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广州新兵们,包括新招募的一万八旗兵训练热情极高,由于旗人两百多年来不事生产,除了当兵,根本就没有生存的能力,有一点好的是他们对当兵没有汉人百姓那么强的抵触,好男不当兵不是他们的文化传统,他们就是干这个的。
因此当穆克德讷确认朱敬伦没有造反后,他们给朱敬伦当兵的热情很高,不管是过去有兵额的八旗正兵,还是没有兵额的养育兵甚至余丁,适龄青年几乎都当兵了,现在每天被留在广州训练士兵的黑狗等军官操练的觎仙觎死,但一个个却毫无怨言,毕竟每天走一天路(训练步伐),或者站着不动(站军姿),甚至排排队(队列训练),每个月就有五两银子,这可比去码头扛活多五倍,谁也不想丢了饭碗。
至于那些新安乡勇,就跟更不用说了,这些新安新兵,是陈曲直从新安招募来的,当时朱敬伦担心广州兵力不足,震慑不住旗人,就让陈曲直回去招兵,只招到了一万人。不过这一万人早就羡慕新安军的同伴拿的高薪了,而且他们跟新安军中的老兵,基本上都有亲戚关系,这批新兵中大多数都是跟其中某个人,甚至某些人都是同一个村子或者同一个宗族,因为陈曲直回去招兵的时候,乡绅和宗族族长们当时听说朱敬伦造反了,严禁家族子弟加入,只有那些已经有家族子弟加入,已经撇不开关系的宗族,才不得不破釜沉舟继续派人来。
这些新安新兵是有一些底子的,在反割地运动期间,他们足足训练了有一年时间,很多都是朱敬伦派人去帮助他们训练的,现在一个个已经走的很整齐,那些八旗兵有些不服气,大概也是他们这群老爷兵肯认真训练的原因。
只是新安新兵一直嚷嚷着要步枪,朱敬伦却一时无法提供给他们,兵工厂已经开足马力生产了,但是技术工人们还不够成熟,次品率抬高,每个月也只能生产300只左右,现在是优先供应作战部队,只能给他们发一些老枪,让他们凑合着用来练习,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训练好了,才能有真正能打仗的新枪。
黑狗对不能让他去打仗非常不满,但是朱敬伦有自己的考虑,第一黑狗是五坑军统领,五坑军是由客家人组成的,尤其是鹤山客家人,现在就是回军鹤山,这些人跟当地土人团勇仇深似海,让他们去打,确实更容易打赢,但是造成的伤亡也肯定更大,这些人绝对不会留手不说,他们打起来也更加玩命,不但是他们的对手还是他们自己,都肯定会死伤更多,这是朱敬伦不想看到的。
另外,朱敬伦很顾忌这些人一旦杀红了眼,就根本不可能听话了,憋了几年的仇恨,一旦他们打败了土人团勇,会怎么办,朱敬伦肯定会有人不顾军规,屠杀俘虏,之后甚至会反攻土人的地盘,制造更大规模的械斗。
所以尽管张宝铭坚持要求五坑军回去帮忙,但朱敬伦以五坑军分散到了肇庆、潮州等地兵力不足为由,坚持派新安军去作战,不让派自己的子弟兵回去,不但让张宝铭不满意,就是这些士兵也不满意,而现在训练新兵的,就是他们,他们怎能不下死手。dudu1();
广州城练兵进展很顺利,朱敬伦觉得在清廷结束政治洗牌,然后腾出手来处理广东事务之前,这些人就能形成战斗力,至于到时候这些旗人会站在那一边,就让他们自己选择吧,在他们站队之前,朱敬伦是不会给他们发枪的。
如果他们能表现出忠诚,那对朱静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一想到自己将来跟清廷开战的时候,会有一只八旗军队给自己效力,他就异常的期待,当年满洲人入关,前面为他们冲锋陷阵大多数都是明朝的降兵,比如吴三桂这样的,他们多数时候只需要跟在后面接收城池,每每读到这段历史,就让朱敬伦觉得羞耻,如果他也能如法炮制,倒不失为一个雪耻的办法。
另一边侯进和方山已经带人到了鹤山。
一万久经战阵,早就能够熟练使用西方主流的线膛步枪和开花大炮作战的军队,不是一些仅仅买了一些洋枪,根本不会正确使用的土勇能够抵挡的,这些土勇刚刚将客家人再次封锁在山里,就被人从背后痛击,山上的客家乡勇趁机下山冲击,不到一天时间,他们就打通了客家人对外的联系,解除了封锁。
之前鹤山客家人一直躲在深山中,生活条件相当的困苦,也快到了坚持不住的时候,就是在那种绝望之下,他们才会义无反顾的加入朱敬伦的麾下,都不顾朱敬伦是不是造反,而且还迫不得已接受朱敬伦苛刻的要求,先帮朱敬伦消灭了肇庆的耆龄,然后朱敬伦才帮他们夺回失地。
