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如果仅仅是不想因为卖台湾而惹祸上身,他有的是办法,比如他早早抛出用台湾换取大明不支持太平军,恐怕早就把太平军北伐看作头等大事的满清文武都不会怎么激烈的反对。
但是李鸿章没有第一时间就抛出来这个计划,而是绕了一圈,将所有的火力都引到他老师的身上,让大家都以为这个闷亏吃定了的时候,他才提出这个方案,显然会让满清朝臣突然感到事情还没有那么坏,会产生一种意外收获的感觉来。
因此能够用必然要交出去的台湾换取大明放弃支持太平天国,这无异于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但是这个胜利,只属于李鸿章一人,因为他是在曾国藩和很多大臣都支持放弃台湾的时候,还让台湾这个弃地发挥出了价值,也就说说别人挨骂,他李鸿章立功。
李鸿章的小伎俩,不是没人看得出来,左宗棠第一时间就骂他一身匪气,行事不端,毫无正气。
但只有左宗棠看出来了吗。
曾国藩看不出来?
奕欣看不出来?
满朝文武看不出来?
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曾国藩没有说话,奕欣也没有说话,满朝文武中的明白人都没有说话。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现在清廷的办事方法。
如果真的摆明了要阴那么多官员,反倒是李鸿章自己都不敢干了,他真的敢阴曾国藩,敢阴沈葆桢等等地方官吗。
只能说李鸿章明白,这次的事情,就只能这么办,他知道他的老师能理解他,他的那些同僚能够理解他,就是要用那些人头上的锅来保李鸿章的位子。
因为曾国藩是骂不倒的,所以曾国藩负责挨骂,李鸿章很能办事,但他需要平台,所以他得优先保住自己的位子,这样他们俩人才能一个在朝堂一个在地方,更好的配合。
至于李鸿章所说的向大明提的要求,他有把握大明会答应,因为他已经私下摸清了大明的态度。
所以谈判非常顺利,大明保证将严格保持中立态度,在太平天国和清国的战争中,不向任何一方出售武器弹药。
大明真的能做到吗,李鸿章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白纸黑字落地的协议,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成绩,至于大明之后偷偷走私,那关他什么事。反正大明不卖,洋人也会卖。
于是大明跟清廷之间关于台湾问题的争议,在1875年年初,很快就通过谈判解决了,签完条约,双方商定了一个移交程序,很快就进行了正式的交割,在西方公使,包括日本公使的见证下,在台北知府衙门升起了大明的国旗,台湾这就算属于大明了,但其实还有一些后续事务需要处理,比如清廷撤出各地驻军,召回派遣官员,大明分别去交接,这些实质性的事务,反而引不起观众的注意。
大明收回台湾之后,立刻宣布修改台湾的政治架构,按照大明这些年摸索出来的方式,重建台湾的政府机构。从福健、广東两地抽调官员奔赴台湾,从福健军区抽调海陆军驻扎。
同时将台湾的开发问题提上了日程,在朱敬伦的建议下,整个台湾岛,以中部鹿港为中心,鹿港以北的整个台湾岛无主荒地,都委托给潘氏同文行开发,鹿港以南所有荒山林地,则委托给伍家怡和行进行开发。官府给出的理由是,这两家都已经在福健开辟出了广大的茶园,对于开垦跟福健气候相近的台湾岛他们是最有经验也最有实力的。
但是这个委任一出,整个大明商界,尤其是茶商们怨气四溢,他们觉得极为不公。可是官府态度坚决,他们也慢慢体会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只是他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别说他们不知道了,就是很多朝中大员都不知道,只有陈芝廷、伍崇曜等少数官员比较清楚,他们很清楚这是皇帝的旨意,而且是皇帝要求他们高度保密的旨意。皇帝需要潘、伍两家通过开发台湾继续谋取利益,同时摸索出一套开发这种热带、亚热带岛屿的方法,至于原因,则是因为太平洋上类似的岛屿实在太多了,大明想要占有那些地方,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开发方案。
可是由政府出面去开发,担心引起西方列强甚至是美国的过度关注,从而引起大家对太平洋中海岛的争夺,就好像后来德国人进入太平洋后,很快就引发了英法美三国跟德国一起商定瓜分了太平洋。
此事大明的国力还不够,真的跟那些国家竞争,恐怕能分到的蛋糕不会太大。朱敬伦希望能在引起这些国家的注意之前,能用民间的力量对那些为主的岛屿进行开发。这种民间力量,显然不可能是一个个分散的小商人,只能是潘家、伍家这样的巨头。
伍家非常合适,因为伍崇曜这些年通过亲自管理大明劳务输出公司,在南北美洲就开发了很多土地,移民了数十万。伍家的财力也足以支持他们进行这种需要长期投入,见效比较慢的项目。潘家也很合适,他们在福健开辟的茶园到不怎么样,可是他们有一样伍家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航海经验。
