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巡抚衙门。
这里距离蓟辽督师府不过两百米左右的距离,官署的规模略小于蓟辽督师府。
桌案上面摆着辽东一府一州六县的地图,这是登莱新军斥候营经过数月的勘察之后绘制出来的地图,与朝廷的地图完全不一样。
吴宗睿和史可法看着地图已经有好一会的时间了。
“大人,下官觉得,在辽东设立市舶司,还是需要谨慎,辽东不同于登州和莱州,虽然去年到今年,辽东增加了不少的人口,也有部分商贾到这里来交易,但是辽东不少地方还是荒芜之地,辽东多年遭受战乱,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百姓对辽东的认识,一时半会是转不过弯来的,巡抚衙门派遣了不少人到京畿之地,鼓励那些地方的百姓和农户到辽东来,很多人都害怕,不愿意到辽东来。。。”
史可法一边说,吴宗睿一边微微点头。
郑孝孺不负众望,在京城搜集到大量的情报,特别是有关朝廷的重要情报,这些情报至关重要,帮助吴宗睿做出了不少的决定。
这一次吴宗睿决定在辽东设立市舶司,就是因为朝廷的一个动向。
逐渐掌握权力的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包括张溥和吴伟业等人,张溥已经升任詹事府少詹事,跻身正四品品阶,吴伟业出任詹事府大学士,正五品的品阶,表面看,詹事府主要掌管东宫的诸多事物,为太子服务,没有多大的权力,可谁都知道,詹事府的少詹事和大学士,相当于皇上的智囊,他们时常给太子授课,绝大部分时候皇上也会来听课,故而少詹事和大学士与皇上直接接触的时候很多。
非翰林一般不大可能进入詹事府。
詹事府的詹事、大学士和左庶子等,仕途顺利,得到皇上的重视,一般都会进入内阁,成为大明朝廷实际上的丞相。
朱由检决定征收练饷,减轻商贸赋税,与张溥和吴伟业等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张溥是复社领袖,在朝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威望也日渐高涨,加之张溥与吴伟业等人,有真才实学,其展现出来的学识,让朱由检服气,所以他们得到朱由检与朝廷的重视,也是预料之中。
朝廷决定再次减轻商贸赋税,引发了吴宗睿的警觉。
穿越的吴宗睿很清楚,当今的大明,农业是根本,能够让人活下去,商贸才是繁华富庶起来的根本,能够让人富裕起来,这个时代工业尚未真正的起步,农业与商贸业就是国家发展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
大明朝廷的政策,与社会的发展背道而驰,本应该轻徭役、重商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商贸赋税,实际做法是不断的增加农户和百姓负担,加征辽饷、剿饷和练饷,让本就连续遭遇灾荒的农民和百姓活不下去,另外一边,南方的商贾与士大夫家族勾结起来,囤积居奇,大肆发财,却不用缴纳一钱银子的商贸赋税。
大明朝廷的政策,表面上看对登莱之地与辽东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时间长了,这样的歪风肯定会刮到辽东,到时候在辽东做生意的商贾,不愿意承担商贸赋税,可能离开辽东到南方去做生意,也有可能想方设法的规避商贸赋税,让辽东的局势变得复杂。
现在的辽东,积贫积弱,还没有恢复,如此情况之下,设立市舶司征收商贸赋税,怎么看都不合适。
但吴宗睿的看法不一样,万事都要首先立下规矩,哪怕设立市舶司,暂时免去部分商贾的商贸赋税,也比没有设立市舶司要好。
来到辽东做生意的商贾,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做生意是要缴纳赋税的,这个责任天经地义,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而缴纳赋税之后,官府就要保证商贾在相对公正的环境之中做生意赚钱。
大明朝廷压根看不到这一点,朝廷破坏了商贸规则,其实就是给自身挖了一个巨大的坑,最终埋掉的是自身。
吴宗睿更加清楚的是,朝中官员通过朝廷不应该与民争利的口号,减轻甚至取消商贸赋税,维护商贾的利益,这就是官商勾结的结局,南方的商贾与士大夫几乎混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开了,他们通过兼并土地和做买卖,赚取大量的财富,却压根不关心农民和百姓的死活。
已经有了统一天下志向的吴宗睿,无力在其他地方推广征收商贸赋税的政策,但在自身管控的登莱之地和辽东,必须建立起来规矩。
