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口迁徙要么就是因为战乱不得不迁徙,要么就是某些地方的人口太少了,需要迁徙人口过去开发.
大唐的这几次人口迁徙却不是这两种,只是为了往新占领的地方掺沙子.
就拿高原来说,大唐新占的地方很多是原苏比国的,这个国家和中原好歹是有不少交流的,对打败将他们灭国的吐蕃人的大唐也没什么太大的敌意,但总归这里的人没有接受过汉人的统治.
所以像这种汉人影响很空白的地方,往里边移民是必然的事情,不然如果还是和以前一样,高原人就是高原人,那他们永远对汉人政权都不会有归属感.
更别说还有不少占领的地方是吐蕃的固有势力范围,那里的人都是根深蒂固的吐蕃人族群,这样的人如果不往里掺点沙子,弄点汉民,搞不好天天会谋算着造反,把汉人赶出高原去.
所以大唐除了派和尚借着弘扬佛法的机会正面宣传大唐的美好,汉人的友善,还要把大唐治下的百姓迁徙进去.
不光是汉人,还有其他民族的,比如撩人,羌人,还有一些迁徙到陇南的突厥人.
迁徙的民族越多,沙子掺的就越好,因为民族多了聚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低.
至于说武元庆担心会闹起乱子来,主要是除了汉民,撩人,羌人突厥人都比较彪悍,说直白点就是脑子没那么够用,彪呼呼的容易惹事.
说起来能支持多地进行百姓迁移,得要多亏了大唐自建国后的休养生息.
要不是这几年战争并不多,各地发展都非常平稳,经济复苏,自然灾害也相对的比隋末少了很多,让百姓们生活都比以前富足,人口也越来越多,想迁徙汉民到草原,高原还真不是容易实现的事情.
隋炀帝大业五年时候,全国人口八百九十多万户,约四千六百多万人,经过三次征讨高句丽,隋末群雄乱战,人口、户口骤减.到了大唐建立,武德年间,仅于两百多万户.当然这个肯定是有水分的,因为逃民没有登记在册的隐居山间的还有很多的,还有世家大族隐匿的人口也有很多,这是为了逃税.
所以大体来算,武德年间人口应该在不到三百万户,一千多万人.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贞观这十年间,大唐人口有了长足的增长.
这时候的人口增长可不像后世受计划生育影响的那种人口增长.
这时候晚上是没有娱乐活动的,百姓还大都有夜盲症,天色一暗就看不清楚东西了,所以一到晚上就不出门了.
不出门能干吗,睡觉吧,哪里能睡那么长时间,当然就嘿咻嘿咻过过夫妻生活了,又没有什么避孕措施,当然这时候的人们也不会避孕的,谁都知道开枝散叶是孝道的体现,没听说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至于说养不起,谁管那么多,生下来再说.于是孩子就一个一个出生了.
想想吧,连皇帝都是这样的,长孙从六一九年也就是大唐刚建立后生下长子李承乾开始,这么些年就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了.
普通百姓怎么也不会比长孙差了吧,所以这么些年来,每户生五六个是绝对不成问题的,然后夭折概率很高,去掉一半,每户也起码增加两三个孩子了.
于是就有了人口红利可以享受.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有人可能会说,二十年间,生下的孩子都还是小孩,怎么能算到劳动人口里呢.
这就要说起在古代,或者穷人家来说孩子六七岁就可以算作劳动人口了.
要知道这时候可是十二三岁就成亲,生儿育女当爹娘的,就可能要养活一家人的.
四五岁在后世还吃奶的孩子,这时候很可能就跟着下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里养着牲畜的可能还要去割草喂养了,五六岁孩子喂牛的乡间地头也不会少见的.
有人可能会说二十年了,很多人都变成老人了,也不能算在劳动人口里了.这个问题,咱先不说古代穷人家的老人只要能下地就一定会干活这样的话,单说古代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就知道古代基本不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三十多岁就能自称老夫的年代,说什么老了干不动活就纯属扯淡的,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屈指可数.
所以,二十年的蓬勃发展让大唐增加了相当大一匹劳动力.人多力量大,正是有了这样的人口红利,这些可以算作劳动人口的孩童,大唐才能往草原,高原迁徙人口.
中原腹地的人们不会愿意到草原,高原这样的蛮荒之地,但对于边境苦寒之地的人来说,可以获得远比在原籍多的多的土地,还能享受到五年免赋税徭役的优厚政策,朝廷还发放一年的口粮,足以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从头发展了.
人离乡贱?
要是本就生活不易,本就贱命一条,还在乎什么离不离乡.
高原人口不多,加上只占了原吐蕃的一多半疆域,多半个高原上只需迁徙人口二十多万就足够了,就按一家四口算,差不过也就是五万户左右.
说起高原人口来还闹了个大笑话,大唐朝中统计是按照吐蕃大概兵力算的,说吐蕃有三十万左右的常备兵力,按十比一来算,起码有三百万人口.
大唐所占治下应该有一百五十多万,所以要迁移五十万百姓才刚刚够起到作用.
然后很多朝臣都开始反对了,说一下迁徙五十万人代价太大,靡费太多.
李承乾到大牢里和武元庆说起的时候武元庆差点没笑喷了.
三百万?户部的官员都是猪吗?就吐蕃那高原环境,那奴隶制社会的生活水准,能有那么多人口吗?
三百万,这尼玛比被大唐灭掉的东突厥帝国人口还要多,东突厥最后算下来人口也不过百万人不到.
就敢怼的李世民签下了渭水之盟,敢怼的从东边的高句丽,到西边西域,吐谷浑臣服于突厥了.