潘仕成不但是一个行商,他主要的身份是一个盐商,过去手里就有相当多的盐船,每年都要从雷州半岛一带的盐场,将大批的食盐运送到两广各地去。后来开辟了跟太平天国的贸易,他又吃到了第一只螃蟹,先是用盐船给太平天国运送食盐、粮食等物资,后来随着竞争的剧烈,尤其是洋人加入之后,利用蒸汽轮船的航速优势抢占了潘家大量的利益,潘仕成一气之下购买了大批的蒸汽轮船,也加入了现代化运输行列,潘家的同文行现在已经是大明数一数二的本土航运商行了。
有潘家的航运能力,加上伍家的开发能力,这才能在万里碧涛的太平洋上开辟利益。
这并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在为国家争利益,所以朱敬伦不惜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扶持这两家巨头,不惜让他们更有优势。尽管这会造成很大的不公平,可这对于一个实力有限的后发国家,似乎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后世的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工业化都选择了支持财阀这条路,不止是因为这条路有效,还因为这条路恐怕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除了让潘家和伍家两地商业家族分割了台湾的利益之外,大明迅速重建了台湾政府,对大部分满清的建制进行了保留,台湾依然是归属福健旗下的一个府,下设各县依然是县制,同时还增加了一个县,就是此次牡丹社事件中的琅峤十八社地界,为了纪念被日本屠杀殆尽的牡丹社,大明给这个县就命名为牡丹县,为台湾最南端一个县。
用被日本人杀干净的一个土著藩社命名该县,显然不是大明对这个藩社有多么同情,只能说明大明不打算让日本侵犯台湾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台湾政权移交之后,大明政府立刻邀请了大明以及西洋各国的记者,还有各国公使,包括日本公使前往台湾参观,参观的重点就是新建的牡丹县,名义是邀请大家考察如何在这个新设的生机勃勃的县进行利益开拓。
但是大明官府的导游却让他们看的是,日本武士在这里的杀戮痕迹,让他们看到了一个个被烧为灰烬的土著藩社村落,看到了一个个惨死在日本武士刀下的土著的尸体,这些还不算什么,当大家看到不止一具被人生生用武士刀劈成两半的孩子甚至婴儿的腐烂的尸体时,所有人的脸都变色了,此时日本公使要是还不知道他们惹上了麻烦,他的智商就有问题了。
日本公使当场就向所有人鞠躬致歉,表示这些事情日本需要进行调查,表示日本是不会允许这种野蛮事件发生的,如果证明真的是某一些日本武士的个人行为,日本政府一定会对这些武士进行惩罚。
其实这个年代,尤其是在东方,这种虐杀婴孩的事情,并不罕见。洋人的报纸就不止一次的报道过湘军士兵屠戮婴孩为乐的事件,但满清政府对此根本就不在意。日本人却已经将这种事当成一种耻辱,不是他们心里认可这种事有多么可耻,否则抗日战争期间的日军就不会那么残忍了,而是因为他们已经有意识的在国际社会上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西方文明标准下的文明国家,在这点上清政府实在是太后知后觉了,所以甲午战争的时候,满清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就已经被西方人看成是文明国家和野蛮国家之间的战争了,而清朝是那个野蛮国家。
日本公使的道歉能不能被国际社会接受尚未可知,但至少他已经开始进行紧急公关了。
美国人李仙得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因为他推动日本侵台,过去由于台湾是清政府的管辖区,所以可以用治外法权将他引渡给美国领事馆,可现在台湾归属大明了,而且是明清两国互相声明和平移交,双方一致认定台湾府本就是福建省下辖一府,因此本在1864年,明清之间签订和平条约的时候,就应该是大明领土了,只是因为后来的原因而耽搁了移交而已。
所以说李仙得阴谋引导日本侵犯的,其实是大明的领土,按照国家法惯例,他适用战争罪来定罪。
而这个罪行,大明判决他死刑,一点都不过分。
但是李鸿章没有第一时间就抛出来这个计划,而是绕了一圈,将所有的火力都引到他老师的身上,让大家都以为这个闷亏吃定了的时候,他才提出这个方案,显然会让满清朝臣突然感到事情还没有那么坏,会产生一种意外收获的感觉来。
因此能够用必然要交出去的台湾换取大明放弃支持太平天国,这无异于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但是这个胜利,只属于李鸿章一人,因为他是在曾国藩和很多大臣都支持放弃台湾的时候,还让台湾这个弃地发挥出了价值,也就说说别人挨骂,他李鸿章立功。
李鸿章的小伎俩,不是没人看得出来,左宗棠第一时间就骂他一身匪气,行事不端,毫无正气。
但只有左宗棠看出来了吗。
曾国藩看不出来?
