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客不敢,闹中取静独风雅,斋主才是闲人,贫道不过一雨中踽踽独行之黄冠,斋主若有心,称我一声玄都老道便可。”
将油纸伞靠于门前,此时的叶凝已然化作了一鸡皮鹤发之老人。
踏入这装饰得颇为古雅的鹤机书斋,凝视着对面墙上所悬挂的那一幅寒梅瑞鹤图。
叶凝眸中掠过一抹若有所思之色,当下侧身直面着那名清瘦中年男子微微一笑,坦然言道。
“好一个闲人,好个“闲”字。”
清瘦中年男子哈哈一笑,“闹中取静独风雅,雨里书斋候君来。小可姓顾,名致,字子复,玄都道长唤我子复即可,请!”
叶凝自不推脱,当下一边随着清瘦中年男子顾子复的牵引,一边与之交谈,两三番寒暄之后,这顾子复与他书斋内另一人的身份,便已被他了然于心。
这顾子复在渝州附近的名声可是不小,他十二岁便考了秀才,被当地誉为神童。
此后许多年,他的学问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已可谓文章辞赋,冠绝一时!
只可惜他虽才华惊人,或是得罪了考官,或是因命中终究没有那份科考之运,自十二岁之后,便一直屡试不第。
幸而他好古,通经史百家,又性喜恬淡,甘于贫困,勿趋荣利,因而对此并不甚在意。
在三十岁那年,他决定放弃科举之时,岂料却恰好在那一榜,他一举考中了解元!
不过纵是如此,在深思之后,他最终还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继续科举。
此后,他便一直隐居在这古玩巷中,开了一间鹤机书斋,平日里便于这书斋之中,与友人谈经论道,共诵诗书……
舍此之外,他又醉心于湖山之间,几番吊古寻幽,赏月吟风,游山玩水,倒也自成其趣。
身为渝州城之名士,冠压一方,又曾苦读至三十岁的才得中举人,顾子复显然并非贫困之人,他开的这间鹤机书斋,自然也无需借之谋生。
既是如此,这鹤机书斋的规矩,也就与他处之书铺不同!
这里既可有书铺之用,又是顾子复个人的书斋、书房,因此书斋内的一书一纸,是否进行交易,都得看顾子复个人当时之心意。
这里各书架之上摆放着的一摞摞古书,大致分为已读和未读,当然也是可卖和不卖。
墙上所悬的那一幅幅画卷,大多描绘的是癯仙又或是灵鹤,其间还悬挂着几幅字帖,或是咏梅或是赞鹤,又或是歌颂田园风光。
观其落款、私印和笔迹,显然都是出自顾子复之手笔。
顺着两排字画,一路行自未有之处,其后便是书斋之掌柜所在的柜台,此时正有一名年轻士子在向着叶凝拱手。
“老道长,这是我的好友,姓景,单名一个逸字,他是前方那永安当之管事,景兄,这位便是先前吟诗者,玄都真人。”
顾子复一边在双方之间做中介,一边引着叶凝坐下,全然不顾自己与叶凝也只是刚刚相识,便于一旁再斟了一杯香茗。
景逸带着笑容,再度轻轻拱了拱手,“景某见过玄都道长。”
“景居士安好。”
叶凝含笑,眼前之人,便是他此行之目标,他可比顾子复更了解景逸。景家世代书香门第,先祖景桓更是官至礼部尚书……
只是到他这一代,景家已经渐渐破落了。
不过景逸博学多才,能写会画,又精通古玩之道,鉴定之术,再兼曾对唐门门主有些许恩情,因而倒成了永安当当铺管事。
只是他为人虽是善良,才学也是出众,但可惜的便是……
景逸一向体弱多病,因而平日里极少出这古玩巷,倒是与鹤机书斋之主顾致一见如故,成了好友。
……
“老道长勿要多礼,且坐,且坐,景兄与我皆是旷达之人,一向不拘礼数,还望道长勿怪。”
去拂已毕,将斟满了大半的茶盏置于盏托之上,轻轻放在叶凝身前,顾子复坐回自己的那张梨木椅上,微笑着开口道,
“此茶乃我家自种自制而成,道长且看看是否合口味。”
