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西岸与辽河东岸的局势很紧张,颇有些剑拔弩张的味道,登莱新军和八旗军陈兵两岸,虎视眈眈,随时都准备发起进攻。
这种局面已经持续半月有余。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西平堡、义州和广宁三地的互市,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商贾依旧来来往往,忙的不亦乐乎,不少的商品从这里运走,所不同的是,运往后金的商品,商贾绕道辽河与浑河汇聚起来的三岔河,从耀州一带进入。
登莱新军与八旗军之间好像有默契,没有人去关注运送商品的商贾,相反,这些商贾的安全还得到了保证,不管是在辽河东岸还是西岸,都得到了军士的保护,一路畅通无阻。
蓟辽督师府早就给皇上和朝廷写去了奏折,奏折隐瞒了登莱新军渡过辽河作战的那一段,重点阐述了后金的八旗军陈兵辽河东岸,随时准备进击西平堡、义州和广宁等地。
大明朝廷的恐金症还是存在的,不管中原局势如何的混乱,一旦辽东出现问题,一旦后金鞑子准备入关作战,皇上和朝廷总是最为紧张的。
所以说,蓟辽督师府的这份奏折,在朝中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尽管中原出现了巨大的变故,尽管杨嗣昌自尽身亡,不过一旦辽东出现变故,皇上和朝廷的目光总是会转移过去。
洪承畴出任五省总督、陈行甲出任兵部尚书、孙传庭出任兵部右侍郎,兼任三边总督的塘报,很快抵达蓟辽督师府,随之到达的,是皇上的圣旨,圣旨勉励了蓟辽督师吴宗睿,要求吴宗睿率领登莱新军,抵御后金鞑子,维护辽东的稳定。
蓟辽督师府,厢房。
皇上的圣旨就摆在桌案上面,宣旨的礼部官员,已经到寅宾馆去歇息了。
吴宗睿看了看史可法和廖文儒等人,面对微笑开口了。
“皇上的圣旨来了,要求登莱新军固守辽东,不能够让后金鞑子闹事,更不能够让后金鞑子入关搅乱北直隶等地,这份责任很重,不过我登莱新军还是可以做到的。。。”
史可法与廖文儒等人都没有说话。
吴宗睿当初分析的形势,已经展现在眼前,后金遭遇惨败,损失了两万多的军士,但没有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还是固守在辽河东岸,没有越过辽河作战,而登莱新军同样驻扎在临时搭建的营地里面,与后金鞑子隔着辽河对峙。
局势看似紧张,其实史可法等人都明白,双方不会有多大的冲突,这样的局势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毕竟皇太极需要挽回颜面,不会主动撤离。
从互市依旧繁荣,就能够明白一切,不要小看后金那些进入互市的商贾,他们的嗅觉是最为敏锐的,如果后金的八旗军真的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商贾是绝不会在这样的时刻来做生意的,毕竟他们赔不起。
登莱新军与后金的八旗军在辽河两岸对峙,对于辽东巡抚衙门来说,是最好的局面,辽东的秋收已经全面铺开,必须有一段稳定的时间,让百姓收割田地里面的庄稼,这样百姓来年的生活才能够有保障。
吴宗睿说完之后,史可法站起身来,对着吴宗睿抱拳开口了。
“大人神算,下官以为,后金的皇太极也就是摆摆样子,八旗军不可能渡过辽河作战,驻扎在辽河对岸大营的八旗军,总人数不过五万人,而且以汉八旗军士为主,这就表明了皇太极的态度,不过是做做样子,找到台阶就下去了,下官还真的感觉到奇怪了,后金鞑子遭遇到如此的惨败,为什么能够忍气吞声,要说皇太极有深谋远虑,那还说得过去,可满人权贵都是崇信武力的,他们难道能够忍下去吗。”
史可法说完之后,廖文儒跟着开口了。
“史大人,可能是皇太极下定了决心,满人权贵也没有办法。。。”
吴宗睿笑着摆摆手。
“你们小看皇太极了,这么大的事情面前,皇太极是不可能单独做出决定的,必定要获得支持,大清国的满人权贵数量众多,满八旗军之中的牛录额真以上的军官,都可以称之为满人权贵,不过满人权贵之中真正的核心,还是亲王和郡王。”
“大清国的亲王,只有五个人,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郑亲王济尔哈朗,这五个人的意见至关重要,其中必定有人提出对峙的想法,皇太极从大清国的前途考虑,顺势而为,采纳了对峙的观点。”
“应该说,皇太极的选择是正确的。”
吴宗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史可法也笑着开口了。