客家人履行了承诺,现在该朱敬伦履行承诺了。
侯进打开山口,客家人的武装依次下山,跟新安军配合,向着他们的故土进发。dudu2();
当地土勇不断的失败,他们怎么勇敢也无法抵抗数万复仇心切的客家练勇,加上有大炮、步枪和正规训练的新安军,从黄茅壁下山后十天内,客家人就收复了整个云乡的失地,接着向双桥进发。
云乡和双桥是鹤山县客家人按照乡约保留的两个聚居地,其他地方的土地都放弃了,当时签订契约的时候,客家人是出于不利状态,高三带着几个乡绅亲自找上朱敬伦,在朱敬伦的主持下,在水口立的约定,现在他们的土地都收回来了,但是人已经不是过去的人了,有许许多多的老面孔已经看不到了。
土勇也不乐观,他们这些土勇,是新安县勇撤走之后,他们看到占据优势,在潭三等投机地主武装的忽悠下,又拿起武器,越过乡约规定的边界,将客家人仅存的两个据点吞并,将所有的客家人都赶进了黄茅壁的大山之中,他们以为他们可以像恩平县那样,将所有的客家人土地都收归己有,但他们发现,他们错了,新安县勇又回来了,他们依然打不过,他们依然吐出了吞并的土地,又一次返回约定规定的地界,他们中老面孔也有很多不见了,那些人都白死了吗。
最终居于劣势的鹤山乡绅,再次被方山请到了约碑跟前,跟一个个横眉冷对的客家乡绅一起重申了约定,发誓互不侵犯,但是他们双方谁还会相信谁,这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打了败仗的乡勇也好,终于收回了土地的客勇也罢,虽然不是士兵,但是械斗的久了,战斗经验比老兵还丰富,最重要的是他们上了战场不会出现怯阵情况,只要进行正规训练,就都是好兵。
重申约定之后,方山带人驻扎在鹤山各地,尤其是在土客势力犬牙交错的云乡和双桥,就在他们边界处,这个村子扎一个营,那个村子扎一个营,接着就开始招募士兵。
无论土客乡勇,方山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但是方山告诉这些投降的士兵,得让他们的宗族或者乡绅给他们具保,否则是不收的,如果是流民的话,则可以找自家亲戚具保,如果连亲戚都没有,那就没办法了,这样的无组织分子,新安军一向是不收的。dudu3();
还好,广东的宗族组织一向都很强大,即便偶尔有外地流浪来的流民,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组织,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单独生存下去,至少都有一个组织,哪怕是给人当佃户,也该有个地主不是。
事实上这些土客乡勇,大多数也是在土客械斗中,才离开土地的,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因为土客械斗让他们失去了土地,或者让他们宗族,或者让他们的地主失去了土地,他们失业后被组织起来,训练成乡勇,然后加入了异常惨烈的械斗之中。
这样的人有多少,数不胜数,根据李亚男等客家头目的情报,他们认为鹤山县包围他们的土人团勇人数多达三万,如果不是谭才等人被张千山招募走了,光是鹤山一带的土勇,就有五万人。
这些人不光有鹤山的,开平、恩平、新宁、高明、高要的都有,甚至连没卷入土客械斗但是在土客械斗中提供了大量人马的阳江人也有,几乎是周边的县全都有,因为土客械斗的根源就是人地矛盾,鹤山等县地少人多,周边各县基本上也都是这样,所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人无所事事,没有耕种的土地的话,参加团练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职业。
土客械斗的最高峰,土客双方,都拥有超过十万的兵力,即便只是现在在鹤山这里的,如果将来土客双方都被朱敬伦招募走了,人数恐怕也在十万左右,数量当真庞大,可以说这里现在已经在事实上成了朱敬伦的兵员基地。
之时要给十万人发军饷,供应战斗和生活物资,对现在的朱敬伦来说,真的是一个承担不起的负荷。(未完待续。)++本站重要通知: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文字大小调节、阅读亮度调整、更好的阅读体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