“汤花匀细,紧咬盏沿,久聚不散,有若“冷粥之面”,顾居士之茶道,已是出神入化矣……”
凝视着黑瓷茶盏,盏中汤色青白,香气袭人,茶道之中,纯白为最,但此状亦是极为了得,毕竟正如顾子复所言,
此茶乃是他家自种自制而成,能得此青白二等,已是不凡,自然不可能如各地贡茶以及名家精心栽培之作。
宋人喝茶,喜欢加味,便是皇室之御用茶也会加龙脑香,还有的加盐、姜、葱、香菜、木樨、青豆、花瓣之类的佐料。
不加佐料的泡饮法,如今虽然已经出现,但却并不流行,只是一股微末小风,因为宋人大多喝不惯茶的苦味。
轻抿了一口黑瓷茶盏之中的青白茶汤,不同于后世之泡饮法所得的茶汤,顾子复的这盏茶虽加了些许佐料,但却并不难饮,
相反,些许微涩在还未激发出味蕾的反感之前,便已转化为甘甜,将茶中的清香激发到了某种极致,令人一饮去忧,香飘三里。
“点点微涩未入骨,便得清茶透体香。顾居士的茶在这渝州城中足可称一绝矣!”
放下茶盏,叶凝品味着口中的那一缕清香,不禁微微点头赞道。
“道长好眼力!”
景逸笑道,“顾兄的茶与他的字画齐名,可谓三绝,可惜极少示人,在这渝州城内除你我外,还真无有几人品尝过!”
“我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画名一时,何况茶道?”顾子复平平淡淡的道,“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居士已有出尘之心矣,可愿随贫道入山修行,寻清静自在?”
叶凝目光微动,不自觉的运转神通洞彻玄机,向这顾子复望去。
他此番来着渝州城,本是为了提前与景天结缘,不曾想,到是在此处,寻到了一枚已有入道之心的真种子。
眸中光华流转,隐隐开阖之间,倏而一闭,叶凝心中已是了然。
命格清奇,面容俊雅,根骨、资质上等,天灵之上有道意盎然。前半生或有些许挫折磨练,但也正是如此,未来可得梅花扑鼻香。
不错不错……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能发此心,虽还未起修行之念,但已大合我道家之理,日后若是入我门下,修行道门真法……
虽不敢说一帆风顺,但其之成就,定然将会远胜于常人!
道家之修行,对于资质自然有一定的要求,但往往更为注重的,还是一颗道心。毕竟资质总是能想办法弥补的,但道心却只能靠个人自我之领悟……
“道长说笑了,我虽不喜功名富贵,常晦迹林壑,但家室尚在,却也不至于入山修行……”
顾子复轻轻摇了摇头,旋即坦然言道,“况且我年岁已大,早过修行之时,入山何用?”
“诚能清静寂灭,不难煮金炼石;即未腾云驾雾,亦可换骨脱胎。彼黄石之升云,赤松之随雨,虽属荒弛,而论语之言,窃比老彭者,不有明证欤?”
叶凝哈哈一笑,“顾居士与景居士皆乃见多识广之人,我大宋自古崇道,想来应知我道门中人不同于其他旁门左道……
从古至今,便极少有那种在前半生使光耀世间的弟子,一些传说中的道祖仙人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一朝悟透虚妄,斩断俗缘之后,大器晚成!”
眸光深邃的望着眼前的顾子复,叶凝悠然道,“家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任高飞,若向蝇头求微利,此身焉能得逍遥?”
顾子复闻此,心有所动,却又迟疑难定。
倒是景逸不以为然,转而言曰:“不知老道长从何而来,将行何处?顾兄与我在这渝州城附近尚有些许人脉,愿为老道长解忧。”
“不急,不急。”
叶凝知景逸为人虽是一向良善大方,但心中复兴景家之念,却是缠绵于心,久而不去,因以为疾,故也不在多言。
“顾居士,可否借笔墨一用?”
