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静节就这么呆愣地张着嘴,连呼吸都卡在喉间,仿若一条脱水的鱼。直到一只手盖在眼前,阻隔开这一切,她才猛的向后缩,躲进身后人的怀里,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她泡在冰冷的水缸里,眼前是一片血红,耳边传来无止尽的惨叫,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带着浓烈的血腥味,顺着口鼻进入体内,令人作呕。

    宋静节什么也想不了,只能颤抖着将头埋在少年的怀里,死死的抓着少年的衣襟,茫然的汲取着冰天雪地里最后一丝温暖。

    庄子本就不大,这场火起的正是时候,聚集了绝大部分人。刀剑出鞘,只消看一眼脸,不是要找的人,便可一剑封喉。杀人便如割韭,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人声渐悄,鸡犬不留。

    白日里生机盎然的富足庄头,此时在夜色下,泛着血光,已是人间炼狱。

    少年耐心十足的等着外面的杀戮结束,直到紧紧贴着自己的躯体不再发抖,变得悄无声息,才微微动容。伸手拨起女孩子的头,全身冰冷的没了一丝热气,脸色泛青,呼吸弱不可闻。

    少年皱着眉,再这么下去,这女孩恐怕要活活被冻死了。

    好在两刻钟后,庄里便彻底寂静下来。直到映出外面火光一片,少年才伸手推开了盖子。

    尸体横陈,整个庄子都被大火吞噬,空气里的血腥味,渐渐被烧焦的糊味和尸油的臭味替代。只他们所处这一片,因之前救火泼的到处是水,烧的略慢些。

    少年丝毫不耽搁,利落的翻身出来,将缸里的女孩打横抱起,便向一处残破的院墙狂奔而去。

    宋静节再睁开眼已是第三天了。

    浑身酸软,鼻子也不通气,身上盖着棉被还觉得冷。猛然记起那午夜冰水刺骨的滋味,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宋静节惊的眉间一跳,仓惶望过去。

    少年端着碗进门,看到床上的人醒了,先是一愣,眼中露出些许松快来。等看到女孩子微微向后瑟缩时,才又敛了笑意。

    端着碗走到床边,心思转过好几圈,开口却只道:“你醒了。”

    宋静节拥着被子往里缩,恨不能只露出一双眼睛。

    少年看她不说话,只盯着自己,只好弯下腰,怕再吓着她,声音放的愈发轻柔:“先把药喝了吧,冷了就更苦了。”

    说完也不管宋静节的反应,径直连人带被的扶了起来,把药碗放在她嘴边。

    这么坐起来,被子突然透进了风,宋静节打了个寒颤,然后猛地一把抓住少年的袖子,嘶声问:“庄子里……”才开了口就说不下去了,只拿一双大眼睛切切地望着他。

    少年张了嘴却不知该怎么说,只好先哄道:“你先把药喝了再说。”

    宋静节一顿,咬咬牙就着他的手捧住碗,咕咚咕咚一气喝完,汤汁顺着嘴角流下来,少年忙拿了手巾去擦。宋静节接过手巾,却依旧盯着他不放。

    少年拿着空碗,见她不肯罢休,沉沉开口:“庄子被烧了,人都没逃出来。”

    宋静节猛吸一口气,呛得咳个不住,倒在床沿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抠进手掌,心里揪成一团。

    说的竟这样轻巧,倒似当真走水了一般,分明是屠了全庄,再纵火毁尸灭迹!那四十来口人命,在那些刽子手眼里不算什么,在这个人眼里恐怕也什么都不算,那些人分明就是他招去的!

    想到孙妈妈,想到钟礼、钟仪笑盈盈的样子,宋静节眼中沁出泪来,喉咙像堵着一块硬物,梗地咳都咳不出来,心口一阵一阵的钝痛,满腔愤懑怎么也忍不住,哑着嗓子恨恨地从牙缝里逼出一声:“都是你。”

    正弯腰要帮她拍背,少年听得这饱含怨气的三个字,掌心一顿,缓缓站起来,抿紧了嘴角。

    看宋静节伏在床沿,瘦弱的双肩抖个不停,眼泪一滴一滴砸在地上,心里不由自主地又软了下来。

    心中一叹,且让她说吧,把怨气发出来对身体还更好些。便依旧弯下腰去,握着小丫头的肩头,扶着她躺好。

    宋静节早就折腾地一丝力气也没了,只能顺着少年的手躺下,看他帮自己盖好被子,怕捂住了口鼻,还细致的将被角掖在她的下巴下面。

    宋静节本来吐出的一口气倒有些噎住了,扭了脸对着墙。

    “我姓云,单讳一个衍字,我出去了,你有事就叫我。”说完果然就出了门。

    宋静节听着他的脚步声,心里念一回,云衍,又皱着眉想,这是在哪里。打量一圈,不过是很简陋的一间客房,除了中间一套木头桌椅,就是身下这么个硬床板了,只是空气里到飘着股佛香的味道。

