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衍背着宋静节下山去看了大夫,带上几包退热的药和外敷脚伤的膏药,就赶在飞鹰发现之前一路往西而去。

    他是要回北齐的,北边一路上撒满了飞鹰的钉子,虽然绕道向西,不过两三日飞鹰就发现了,紧紧撵在后面。

    一路东奔西躲,宋静节的脚伤始终没能痊愈,直到大夫说,再不好好休养恐怕脚骨要长歪,云衍就怎么也不敢让她走动了。

    正好大雪将至,云衍背着她,躲进山里的村落。趁着大雪封山,能挡住飞鹰,这里暂时倒很安全。付了宿金,借住在村子里文大叔家,让宋静节好好休养脚伤。

    此时年节刚过,文家台家家户户还透着喜气,孩子们抓着糖果嬉闹,男人凑在一起吃酒,女人在厨房忙里忙外,不时看见孩子们打闹,还高声喝骂几句。

    宋静节坐在屋子里,看着窗上红艳艳的窗花,听着外面人声沸腾,也不由展颜勾起唇角,露出一对梨涡。

    刚好桂花端着碗进门,看得痴了:“静妹妹,你可真好看。”

    宋静节忙放下手里绣萝,笑着喊:“桂花姐。”

    桂花走过来,把碗放在床上的炕桌上:“满仓叔把年前猎到的一只鹿拿到我们家烹了,这是我娘让我端过来给你补补的,你快趁热吃。”

    已有月余颠沛流离,赶路途中哪有什么好吃食。此时肉香扑鼻,宋静节难免口舌生津,看桂花也盯着碗直吸鼻子,拉了她的手:“咱们一起吃吧。这一大碗,我自己也吃不下。”

    桂花听宋静节说的恳切,自己也着实有些馋,就不再推辞,伸手夹了一块,边吃边道:“我爹他们正和满仓叔说好了,明日都去山里打猎呢。我娘也说,都正月十七了,山里雪也化了,再不去打猎家里都要断粮了。”

    宋静节咽下嘴里这一口:“都去么?家里岂不只剩下婶子和你了?”

    桂花点头又摇头:“开年第一次打猎,家家的男人都要去的,不过我哥哥如今跟着单大爷赶大车,单大爷接了货,明日傍晚就要出发,我哥哥也得跟着去呢。”

    又闲话两句,碗就见了底,桂花收拾了碗筷,正要出去,看到宋静节用来描花样子的册子上,露出个小角,上头一只栩栩如生的雄鹰,不免惊叹:“这是新画的花样子么?这鹰好雄猛,只是什么东西上能绣这个?”

    宋静节闻言脸上笑意微凝,用纸盖上飞鹰:“我胡乱画的,这个怎么好绣出来。你快去吧,久了婶子又要说你。”

    桂花没注意她的小动作,心有戚戚的耷拉着眉,赶紧出去了。

    宋静节等门合上了,才拿出那张画了飞鹰的纸,蹙眉细看。

    这是云衍无意间画出来的,那日她托文婶子买了纸笔画花样子,好绣些东西换钱,云衍心思重重地来她房里,看到笔墨,默然无语的执笔画了这只飞鹰,又看着纸沉思半晌,等回过神就想丢进火盆里。

    宋静节看他行止有异,多留了个心,佯作感兴趣的把这图留下来,只做不知的问他:“这也是花样子么?你们北边兴这样的?”

    云衍默然片刻,才回道:“与我有私怨的人,养了一批死士,叫做飞鹰。”又指着纸上的图案:“飞鹰里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用银线绣着这个。”

    宋静节从未听他说起过这些,一时也震住了。

    云衍接着道:“大雪封山,飞鹰一时进不来,只是等雪化了,就必须走了。”

    如今既然要进山打猎,雪就是化了。

    宋静节正捏着画纸想得入神,突然想起敲门声,随后传来云衍的声音:“可以进来么?”

    宋静节忙把画纸依旧放在花样子的下面,略扬声:“进来吧。”

    云衍推门而入,径直在床边的凳子上坐了:“明日文大叔进山打猎,我也去。已经和大婶说好了,让他们替你熬药,你记得按时喝药。这几日天色好,让桂花扶着你在院子里走动几步也好,只是不能太累着,你脚伤还没完全康复,不要逞强。”

    宋静节这些日子习惯了他这样事事小心叮嘱,甚至觉得他和孙妈妈一样,有些絮叨,听他说完才问:“既能进山,雪化了吧?”