“自无不可。”
正默默低头思索叶凝先前所言之意的顾子复,此时闻言不由一怔,随即慌忙将叶凝引至他平日写字绘画的里间。
“道长取纸笔何用?莫不是以此留诗,度我顾兄?”
景逸亦好奇的随于二人身后,行至里间书案前,出言询问。
“贫道此行本是为了拜访一位朋友,只是朋友不在,正准备留物寄情之时,恰好行至书斋之前,便忽起一念,准备送一幅贫道的字帖。”
里间光线略暗,不过点点烛火如豆,映得书案敞敞亮亮,顾子复平日常于书案之前写诗作画,此时纸笔自是早已备好。
叶凝身形挺拔似松,气态如山,手上拿的仿佛不是笔,而是一把剑,凌厉逼人而果断自如,于这书案早已铺好的宣纸之上,
挥毫泼墨间笔走龙蛇,纸生云烟。
常人口中的纸生云烟一词,定只不过是形容,然而在叶凝笔下,这云烟却非是形容,而是真实无假的有点点云烟自他笔下升起。
景逸心中一奇,当下迈步向前,紧靠于书案之右,似想从中辨明真假,又或想看看这道人究竟在写些什么。
当即,便不由为其笔意所吸引,心中蓦然进入一种玄虚清静之境。
倒是顾子复,因在思所叶凝先前所言真意,有所分神,倒是失了这一机缘,未能入得此境,只是自觉这位老道长之书法,当真非凡。
其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当真可谓“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
看了半晌,顾子复的目光,不禁移向这老道人之面,似想从中寻出个结果,却不曾想,这一看,到令他也看呆了。
此时此刻,随着叶凝的笔墨流动于宣纸之上,雨中点点癸水之气以及天地间的元气,不知不觉间为其引动,灌注自身。
癸水之气以及元气流转之际,顾子复再看那老道人之面庞,此时哪还有半分苍老?分明面若冠玉,形似青年!
那道人周身隐有清香缭绕,定人心神,周身皮肤流露出一种紧密的玉质光泽,仿如最最上等的玉石,由天地打磨雕琢而成,
完美无瑕,浑然动人!
【鼠年吉祥】
【求月票推荐票!】
将油纸伞靠于门前,此时的叶凝已然化作了一鸡皮鹤发之老人。
踏入这装饰得颇为古雅的鹤机书斋,凝视着对面墙上所悬挂的那一幅寒梅瑞鹤图。
叶凝眸中掠过一抹若有所思之色,当下侧身直面着那名清瘦中年男子微微一笑,坦然言道。
“好一个闲人,好个“闲”字。”
清瘦中年男子哈哈一笑,“闹中取静独风雅,雨里书斋候君来。小可姓顾,名致,字子复,玄都道长唤我子复即可,请!”
叶凝自不推脱,当下一边随着清瘦中年男子顾子复的牵引,一边与之交谈,两三番寒暄之后,这顾子复与他书斋内另一人的身份,便已被他了然于心。
这顾子复在渝州附近的名声可是不小,他十二岁便考了秀才,被当地誉为神童。
此后许多年,他的学问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已可谓文章辞赋,冠绝一时!
只可惜他虽才华惊人,或是得罪了考官,或是因命中终究没有那份科考之运,自十二岁之后,便一直屡试不第。
幸而他好古,通经史百家,又性喜恬淡,甘于贫困,勿趋荣利,因而对此并不甚在意。
在三十岁那年,他决定放弃科举之时,岂料却恰好在那一榜,他一举考中了解元!
不过纵是如此,在深思之后,他最终还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继续科举。
此后,他便一直隐居在这古玩巷中,开了一间鹤机书斋,平日里便于这书斋之中,与友人谈经论道,共诵诗书……
舍此之外,他又醉心于湖山之间,几番吊古寻幽,赏月吟风,游山玩水,倒也自成其趣。
身为渝州城之名士,冠压一方,又曾苦读至三十岁的才得中举人,顾子复显然并非贫困之人,他开的这间鹤机书斋,自然也无需借之谋生。
既是如此,这鹤机书斋的规矩,也就与他处之书铺不同!
