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浩瀚无垠的宇宙,占据地球表面71%面积的海洋看似触手可及,实际上却同样充满了未知的神秘。
太空探索的难点在于距离,遥远到令人绝望的距离使得即便是以光速前进都无力跨越。
而海洋探索或许不至于令人绝望,却也绝对称不上简单,其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海水的阻隔。
相对于大气环境甚至于真空环境,物质组成相对致密得多的海水会带来两个最明显的问题:
海水压力,每下潜10米就相当于增加一个大气压,这种效应随着深度的增加不断累积,将会给任何海底行动带来巨大的麻烦。
想想在外太空的真空环境下,一个密闭设备对抗的无非是内外一个大气压的差别而已,而在万米海渊之中,却要对抗上千个大气压的“泰山压顶”。
这无论对于人类设备或者是生物体都是极大的挑战。
第二方面,不论是生物还是人造设备,对于环境的了解和探知实际上都是一种信息收集的过程,而信息的传递则需要有载体。
载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光线(电磁波)、声音、化学物质、电流甚至于各类辐射都有可能成为载体。
然而在无边无际的海洋水体之中,绝大多数的信息传递方式都会受到严重限制。
太阳的光芒无法穿透一千米的水体,同理,一个发光体再如何明亮,在海水中你也不可能在一两公里之外发现它。
电磁波、电流、大多数粒子辐射、化学分子,所有这一切都会受到海水的影响无法传播太远或者被稀释到无法分辨。
唯一相对有效的远距离传递方式,也唯有“声音”这种载体,并且也远远称不上高效。
所以除非有什么超出莫歌认知的黑科技,否则在海底探测方面,人类的最主要设备就是声呐设备。
但是这种探测的有效范围是有限的,影响声纳工作性能的因素除声纳本身的技术状况外,外界条件的影响很严重。
比较直接的因素有传播衰减、多路径效应、混响干扰、海洋噪声、自噪声、目标反射特征或辐射噪声强度等,它们大多与海洋环境因素有关。
做一个简单的区分,声呐设备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这都很好理解,被动声呐就是利用体积巨大的敏锐设备去“听”,主动声呐就是利用声波的反射来进行探测。
只是两者的作用距离相差极大,毕竟声波反射首先来回的距离就翻了一倍,碰到物体之后真正能够反射的声波也必然只是小部分。
谈了这么多,首先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除非人类对于虫洞的所在根本不管不问,否则在虫洞周围必然布满了探测设备,而探测设备的主流也必然是各种声呐设备。
现在的问题就是,听觉极其敏锐的莫歌已经听到了人类声呐设备的超声波,那么是否也代表着他已经进入了被动声呐的探测范围?
这倒是不好说。
就看两者谁的敏锐度更高了。
不过很显然,虫洞的准确位置算是有着落了,即使莫歌依然没有直接看到虫洞的影子,但是他却能明确的知道,沿着声呐的源头找过去想必是没错的。
这无疑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毕竟海底那非常有限的视野范围就决定了即便虫洞无时无刻不在释放着光芒,莫歌也很难真正发现它。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莫歌所感知到的声音源头并不在海底更深处,而是在大概与他平行的几十公里之外。
此时他所在的深度在两三百米的样子,这是莫歌获得两三千米深海潜游能力后觉得比较舒服的一个范围。
那是一些悬浮的探测浮标吗?
还是直接就是几艘潜艇?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靠近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只是如果继续靠前,那么被人类发现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莫歌考虑了一下,倒是想起电子对抗的一些原理,毕竟都是通过“波”的传导和反射来进行探测的手段。
只是太过精巧的操作似乎也不容易,莫歌想了想,排除了直接转头放弃的选项之后,也就只剩一种选择了。
他开始利用自己的超声波探测能力发出强烈的复杂噪音,将附近的声场搅和得一团糟。
这不能避免人类发现异常,却足以让人类难以判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靠近。
然后,笼罩在这个巨大的干扰声场中,莫歌开始快速前进,突入了人类监控的范围。
短短几十公里的距离迅速被抛在身后,循着人类主动声呐发出的探测超声波,莫歌很快靠近了目的地。
两三百米深度对于人类来说或许已经是彻底不可视物,不过莫歌不论是黑暗视力亦或者是可以直视的光谱范围都要比人类强出太多,因此他很快发现了一些悬浮于水中的装置。
在穿透力更强的紫外线光芒背景中,那些大多是圆筒状的小东西无所遁形。
再靠近一段距离,更多的东西开始出现。
上下延伸的细长线缆连接着成排的装置,一些到处巡游的小小潜水器来来回回,散发出些许指示灯闪烁的光芒。
这片原本隶属于大自然的海域似乎已经被人类所占据。
莫歌一时间没有贸然靠近,毕竟那些小型潜水器虽说一看大小就肯定是一些无人驾驶的东西,却也难保没有配备足够敏锐的光学设备。
不过这里离多个声呐信号隐隐组成的范围中心还有几公里,既然这里的设备已经如此密集,那么更中心的位置只会更甚。
实际上,如果莫歌有足够的视野将人类对于虫洞的整个监控体系分辨出来,那么他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集合卫星遥感、浮标阵列、海洋观测站、水下剖面分析、海底有缆网络和科学考察船的全面观测网络。
当然这才是最为合理的情况,一个足以毁城灭国的敌人不断穿越而来的的突破口完全当得上这个待遇。
对于一个范围有限的地点,以人类的技术还是可以覆盖的。
人类有必要针对性地在这个关键区域建立多参数、长期、立体、实时的监测网,有效、连续地获取和传递虫洞的综合参数变化。
