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自以为可以开辟第二战场,从北部直接攻入伊拉克的要害,这一步棋,表面上看走得非常漂亮,但是实际上,也有许多隐患。
如果从沙特方向进攻,到处都是沙漠,便于部队展开,便于重装部队的机动,而北部的山区,地形是非常复杂的,美国人想要进攻巴格达,重装部队是必须的,而他们的补给运输,就是第一个大难题
所以,美国人才会跟库尔德人搅在一起,只是不知道美国人这样做,土耳其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因为,整个库尔德民族中,人数最多的部分,是在土耳其的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占了整个库尔德人的百分之四十
土耳其对库尔德人的态度,一直都是相当强硬的,土耳其的总统就说过,库尔德人在土耳其没有库尔德人,只有山地土耳其人他们把库尔德人认为是没有开化的山地人,抹杀他们的所有历史文明,试图同化他们。
而现在呢美国人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土耳其人会是什么反应他们绝对不会希望看到自己境内的库尔德人看到他们的同胞在争取独立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同时这些土耳其的库尔德人也开始行动吧
里根是急疯了,同意他的智囊团们出的这样的馊主意他们其实最合适的,就是集中全部力量,在沙特跟伊拉克军队决战。
现在,美国人居然走土耳其以安德烈的个性,不给土鸡添堵,那简直是太不正常了
摩苏尔南部,盖亚拉。
宽阔的底格里斯河,就在旁边流淌,这条沿河建立的高速公路,是伊拉克南北的交通动脉,同时,几乎平行高速公路的一条铁路,也起着重要的交通要道的作用。
伊拉克虽然国家动荡,但是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的经济还算不错,现在才刚刚八十年代初期,伊拉克的大多数家庭,就都拥有了汽车,电视,这些都成为了伊拉克居民生活的必需品。
而现在,就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汽车,车上满载着行李,有的甚至在车顶都绑了很多,这些汽车,将整个公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汽车,都在向南开动。
美国人打进来了库尔德人造反了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为了避免自己遭受库尔德人的报复,不得不向南迁移。
不管是什么样的战争,受害者始终都是普通人
而就在这些拥挤的车辆的后方,十几公路处,一支军队在快速地奔袭着。
他们全部都是重装部队,坦克发动机轰隆隆作响,炮管高昂,后面跟着的步兵战车,也是雄赳赳气昂昂。
美国第5军的骄傲,第11装甲骑兵团,他们本来是驻扎在法国富尔达,接到上级的命令之后,三天就完成了战斗准备,接着,机动到了土耳其,再从土耳其来到了伊拉克
他们的任务,就是赶到巴格达,彻底地解决中东的罪恶的源泉
美国第11装甲骑兵团,是一支老牌部队,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最早的番号是美国第11骑兵团,成立于1902年,当时隶属于美国第2骑兵师,组建之后,就地参加了美西战争,组建了墨西哥探险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11骑兵团改为了装甲团,参加了二战后期的战役,比如阿登莱茵兰战役、阿尔萨斯战役和解放中欧的行动等等。
冷战期间,第11装甲骑兵团驻扎在德国,并且通过换装了大量的113装甲车、114装甲车以及48巴顿主战坦克,成为一支装备有坦克的全机械化部队。之后,又参加了越南战争。在越南战争中,美国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惨败,不过,这跟第11装甲骑兵团无关,他们就跟开了外挂一样,所到之处无往不胜。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第11装甲骑兵团取得了击毙北越士兵2000余人,自损300人的战绩。
之后,他们从新回到了欧洲驻扎,直至现在。
重新走进战场,他们要继续以往的胜利,为军旗争光
所以,在接受了任务之后,装甲骑兵团的团长经过分析地图,决定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公路
走公路,这是最快的方案了,不过,在没有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走公路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这种一字长蛇阵,很容易受到空中打击
不过,装甲骑兵团的团长霍华德没有害怕,这次战役的特点就是突然性,就是快速如果走库尔德人向导给指引的小路,很多地方都得工兵加筑之后才能够开上坦克去这样的话,走到巴格达得半个月他可等不了那么久现在,走现成的公路客运走,一天之内就能冲到巴格达去现在的巴格达,兵力空虚,己方一个骑兵团就能拿下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装甲1营,绰号铁马,营长切诺中校,坐在自己的坦克上,探出半个身体,用望远镜望着远处。
前面的道路被堵住了无数伊拉克人的难民将公路堵得严严实实,这样会严重地影响己方的行军速度
“命令,冲上去将这些车辆撞下公路去”切诺中校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在战争中,人性是最容易扭曲的,能够从战争中取得胜利,那就绝对不能讲什么仁义道德这些车辆阻挡了己方的前进,那就将他们都推下去
“明白。”最前面的一辆坦克上,坦克手将脑袋缩回到车体里面去,踩动油门,尾部的涡轮发动机在怒吼着,1坦克的车体,已经撞到了最前面的一辆皮卡上
这辆皮卡被推着,向前撞到了前面的一辆越野车上,车上的人在惨叫着,而美国大兵在继续踩动油门,履带,硬生生地碾压了上来
当1坦克开过之后,这些车辆就变成了纸片一样。
前面的车辆上的平民都崩溃了,他们从自己的车上跳下来,向着路的两边飞奔。