这里既可有书铺之用,又是顾子复个人的书斋、书房,因此书斋内的一书一纸,是否进行交易,都得看顾子复个人当时之心意。
这里各书架之上摆放着的一摞摞古书,大致分为已读和未读,当然也是可卖和不卖。
墙上所悬的那一幅幅画卷,大多描绘的是癯仙又或是灵鹤,其间还悬挂着几幅字帖,或是咏梅或是赞鹤,又或是歌颂田园风光。
观其落款、私印和笔迹,显然都是出自顾子复之手笔。
顺着两排字画,一路行自未有之处,其后便是书斋之掌柜所在的柜台,此时正有一名年轻士子在向着叶凝拱手。
“老道长,这是我的好友,姓景,单名一个逸字,他是前方那永安当之管事,景兄,这位便是先前吟诗者,玄都真人。”
顾子复一边在双方之间做中介,一边引着叶凝坐下,全然不顾自己与叶凝也只是刚刚相识,便于一旁再斟了一杯香茗。
景逸带着笑容,再度轻轻拱了拱手,“景某见过玄都道长。”
“景居士安好。”
叶凝含笑,眼前之人,便是他此行之目标,他可比顾子复更了解景逸。景家世代书香门第,先祖景桓更是官至礼部尚书……
只是到他这一代,景家已经渐渐破落了。
不过景逸博学多才,能写会画,又精通古玩之道,鉴定之术,再兼曾对唐门门主有些许恩情,因而倒成了永安当当铺管事。
只是他为人虽是善良,才学也是出众,但可惜的便是……
景逸一向体弱多病,因而平日里极少出这古玩巷,倒是与鹤机书斋之主顾致一见如故,成了好友。
……
“老道长勿要多礼,且坐,且坐,景兄与我皆是旷达之人,一向不拘礼数,还望道长勿怪。”
去拂已毕,将斟满了大半的茶盏置于盏托之上,轻轻放在叶凝身前,顾子复坐回自己的那张梨木椅上,微笑着开口道,
“此茶乃我家自种自制而成,道长且看看是否合口味。”
“汤花匀细,紧咬盏沿,久聚不散,有若“冷粥之面”,顾居士之茶道,已是出神入化矣……”
凝视着黑瓷茶盏,盏中汤色青白,香气袭人,茶道之中,纯白为最,但此状亦是极为了得,毕竟正如顾子复所言,
此茶乃是他家自种自制而成,能得此青白二等,已是不凡,自然不可能如各地贡茶以及名家精心栽培之作。
宋人喝茶,喜欢加味,便是皇室之御用茶也会加龙脑香,还有的加盐、姜、葱、香菜、木樨、青豆、花瓣之类的佐料。
不加佐料的泡饮法,如今虽然已经出现,但却并不流行,只是一股微末小风,因为宋人大多喝不惯茶的苦味。
轻抿了一口黑瓷茶盏之中的青白茶汤,不同于后世之泡饮法所得的茶汤,顾子复的这盏茶虽加了些许佐料,但却并不难饮,
相反,些许微涩在还未激发出味蕾的反感之前,便已转化为甘甜,将茶中的清香激发到了某种极致,令人一饮去忧,香飘三里。
“点点微涩未入骨,便得清茶透体香。顾居士的茶在这渝州城中足可称一绝矣!”
放下茶盏,叶凝品味着口中的那一缕清香,不禁微微点头赞道。
“道长好眼力!”
景逸笑道,“顾兄的茶与他的字画齐名,可谓三绝,可惜极少示人,在这渝州城内除你我外,还真无有几人品尝过!”
“我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画名一时,何况茶道?”顾子复平平淡淡的道,“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居士已有出尘之心矣,可愿随贫道入山修行,寻清静自在?”
叶凝目光微动,不自觉的运转神通洞彻玄机,向这顾子复望去。
他此番来着渝州城,本是为了提前与景天结缘,不曾想,到是在此处,寻到了一枚已有入道之心的真种子。
眸中光华流转,隐隐开阖之间,倏而一闭,叶凝心中已是了然。
命格清奇,面容俊雅,根骨、资质上等,天灵之上有道意盎然。前半生或有些许挫折磨练,但也正是如此,未来可得梅花扑鼻香。
不错不错……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能发此心,虽还未起修行之念,但已大合我道家之理,日后若是入我门下,修行道门真法……
虽不敢说一帆风顺,但其之成就,定然将会远胜于常人!