    细细闻着佛香,心中慢慢安宁下来,立马又昏睡了过去。

    等再醒来时,眼睛还没睁开,就听见门外有说话声。

    “……恰好又有几户官家夫人结伴来泡汤,人一多,这厢房就不够用了。我看前几夜您守在令妹的房里,这才来问问施主,可否行个方便,暂让出一间房来,这也是施主的善心。”

    门外稍静了片刻,才响起少年的声音:“好,稍后我就整理东西。”

    师太双手合十,念一句佛,又一脸慈爱道:“贫尼就说施主心善,怎忍心让庵里为难。还有今日要下山采买物资,不知施主是否要带几副药回来?您也别怪贫尼多嘴,有道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到底该下山去找正经大夫看一看,你说是不是?呵呵。”

    这话的意思就是不会再继续给他们药材了,也是看出他们手上没有什么钱财,想赶他们下山。

    云衍皱着眉思量片刻,拱手行了一礼:“多谢师太好意,妹妹的病刚有起色,确实不能断了药,劳烦还带些治风寒的药来。”

    然后摸出身上最后一块玉佩递过去:“我与妹妹叨扰了许多天,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这个权当是添得香油钱了。”

    不过两刻钟,云衍就抱着铺盖进门来了。

    宋静节闭着眼睛装睡。直到云衍伸手来试她额头时,她才忍不住缩了下。既然装不下去了,索性看向少年,问道:“我来这里几日了?”

    “你之前高热昏迷了两日,今天才好一点。”云衍直起身将手背在身后。

    那就是第三天了!宋静节低下目光不再与云衍对视,咬着嘴唇犹豫了半晌,才小声道:“虽然庄子的祸事因你而起,但到底也不是你动的手,我不会告发你。你能不能,能不能放我回家。”

    云衍听她弱弱地说回家,想到打听到的事,一时不知该怎么开口,只好先在床边的凳子上坐下来。宋静节却抱紧了被子满脸戒备。

    云衍一叹,照实道:“我听人说,山下庄子前天就围起来了,昨天归德侯府来查看了一番,说是田庄失火,家里来小住的大小姐已葬身火海。”

    宋静节耳边嗡嗡直响,脑中半晌都只有那一句葬身火海。

    田庄里既然无人生还,清点尸骨便能知道缺了一人,就算不去搜查,怎么就连一天都等不得,当场就宣布了死讯,多么迫不及待。

    对,他们都迫不及待的希望自己快点死。

    宋静节想到父亲,他前一刻还将五弟弟抱在膝头,被五弟弟的童言稚语逗的哈哈大笑,下一刻看见自己眼神就变得冰冷而嫌恶。当着妩姨娘的面,就说母亲卧病在榻,她却四处走动,可见不是诚心侍疾。

    这样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她只得惶恐下拜,跪地受训。她跪父亲也就罢了,妩姨娘站在父亲身边,却丝毫不侧身让一让。敢挑着间隙受她这样大的礼,不过是知道她在父亲心里,并不比一个姨娘尊贵多少。

    还有太夫人,对着几个庶妹无一不是慈眉善目,而她却是走错一步路,说错一个字,都会被训斥没有侯门公府的规矩,拿了她作伐子,斥责母亲不会教养子女,连着庶子庶女都不许去正院侍疾。

    等她慢慢学好了规矩,连宫里出来的麽麽都挑不出刺时,太夫人却又挑剔她沉闷死板,没有小女儿的明朗。说是天天关在院子里闻药味,把人熏得呆板,越发连庶妹庶弟去正院请安都免了。

    而她依然只能挺直了脊背,低眉顺目的受教,看庶妹们拥在太夫人怀里撒娇做痴。

    这些年,她听着受着,不敢再有一丝半点的差错。在这个无事都要被踩三脚的侯府里,兢兢战战地生活。直到她渐渐大了,学了一身好规矩,诗书女工把众姐妹比了下去,正院也被她管的铁桶一般,她和母亲才能喘口气。

    现在连母亲也走了,满府一派的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只有她一个人格格不入。等继母进了门,她连正院都要拱手让出去,侯府那么大,却彻底没有她的立锥之地了。

    此时无事都恨不能生出事来,好让她躲在角落里自生自灭。这一场飞来横祸,岂不正是合了一家子的心。

    既然昨日已大张旗鼓的报了丧,此时她就算被送了回去,于侯府而言,却还不如死了得好。

    若是被外人知道她还活着,没有一个奴婢跟着,却失踪了几天几夜,她还有什么清白可言,为了不连累家里的名声,也只会被逼着剪了头发,关到家庙,了此残生。

    宋静节就像是想别人的事一般,把这一切看得清楚明白。再没有更清楚的时候了,她就算活着,也是死了。

章节目录

侯门宫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河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河殿并收藏侯门宫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