因此当穆克德讷确认朱敬伦没有造反后,他们给朱敬伦当兵的热情很高,不管是过去有兵额的八旗正兵,还是没有兵额的养育兵甚至余丁,适龄青年几乎都当兵了,现在每天被留在广州训练士兵的黑狗等军官操练的觎仙觎死,但一个个却毫无怨言,毕竟每天走一天路(训练步伐),或者站着不动(站军姿),甚至排排队(队列训练),每个月就有五两银子,这可比去码头扛活多五倍,谁也不想丢了饭碗。
至于那些新安乡勇,就跟更不用说了,这些新安新兵,是陈曲直从新安招募来的,当时朱敬伦担心广州兵力不足,震慑不住旗人,就让陈曲直回去招兵,只招到了一万人。不过这一万人早就羡慕新安军的同伴拿的高薪了,而且他们跟新安军中的老兵,基本上都有亲戚关系,这批新兵中大多数都是跟其中某个人,甚至某些人都是同一个村子或者同一个宗族,因为陈曲直回去招兵的时候,乡绅和宗族族长们当时听说朱敬伦造反了,严禁家族子弟加入,只有那些已经有家族子弟加入,已经撇不开关系的宗族,才不得不破釜沉舟继续派人来。
这些新安新兵是有一些底子的,在反割地运动期间,他们足足训练了有一年时间,很多都是朱敬伦派人去帮助他们训练的,现在一个个已经走的很整齐,那些八旗兵有些不服气,大概也是他们这群老爷兵肯认真训练的原因。
只是新安新兵一直嚷嚷着要步枪,朱敬伦却一时无法提供给他们,兵工厂已经开足马力生产了,但是技术工人们还不够成熟,次品率抬高,每个月也只能生产300只左右,现在是优先供应作战部队,只能给他们发一些老枪,让他们凑合着用来练习,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训练好了,才能有真正能打仗的新枪。
黑狗对不能让他去打仗非常不满,但是朱敬伦有自己的考虑,第一黑狗是五坑军统领,五坑军是由客家人组成的,尤其是鹤山客家人,现在就是回军鹤山,这些人跟当地土人团勇仇深似海,让他们去打,确实更容易打赢,但是造成的伤亡也肯定更大,这些人绝对不会留手不说,他们打起来也更加玩命,不但是他们的对手还是他们自己,都肯定会死伤更多,这是朱敬伦不想看到的。
另外,朱敬伦很顾忌这些人一旦杀红了眼,就根本不可能听话了,憋了几年的仇恨,一旦他们打败了土人团勇,会怎么办,朱敬伦肯定会有人不顾军规,屠杀俘虏,之后甚至会反攻土人的地盘,制造更大规模的械斗。
所以尽管张宝铭坚持要求五坑军回去帮忙,但朱敬伦以五坑军分散到了肇庆、潮州等地兵力不足为由,坚持派新安军去作战,不让派自己的子弟兵回去,不但让张宝铭不满意,就是这些士兵也不满意,而现在训练新兵的,就是他们,他们怎能不下死手。dudu1();
广州城练兵进展很顺利,朱敬伦觉得在清廷结束政治洗牌,然后腾出手来处理广东事务之前,这些人就能形成战斗力,至于到时候这些旗人会站在那一边,就让他们自己选择吧,在他们站队之前,朱敬伦是不会给他们发枪的。
如果他们能表现出忠诚,那对朱静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一想到自己将来跟清廷开战的时候,会有一只八旗军队给自己效力,他就异常的期待,当年满洲人入关,前面为他们冲锋陷阵大多数都是明朝的降兵,比如吴三桂这样的,他们多数时候只需要跟在后面接收城池,每每读到这段历史,就让朱敬伦觉得羞耻,如果他也能如法炮制,倒不失为一个雪耻的办法。
另一边侯进和方山已经带人到了鹤山。
一万久经战阵,早就能够熟练使用西方主流的线膛步枪和开花大炮作战的军队,不是一些仅仅买了一些洋枪,根本不会正确使用的土勇能够抵挡的,这些土勇刚刚将客家人再次封锁在山里,就被人从背后痛击,山上的客家乡勇趁机下山冲击,不到一天时间,他们就打通了客家人对外的联系,解除了封锁。
之前鹤山客家人一直躲在深山中,生活条件相当的困苦,也快到了坚持不住的时候,就是在那种绝望之下,他们才会义无反顾的加入朱敬伦的麾下,都不顾朱敬伦是不是造反,而且还迫不得已接受朱敬伦苛刻的要求,先帮朱敬伦消灭了肇庆的耆龄,然后朱敬伦才帮他们夺回失地。
客家人履行了承诺,现在该朱敬伦履行承诺了。
侯进打开山口,客家人的武装依次下山,跟新安军配合,向着他们的故土进发。dudu2();