道家之修行,对于资质自然有一定的要求,但往往更为注重的,还是一颗道心。毕竟资质总是能想办法弥补的,但道心却只能靠个人自我之领悟……
“道长说笑了,我虽不喜功名富贵,常晦迹林壑,但家室尚在,却也不至于入山修行……”
顾子复轻轻摇了摇头,旋即坦然言道,“况且我年岁已大,早过修行之时,入山何用?”
“诚能清静寂灭,不难煮金炼石;即未腾云驾雾,亦可换骨脱胎。彼黄石之升云,赤松之随雨,虽属荒弛,而论语之言,窃比老彭者,不有明证欤?”
叶凝哈哈一笑,“顾居士与景居士皆乃见多识广之人,我大宋自古崇道,想来应知我道门中人不同于其他旁门左道……
从古至今,便极少有那种在前半生使光耀世间的弟子,一些传说中的道祖仙人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一朝悟透虚妄,斩断俗缘之后,大器晚成!”
眸光深邃的望着眼前的顾子复,叶凝悠然道,“家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任高飞,若向蝇头求微利,此身焉能得逍遥?”
顾子复闻此,心有所动,却又迟疑难定。
倒是景逸不以为然,转而言曰:“不知老道长从何而来,将行何处?顾兄与我在这渝州城附近尚有些许人脉,愿为老道长解忧。”
“不急,不急。”
叶凝知景逸为人虽是一向良善大方,但心中复兴景家之念,却是缠绵于心,久而不去,因以为疾,故也不在多言。
“顾居士,可否借笔墨一用?”
“自无不可。”
正默默低头思索叶凝先前所言之意的顾子复,此时闻言不由一怔,随即慌忙将叶凝引至他平日写字绘画的里间。
“道长取纸笔何用?莫不是以此留诗,度我顾兄?”
景逸亦好奇的随于二人身后,行至里间书案前,出言询问。
“贫道此行本是为了拜访一位朋友,只是朋友不在,正准备留物寄情之时,恰好行至书斋之前,便忽起一念,准备送一幅贫道的字帖。”
里间光线略暗,不过点点烛火如豆,映得书案敞敞亮亮,顾子复平日常于书案之前写诗作画,此时纸笔自是早已备好。
叶凝身形挺拔似松,气态如山,手上拿的仿佛不是笔,而是一把剑,凌厉逼人而果断自如,于这书案早已铺好的宣纸之上,
挥毫泼墨间笔走龙蛇,纸生云烟。
常人口中的纸生云烟一词,定只不过是形容,然而在叶凝笔下,这云烟却非是形容,而是真实无假的有点点云烟自他笔下升起。
景逸心中一奇,当下迈步向前,紧靠于书案之右,似想从中辨明真假,又或想看看这道人究竟在写些什么。
当即,便不由为其笔意所吸引,心中蓦然进入一种玄虚清静之境。
倒是顾子复,因在思所叶凝先前所言真意,有所分神,倒是失了这一机缘,未能入得此境,只是自觉这位老道长之书法,当真非凡。
其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当真可谓“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
看了半晌,顾子复的目光,不禁移向这老道人之面,似想从中寻出个结果,却不曾想,这一看,到令他也看呆了。
此时此刻,随着叶凝的笔墨流动于宣纸之上,雨中点点癸水之气以及天地间的元气,不知不觉间为其引动,灌注自身。
癸水之气以及元气流转之际,顾子复再看那老道人之面庞,此时哪还有半分苍老?分明面若冠玉,形似青年!
那道人周身隐有清香缭绕,定人心神,周身皮肤流露出一种紧密的玉质光泽,仿如最最上等的玉石,由天地打磨雕琢而成,
完美无瑕,浑然动人!
【鼠年吉祥】
【求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