    云衍一怔,才点了头:“正是这时候进山能猎到好东西,等雪全化了,就迟了。从山外进来,还没那么容易。你脚伤未愈,我打算以后都从城里走。只是,我们手上的银钱不多了,进城花费大,我明日猎些东西卖了,我们就下山进城。”

    宋静节听完一默,为着给她买药,便是日日吃粗粮大饼,银钱也消耗一光,所以她才绣了东西卖,若是还像以前在荒野里赶路,倒也能走一步看一步,只是要进城,光是宿在客栈里,也不是一笔小钱,光几条丝帕卖的钱怎么够。一时心中复杂,只能低低“嗯”一声。

    云衍知道宋静节心思敏感,只能找些事给她,分散她的精神:“这几日必定要走,明日我进山之后,你把行李归置一下。大衣裳拿出去晒晒,以后好穿。”

    宋静节听到他交代的是正事,忙点头,之前的一点愁绪就散了。

    次日一早,云衍就和村里劳力们一同进山了。

    等桂花说她哥哥出门去单大爷家了,宋静节才出了房门。

    今日阳光好,晒在身上暖暖的,宋静节去云衍的房间,将衣物被褥都拿出来晾上。

    桂花见了,也上来帮忙,摸着云衍和宋静节的毛披风爱不释手,被宋静节看到了,才窘红了脸,忙去搬被子。

    正忙碌间,文婶子从厨房出来,对桂花道:“你哥哥一早就去了他单大爷家,到这时候都没回来收拾行囊,你瞧瞧去。”

    桂花脆脆应一声“哎”就出了门。

    宋静节晾好衣物,进房里,将针线篓子拿出来,在阳光下打一个柳叶合心的络子。桂花已经十六岁了,早就定好了亲,婚期就在今年三月三。这柳叶合心正适合送给她。

    络子还没打好了,桂花就回来了,文婶子忙问:“去见了你哥哥没有?”

    桂花点头:“单大爷那里有许多东西要搬,让哥哥留下帮忙,要我把他的行李包袱送过去,等会直接出发了,没时间回来。”

    文婶子一听,嘴里念叨:“怎么就忙成这样,连回来一趟的时间都没了,你单大爷也太会指派人了。”一壁儿说一壁儿去儿子房子收拾起来。

    桂花却似乎在想些什么,歪着脑袋直皱眉头。

    冬日天短,过了未时太阳就没了暖意,再过一会,霜露就要下来了,宋静节忙去将衣被收起来。

    正把毛披风从架子上扯下来,桂花突然跑过来,一脸兴奋地拉着宋静节:“我总算想起来啦,静妹妹,原来是在你房里看到过的花样子。”

    宋静节一头雾水:“什么花样子?”

    桂花这才笑盈盈道:“我刚刚去找我哥哥,在单大爷家有两个大叔问路,听说今天是去打猎的头一天,就走了。我看到有一个袖口上绣了只鹰,看着好生眼熟,想了一路,刚刚才记起来,可不就是昨天在你房里看到的那个花样子,真是一模一样。原来这个还真的可以绣在衣服上啊,好像是用银线绣的,真亮呢。”

    桂花兀自说着,丝毫没注意到宋静节瞬间脸色大变。

    宋静节指尖打颤,紧紧捏着手里的毛料衣裳。这些人居然已经追来了这里,恐怕是打听好了,云衍进了山打猎,只等他们下山,就来抓人。

    宋静节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正思绪纷乱,惶惶然间,看到文婶子拿着两三个大包裹,从屋里出来:”桂花,快给你哥哥拿去。唉,现在天这么冷,这路上风里来雨里去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穿暖。”

    宋静节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脱口道:“不如把这件羊毛外衣给文大哥带去吧,虽只是一般的羊皮,总比棉衣暖和。”

    文婶子不意宋静节竟然这样大方,又以为是自己多絮叨了两句,让宋静节多心了,忙笑着道:“哎哟,那小子哪年不是这样过的,一年里总有□□个月在外头,我不过是白说一句,冻不死他的。”

    桂花却盯着羊毛衣裳直了眼,期期艾艾的说:“娘,哥哥前天还说现在出门太冷了,想要买几块皮子做衣裳呢。只是咱家没钱……”

    宋静节本来晃悠悠的心,听了桂花的话反而定了下来。白的有些病态的脸上浅浅勾起一点笑,看着文婶子的方向,眼神却不知落在那处,轻声漫语:“实不相瞒,我和哥哥打算进城里去,到时候再买两件好的。这件哥哥也不会再穿了,送给文大哥正好。”

    文婶子一听,也就不再推辞。喜不自胜接过衣裳,细细摸着,嘴里来来回回说着:“真是多谢你们啦。”

    宋静节依旧弯着眉眼,眼角却泛着寒意,冻得自己握紧了拳头才能有力气说话:“婶子也一起去送送文大哥吧,这一别数月,临走还是该见见,我看着家里就好了。”

    山里民风淳朴,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不为过,文婶子白得这么好的衣裳,更想去多叮嘱儿子几句,立马就应了:“我也真是有些话要说给那小子听,我们去看一眼就回来。”

    文婶子再三谢了她,就领着桂花,背了包袱出门了。

章节目录

侯门宫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河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河殿并收藏侯门宫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