待到史可法说完之后,吴宗睿略微思索之后,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宪之兄,你说的不错,辽东所辖一府一州六县,除开锦州和宁远两地稍强一些,其余地方都还很穷,有些地方还存在大量的荒芜之地,但我觉得,市舶司还是要成立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辽东必须定下规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征收商贸赋税,必须让来到辽东做生意的商贾形成习惯,他们想着在辽东做生意,就要缴纳商贸赋税。”
“也许我们这样做,商贾会望而却步,有些来到辽东的商贾,也有可能离开,但我们不必过于着急,慢慢来,确定下来规矩,而且严格执行规定,就能够逐渐的吸引商贾,看看登州和莱州的情形,不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史可法脸上还有为难的神情,毕竟他是负责辽东民生事宜的,快两年时间了,辽东发展的步伐依旧缓慢,他这个辽东巡抚,时常急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感觉在辽东做事情太过于辛苦,付出了努力却没有看到回报,远远比不上在登州的时候。
“大人,下官不是不同意设立市舶司,只是觉得时间不合适,辽东商贾的数量还很少,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觉华岛,而觉华岛的商贾,已经在登州缴纳了赋税,辽东就算是设立市舶司,也不可能征收他们的赋税,再说那些在辽东做生意的商贾,大都在艰难维持,下官专门在锦州和宁远两地看过,商贾维持的很艰难。”
吴宗睿再次点头。
“宪之兄,你说的这些事实,我都清楚,我们不妨灵活处理,市舶司还是要设立的,至于说该如何的征收赋税,可以变通,辽东的情况不同于登莱之地,那么市舶司在征收赋税的同时,考虑到商贾的实际情况,该免的免,该少收的少收,而且让商贾明白,官府是必须要征收商贸赋税的。”
“当下我们在辽东设立市舶司的目的,就是让所有商贾明白,在辽东做生意,必须要缴纳赋税,只有让商贾明白此事,日后我们才好做事情。”
“这就是给商贾立下规矩。”
史可法思索了一会,终于点头了。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安排成立市舶司的事宜。”
“好,我的意思,市舶司成立之后,由你直接负责,市舶司定下的赋税,以及该如何的征收赋税,该如何免去赋税,或者说少收赋税的事宜,都由你做出决定,市舶司的官吏,务必严格遵守规矩,绝不允许乱来,若是发现有不守规矩的官吏,严惩不贷。”
吴宗睿说到这里,手指重重的敲向义州与西平堡两个地方。
“宪之兄,按照我们的预计,辽东有一段平静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段时间,大力的发展商贸,我们发展的方向,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吸引商贾来到辽东,保证日常的交易,让百姓能够买到商品,其二就是展开对蒙古部落与后金的商贸交易。”
“对蒙古部落以及后金的商贸交易,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短时间我们无法吸引大量的商贾来到辽东,毕竟这里是非常之地,一般的商贾根本不敢到这里来。”
“我们用粮食、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物品,包括那些舶来品,与蒙古部落与后金做生意,肯定能够赚取大量的钱财,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这条商贸通道打开,必定有商贾来到辽东,而且这些商贾必定是有实力的商贾,只要他们来到辽东,且在辽东扎根,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商贾来到辽东。”
“我们可以鼓励登州和莱州的商贾到辽东来,帮助他们与蒙古部落以及后金做生意。”
。。。
吴宗睿有底气,他的背后有钱庄的支撑,由曾永忠负责的钱庄,规模迅速的发展壮大,其实力已经不是皇上和朝廷可以想象的,登州、莱州、山东,甚至包括南直隶的很多商贾,与钱庄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的将黄金白银存入到钱庄之中,有的从钱庄获取支持做生意,让钱庄大发其财,其掌握的财富几乎媲美登州市舶司。
辽东短时间发展不起来,吴宗睿不用过于的着急,登州市舶司与钱庄,就是两个最强的支柱,依靠着两大支柱,吴宗睿不仅能够扩充登莱新军,壮大自身的实力,也能够从容的建设辽东,让辽东逐渐变得富庶起来。
机会已经争取到,后金的皇太极短时间之内不可能侵扰辽东,吴宗睿也没有打算往辽河以东发展,所以这段时间,吴宗睿可以将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辽东民生事宜之中。
