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听了陆绩的问话,面不改色的答道,“这些孩子虽然跟着我锤炼了一段时间,终究还是不成器,倒是让陆将军见笑了。”
“哦?”陆绩不想马忠有这样的话。
马忠解释道,“是这样的。卑职本来在建昌一地正在训练士兵,积蓄力量。谁料周胤亲自前来寻我,要我给他的东路军担任参军,谋划军事。”
马忠目光冷厉的瞧了周胤一眼,平淡的问道,“周胤,是这样吧!”
“额……”周胤只得硬着头皮答道,“没错。”
马忠听了,继续对陆绩说道,“等我到了柴桑,才发现江东军北伐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当时孙江东已有北伐之意,却顿兵江南,等待稻熟。”
“卑职是浪荡军出身,对军需粮草的供应看的尤重。要知道朝廷的人也不是傻的,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的看着稻田成熟,等着我们去收割。”
陆绩听到这里,平淡的开口,“这事儿我有些耳闻,听说孙江东这次决心很大。他不但有接管巢湖,打通淮河流域的决心,而且已经在考虑如何治理那些地方。
孙江东的意思,是江北绝对不能再出现像历阳军这样的存在。江东军不但要打下那些地方,而且还要绝对的治理那些地方。
所以孙江东这次准备,借着取用民粮,把地方上梳洗一遍。一口气绝了地方豪强的隐患。
孙权不是不知道朝廷会抢先收粮,而是早就有了向地方豪强举起屠刀,抢夺成粮的打算。”
马忠听了也有些明悟,难怪在全力北伐的时候,孙权还要单独拿出一支东路军来镇压历阳。
估计是怕他们在前线的动作,会引起历阳军的警惕。
他原本还觉得,孙权的想法太过天真。
谁会傻到明知道江东军会来,还老老实实等着稻米完全成熟呢。
谁想到这个坐断江东孙仲谋,竟然早已经有了谋算。
他在江南蓄势待发,营造出大举北伐的声势,其实就是诱骗朝廷提前抢收稻米,晾晒入库。
孙权要抢夺的就是这些成粮。
不过……
如果没有马忠的话,这一切或许可能会成真。
可如今马忠给张辽献上了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绝户计。
一旦张辽按照马忠的指点,提前将稻田尽数焚毁。
那全力打出那一拳的江东军,很有可能会付出难以承受的惨重代价!
蓦然间,马忠有了一种惶恐。
历史正在迅速的滑入原本的轨道,顽固的完成原本的宿命!
身在这个时代之中,马忠才深刻的意识到,江东军把握的时机是那么好,谋划是那么出人意料。
这根本就是对北方朝廷一刀割喉的局面!
曹操和刘备在西北生死相搏,江东军以十万大军兵压区区几千人把守得合肥!
就算张辽真的开了外挂,江东军也绝对不至于败得这么狼狈。
然而,事情就这么一桩桩一件件的发生了。
在江冲挑头发起的柴桑之乱中,原本要出现在合肥之战的几位中郎将、偏将军都被马忠重创,损失惨重。
接着,应该是一次闪击战的荆南争夺战,被马忠搅风搅雨的,不但扩大了战争范围,把曹仁的襄阳兵马都卷了进来。
而且江东军深陷在里面,消耗了极多的时间和宝贵的粮草。
接着,马忠那个坑爹的非法集资计划,聚敛了江东军阀太多的钱粮,以至于让军阀们在出兵北伐的事情上,顾虑重重。
当然,这也没什么,鲁肃北伐的计划早就有击垮地方豪强,同时获得补给的方案。
然而,马忠为了打压江东军的势力,给自己争取出生存空间,就必须得让孙权败这一次!