“大人的分析很准确,下官口服心服,只要我登莱新军和八旗军在辽河两岸对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为有利的局面。”
吴宗睿脸上依旧带着微笑,慢慢的站起身来。
“皇太极选择与我登莱新军在辽河对峙,而不是选择大举进攻,这说明了皇太极态度的转变,我们需要分析到其中最为关键的地方。”
史可法与廖文儒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吴宗睿,他们不明白吴宗睿这些话的意思。
吴宗睿略微思索了一会,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皇太极的野心很大,一直都想着入主中原,推翻大明王朝,当然,这也是努尔哈赤当初最大的愿望,自天启年间以来,八旗军屡次在辽东作战,入关作战,每每获得胜利,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加之我大明遭遇天灾人祸,造反的百姓此起彼伏,内部不安定,外部遭遇八旗军的进攻,根本无法应对,这让我大明实力不断下降,而劫掠我大明的后金,实力不断增强,皇太极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入主中原的希望。”
“可是皇太极的野心,被我登莱新军阻碍了,因为我登莱新军的崛起,因为辽东的稳定,因为登州和莱州的稳定,皇太极察觉到了危机,不得不接受已经到来的危机。”
“后金的实力是明显不足的,处于极北之地,气候严寒,粮食产量很低,满人本是游牧民族,不熟悉农耕,皇太极创建了大清国,国力逐渐增强,人口增加,开始进驻城池,结束了游牧的生活,如此情况之下,农耕就成为了根本,成为维持大清国壮大的基础,皇太极本想着学习我大明王朝,巩固国本,强化农耕的作用,可惜的是,大清国的那些满人权贵,可没有这样的想法,长期以来,满人都是四处征伐,通过作战取得胜利,获取到财富,他们没有耐心从事农耕,他们信奉强者为尊,强者就可以掠夺弱者的财富,不需要亲自劳作,他们的这种认识,导致皇太极的决策遭遇到阻碍,根本无法全面推开。”
“其实,皇太极也就是有入主中原的野心,皇太极是一代枭雄,对于自身的实力有很清醒的分析和判断,绝不会盲目的自信,皇太极知道,满人入主中原只是奋斗的目的,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毕竟我大明王朝太过于的庞大。”
“远的不说,就说辽东的关宁锦防线,原蓟辽督师孙承宗大人构筑的这一道防线,就成为了满八旗的障碍,无法越过的障碍,八旗军数次入关作战,根本无法逾越这一道的关宁锦防线,要么选择从其他的地方入关作战,要么就选择绕过山海关作战。”
“孤军深入,没有根基的情况之下,大军会遭遇到巨大的危险,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所以满八旗屡次入关,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却不敢在关内逗留太长的时间,更没有想着蚕食我大明关内的城池,最终都是撤离了关内。”
“数年时间过去,八旗军入关作战,遭遇到我登莱新军,没有一次能够获得胜利,桀骜的皇太极,以及骄傲的满人权贵,不得不承认我登莱新军的强悍。”
“对于皇太极来说,这是最为痛苦的事实,根本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我说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了,若是没有我登莱新军,辽东的局势无法收拾,中原的局势无法收拾,皇上和朝廷恐怕难以支撑下去了。”
“一方面,我登莱新军阻碍了后金皇太极的野心,另外一方面,我登莱新军展现出来的实力,让皇上和朝廷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依靠我们稳定辽东的局势,扼制后金的八旗军。”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等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
“我们壮大实力,不仅仅是壮大登莱新军的规模,还要稳定地方,让百姓安居乐业,不管是登州和莱州,还是辽东,都必须要保持稳定,如此我们才有了底气,不惧怕任何的威胁。”
“总有一天,我登莱新军会改变一切。。。”
史可法与廖文儒等人听得很认真。
这样的情形,不是第一次了,史可法与廖文儒明白吴宗睿的心思。
数年时间过去,随着登莱新军实力的不断壮大,史可法和廖文儒等人倒是真正的看到了希望,一条他们从不敢想象的金光大道,已经出现在眼前。