吐蕃要有三百万人,还不得把周边国家全给灭了啊.
大唐的这几次人口迁徙却不是这两种,只是为了往新占领的地方掺沙子.
就拿高原来说,大唐新占的地方很多是原苏比国的,这个国家和中原好歹是有不少交流的,对打败将他们灭国的吐蕃人的大唐也没什么太大的敌意,但总归这里的人没有接受过汉人的统治.
所以像这种汉人影响很空白的地方,往里边移民是必然的事情,不然如果还是和以前一样,高原人就是高原人,那他们永远对汉人政权都不会有归属感.
更别说还有不少占领的地方是吐蕃的固有势力范围,那里的人都是根深蒂固的吐蕃人族群,这样的人如果不往里掺点沙子,弄点汉民,搞不好天天会谋算着造反,把汉人赶出高原去.
所以大唐除了派和尚借着弘扬佛法的机会正面宣传大唐的美好,汉人的友善,还要把大唐治下的百姓迁徙进去.
不光是汉人,还有其他民族的,比如撩人,羌人,还有一些迁徙到陇南的突厥人.
迁徙的民族越多,沙子掺的就越好,因为民族多了聚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低.
至于说武元庆担心会闹起乱子来,主要是除了汉民,撩人,羌人突厥人都比较彪悍,说直白点就是脑子没那么够用,彪呼呼的容易惹事.
说起来能支持多地进行百姓迁移,得要多亏了大唐自建国后的休养生息.
要不是这几年战争并不多,各地发展都非常平稳,经济复苏,自然灾害也相对的比隋末少了很多,让百姓们生活都比以前富足,人口也越来越多,想迁徙汉民到草原,高原还真不是容易实现的事情.
隋炀帝大业五年时候,全国人口八百九十多万户,约四千六百多万人,经过三次征讨高句丽,隋末群雄乱战,人口、户口骤减.到了大唐建立,武德年间,仅于两百多万户.当然这个肯定是有水分的,因为逃民没有登记在册的隐居山间的还有很多的,还有世家大族隐匿的人口也有很多,这是为了逃税.
所以大体来算,武德年间人口应该在不到三百万户,一千多万人.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贞观这十年间,大唐人口有了长足的增长.
这时候的人口增长可不像后世受计划生育影响的那种人口增长.
这时候晚上是没有娱乐活动的,百姓还大都有夜盲症,天色一暗就看不清楚东西了,所以一到晚上就不出门了.
不出门能干吗,睡觉吧,哪里能睡那么长时间,当然就嘿咻嘿咻过过夫妻生活了,又没有什么避孕措施,当然这时候的人们也不会避孕的,谁都知道开枝散叶是孝道的体现,没听说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至于说养不起,谁管那么多,生下来再说.于是孩子就一个一个出生了.
想想吧,连皇帝都是这样的,长孙从六一九年也就是大唐刚建立后生下长子李承乾开始,这么些年就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了.
普通百姓怎么也不会比长孙差了吧,所以这么些年来,每户生五六个是绝对不成问题的,然后夭折概率很高,去掉一半,每户也起码增加两三个孩子了.
于是就有了人口红利可以享受.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有人可能会说,二十年间,生下的孩子都还是小孩,怎么能算到劳动人口里呢.
这就要说起在古代,或者穷人家来说孩子六七岁就可以算作劳动人口了.
要知道这时候可是十二三岁就成亲,生儿育女当爹娘的,就可能要养活一家人的.
四五岁在后世还吃奶的孩子,这时候很可能就跟着下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里养着牲畜的可能还要去割草喂养了,五六岁孩子喂牛的乡间地头也不会少见的.
有人可能会说二十年了,很多人都变成老人了,也不能算在劳动人口里了.这个问题,咱先不说古代穷人家的老人只要能下地就一定会干活这样的话,单说古代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就知道古代基本不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三十多岁就能自称老夫的年代,说什么老了干不动活就纯属扯淡的,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屈指可数.
所以,二十年的蓬勃发展让大唐增加了相当大一匹劳动力.人多力量大,正是有了这样的人口红利,这些可以算作劳动人口的孩童,大唐才能往草原,高原迁徙人口.
中原腹地的人们不会愿意到草原,高原这样的蛮荒之地,但对于边境苦寒之地的人来说,可以获得远比在原籍多的多的土地,还能享受到五年免赋税徭役的优厚政策,朝廷还发放一年的口粮,足以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从头发展了.
人离乡贱?
要是本就生活不易,本就贱命一条,还在乎什么离不离乡.
高原人口不多,加上只占了原吐蕃的一多半疆域,多半个高原上只需迁徙人口二十多万就足够了,就按一家四口算,差不过也就是五万户左右.
说起高原人口来还闹了个大笑话,大唐朝中统计是按照吐蕃大概兵力算的,说吐蕃有三十万左右的常备兵力,按十比一来算,起码有三百万人口.
大唐所占治下应该有一百五十多万,所以要迁移五十万百姓才刚刚够起到作用.
然后很多朝臣都开始反对了,说一下迁徙五十万人代价太大,靡费太多.
李承乾到大牢里和武元庆说起的时候武元庆差点没笑喷了.
三百万?户部的官员都是猪吗?就吐蕃那高原环境,那奴隶制社会的生活水准,能有那么多人口吗?
三百万,这尼玛比被大唐灭掉的东突厥帝国人口还要多,东突厥最后算下来人口也不过百万人不到.
就敢怼的李世民签下了渭水之盟,敢怼的从东边的高句丽,到西边西域,吐谷浑臣服于突厥了.
吐蕃要有三百万人,还不得把周边国家全给灭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