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都在榜上了,这个解元跑不了了。当初因为自家姑娘考个县试第一场第一,就闹了那么一场大动静。这次乡试得了解元,对大晋来说不亚于一场地震。既然大家都会知道,不如他现在嚷嚷出来,好把昨晚憋的心里的话一股脑地说出来,搏个心里痛快。
昨晚听大家吹嘘自家主子,他什么都不能说,可是憋屈死他了。
现在他家姑娘,是解元,哈哈,是解元了,比所有参加乡试的大老爷们都厉害,看谁还在他面前嘚瑟。
他这么一嚷,看榜的人“嗡”地一声就炸了。
“什么?”
“这怎么可能?”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看向红榜最上头的名字,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赵如熙”三个字。
“赵如熙?应该是同名同姓的吧?”
“对,肯定不是那个知微居士。知微居士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听说还是半道里认回来的,原先在乡下连书都没得读,怎么可能中举,还是解元?”
“可不是?画画厉害还有可能说是天赋太高;科举没有十年寒窗,再如何聪明也不可能考上解元。”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否认着。
倒是有一个声音弱弱地道:“我倒是听说有一个女子参加了乡试,好像就是赵知微。”
不过这人也知道这话容易犯众怒,不敢大声说话,只小声嘟哝,没掀起什么大浪。
不管是考上的,还是没考上的,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或自家主子不如一个小女娃子,众口一词地把赵如熙否认了,最后取得共识。
既然所有人都认为这事不可能,那就铁定不可能。
大家的心理得到了安慰,正想找刚才乱叫的那小子的麻烦,却不想小乐是个机灵的,他早在叫嚷的时候,就打定了快速溜走的主意。话声未落,他趁着大家发呆的功夫,就从人群里钻了出去。
在红榜帖出来后,考上的、没考上的,都尘埃落定,许多人赶着回去报信,有些人往外走,有些人往里挤,人群再也不像原先那般拥挤得厉害,松散了许多,这给了小乐机会。连对他最为关注的舞墨都没揪到他的衣襟,回过神来就发现小乐没了踪影。
找不到小乐,大家也没在意。自己的喜怒哀乐还管不完呢,谁有精力去管别人的事?
衙役报喜是有赏钱的。而且京城还不比别处,这里富贵人家多,世家大族一高兴,几十、上百两赏钱都常见,可不是乡下人家能比的。报喜绝对是个再好不过的美差。
所以京城府尹那边除了当值的,其他衙役都出动了,早在白榜帖出来时他们就得了消息,分区分工,以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给考中的人报喜。多跑一家,就多得一份赏钱。
小乐这里从人群里挤出来、撒丫子往绥平伯府跑的时候,那头跑得最快的三队衙役已经把前三名的报喜任务分了。等小乐跑到伯府附近的巷子时,就看到衙役往这边来了。
小乐知道,他报喜在衙役前头,那赏钱绝对是不一样的。可如果报在后头,伯爷、夫人虽看在他辛苦一晚的面上会给赏钱,但赏钱不会太多。
他顿时急了,拼了老命往前跑,终于赶在衙役前面进了伯府,一路往前冲。门房看到他回来,还想问他话呢,就看到小乐咧着嘴一路冲进去了。
“嘿,这小子……”门房顿时高兴起来,“看小乐这样子,咱们伯府怕是有喜事了。”
另一个门房刚要开口,就听巷子里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又是哪家中举了?咱们这一带还有谁家也去考了乡试?”他问道。
同伴却顾不上他了,指着越来越近的衙役,结结巴巴地道:“是、是来咱们府上的。”
绥平伯府和隔壁邻居都占地挺大,这条巷子就只有几户人家。其他几家没听说有参加乡试的,也就他家姑娘才考完,等着放榜。再联系刚才小乐进去时的那模样,门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站了起来,扔下一句:“你在这儿守着,我去禀报伯爷、夫人。”话声未落,人已跑出去老远了。
剩下的门房骂道:“狗东西,就会取巧儿。”这时候去报喜,可是有赏钱的。
骂完,他又嘟哝了一句:“跑得再快也没人家小乐快。”
按理说小乐这样的小厮,没有主子的传话是不允许进二门的。
但今天特殊,垂花门守门的婆子都知道小乐是去看榜去了。
这会儿见他飞跑回来,脸上还带着笑,婆子们就知道有好消息,也知道伯爷、夫人急于知道消息,不敢拦他,由着他跑进去了。不过还是派了一个人跟着,免得出事担责任。
赵元勋和朱氏互相安慰了一番,又去安抚了老夫人,但这心里总还抱着一丝希望。两人都呆在老夫人院里,没心思做别的,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这会儿急听院门口有丫鬟惊喜的叫声,还依稀听到了小乐的声音,两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老夫人这会儿正喝茶呢,急得差点没呛着,还是玳瑁接了她手中的茶盏,给她拍背,这才好些。
老夫人站起来,朝门口看去,就见小乐跑进来了,可因为跑得太急,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根本说不了话。旁边赵元勋和朱氏一个劲儿地问他:“怎么样?姑娘是不是中了?”
小乐猛地点头。
“中了?真的?”
小乐又点头。
“哈哈,中了中了。”赵元勋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朱氏则直接红了眼眶,用手帕捂着嘴,眼泪夺眶而出。
“是……是解元。”小乐好不容易喘上了气,“咱们姑娘,是头名解元。”
“啥?你说啥?”赵元勋一把握住小乐的肩膀,“你刚刚说啥?解元?姑娘考了头名,是解元?”
