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热液喷口的温度最高可以到达海水沸腾温度的三四倍,只是因为深海的超高压这些海水才没有直接气化升腾,这样的环境下生物该如何生存?
实际结果是,如此高温并没有任何生物能够生存,毕竟大多数生物身上的蛋白质在60度左右就会开始改变性质,极限变性温度在80度左右。
所谓巴氏鲜奶,就是就是将鲜奶控制在六十度左右水浴杀菌消毒,利用的正是这个原理。
世界上已经被证实的最耐热多细胞生物是庞贝虫,耐热极限在81度,刚好在蛋白质的极限范围。
极端环境下的嗜热菌则更加神奇一些,可以耐受100度上下的“超高温”,而这样的温度连生命的另外一种基础物质水都会在常压下沸腾。
然而这就是生物的耐热极限所在了,至少是已经探知的一切生物的极限。
所以说,生物真的是有极限的。
至少以地球生物的基础物质构成来说,极限是肯定存在的,并且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神奇。
dna记录遗传信息,通过转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然后无数种蛋白质组成生命的最基础结构,并且控制更加细微的种种生命活动。
水、有机物、矿物质代谢,钠、钾、钙离子的交换,动物的运动能力,等等这一切,都是基于蛋白质来产生作用,因此蛋白质的极限基本就代表了生物的极限。
只要没有超出这个架构,那么生物的极限就在那里,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碳基生物的极限。
这也是莫歌非常疑惑狂暴基因产生作用的原因,在最基础的肌肉力量方面,是否已经远远超出了肌动蛋白所能达到的极限作用?甚至于已经超过了蛋白质肌体的极限强度?
这方面或许还需要莫歌长时间的深入探索。
回到眼前的问题,实际上这些生存于热液喷口的生物群落,要么就是分布在真正核心高温区之外,要么就是生存在温度较低的热液喷口周围。
眼前似乎是第一种情况,莫歌只是稍微观察了一下那个温度极高的真正喷口区域,很快就不再关注。
当然这种热液喷口周围的水域其实还蕴含着极多的有害物质,比如溶解在水中的硫化氢,以及各种高含量的金属物质,不过莫歌反正也不需要在周围的海水中交换氧气,这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刚好他的憋气时间快到了,莫歌干脆直接伸爪扫过大片的海床,然后握着些许收获开始向着海面上浮。
此时的海面上正是一片风和日丽,与暗无天日的深海完全是两个世界,只是莫歌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点改变,而是一边深呼吸着换气,一边举起双爪观察了起来。
在那双爪粗粝的鳞片之上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物件,除了一些碎岩之外,还有些许生物残留其上。
白色的小虾小蟹,一些不知名的软体动物和蠕虫,还有一种黑色的类似蜗牛的生物。
黑色的螺旋形外壳,壳口处密集着一片片细小的鳞片状物,这些鳞片闭合形成两片半球,似乎是以此来保护其中的蜗牛腹足。
非常有辨识度,莫歌一眼就认出,那就是自己的目标了。
还真是不容易啊,为了得到这些小家伙,莫歌足足跨越了将近两万公里的距离,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才有了收获。
只希望这些小不点要对得起自己的期待才好。
莫歌的手心之中某片鳞片之下陡然伸出两根细长的触手,这两根和人类手指差不多粗细的触手十分适合处理这种细小的东西,它们灵活的卷绕着,在莫歌摊开的爪子上翻翻捡捡。
由于压力骤减的原因,所有被莫歌带到海面上的这些小生命几乎都已经彻底死去,就连号称防御无双的鳞角腹足蜗牛似乎也失去了活力,也不知道死掉没有。
不过就算是死掉了也完全没关系,莫歌收集了一番,最终得到的蜗牛大概有十来只。
一双至少也有一两米直径的爪子扫过海床,虽然肯定有所遗漏并且在上浮过程中大概也遗失了其中一部分收获,但是最终得到的蜗牛数量还是让莫歌非常郁闷。
果然不太容易收集啊。
不过既然已经找到了第一个栖息地,并且还是未记录的全新栖息地,那么大概就不需要担心最后素材不够的问题了吧。
一个个热液喷口寻找过去,肯定是能够收集足够的。
十几只五厘米上下的小蜗牛就这么被莫歌丢进了嘴里,这么小的东西,对他来说也就跟一些细小的药丸差不多,根本毫无存在感。
换气也换好了,富含氧气的血液流遍全身带走所有代谢废气,莫歌再度做好了深潜的准备。
然后之后的过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即便是视野受限,但是以莫歌的感知锁定这些小生物还是不在话下,两根触手临时充当了捕猎工具,将一个个蜗牛从海床上卷起,然后扔进莫歌的嘴里。
比吃糖豆还干脆,但是只要设想一下,要凭借吃糖豆的效率收集至少几百公斤的素材,这样的任务也足以消磨耐心了。
更何况莫歌还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浮上水面一次。
然而这项工作虽然无聊,但是对于莫歌来说还不是最为郁闷的事,等到他彻底摸排了这个面积不大的热液喷口周边区域,最终收集到的蜗牛依然远远不够。
根据莫歌自己的经验,至少还得扫荡类似这样的三个栖息地才能保证收集到绝对足够的素材。
不过这也是早有所料,莫歌在忙碌一番之后很快又收拾了心情,继续沿着海底中脊山脉前进。
行进路线依然是向着那几个早已探明的栖息地,不过一路上还有其他合适地点当然也不能错过。
如此又过了三天,莫歌最终还是光顾了其中一个原有资料的栖息地,还有另外两个新地点,这才最终收集够了素材。
长时间的深海作业,真的不容易啊!