当地土勇不断的失败,他们怎么勇敢也无法抵抗数万复仇心切的客家练勇,加上有大炮、步枪和正规训练的新安军,从黄茅壁下山后十天内,客家人就收复了整个云乡的失地,接着向双桥进发。
云乡和双桥是鹤山县客家人按照乡约保留的两个聚居地,其他地方的土地都放弃了,当时签订契约的时候,客家人是出于不利状态,高三带着几个乡绅亲自找上朱敬伦,在朱敬伦的主持下,在水口立的约定,现在他们的土地都收回来了,但是人已经不是过去的人了,有许许多多的老面孔已经看不到了。
土勇也不乐观,他们这些土勇,是新安县勇撤走之后,他们看到占据优势,在潭三等投机地主武装的忽悠下,又拿起武器,越过乡约规定的边界,将客家人仅存的两个据点吞并,将所有的客家人都赶进了黄茅壁的大山之中,他们以为他们可以像恩平县那样,将所有的客家人土地都收归己有,但他们发现,他们错了,新安县勇又回来了,他们依然打不过,他们依然吐出了吞并的土地,又一次返回约定规定的地界,他们中老面孔也有很多不见了,那些人都白死了吗。
最终居于劣势的鹤山乡绅,再次被方山请到了约碑跟前,跟一个个横眉冷对的客家乡绅一起重申了约定,发誓互不侵犯,但是他们双方谁还会相信谁,这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打了败仗的乡勇也好,终于收回了土地的客勇也罢,虽然不是士兵,但是械斗的久了,战斗经验比老兵还丰富,最重要的是他们上了战场不会出现怯阵情况,只要进行正规训练,就都是好兵。
重申约定之后,方山带人驻扎在鹤山各地,尤其是在土客势力犬牙交错的云乡和双桥,就在他们边界处,这个村子扎一个营,那个村子扎一个营,接着就开始招募士兵。
无论土客乡勇,方山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但是方山告诉这些投降的士兵,得让他们的宗族或者乡绅给他们具保,否则是不收的,如果是流民的话,则可以找自家亲戚具保,如果连亲戚都没有,那就没办法了,这样的无组织分子,新安军一向是不收的。dudu3();
还好,广东的宗族组织一向都很强大,即便偶尔有外地流浪来的流民,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组织,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单独生存下去,至少都有一个组织,哪怕是给人当佃户,也该有个地主不是。
事实上这些土客乡勇,大多数也是在土客械斗中,才离开土地的,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因为土客械斗让他们失去了土地,或者让他们宗族,或者让他们的地主失去了土地,他们失业后被组织起来,训练成乡勇,然后加入了异常惨烈的械斗之中。
这样的人有多少,数不胜数,根据李亚男等客家头目的情报,他们认为鹤山县包围他们的土人团勇人数多达三万,如果不是谭才等人被张千山招募走了,光是鹤山一带的土勇,就有五万人。
这些人不光有鹤山的,开平、恩平、新宁、高明、高要的都有,甚至连没卷入土客械斗但是在土客械斗中提供了大量人马的阳江人也有,几乎是周边的县全都有,因为土客械斗的根源就是人地矛盾,鹤山等县地少人多,周边各县基本上也都是这样,所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人无所事事,没有耕种的土地的话,参加团练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职业。
土客械斗的最高峰,土客双方,都拥有超过十万的兵力,即便只是现在在鹤山这里的,如果将来土客双方都被朱敬伦招募走了,人数恐怕也在十万左右,数量当真庞大,可以说这里现在已经在事实上成了朱敬伦的兵员基地。
之时要给十万人发军饷,供应战斗和生活物资,对现在的朱敬伦来说,真的是一个承担不起的负荷。(未完待续。)++本站重要通知: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文字大小调节、阅读亮度调整、更好的阅读体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