这种局面已经持续半月有余。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西平堡、义州和广宁三地的互市,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商贾依旧来来往往,忙的不亦乐乎,不少的商品从这里运走,所不同的是,运往后金的商品,商贾绕道辽河与浑河汇聚起来的三岔河,从耀州一带进入。
登莱新军与八旗军之间好像有默契,没有人去关注运送商品的商贾,相反,这些商贾的安全还得到了保证,不管是在辽河东岸还是西岸,都得到了军士的保护,一路畅通无阻。
蓟辽督师府早就给皇上和朝廷写去了奏折,奏折隐瞒了登莱新军渡过辽河作战的那一段,重点阐述了后金的八旗军陈兵辽河东岸,随时准备进击西平堡、义州和广宁等地。
大明朝廷的恐金症还是存在的,不管中原局势如何的混乱,一旦辽东出现问题,一旦后金鞑子准备入关作战,皇上和朝廷总是最为紧张的。
所以说,蓟辽督师府的这份奏折,在朝中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尽管中原出现了巨大的变故,尽管杨嗣昌自尽身亡,不过一旦辽东出现变故,皇上和朝廷的目光总是会转移过去。
洪承畴出任五省总督、陈行甲出任兵部尚书、孙传庭出任兵部右侍郎,兼任三边总督的塘报,很快抵达蓟辽督师府,随之到达的,是皇上的圣旨,圣旨勉励了蓟辽督师吴宗睿,要求吴宗睿率领登莱新军,抵御后金鞑子,维护辽东的稳定。
蓟辽督师府,厢房。
皇上的圣旨就摆在桌案上面,宣旨的礼部官员,已经到寅宾馆去歇息了。
吴宗睿看了看史可法和廖文儒等人,面对微笑开口了。
“皇上的圣旨来了,要求登莱新军固守辽东,不能够让后金鞑子闹事,更不能够让后金鞑子入关搅乱北直隶等地,这份责任很重,不过我登莱新军还是可以做到的。。。”
史可法与廖文儒等人都没有说话。
吴宗睿当初分析的形势,已经展现在眼前,后金遭遇惨败,损失了两万多的军士,但没有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还是固守在辽河东岸,没有越过辽河作战,而登莱新军同样驻扎在临时搭建的营地里面,与后金鞑子隔着辽河对峙。
局势看似紧张,其实史可法等人都明白,双方不会有多大的冲突,这样的局势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毕竟皇太极需要挽回颜面,不会主动撤离。
从互市依旧繁荣,就能够明白一切,不要小看后金那些进入互市的商贾,他们的嗅觉是最为敏锐的,如果后金的八旗军真的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商贾是绝不会在这样的时刻来做生意的,毕竟他们赔不起。
登莱新军与后金的八旗军在辽河两岸对峙,对于辽东巡抚衙门来说,是最好的局面,辽东的秋收已经全面铺开,必须有一段稳定的时间,让百姓收割田地里面的庄稼,这样百姓来年的生活才能够有保障。
吴宗睿说完之后,史可法站起身来,对着吴宗睿抱拳开口了。
“大人神算,下官以为,后金的皇太极也就是摆摆样子,八旗军不可能渡过辽河作战,驻扎在辽河对岸大营的八旗军,总人数不过五万人,而且以汉八旗军士为主,这就表明了皇太极的态度,不过是做做样子,找到台阶就下去了,下官还真的感觉到奇怪了,后金鞑子遭遇到如此的惨败,为什么能够忍气吞声,要说皇太极有深谋远虑,那还说得过去,可满人权贵都是崇信武力的,他们难道能够忍下去吗。”
史可法说完之后,廖文儒跟着开口了。
“史大人,可能是皇太极下定了决心,满人权贵也没有办法。。。”
吴宗睿笑着摆摆手。
“你们小看皇太极了,这么大的事情面前,皇太极是不可能单独做出决定的,必定要获得支持,大清国的满人权贵数量众多,满八旗军之中的牛录额真以上的军官,都可以称之为满人权贵,不过满人权贵之中真正的核心,还是亲王和郡王。”
“大清国的亲王,只有五个人,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郑亲王济尔哈朗,这五个人的意见至关重要,其中必定有人提出对峙的想法,皇太极从大清国的前途考虑,顺势而为,采纳了对峙的观点。”
“应该说,皇太极的选择是正确的。”
吴宗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史可法也笑着开口了。
“大人的分析很准确,下官口服心服,只要我登莱新军和八旗军在辽河两岸对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为有利的局面。”