奕欣看不出来?
满朝文武看不出来?
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曾国藩没有说话,奕欣也没有说话,满朝文武中的明白人都没有说话。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现在清廷的办事方法。
如果真的摆明了要阴那么多官员,反倒是李鸿章自己都不敢干了,他真的敢阴曾国藩,敢阴沈葆桢等等地方官吗。
只能说李鸿章明白,这次的事情,就只能这么办,他知道他的老师能理解他,他的那些同僚能够理解他,就是要用那些人头上的锅来保李鸿章的位子。
因为曾国藩是骂不倒的,所以曾国藩负责挨骂,李鸿章很能办事,但他需要平台,所以他得优先保住自己的位子,这样他们俩人才能一个在朝堂一个在地方,更好的配合。
至于李鸿章所说的向大明提的要求,他有把握大明会答应,因为他已经私下摸清了大明的态度。
所以谈判非常顺利,大明保证将严格保持中立态度,在太平天国和清国的战争中,不向任何一方出售武器弹药。
大明真的能做到吗,李鸿章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白纸黑字落地的协议,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成绩,至于大明之后偷偷走私,那关他什么事。反正大明不卖,洋人也会卖。
于是大明跟清廷之间关于台湾问题的争议,在1875年年初,很快就通过谈判解决了,签完条约,双方商定了一个移交程序,很快就进行了正式的交割,在西方公使,包括日本公使的见证下,在台北知府衙门升起了大明的国旗,台湾这就算属于大明了,但其实还有一些后续事务需要处理,比如清廷撤出各地驻军,召回派遣官员,大明分别去交接,这些实质性的事务,反而引不起观众的注意。
大明收回台湾之后,立刻宣布修改台湾的政治架构,按照大明这些年摸索出来的方式,重建台湾的政府机构。从福健、广東两地抽调官员奔赴台湾,从福健军区抽调海陆军驻扎。
同时将台湾的开发问题提上了日程,在朱敬伦的建议下,整个台湾岛,以中部鹿港为中心,鹿港以北的整个台湾岛无主荒地,都委托给潘氏同文行开发,鹿港以南所有荒山林地,则委托给伍家怡和行进行开发。官府给出的理由是,这两家都已经在福健开辟出了广大的茶园,对于开垦跟福健气候相近的台湾岛他们是最有经验也最有实力的。
但是这个委任一出,整个大明商界,尤其是茶商们怨气四溢,他们觉得极为不公。可是官府态度坚决,他们也慢慢体会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只是他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别说他们不知道了,就是很多朝中大员都不知道,只有陈芝廷、伍崇曜等少数官员比较清楚,他们很清楚这是皇帝的旨意,而且是皇帝要求他们高度保密的旨意。皇帝需要潘、伍两家通过开发台湾继续谋取利益,同时摸索出一套开发这种热带、亚热带岛屿的方法,至于原因,则是因为太平洋上类似的岛屿实在太多了,大明想要占有那些地方,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开发方案。
可是由政府出面去开发,担心引起西方列强甚至是美国的过度关注,从而引起大家对太平洋中海岛的争夺,就好像后来德国人进入太平洋后,很快就引发了英法美三国跟德国一起商定瓜分了太平洋。
此事大明的国力还不够,真的跟那些国家竞争,恐怕能分到的蛋糕不会太大。朱敬伦希望能在引起这些国家的注意之前,能用民间的力量对那些为主的岛屿进行开发。这种民间力量,显然不可能是一个个分散的小商人,只能是潘家、伍家这样的巨头。
伍家非常合适,因为伍崇曜这些年通过亲自管理大明劳务输出公司,在南北美洲就开发了很多土地,移民了数十万。伍家的财力也足以支持他们进行这种需要长期投入,见效比较慢的项目。潘家也很合适,他们在福健开辟的茶园到不怎么样,可是他们有一样伍家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航海经验。