“哒哒,哒哒哒。”就在这时,美国坦克上的机枪开火了子弹在逃跑的平民的头皮上飞过,一名女子坐在地上,吓得嚎啕大哭。未完待续。
如果从沙特方向进攻,到处都是沙漠,便于部队展开,便于重装部队的机动,而北部的山区,地形是非常复杂的,美国人想要进攻巴格达,重装部队是必须的,而他们的补给运输,就是第一个大难题
所以,美国人才会跟库尔德人搅在一起,只是不知道美国人这样做,土耳其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因为,整个库尔德民族中,人数最多的部分,是在土耳其的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占了整个库尔德人的百分之四十
土耳其对库尔德人的态度,一直都是相当强硬的,土耳其的总统就说过,库尔德人在土耳其没有库尔德人,只有山地土耳其人他们把库尔德人认为是没有开化的山地人,抹杀他们的所有历史文明,试图同化他们。
而现在呢美国人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土耳其人会是什么反应他们绝对不会希望看到自己境内的库尔德人看到他们的同胞在争取独立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同时这些土耳其的库尔德人也开始行动吧
里根是急疯了,同意他的智囊团们出的这样的馊主意他们其实最合适的,就是集中全部力量,在沙特跟伊拉克军队决战。
现在,美国人居然走土耳其以安德烈的个性,不给土鸡添堵,那简直是太不正常了
摩苏尔南部,盖亚拉。
宽阔的底格里斯河,就在旁边流淌,这条沿河建立的高速公路,是伊拉克南北的交通动脉,同时,几乎平行高速公路的一条铁路,也起着重要的交通要道的作用。
伊拉克虽然国家动荡,但是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的经济还算不错,现在才刚刚八十年代初期,伊拉克的大多数家庭,就都拥有了汽车,电视,这些都成为了伊拉克居民生活的必需品。
而现在,就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汽车,车上满载着行李,有的甚至在车顶都绑了很多,这些汽车,将整个公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汽车,都在向南开动。
美国人打进来了库尔德人造反了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为了避免自己遭受库尔德人的报复,不得不向南迁移。
不管是什么样的战争,受害者始终都是普通人
而就在这些拥挤的车辆的后方,十几公路处,一支军队在快速地奔袭着。
他们全部都是重装部队,坦克发动机轰隆隆作响,炮管高昂,后面跟着的步兵战车,也是雄赳赳气昂昂。
美国第5军的骄傲,第11装甲骑兵团,他们本来是驻扎在法国富尔达,接到上级的命令之后,三天就完成了战斗准备,接着,机动到了土耳其,再从土耳其来到了伊拉克
他们的任务,就是赶到巴格达,彻底地解决中东的罪恶的源泉
美国第11装甲骑兵团,是一支老牌部队,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最早的番号是美国第11骑兵团,成立于1902年,当时隶属于美国第2骑兵师,组建之后,就地参加了美西战争,组建了墨西哥探险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11骑兵团改为了装甲团,参加了二战后期的战役,比如阿登莱茵兰战役、阿尔萨斯战役和解放中欧的行动等等。
冷战期间,第11装甲骑兵团驻扎在德国,并且通过换装了大量的113装甲车、114装甲车以及48巴顿主战坦克,成为一支装备有坦克的全机械化部队。之后,又参加了越南战争。在越南战争中,美国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惨败,不过,这跟第11装甲骑兵团无关,他们就跟开了外挂一样,所到之处无往不胜。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第11装甲骑兵团取得了击毙北越士兵2000余人,自损300人的战绩。
之后,他们从新回到了欧洲驻扎,直至现在。
重新走进战场,他们要继续以往的胜利,为军旗争光
所以,在接受了任务之后,装甲骑兵团的团长经过分析地图,决定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公路
走公路,这是最快的方案了,不过,在没有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走公路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这种一字长蛇阵,很容易受到空中打击
不过,装甲骑兵团的团长霍华德没有害怕,这次战役的特点就是突然性,就是快速如果走库尔德人向导给指引的小路,很多地方都得工兵加筑之后才能够开上坦克去这样的话,走到巴格达得半个月他可等不了那么久现在,走现成的公路客运走,一天之内就能冲到巴格达去现在的巴格达,兵力空虚,己方一个骑兵团就能拿下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装甲1营,绰号铁马,营长切诺中校,坐在自己的坦克上,探出半个身体,用望远镜望着远处。
前面的道路被堵住了无数伊拉克人的难民将公路堵得严严实实,这样会严重地影响己方的行军速度
“命令,冲上去将这些车辆撞下公路去”切诺中校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在战争中,人性是最容易扭曲的,能够从战争中取得胜利,那就绝对不能讲什么仁义道德这些车辆阻挡了己方的前进,那就将他们都推下去
“明白。”最前面的一辆坦克上,坦克手将脑袋缩回到车体里面去,踩动油门,尾部的涡轮发动机在怒吼着,1坦克的车体,已经撞到了最前面的一辆皮卡上
这辆皮卡被推着,向前撞到了前面的一辆越野车上,车上的人在惨叫着,而美国大兵在继续踩动油门,履带,硬生生地碾压了上来
当1坦克开过之后,这些车辆就变成了纸片一样。
前面的车辆上的平民都崩溃了,他们从自己的车上跳下来,向着路的两边飞奔。
“哒哒,哒哒哒。”就在这时,美国坦克上的机枪开火了子弹在逃跑的平民的头皮上飞过,一名女子坐在地上,吓得嚎啕大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