只是对于莫歌来说,前方有这么一个严密的监控体系,那麻烦大了啊。
太空探索的难点在于距离,遥远到令人绝望的距离使得即便是以光速前进都无力跨越。
而海洋探索或许不至于令人绝望,却也绝对称不上简单,其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海水的阻隔。
相对于大气环境甚至于真空环境,物质组成相对致密得多的海水会带来两个最明显的问题:
海水压力,每下潜10米就相当于增加一个大气压,这种效应随着深度的增加不断累积,将会给任何海底行动带来巨大的麻烦。
想想在外太空的真空环境下,一个密闭设备对抗的无非是内外一个大气压的差别而已,而在万米海渊之中,却要对抗上千个大气压的“泰山压顶”。
这无论对于人类设备或者是生物体都是极大的挑战。
第二方面,不论是生物还是人造设备,对于环境的了解和探知实际上都是一种信息收集的过程,而信息的传递则需要有载体。
载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光线(电磁波)、声音、化学物质、电流甚至于各类辐射都有可能成为载体。
然而在无边无际的海洋水体之中,绝大多数的信息传递方式都会受到严重限制。
太阳的光芒无法穿透一千米的水体,同理,一个发光体再如何明亮,在海水中你也不可能在一两公里之外发现它。
电磁波、电流、大多数粒子辐射、化学分子,所有这一切都会受到海水的影响无法传播太远或者被稀释到无法分辨。
唯一相对有效的远距离传递方式,也唯有“声音”这种载体,并且也远远称不上高效。
所以除非有什么超出莫歌认知的黑科技,否则在海底探测方面,人类的最主要设备就是声呐设备。
但是这种探测的有效范围是有限的,影响声纳工作性能的因素除声纳本身的技术状况外,外界条件的影响很严重。
比较直接的因素有传播衰减、多路径效应、混响干扰、海洋噪声、自噪声、目标反射特征或辐射噪声强度等,它们大多与海洋环境因素有关。
做一个简单的区分,声呐设备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这都很好理解,被动声呐就是利用体积巨大的敏锐设备去“听”,主动声呐就是利用声波的反射来进行探测。
只是两者的作用距离相差极大,毕竟声波反射首先来回的距离就翻了一倍,碰到物体之后真正能够反射的声波也必然只是小部分。
谈了这么多,首先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除非人类对于虫洞的所在根本不管不问,否则在虫洞周围必然布满了探测设备,而探测设备的主流也必然是各种声呐设备。
现在的问题就是,听觉极其敏锐的莫歌已经听到了人类声呐设备的超声波,那么是否也代表着他已经进入了被动声呐的探测范围?
这倒是不好说。
就看两者谁的敏锐度更高了。
不过很显然,虫洞的准确位置算是有着落了,即使莫歌依然没有直接看到虫洞的影子,但是他却能明确的知道,沿着声呐的源头找过去想必是没错的。
这无疑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毕竟海底那非常有限的视野范围就决定了即便虫洞无时无刻不在释放着光芒,莫歌也很难真正发现它。
只是有些奇怪的是,莫歌所感知到的声音源头并不在海底更深处,而是在大概与他平行的几十公里之外。
此时他所在的深度在两三百米的样子,这是莫歌获得两三千米深海潜游能力后觉得比较舒服的一个范围。
那是一些悬浮的探测浮标吗?
还是直接就是几艘潜艇?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靠近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只是如果继续靠前,那么被人类发现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莫歌考虑了一下,倒是想起电子对抗的一些原理,毕竟都是通过“波”的传导和反射来进行探测的手段。
只是太过精巧的操作似乎也不容易,莫歌想了想,排除了直接转头放弃的选项之后,也就只剩一种选择了。
他开始利用自己的超声波探测能力发出强烈的复杂噪音,将附近的声场搅和得一团糟。
这不能避免人类发现异常,却足以让人类难以判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靠近。
然后,笼罩在这个巨大的干扰声场中,莫歌开始快速前进,突入了人类监控的范围。
短短几十公里的距离迅速被抛在身后,循着人类主动声呐发出的探测超声波,莫歌很快靠近了目的地。
两三百米深度对于人类来说或许已经是彻底不可视物,不过莫歌不论是黑暗视力亦或者是可以直视的光谱范围都要比人类强出太多,因此他很快发现了一些悬浮于水中的装置。
在穿透力更强的紫外线光芒背景中,那些大多是圆筒状的小东西无所遁形。
再靠近一段距离,更多的东西开始出现。
上下延伸的细长线缆连接着成排的装置,一些到处巡游的小小潜水器来来回回,散发出些许指示灯闪烁的光芒。
这片原本隶属于大自然的海域似乎已经被人类所占据。
莫歌一时间没有贸然靠近,毕竟那些小型潜水器虽说一看大小就肯定是一些无人驾驶的东西,却也难保没有配备足够敏锐的光学设备。
不过这里离多个声呐信号隐隐组成的范围中心还有几公里,既然这里的设备已经如此密集,那么更中心的位置只会更甚。
实际上,如果莫歌有足够的视野将人类对于虫洞的整个监控体系分辨出来,那么他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集合卫星遥感、浮标阵列、海洋观测站、水下剖面分析、海底有缆网络和科学考察船的全面观测网络。
当然这才是最为合理的情况,一个足以毁城灭国的敌人不断穿越而来的的突破口完全当得上这个待遇。
对于一个范围有限的地点,以人类的技术还是可以覆盖的。
人类有必要针对性地在这个关键区域建立多参数、长期、立体、实时的监测网,有效、连续地获取和传递虫洞的综合参数变化。
只是对于莫歌来说,前方有这么一个严密的监控体系,那麻烦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