这里距离蓟辽督师府不过两百米左右的距离,官署的规模略小于蓟辽督师府。
桌案上面摆着辽东一府一州六县的地图,这是登莱新军斥候营经过数月的勘察之后绘制出来的地图,与朝廷的地图完全不一样。
吴宗睿和史可法看着地图已经有好一会的时间了。
“大人,下官觉得,在辽东设立市舶司,还是需要谨慎,辽东不同于登州和莱州,虽然去年到今年,辽东增加了不少的人口,也有部分商贾到这里来交易,但是辽东不少地方还是荒芜之地,辽东多年遭受战乱,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百姓对辽东的认识,一时半会是转不过弯来的,巡抚衙门派遣了不少人到京畿之地,鼓励那些地方的百姓和农户到辽东来,很多人都害怕,不愿意到辽东来。。。”
史可法一边说,吴宗睿一边微微点头。
郑孝孺不负众望,在京城搜集到大量的情报,特别是有关朝廷的重要情报,这些情报至关重要,帮助吴宗睿做出了不少的决定。
这一次吴宗睿决定在辽东设立市舶司,就是因为朝廷的一个动向。
逐渐掌握权力的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包括张溥和吴伟业等人,张溥已经升任詹事府少詹事,跻身正四品品阶,吴伟业出任詹事府大学士,正五品的品阶,表面看,詹事府主要掌管东宫的诸多事物,为太子服务,没有多大的权力,可谁都知道,詹事府的少詹事和大学士,相当于皇上的智囊,他们时常给太子授课,绝大部分时候皇上也会来听课,故而少詹事和大学士与皇上直接接触的时候很多。
非翰林一般不大可能进入詹事府。
詹事府的詹事、大学士和左庶子等,仕途顺利,得到皇上的重视,一般都会进入内阁,成为大明朝廷实际上的丞相。
朱由检决定征收练饷,减轻商贸赋税,与张溥和吴伟业等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张溥是复社领袖,在朝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威望也日渐高涨,加之张溥与吴伟业等人,有真才实学,其展现出来的学识,让朱由检服气,所以他们得到朱由检与朝廷的重视,也是预料之中。
朝廷决定再次减轻商贸赋税,引发了吴宗睿的警觉。
穿越的吴宗睿很清楚,当今的大明,农业是根本,能够让人活下去,商贸才是繁华富庶起来的根本,能够让人富裕起来,这个时代工业尚未真正的起步,农业与商贸业就是国家发展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
大明朝廷的政策,与社会的发展背道而驰,本应该轻徭役、重商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商贸赋税,实际做法是不断的增加农户和百姓负担,加征辽饷、剿饷和练饷,让本就连续遭遇灾荒的农民和百姓活不下去,另外一边,南方的商贾与士大夫家族勾结起来,囤积居奇,大肆发财,却不用缴纳一钱银子的商贸赋税。
大明朝廷的政策,表面上看对登莱之地与辽东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时间长了,这样的歪风肯定会刮到辽东,到时候在辽东做生意的商贾,不愿意承担商贸赋税,可能离开辽东到南方去做生意,也有可能想方设法的规避商贸赋税,让辽东的局势变得复杂。
现在的辽东,积贫积弱,还没有恢复,如此情况之下,设立市舶司征收商贸赋税,怎么看都不合适。
但吴宗睿的看法不一样,万事都要首先立下规矩,哪怕设立市舶司,暂时免去部分商贾的商贸赋税,也比没有设立市舶司要好。
来到辽东做生意的商贾,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做生意是要缴纳赋税的,这个责任天经地义,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而缴纳赋税之后,官府就要保证商贾在相对公正的环境之中做生意赚钱。
大明朝廷压根看不到这一点,朝廷破坏了商贸规则,其实就是给自身挖了一个巨大的坑,最终埋掉的是自身。
吴宗睿更加清楚的是,朝中官员通过朝廷不应该与民争利的口号,减轻甚至取消商贸赋税,维护商贾的利益,这就是官商勾结的结局,南方的商贾与士大夫几乎混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开了,他们通过兼并土地和做买卖,赚取大量的财富,却压根不关心农民和百姓的死活。
已经有了统一天下志向的吴宗睿,无力在其他地方推广征收商贸赋税的政策,但在自身管控的登莱之地和辽东,必须建立起来规矩。
