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书友“秋天的黄金树”投的月票。
    十二月初五,被期盼了三年的舰队终于到达了港口。
    这十艘风帆战舰(二艘74门和八艘64门炮的三级舰)和六百门大小火炮,耗费了吴争十九万英镑(约一百三十万两银子)。
    战舰庞大的身躯,几乎遮挡了整片目力所能及的海面。
    随船而来的是二百个经过三年留学的海员和三百在西欧学习的铸造工匠。
    看着这五百已经褪去稚气的脸,吴争有了一种剑在手,问天下是谁是英雄的豪迈。
    港口人头如潮。
    几乎听闻消息的民众,都在往港口涌聚。
    看西洋镜,这是此时民众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一。
    但在真正看到这些庞然大物时,心中的震撼和敬畏,不可遏止地升起。
    在那一刻,数万人的港口,是无声的。
    可当北伐军旗,在十艘战舰上升起的那一刻,民众心中涌动的自豪感,瞬间迸发。
    “大将军府万岁!”
    “会稽王万岁!”
    “北伐军万岁!”……。
    在民众震天的欢呼声中,吴争内心中有着浓浓的遗憾,这要是有首国歌,再配个军乐队,就更美妙了。
    在欢迎舰队回国的仪式上,吴争宣布了新年元日,在大将军府前,仁和、雨县交界处大街,举行大将军府第一次阅兵,由军校遴选三千士兵参加。
    舟山水师一分为二,王朝先依然为舟山水师总兵,张名振受命组建新水师——吴淞水师,受命成为吴淞水师第一任总兵。
    看到这些巨大战舰,张名振是激动的,几乎说不出话来,他单膝跪在吴争跟前,拱手泣声道:“若不能克敌,卑职无颜见王爷,唯求一死。”
    吴争伸手搀扶,佯怒道:“本王已有军法,军人行军礼不得再遵行旧时跪礼,你这是明知故犯啊?!”
    张名振连忙解释道:“卑职心中激动,一时失态,还请王爷治罪。”
    吴争拍拍他的手背道:“好好干,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代名将。”
    张名振抿嘴,用力地点点头。
    他是见过巨舰的,大明水师的前身是元末的巢湖水师。
    顾名思义,还真是水师,与海军根本扯不上一丝关系。
    但朱元璋和张士诚、陈友谅争夺天下之后,就发现了水师的好处。
    于是,大明有了真正的水师,到郑和下西洋时,到达了巅峰。
    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二万七千人以上。相当明朝军队五个卫,人员主要是来自沿海卫所。
    但战斗却不多,主要有过两次,一次是打击沿海的海盗,当时陈祖义盘踞在马六甲近二十年之久,聚集万人之众,战船百艘。雄霸于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过往船只达万艘,攻打五十多座沿海镇城。
    原本朱棣也没打算去搭理陈祖义,可让朱棣无法忍受的是,陈祖义不但抢西洋诸小国的船,连明商的船也抢,到了后来对朝廷的使船也抢。而且,他的手段极其恶劣,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抢光杀光烧光。
    于是,大发雷霆的朱棣,为此悬赏五十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
    最后郑和海上一战全歼陈祖义近五千人众,把陈祖义押回国后,当众将陈祖义斩首示众。
    而明朝水师真正的对外战争,也就是郑和下西洋时,在锡兰的那一次,不过那一次无非是被动防御战,虽然胜利,但不具有海战的代表性,基本上是陆战。
    不过,明朝水师将领的战术思想,还是比较先进的。
    他们并没有以陆战的战术思想,去看待海战。
    抗倭名将俞大猷认为,“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
    戚继光也一样认为,“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倭船自来矮小如我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
    大明水师的战舰,主要以福船为主,蜈蚣船、三桅炮船、海沧船等为辅。
    福船主力舰,树二桅,舱三层,船面设楼,旁有护板。舰首备大口径贡炮、舷侧设千斤佛郎机六门、碗口铳三门,迅雷炮二十门,火油喷筒六十个,噜密铳十支,弩箭八百支,火药弩十张,火箭三百支,火砖二百块块,及冷兵器上千。
    三桅炮船仿制荷兰战船,树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长二十丈,舱五层,可容三百多人,配红夷炮八门,千斤佛郎机四十门。
    大明水师在巅峰时,仅沿海一带的战船就有五千艘左右,战舰有二十多种,除福船和前代已有的楼船、蒙冲、斗舰、海鹘、走舸、游艇等外,还有封舟、蜈蚣船、海沧船、赤龙舟、苍山船、车轮舸、鹰船、连环船、子母船、火龙船、网梭船、赶缯船、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
    世人都说明朝腐朽,可真正的明朝,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或者是在文化上,都是清朝无法比拟的。
    世人都说,华夏发明了火药,生生将它研发成爆竹、烟花,可事实上是,明朝在中后期,对火药在战争中的利用,已经到达了巅峰。
    譬如延时水雷、绊线地雷、虎蹲炮、九连铳、二十四连铳、二级火箭等等。
    而这些成就,一直领先于西方,并保持到黄火药的出现,期间有整整二百年。
    因为黑火药和黄火药,本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黄火药的出现其实与华夏根本无一丝一毫的关系,要将这二者硬生生地扯在一起对比,就象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对比一样,鸡同鸭讲。
    满清侥幸得天下,大都继承了大明的历史遗产,直到清末甲午战争爆发,清军使用的大部分还都是用的明制火炮和火枪。
    如果说,明末火器、铸造,只是落后西方一、二十年的话,那么可以说,满清的近三百年统治,单就武器这一块,就生生落后了西方二百年,平心而论,满清中期的繁荣,仅仅是因为民心思安,它在军力上,几乎是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

章节目录

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八无和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无和尚并收藏汉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