吴宗睿脸上依旧带着微笑,慢慢的站起身来。
“皇太极选择与我登莱新军在辽河对峙,而不是选择大举进攻,这说明了皇太极态度的转变,我们需要分析到其中最为关键的地方。”
史可法与廖文儒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吴宗睿,他们不明白吴宗睿这些话的意思。
吴宗睿略微思索了一会,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皇太极的野心很大,一直都想着入主中原,推翻大明王朝,当然,这也是努尔哈赤当初最大的愿望,自天启年间以来,八旗军屡次在辽东作战,入关作战,每每获得胜利,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加之我大明遭遇天灾人祸,造反的百姓此起彼伏,内部不安定,外部遭遇八旗军的进攻,根本无法应对,这让我大明实力不断下降,而劫掠我大明的后金,实力不断增强,皇太极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入主中原的希望。”
“可是皇太极的野心,被我登莱新军阻碍了,因为我登莱新军的崛起,因为辽东的稳定,因为登州和莱州的稳定,皇太极察觉到了危机,不得不接受已经到来的危机。”
“后金的实力是明显不足的,处于极北之地,气候严寒,粮食产量很低,满人本是游牧民族,不熟悉农耕,皇太极创建了大清国,国力逐渐增强,人口增加,开始进驻城池,结束了游牧的生活,如此情况之下,农耕就成为了根本,成为维持大清国壮大的基础,皇太极本想着学习我大明王朝,巩固国本,强化农耕的作用,可惜的是,大清国的那些满人权贵,可没有这样的想法,长期以来,满人都是四处征伐,通过作战取得胜利,获取到财富,他们没有耐心从事农耕,他们信奉强者为尊,强者就可以掠夺弱者的财富,不需要亲自劳作,他们的这种认识,导致皇太极的决策遭遇到阻碍,根本无法全面推开。”
“其实,皇太极也就是有入主中原的野心,皇太极是一代枭雄,对于自身的实力有很清醒的分析和判断,绝不会盲目的自信,皇太极知道,满人入主中原只是奋斗的目的,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毕竟我大明王朝太过于的庞大。”
“远的不说,就说辽东的关宁锦防线,原蓟辽督师孙承宗大人构筑的这一道防线,就成为了满八旗的障碍,无法越过的障碍,八旗军数次入关作战,根本无法逾越这一道的关宁锦防线,要么选择从其他的地方入关作战,要么就选择绕过山海关作战。”
“孤军深入,没有根基的情况之下,大军会遭遇到巨大的危险,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所以满八旗屡次入关,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却不敢在关内逗留太长的时间,更没有想着蚕食我大明关内的城池,最终都是撤离了关内。”
“数年时间过去,八旗军入关作战,遭遇到我登莱新军,没有一次能够获得胜利,桀骜的皇太极,以及骄傲的满人权贵,不得不承认我登莱新军的强悍。”
“对于皇太极来说,这是最为痛苦的事实,根本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我说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了,若是没有我登莱新军,辽东的局势无法收拾,中原的局势无法收拾,皇上和朝廷恐怕难以支撑下去了。”
“一方面,我登莱新军阻碍了后金皇太极的野心,另外一方面,我登莱新军展现出来的实力,让皇上和朝廷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依靠我们稳定辽东的局势,扼制后金的八旗军。”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等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
“我们壮大实力,不仅仅是壮大登莱新军的规模,还要稳定地方,让百姓安居乐业,不管是登州和莱州,还是辽东,都必须要保持稳定,如此我们才有了底气,不惧怕任何的威胁。”
“总有一天,我登莱新军会改变一切。。。”
史可法与廖文儒等人听得很认真。
这样的情形,不是第一次了,史可法与廖文儒明白吴宗睿的心思。
数年时间过去,随着登莱新军实力的不断壮大,史可法和廖文儒等人倒是真正的看到了希望,一条他们从不敢想象的金光大道,已经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