单只房子,就不只一千两银子,再加上之前经营出来的底子,最少也值一千五百两。
这些钱,自己或许能拿得出,可问题是自己根本没精力经营酒楼这门生意,不然自己去开就行了,未必要买傅家的。
但他就是送了,明显已经退不掉,也不能白要,不然欠这么大一个人情,以后要用什么来还?
看看信上的日期,写的是今天搬家,感觉这时候,应该已经走了。
她急得不行,不管想不想要,这酒楼都已经是自家的了,得把银子给人家!
她起身就开始翻银子。
佟氏心里想的还都是儿子和儿媳妇和离的事,没注意女儿看信时什么表情。
看到她突然去翻钱,她才问道:“小玉,你这是干什么,找啥呢?”
吴小玉说道:“娘,一会儿我还得出门儿,这次是去襄南县办点事,我会忙回来,你就在我家呆着吧,千万别回家,跟我嫂子吵架。”
佟氏奇怪:“你到底要干啥,是不是出啥事了?”
“不是不是,娘,是好事儿,有人要卖给我一个酒楼,我要去收一下,他把房契都给我了。”
她一边说一边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翻出来。
结果一看只有二百两了,这都是季铁辰和吕青张武冬天打猎赚的。
自从他走了之后,自家只出不进,这两个月又没去领季铁辰的俸禄,钱自然越来越少。
现在加上之前何美凤把带走的银子都给她了,同共一千三百两,跟自己预估傅家那座酒楼的价值还差了二百两。
她有点上火,怎么赶在这么个时候,那边哥嫂正在闹合离,钱也给自己一大半儿了,现在哥哥手里或许能拿出二三百两,但自己没法这时候朝他要。
自己的首饰凑在一起,倒是凑得上,但也没这样的还人家钱的。
实在没法,她提笔写了一个三百两的欠条,估计这个价格,买傅家的酒楼应该不算占他们便宜了,便夹在根票中间装好。
又匆匆换了身衣服,再叮嘱柳月几句,告诉她晚上自己若是不回来,让她和松子儿陪娘和天来住。
然后她到后院,牵马从家里出来。
到了哥哥家,见哥哥和嫂子已经回来了,正好家里有来卖药的村民,他们一起收药,外人似乎没看出异常。
她稳了稳心情,又像往常一样叫道:“哥,嫂子,你们收药呢,我还要出去一下,让张武跟我走,吕青和松子儿留下。”
吴大山和何美凤的脸色还没缓过来,全都耷拉着。
何美凤不出声,吴大山问道:“你又去哪儿?娘和正正都在你家?”
“都在呢,我以后可能经常出门儿,就让娘住我家了,帮我看天来,你们忙不过来,就让正正也都住我家。”
正好现在有外人,她这样说一下,就当解释为什么母亲跟自己住的事。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