小乐又猛地点头。
“这、这……我不是在做梦吧?夫人,你掐我一下。”赵元勋不敢置信地道。
朱氏正想伸手,就听一个丫鬟飞快地跑了进来,叫道:“老夫人、伯爷、夫人,衙役来报喜了。咱们姑娘中了头名解元。”
昨晚听大家吹嘘自家主子,他什么都不能说,可是憋屈死他了。
现在他家姑娘,是解元,哈哈,是解元了,比所有参加乡试的大老爷们都厉害,看谁还在他面前嘚瑟。
他这么一嚷,看榜的人“嗡”地一声就炸了。
“什么?”
“这怎么可能?”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看向红榜最上头的名字,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赵如熙”三个字。
“赵如熙?应该是同名同姓的吧?”
“对,肯定不是那个知微居士。知微居士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听说还是半道里认回来的,原先在乡下连书都没得读,怎么可能中举,还是解元?”
“可不是?画画厉害还有可能说是天赋太高;科举没有十年寒窗,再如何聪明也不可能考上解元。”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否认着。
倒是有一个声音弱弱地道:“我倒是听说有一个女子参加了乡试,好像就是赵知微。”
不过这人也知道这话容易犯众怒,不敢大声说话,只小声嘟哝,没掀起什么大浪。
不管是考上的,还是没考上的,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或自家主子不如一个小女娃子,众口一词地把赵如熙否认了,最后取得共识。
既然所有人都认为这事不可能,那就铁定不可能。
大家的心理得到了安慰,正想找刚才乱叫的那小子的麻烦,却不想小乐是个机灵的,他早在叫嚷的时候,就打定了快速溜走的主意。话声未落,他趁着大家发呆的功夫,就从人群里钻了出去。
在红榜帖出来后,考上的、没考上的,都尘埃落定,许多人赶着回去报信,有些人往外走,有些人往里挤,人群再也不像原先那般拥挤得厉害,松散了许多,这给了小乐机会。连对他最为关注的舞墨都没揪到他的衣襟,回过神来就发现小乐没了踪影。
找不到小乐,大家也没在意。自己的喜怒哀乐还管不完呢,谁有精力去管别人的事?
衙役报喜是有赏钱的。而且京城还不比别处,这里富贵人家多,世家大族一高兴,几十、上百两赏钱都常见,可不是乡下人家能比的。报喜绝对是个再好不过的美差。
所以京城府尹那边除了当值的,其他衙役都出动了,早在白榜帖出来时他们就得了消息,分区分工,以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给考中的人报喜。多跑一家,就多得一份赏钱。
小乐这里从人群里挤出来、撒丫子往绥平伯府跑的时候,那头跑得最快的三队衙役已经把前三名的报喜任务分了。等小乐跑到伯府附近的巷子时,就看到衙役往这边来了。
小乐知道,他报喜在衙役前头,那赏钱绝对是不一样的。可如果报在后头,伯爷、夫人虽看在他辛苦一晚的面上会给赏钱,但赏钱不会太多。
他顿时急了,拼了老命往前跑,终于赶在衙役前面进了伯府,一路往前冲。门房看到他回来,还想问他话呢,就看到小乐咧着嘴一路冲进去了。
“嘿,这小子……”门房顿时高兴起来,“看小乐这样子,咱们伯府怕是有喜事了。”
另一个门房刚要开口,就听巷子里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又是哪家中举了?咱们这一带还有谁家也去考了乡试?”他问道。
同伴却顾不上他了,指着越来越近的衙役,结结巴巴地道:“是、是来咱们府上的。”
绥平伯府和隔壁邻居都占地挺大,这条巷子就只有几户人家。其他几家没听说有参加乡试的,也就他家姑娘才考完,等着放榜。再联系刚才小乐进去时的那模样,门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站了起来,扔下一句:“你在这儿守着,我去禀报伯爷、夫人。”话声未落,人已跑出去老远了。
剩下的门房骂道:“狗东西,就会取巧儿。”这时候去报喜,可是有赏钱的。
骂完,他又嘟哝了一句:“跑得再快也没人家小乐快。”
按理说小乐这样的小厮,没有主子的传话是不允许进二门的。
但今天特殊,垂花门守门的婆子都知道小乐是去看榜去了。
这会儿见他飞跑回来,脸上还带着笑,婆子们就知道有好消息,也知道伯爷、夫人急于知道消息,不敢拦他,由着他跑进去了。不过还是派了一个人跟着,免得出事担责任。
赵元勋和朱氏互相安慰了一番,又去安抚了老夫人,但这心里总还抱着一丝希望。两人都呆在老夫人院里,没心思做别的,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这会儿急听院门口有丫鬟惊喜的叫声,还依稀听到了小乐的声音,两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老夫人这会儿正喝茶呢,急得差点没呛着,还是玳瑁接了她手中的茶盏,给她拍背,这才好些。
老夫人站起来,朝门口看去,就见小乐跑进来了,可因为跑得太急,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根本说不了话。旁边赵元勋和朱氏一个劲儿地问他:“怎么样?姑娘是不是中了?”
小乐猛地点头。
“中了?真的?”
小乐又点头。
“哈哈,中了中了。”赵元勋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朱氏则直接红了眼眶,用手帕捂着嘴,眼泪夺眶而出。
“是……是解元。”小乐好不容易喘上了气,“咱们姑娘,是头名解元。”
“啥?你说啥?”赵元勋一把握住小乐的肩膀,“你刚刚说啥?解元?姑娘考了头名,是解元?”
小乐又猛地点头。
“这、这……我不是在做梦吧?夫人,你掐我一下。”赵元勋不敢置信地道。
朱氏正想伸手,就听一个丫鬟飞快地跑了进来,叫道:“老夫人、伯爷、夫人,衙役来报喜了。咱们姑娘中了头名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