待到史可法说完之后,吴宗睿略微思索之后,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宪之兄,你说的不错,辽东所辖一府一州六县,除开锦州和宁远两地稍强一些,其余地方都还很穷,有些地方还存在大量的荒芜之地,但我觉得,市舶司还是要成立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辽东必须定下规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征收商贸赋税,必须让来到辽东做生意的商贾形成习惯,他们想着在辽东做生意,就要缴纳商贸赋税。”
“也许我们这样做,商贾会望而却步,有些来到辽东的商贾,也有可能离开,但我们不必过于着急,慢慢来,确定下来规矩,而且严格执行规定,就能够逐渐的吸引商贾,看看登州和莱州的情形,不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史可法脸上还有为难的神情,毕竟他是负责辽东民生事宜的,快两年时间了,辽东发展的步伐依旧缓慢,他这个辽东巡抚,时常急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感觉在辽东做事情太过于辛苦,付出了努力却没有看到回报,远远比不上在登州的时候。
“大人,下官不是不同意设立市舶司,只是觉得时间不合适,辽东商贾的数量还很少,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觉华岛,而觉华岛的商贾,已经在登州缴纳了赋税,辽东就算是设立市舶司,也不可能征收他们的赋税,再说那些在辽东做生意的商贾,大都在艰难维持,下官专门在锦州和宁远两地看过,商贾维持的很艰难。”
吴宗睿再次点头。
“宪之兄,你说的这些事实,我都清楚,我们不妨灵活处理,市舶司还是要设立的,至于说该如何的征收赋税,可以变通,辽东的情况不同于登莱之地,那么市舶司在征收赋税的同时,考虑到商贾的实际情况,该免的免,该少收的少收,而且让商贾明白,官府是必须要征收商贸赋税的。”
“当下我们在辽东设立市舶司的目的,就是让所有商贾明白,在辽东做生意,必须要缴纳赋税,只有让商贾明白此事,日后我们才好做事情。”
“这就是给商贾立下规矩。”
史可法思索了一会,终于点头了。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安排成立市舶司的事宜。”
“好,我的意思,市舶司成立之后,由你直接负责,市舶司定下的赋税,以及该如何的征收赋税,该如何免去赋税,或者说少收赋税的事宜,都由你做出决定,市舶司的官吏,务必严格遵守规矩,绝不允许乱来,若是发现有不守规矩的官吏,严惩不贷。”
吴宗睿说到这里,手指重重的敲向义州与西平堡两个地方。
“宪之兄,按照我们的预计,辽东有一段平静的时期,我们要抓住这段时间,大力的发展商贸,我们发展的方向,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吸引商贾来到辽东,保证日常的交易,让百姓能够买到商品,其二就是展开对蒙古部落与后金的商贸交易。”
“对蒙古部落以及后金的商贸交易,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短时间我们无法吸引大量的商贾来到辽东,毕竟这里是非常之地,一般的商贾根本不敢到这里来。”
“我们用粮食、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物品,包括那些舶来品,与蒙古部落与后金做生意,肯定能够赚取大量的钱财,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这条商贸通道打开,必定有商贾来到辽东,而且这些商贾必定是有实力的商贾,只要他们来到辽东,且在辽东扎根,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商贾来到辽东。”
“我们可以鼓励登州和莱州的商贾到辽东来,帮助他们与蒙古部落以及后金做生意。”
。。。
吴宗睿有底气,他的背后有钱庄的支撑,由曾永忠负责的钱庄,规模迅速的发展壮大,其实力已经不是皇上和朝廷可以想象的,登州、莱州、山东,甚至包括南直隶的很多商贾,与钱庄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的将黄金白银存入到钱庄之中,有的从钱庄获取支持做生意,让钱庄大发其财,其掌握的财富几乎媲美登州市舶司。
辽东短时间发展不起来,吴宗睿不用过于的着急,登州市舶司与钱庄,就是两个最强的支柱,依靠着两大支柱,吴宗睿不仅能够扩充登莱新军,壮大自身的实力,也能够从容的建设辽东,让辽东逐渐变得富庶起来。
机会已经争取到,后金的皇太极短时间之内不可能侵扰辽东,吴宗睿也没有打算往辽河以东发展,所以这段时间,吴宗睿可以将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辽东民生事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