潘仕成不但是一个行商,他主要的身份是一个盐商,过去手里就有相当多的盐船,每年都要从雷州半岛一带的盐场,将大批的食盐运送到两广各地去。后来开辟了跟太平天国的贸易,他又吃到了第一只螃蟹,先是用盐船给太平天国运送食盐、粮食等物资,后来随着竞争的剧烈,尤其是洋人加入之后,利用蒸汽轮船的航速优势抢占了潘家大量的利益,潘仕成一气之下购买了大批的蒸汽轮船,也加入了现代化运输行列,潘家的同文行现在已经是大明数一数二的本土航运商行了。
有潘家的航运能力,加上伍家的开发能力,这才能在万里碧涛的太平洋上开辟利益。
这并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在为国家争利益,所以朱敬伦不惜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扶持这两家巨头,不惜让他们更有优势。尽管这会造成很大的不公平,可这对于一个实力有限的后发国家,似乎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后世的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工业化都选择了支持财阀这条路,不止是因为这条路有效,还因为这条路恐怕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除了让潘家和伍家两地商业家族分割了台湾的利益之外,大明迅速重建了台湾政府,对大部分满清的建制进行了保留,台湾依然是归属福健旗下的一个府,下设各县依然是县制,同时还增加了一个县,就是此次牡丹社事件中的琅峤十八社地界,为了纪念被日本屠杀殆尽的牡丹社,大明给这个县就命名为牡丹县,为台湾最南端一个县。
用被日本人杀干净的一个土著藩社命名该县,显然不是大明对这个藩社有多么同情,只能说明大明不打算让日本侵犯台湾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台湾政权移交之后,大明政府立刻邀请了大明以及西洋各国的记者,还有各国公使,包括日本公使前往台湾参观,参观的重点就是新建的牡丹县,名义是邀请大家考察如何在这个新设的生机勃勃的县进行利益开拓。
但是大明官府的导游却让他们看的是,日本武士在这里的杀戮痕迹,让他们看到了一个个被烧为灰烬的土著藩社村落,看到了一个个惨死在日本武士刀下的土著的尸体,这些还不算什么,当大家看到不止一具被人生生用武士刀劈成两半的孩子甚至婴儿的腐烂的尸体时,所有人的脸都变色了,此时日本公使要是还不知道他们惹上了麻烦,他的智商就有问题了。
日本公使当场就向所有人鞠躬致歉,表示这些事情日本需要进行调查,表示日本是不会允许这种野蛮事件发生的,如果证明真的是某一些日本武士的个人行为,日本政府一定会对这些武士进行惩罚。
其实这个年代,尤其是在东方,这种虐杀婴孩的事情,并不罕见。洋人的报纸就不止一次的报道过湘军士兵屠戮婴孩为乐的事件,但满清政府对此根本就不在意。日本人却已经将这种事当成一种耻辱,不是他们心里认可这种事有多么可耻,否则抗日战争期间的日军就不会那么残忍了,而是因为他们已经有意识的在国际社会上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西方文明标准下的文明国家,在这点上清政府实在是太后知后觉了,所以甲午战争的时候,满清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就已经被西方人看成是文明国家和野蛮国家之间的战争了,而清朝是那个野蛮国家。
日本公使的道歉能不能被国际社会接受尚未可知,但至少他已经开始进行紧急公关了。
美国人李仙得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因为他推动日本侵台,过去由于台湾是清政府的管辖区,所以可以用治外法权将他引渡给美国领事馆,可现在台湾归属大明了,而且是明清两国互相声明和平移交,双方一致认定台湾府本就是福建省下辖一府,因此本在1864年,明清之间签订和平条约的时候,就应该是大明领土了,只是因为后来的原因而耽搁了移交而已。
所以说李仙得阴谋引导日本侵犯的,其实是大明的领土,按照国家法惯例,他适用战争罪来定罪。
而这个罪行,大明判决他死刑,一点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