马忠无意中给张辽泄露的应对方案,却偏偏打中了江东军的软肋。
这个几乎称得上同归于尽的焚毁稻田的计划,让江东军全部的北伐方案成了一张废纸。
——江东军的形势已经急转直下,逼近历史。
当初在鄱阳之乱中,陈武和贺齐的表现,让孙权认为陈武勇武,贺齐怯懦。
于是有了让陈武做先锋,让贺齐断后决定。
马忠那时候还感叹,原来合肥之战有这样的因果。先锋冲阵而死的陈武,和带着三千大军堵在孙权退路上的贺齐,算是刷出来了。
然而当气势汹汹的三千并州狼骑,和自己血拼一番之后,张辽带着仅剩的八百战兵退走的时候。
马忠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在这场影响深远的合肥之战中,张辽和他的八百战兵出现了!
特别是这会儿听了陆绩的说法,两相比照,马忠忽然一股寒意在背后流淌。
难道在真实的历史中,自己就真的存在?!
难道正是因为有自己这个因素,所以攻入合肥的江东军面对那烧的漆黑的稻田,只能惊慌失措的趁着粮尽之前退兵。
所以被自己虐的欲死欲仙的张辽才发泄似的领着手下疯了一把,追着逃走的孙权打了他一个落花流水?
莫非自己精心筹谋的一切,拼死挣扎的努力,却仍旧是在重复宿命的轨迹?
马忠不敢再去想,只是努力的循着之前的话头说了下去。
“卑职倒是不知道孙江东计谋的高妙,为了防止历阳这边听到消息,早早的抢收了粮食,我这才带着众多将门子弟,搭上自己的老本前来镇守历阳。”
说到这里,马忠看向孙匡,“孙匡,本将自从上了岸,是不是本本分分的在做着孙江东交代的事情?历阳军露出不轨的心思后,本将是不是不计得失,派出自己的兵马四面合围攻打历阳城。”
孙匡听了这话,还真没法反驳,“是……”
马忠又厉声问道,“那我问你,为了上心齐心,为江东军守好历阳。本将是不是向大都督主动交出了自己的兵权,然后退居后营,丝毫没有插手军务?你们这些将门子弟,是不是分派到各个营中接管兵权?”
孙匡听了这话,仍旧只能承认,“是。”
马忠接着冷声说道,“历阳城高沟险壑,又有巨弩大箭防守,我手下的士兵冒着箭雨和历阳军相争,我可有半点虚词?”
“额……没有。”孙匡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了。
(本章完)
“哦?”陆绩不想马忠有这样的话。
马忠解释道,“是这样的。卑职本来在建昌一地正在训练士兵,积蓄力量。谁料周胤亲自前来寻我,要我给他的东路军担任参军,谋划军事。”
马忠目光冷厉的瞧了周胤一眼,平淡的问道,“周胤,是这样吧!”
“额……”周胤只得硬着头皮答道,“没错。”
马忠听了,继续对陆绩说道,“等我到了柴桑,才发现江东军北伐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当时孙江东已有北伐之意,却顿兵江南,等待稻熟。”
“卑职是浪荡军出身,对军需粮草的供应看的尤重。要知道朝廷的人也不是傻的,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的看着稻田成熟,等着我们去收割。”
陆绩听到这里,平淡的开口,“这事儿我有些耳闻,听说孙江东这次决心很大。他不但有接管巢湖,打通淮河流域的决心,而且已经在考虑如何治理那些地方。
孙江东的意思,是江北绝对不能再出现像历阳军这样的存在。江东军不但要打下那些地方,而且还要绝对的治理那些地方。
所以孙江东这次准备,借着取用民粮,把地方上梳洗一遍。一口气绝了地方豪强的隐患。
孙权不是不知道朝廷会抢先收粮,而是早就有了向地方豪强举起屠刀,抢夺成粮的打算。”
马忠听了也有些明悟,难怪在全力北伐的时候,孙权还要单独拿出一支东路军来镇压历阳。
估计是怕他们在前线的动作,会引起历阳军的警惕。
他原本还觉得,孙权的想法太过天真。
谁会傻到明知道江东军会来,还老老实实等着稻米完全成熟呢。
谁想到这个坐断江东孙仲谋,竟然早已经有了谋算。
他在江南蓄势待发,营造出大举北伐的声势,其实就是诱骗朝廷提前抢收稻米,晾晒入库。
孙权要抢夺的就是这些成粮。
不过……
如果没有马忠的话,这一切或许可能会成真。
可如今马忠给张辽献上了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绝户计。
一旦张辽按照马忠的指点,提前将稻田尽数焚毁。
那全力打出那一拳的江东军,很有可能会付出难以承受的惨重代价!
