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7章 尽兴的串门
第7607章尽兴的串门
杨华梅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我也是这么劝他的,啥事儿都急不来,得一步步稳打稳扎的来。”
“那大白这波,打算做哪方面的买卖呢?”杨若晴又问了句。
之前大白做的那些买卖,不知是连姑姑都瞒在鼓里呢,还是姑姑是知情人,但帮着隐瞒外人,反正别人问起来,都是模棱两可的回答。
“我问啦,大白说眼下还没完全定下来,不过,应该还是做跟吃食有关的。”
出乎杨若晴的预料,杨华梅这回竟然正面回答了。
“应该还是跟早点啥的扯上关系的那种,”杨华梅接着又说,“毕竟之前他有做面点的手艺傍身,还是回来做老本行更踏实。”
单就这句话,杨若晴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妥当。
做熟不做生嘛,何况,杨若晴内心深处或许有种期盼。
期盼大白能够将当年张记的手艺给延续下去,毕竟他是张掌柜唯一的入门弟子。
尽管这个弟子,可能跟张掌柜的死有点关系,可这证据一直都找不到,当初跑掉的那个小伙计一直都找不到。
之前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线索,接着又断掉了,就好像从这个世上给消失了似的。
所以,张掌柜死亡的事也只能暂时放到一边了。
放一边,却不是彻底断掉,只是暂缓。
啥时候机缘巧合下又有了新线索,这件事情还将重新审理,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做早点好啊,那个大伙儿都爱吃,也都吃得起。”孙氏的声音打断了杨若晴的思绪。
“梅儿啊,那到时候红梅和孩子是咋样安排的?跟大白一块儿去镇上铺子里?还是留在村子里?”孙氏又问。
到了孙氏这个年纪和身份,做买卖拼事业是其次,她最关注的还是媳妇孙子。
尤其是孙子有没有人照顾,有多少人照顾,这些才是头等大事。
被问到这个,杨华梅想都不需要用,直接拍了下胸脯说:“那还用说嘛,他们娘俩肯定得留在村子里啊!”
“留在村子里?我怕难哦,红梅原本就是在镇上过的,之前是被逼得没法子了才回村来。”杨若晴说。
而且据她对红梅的观察看,红梅这个女人能屈能伸,啥都没有的时候装的比谁都可怜。
梅儿姑姑丢给啥东西她吃啥东西,还能吃得津津有味,感恩戴德。
可一旦大白赚到钱了,瞧瞧那新宅子里的家具摆设,瞧瞧那小孩子身上的穿戴,还有满月酒那天,红梅虽然忙着在灶房烧饭烧菜,可是那藏在袖子底下的一对银镯子却是沉甸甸的,没能逃过杨若晴的眼呢。
而且,红梅身上除了油烟味儿,还有淡淡的脂粉的香味儿。
对于自己就做过香胰子和熏香护肤这一块的内行人来说,红梅身上的香味儿她一下子就嗅出来是来自县城一家高档脂粉铺子里的新货。
终上所述,红梅骨子里是个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女人。
当她有机会选择的时候,她肯定选择回镇上铺子里去住啊。
“晴儿你这话搁在以前,姑姑那是没法反驳你。”杨华梅笑眯眯的跟杨若晴这摆开辩驳的架势,笑容里都是自信和骄傲。
“可如今,姑姑却要说几句啦。”
“那天满月酒你们都去了,我们老王家的新宅子你们也都看到了,”
“虽说比不上你们这些大庭院气派,可我们家那新宅子也是麻雀小,五脏俱全。”
“那屋里屋外,前院后院的,哪一样东西搁在这乡下不让人眼红?”
“前院那么大的灶房,烧饭舒服死了,不像老宅那灶房小得腚儿大的人都转不过身。”
“再看那院子里晾晒的地方,多方便啊!”
“后院挖了水井,留了菜畦地,搭了大片的鸡舍鸭棚猪圈,这日子过得不晓得多舒畅。”
“去了镇上铺子里,能有这么舒服嘛?更何况,还有我这个婆婆住在隔壁,时时刻刻都能帮她照看孩子,她但凡长了脑子,都不舍得离开村子,离开那么宽敞明亮的大屋子呢!”