还好,终于是结束了。
实际结果是,如此高温并没有任何生物能够生存,毕竟大多数生物身上的蛋白质在60度左右就会开始改变性质,极限变性温度在80度左右。
所谓巴氏鲜奶,就是就是将鲜奶控制在六十度左右水浴杀菌消毒,利用的正是这个原理。
世界上已经被证实的最耐热多细胞生物是庞贝虫,耐热极限在81度,刚好在蛋白质的极限范围。
极端环境下的嗜热菌则更加神奇一些,可以耐受100度上下的“超高温”,而这样的温度连生命的另外一种基础物质水都会在常压下沸腾。
然而这就是生物的耐热极限所在了,至少是已经探知的一切生物的极限。
所以说,生物真的是有极限的。
至少以地球生物的基础物质构成来说,极限是肯定存在的,并且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神奇。
dna记录遗传信息,通过转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然后无数种蛋白质组成生命的最基础结构,并且控制更加细微的种种生命活动。
水、有机物、矿物质代谢,钠、钾、钙离子的交换,动物的运动能力,等等这一切,都是基于蛋白质来产生作用,因此蛋白质的极限基本就代表了生物的极限。
只要没有超出这个架构,那么生物的极限就在那里,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碳基生物的极限。
这也是莫歌非常疑惑狂暴基因产生作用的原因,在最基础的肌肉力量方面,是否已经远远超出了肌动蛋白所能达到的极限作用?甚至于已经超过了蛋白质肌体的极限强度?
这方面或许还需要莫歌长时间的深入探索。
回到眼前的问题,实际上这些生存于热液喷口的生物群落,要么就是分布在真正核心高温区之外,要么就是生存在温度较低的热液喷口周围。
眼前似乎是第一种情况,莫歌只是稍微观察了一下那个温度极高的真正喷口区域,很快就不再关注。
当然这种热液喷口周围的水域其实还蕴含着极多的有害物质,比如溶解在水中的硫化氢,以及各种高含量的金属物质,不过莫歌反正也不需要在周围的海水中交换氧气,这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刚好他的憋气时间快到了,莫歌干脆直接伸爪扫过大片的海床,然后握着些许收获开始向着海面上浮。
此时的海面上正是一片风和日丽,与暗无天日的深海完全是两个世界,只是莫歌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点改变,而是一边深呼吸着换气,一边举起双爪观察了起来。
在那双爪粗粝的鳞片之上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物件,除了一些碎岩之外,还有些许生物残留其上。
白色的小虾小蟹,一些不知名的软体动物和蠕虫,还有一种黑色的类似蜗牛的生物。
黑色的螺旋形外壳,壳口处密集着一片片细小的鳞片状物,这些鳞片闭合形成两片半球,似乎是以此来保护其中的蜗牛腹足。
非常有辨识度,莫歌一眼就认出,那就是自己的目标了。
还真是不容易啊,为了得到这些小家伙,莫歌足足跨越了将近两万公里的距离,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才有了收获。
只希望这些小不点要对得起自己的期待才好。
莫歌的手心之中某片鳞片之下陡然伸出两根细长的触手,这两根和人类手指差不多粗细的触手十分适合处理这种细小的东西,它们灵活的卷绕着,在莫歌摊开的爪子上翻翻捡捡。
由于压力骤减的原因,所有被莫歌带到海面上的这些小生命几乎都已经彻底死去,就连号称防御无双的鳞角腹足蜗牛似乎也失去了活力,也不知道死掉没有。
不过就算是死掉了也完全没关系,莫歌收集了一番,最终得到的蜗牛大概有十来只。
一双至少也有一两米直径的爪子扫过海床,虽然肯定有所遗漏并且在上浮过程中大概也遗失了其中一部分收获,但是最终得到的蜗牛数量还是让莫歌非常郁闷。
果然不太容易收集啊。
不过既然已经找到了第一个栖息地,并且还是未记录的全新栖息地,那么大概就不需要担心最后素材不够的问题了吧。
一个个热液喷口寻找过去,肯定是能够收集足够的。
十几只五厘米上下的小蜗牛就这么被莫歌丢进了嘴里,这么小的东西,对他来说也就跟一些细小的药丸差不多,根本毫无存在感。
换气也换好了,富含氧气的血液流遍全身带走所有代谢废气,莫歌再度做好了深潜的准备。
然后之后的过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即便是视野受限,但是以莫歌的感知锁定这些小生物还是不在话下,两根触手临时充当了捕猎工具,将一个个蜗牛从海床上卷起,然后扔进莫歌的嘴里。
比吃糖豆还干脆,但是只要设想一下,要凭借吃糖豆的效率收集至少几百公斤的素材,这样的任务也足以消磨耐心了。
更何况莫歌还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浮上水面一次。
然而这项工作虽然无聊,但是对于莫歌来说还不是最为郁闷的事,等到他彻底摸排了这个面积不大的热液喷口周边区域,最终收集到的蜗牛依然远远不够。
根据莫歌自己的经验,至少还得扫荡类似这样的三个栖息地才能保证收集到绝对足够的素材。
不过这也是早有所料,莫歌在忙碌一番之后很快又收拾了心情,继续沿着海底中脊山脉前进。
行进路线依然是向着那几个早已探明的栖息地,不过一路上还有其他合适地点当然也不能错过。
如此又过了三天,莫歌最终还是光顾了其中一个原有资料的栖息地,还有另外两个新地点,这才最终收集够了素材。
长时间的深海作业,真的不容易啊!
还好,终于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