蓦然间,马忠有了一种惶恐。
历史正在迅速的滑入原本的轨道,顽固的完成原本的宿命!
身在这个时代之中,马忠才深刻的意识到,江东军把握的时机是那么好,谋划是那么出人意料。
这根本就是对北方朝廷一刀割喉的局面!
曹操和刘备在西北生死相搏,江东军以十万大军兵压区区几千人把守得合肥!
就算张辽真的开了外挂,江东军也绝对不至于败得这么狼狈。
然而,事情就这么一桩桩一件件的发生了。
在江冲挑头发起的柴桑之乱中,原本要出现在合肥之战的几位中郎将、偏将军都被马忠重创,损失惨重。
接着,应该是一次闪击战的荆南争夺战,被马忠搅风搅雨的,不但扩大了战争范围,把曹仁的襄阳兵马都卷了进来。
而且江东军深陷在里面,消耗了极多的时间和宝贵的粮草。
接着,马忠那个坑爹的非法集资计划,聚敛了江东军阀太多的钱粮,以至于让军阀们在出兵北伐的事情上,顾虑重重。
当然,这也没什么,鲁肃北伐的计划早就有击垮地方豪强,同时获得补给的方案。
然而,马忠为了打压江东军的势力,给自己争取出生存空间,就必须得让孙权败这一次!
马忠无意中给张辽泄露的应对方案,却偏偏打中了江东军的软肋。
这个几乎称得上同归于尽的焚毁稻田的计划,让江东军全部的北伐方案成了一张废纸。
——江东军的形势已经急转直下,逼近历史。
当初在鄱阳之乱中,陈武和贺齐的表现,让孙权认为陈武勇武,贺齐怯懦。
于是有了让陈武做先锋,让贺齐断后决定。
马忠那时候还感叹,原来合肥之战有这样的因果。先锋冲阵而死的陈武,和带着三千大军堵在孙权退路上的贺齐,算是刷出来了。
然而当气势汹汹的三千并州狼骑,和自己血拼一番之后,张辽带着仅剩的八百战兵退走的时候。
马忠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在这场影响深远的合肥之战中,张辽和他的八百战兵出现了!
特别是这会儿听了陆绩的说法,两相比照,马忠忽然一股寒意在背后流淌。
难道在真实的历史中,自己就真的存在?!
难道正是因为有自己这个因素,所以攻入合肥的江东军面对那烧的漆黑的稻田,只能惊慌失措的趁着粮尽之前退兵。
所以被自己虐的欲死欲仙的张辽才发泄似的领着手下疯了一把,追着逃走的孙权打了他一个落花流水?
莫非自己精心筹谋的一切,拼死挣扎的努力,却仍旧是在重复宿命的轨迹?
马忠不敢再去想,只是努力的循着之前的话头说了下去。
“卑职倒是不知道孙江东计谋的高妙,为了防止历阳这边听到消息,早早的抢收了粮食,我这才带着众多将门子弟,搭上自己的老本前来镇守历阳。”
说到这里,马忠看向孙匡,“孙匡,本将自从上了岸,是不是本本分分的在做着孙江东交代的事情?历阳军露出不轨的心思后,本将是不是不计得失,派出自己的兵马四面合围攻打历阳城。”
孙匡听了这话,还真没法反驳,“是……”
马忠又厉声问道,“那我问你,为了上心齐心,为江东军守好历阳。本将是不是向大都督主动交出了自己的兵权,然后退居后营,丝毫没有插手军务?你们这些将门子弟,是不是分派到各个营中接管兵权?”
孙匡听了这话,仍旧只能承认,“是。”
马忠接着冷声说道,“历阳城高沟险壑,又有巨弩大箭防守,我手下的士兵冒着箭雨和历阳军相争,我可有半点虚词?”
“额……没有。”孙匡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