杨若晴只是笑,笑而不语。
孙氏和王翠莲虽然不是完全相信杨华梅那些信誓旦旦的话,但两人对老王家新宅子的布局,和那舒适的居住环境,却是毋庸置疑的。
“那宅子,确实住的舒服,里面每一样家具都打的好,又好看又实用,看那些料子,还很耐用呢!”孙氏说。
王翠莲也附和着点头,“我听铁匠回来说了,说屋子里气派得很,住的也舒服,在咱庄户人家那是一等一的好。”
为了增加自己话的可信度,王翠莲还竖起了大拇指。
这下,杨华梅是真的眉开眼笑,坐在那里腰杆子挺得笔直笔直。
“三嫂,翠莲嫂子,你们可真是有眼光!”杨华梅说。
“我也不瞒你们,新宅子那些家具,摆设,花了将近这个数!”
杨华梅双手伸出来,比划了几下。
孙氏和王翠莲都震惊得睁大了眼。
就连杨若晴的眼皮子都轻轻跳了跳。
这个钱虽然没法跟那些大财主和大员外比,可在乡下人家,乃至镇上的普通住户,花这么多钱装修屋子,打造家具,真的是下了血本。
这笔装修的钱,比曾经老王家一整年的生活费还要贵得多。
也难怪梅儿姑姑会如此的骄傲自豪了,对于如今的她来说,老王家这样,真的是大白在扭转乾坤,日子过得翻天覆地了。
“大白如今有出息了,你家媳妇有温顺听话,孙子也可爱,梅儿啊,你往后就是个福气婆婆了,就等着享清福吧!”王翠莲笑着恭维了杨华梅几句。
孙氏也在说着好话,她们两人的家境都远比老王家要好,但都如此照顾杨华梅的感受,真心送上夸赞和祝福。
不知杨华梅本人能不能感受出她们两位的善意,但摇椅上的杨若晴却是听得真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良的人身边聚集的都是同样善良的。
杨华梅在骆家坐了好一阵,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可以说这是她有史以来最尽兴最满意的一次串门了。
在今天,她才真正觉得自己跟三嫂,跟翠莲嫂子,是平等的地位。
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歇,时辰也渐渐转向了烧晌午饭的时候,杨华梅即使还想再聊几句,可还是不得不起身告辞。
(本章完)
杨华梅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我也是这么劝他的,啥事儿都急不来,得一步步稳打稳扎的来。”
“那大白这波,打算做哪方面的买卖呢?”杨若晴又问了句。
之前大白做的那些买卖,不知是连姑姑都瞒在鼓里呢,还是姑姑是知情人,但帮着隐瞒外人,反正别人问起来,都是模棱两可的回答。
“我问啦,大白说眼下还没完全定下来,不过,应该还是做跟吃食有关的。”
出乎杨若晴的预料,杨华梅这回竟然正面回答了。
“应该还是跟早点啥的扯上关系的那种,”杨华梅接着又说,“毕竟之前他有做面点的手艺傍身,还是回来做老本行更踏实。”
单就这句话,杨若晴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妥当。
做熟不做生嘛,何况,杨若晴内心深处或许有种期盼。
期盼大白能够将当年张记的手艺给延续下去,毕竟他是张掌柜唯一的入门弟子。
尽管这个弟子,可能跟张掌柜的死有点关系,可这证据一直都找不到,当初跑掉的那个小伙计一直都找不到。
之前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线索,接着又断掉了,就好像从这个世上给消失了似的。
所以,张掌柜死亡的事也只能暂时放到一边了。
放一边,却不是彻底断掉,只是暂缓。
啥时候机缘巧合下又有了新线索,这件事情还将重新审理,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做早点好啊,那个大伙儿都爱吃,也都吃得起。”孙氏的声音打断了杨若晴的思绪。
“梅儿啊,那到时候红梅和孩子是咋样安排的?跟大白一块儿去镇上铺子里?还是留在村子里?”孙氏又问。
到了孙氏这个年纪和身份,做买卖拼事业是其次,她最关注的还是媳妇孙子。
尤其是孙子有没有人照顾,有多少人照顾,这些才是头等大事。
被问到这个,杨华梅想都不需要用,直接拍了下胸脯说:“那还用说嘛,他们娘俩肯定得留在村子里啊!”
“留在村子里?我怕难哦,红梅原本就是在镇上过的,之前是被逼得没法子了才回村来。”杨若晴说。
而且据她对红梅的观察看,红梅这个女人能屈能伸,啥都没有的时候装的比谁都可怜。
梅儿姑姑丢给啥东西她吃啥东西,还能吃得津津有味,感恩戴德。
可一旦大白赚到钱了,瞧瞧那新宅子里的家具摆设,瞧瞧那小孩子身上的穿戴,还有满月酒那天,红梅虽然忙着在灶房烧饭烧菜,可是那藏在袖子底下的一对银镯子却是沉甸甸的,没能逃过杨若晴的眼呢。
而且,红梅身上除了油烟味儿,还有淡淡的脂粉的香味儿。
对于自己就做过香胰子和熏香护肤这一块的内行人来说,红梅身上的香味儿她一下子就嗅出来是来自县城一家高档脂粉铺子里的新货。
终上所述,红梅骨子里是个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女人。
当她有机会选择的时候,她肯定选择回镇上铺子里去住啊。
“晴儿你这话搁在以前,姑姑那是没法反驳你。”杨华梅笑眯眯的跟杨若晴这摆开辩驳的架势,笑容里都是自信和骄傲。
“可如今,姑姑却要说几句啦。”
“那天满月酒你们都去了,我们老王家的新宅子你们也都看到了,”
“虽说比不上你们这些大庭院气派,可我们家那新宅子也是麻雀小,五脏俱全。”
“那屋里屋外,前院后院的,哪一样东西搁在这乡下不让人眼红?”
“前院那么大的灶房,烧饭舒服死了,不像老宅那灶房小得腚儿大的人都转不过身。”
“再看那院子里晾晒的地方,多方便啊!”
“后院挖了水井,留了菜畦地,搭了大片的鸡舍鸭棚猪圈,这日子过得不晓得多舒畅。”
“去了镇上铺子里,能有这么舒服嘛?更何况,还有我这个婆婆住在隔壁,时时刻刻都能帮她照看孩子,她但凡长了脑子,都不舍得离开村子,离开那么宽敞明亮的大屋子呢!”
杨若晴只是笑,笑而不语。
孙氏和王翠莲虽然不是完全相信杨华梅那些信誓旦旦的话,但两人对老王家新宅子的布局,和那舒适的居住环境,却是毋庸置疑的。
“那宅子,确实住的舒服,里面每一样家具都打的好,又好看又实用,看那些料子,还很耐用呢!”孙氏说。
王翠莲也附和着点头,“我听铁匠回来说了,说屋子里气派得很,住的也舒服,在咱庄户人家那是一等一的好。”
为了增加自己话的可信度,王翠莲还竖起了大拇指。
这下,杨华梅是真的眉开眼笑,坐在那里腰杆子挺得笔直笔直。
“三嫂,翠莲嫂子,你们可真是有眼光!”杨华梅说。
“我也不瞒你们,新宅子那些家具,摆设,花了将近这个数!”
杨华梅双手伸出来,比划了几下。
孙氏和王翠莲都震惊得睁大了眼。
就连杨若晴的眼皮子都轻轻跳了跳。
这个钱虽然没法跟那些大财主和大员外比,可在乡下人家,乃至镇上的普通住户,花这么多钱装修屋子,打造家具,真的是下了血本。
这笔装修的钱,比曾经老王家一整年的生活费还要贵得多。
也难怪梅儿姑姑会如此的骄傲自豪了,对于如今的她来说,老王家这样,真的是大白在扭转乾坤,日子过得翻天覆地了。
“大白如今有出息了,你家媳妇有温顺听话,孙子也可爱,梅儿啊,你往后就是个福气婆婆了,就等着享清福吧!”王翠莲笑着恭维了杨华梅几句。
孙氏也在说着好话,她们两人的家境都远比老王家要好,但都如此照顾杨华梅的感受,真心送上夸赞和祝福。
不知杨华梅本人能不能感受出她们两位的善意,但摇椅上的杨若晴却是听得真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良的人身边聚集的都是同样善良的。
杨华梅在骆家坐了好一阵,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可以说这是她有史以来最尽兴最满意的一次串门了。
在今天,她才真正觉得自己跟三嫂,跟翠莲嫂子,是平等的地位。
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歇,时辰也渐渐转向了烧晌午饭的时候,杨华梅即使还想再聊几句,可还是不得不起身告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