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很想了解下这些朝中大佬联名而来,不知道究竟是讨论什么大事。
但是,他确实不希望和长孙无忌见面,让他看穿自己,所以,识趣的道:“儿臣先行告退。”
李世民心情很好,大手一挥道:“你不用走了,就在这里听听政事,朕也好考校与你。”
话音刚落,封德彝,萧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还有高士廉几人在王德的带领下已经走了进来,给李世民行礼完毕之后,李世民赐座让他们坐下,众人谢过李世民依次坐在了他下首的椅子上,李恪上前给众人一一施过礼,众人自是殷勤拱手还礼。
李世民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遍,道:“众位爱卿有什么事就说吧。”
长孙无忌首先说道:“启禀皇上,自我大唐建国至今一直沿用隋制。
所以,现在地方官员繁多,管理比较混乱,吏治腐败,臣等奏请皇上重新划分州县,任用官吏,减轻朝廷负担,诉清地方吏治。”
李世民听后,思考片刻道:“铺机说的有理,确实该是整治吏治的时候了,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何良策?”
封德彝见长孙无忌又仗着李世民的宠信,抢在自己面前说话,就当仁不让的道:“老臣认为重新划分州县,似乎还为时过早,让吏部彻查和考核官吏才是正道。”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只要长孙无忌提出问题,他总喜欢反驳,何况刚才长孙无忌抢在他前面说话,把他这个丞相不放在眼里。
李世民对于封德彝的做法很不满,但是碍于他是朝中元老,又是天下文人的头头,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在封德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色不好看。
长孙无忌最看不惯封德彝倚老卖老,反问道:“不划分州县,怎么能肃清官吏,整治吏治?”
封德彝马上反驳道:“吏部的职责就是考核、任免官吏,现在大唐官吏繁多,吏治腐败,吏部恐怕是难辞其咎吧?”
长孙无忌讥讽道:“难道你作为尚书省右仆射,就没有责任了吗?”
封德彝一听,气愤难平,半天说不出话来。
箫瑀听到长孙无忌讥讽封德彝的话后,心里也很生气,长孙无忌这样说,不也是骂自己这个左仆射管理不利吗?
刚要反驳长孙无忌几句,李世民忽然道:“你们两个吵什么啊,朕是问你们该如何解决这件事情,而不是追究是谁的过错?”
两人同时道:“微臣唐突,请皇上恕罪。”
李世民没有理会两人,问待在一边的李恪道:“你有什么办法?”
李恪早就知道他会问自己,但没有想到让自己第一个发言,心里忍不住有点担惊受怕,自己说错了没关系,说对了再次被人认为出风头了就不好了啊。
但是,不让李世民满意,也不行。
于是只好硬着头皮道:“如果并省全国的州县,将全国分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然后,废郡为州,每道各辖若干州。”
李世民眼神一亮,说道:“主意不错,这样一来,不但减少了官吏繁多的问题,也正好肃清吏治,节省了财政支出。”
李世民刚说完,房玄龄适时的道:“汉王殿下说的不错,微臣以为此法可行。”
李世民又向杜如晦、魏征询问,两人觉得李恪的建议挺好,应该采纳。
然后,李世民又问长孙无忌道:“铺机,你认为呢?”
长孙无忌没想到李恪的脑子里能产生如此良策,嫉妒的同时,对他不敢再有半点轻视。
而此刻,众人都已赞同,只有长孙无忌还未说话。
李世民一问。
他忙回过神来,道:“臣对殿下的办法没有异议。”
李恪看了长孙无忌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寒光,他知道,长孙无忌已经不再轻视自己的存在,轻视自己的弱小,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他的敌人。
李世民又对李恪道:“各道分的如此详细,你似乎早有准备啊。”
李恪一惊,解释道:“儿臣在考虑如何在大唐举办蹴鞠联赛的时候,因为以前的划分比较混乱,才有了这样一个设想,本来想在长安城赛举行完了之后再禀报父皇。”
李世民感兴趣的问:“你还想到了什么?
继续说吧。”
李恪坦陈道:“儿臣认为,在官吏的选拔上要四时听选,随阙注拟,人以为便。
以往选择官吏的时间太短,地方也狭窄,不能充分的挖掘人才。”
李世民听了,感觉很有道理,就问大家:“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这次封德彝抢在了第一个发言:“皇上,老臣认为殿下所说甚好,臣赞同。”
萧瑀跟着说道:“臣也赞同。”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道:“臣赞同。”
魏征在一旁想了许久,也回复道:“微臣赞同殿下所说。”
李世民见众人都赞同李恪的办法,心中很为李恪的才能感到高兴,他对房玄龄道:“尚书省再好好拿出个详细的方案,明天早朝的时候大家再讨论讨论。”
房玄龄拱手道:“臣领旨。”
众人见到李恪又出风头,心中想法不一,封德彝和萧瑀是高兴,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惊讶,魏征则是一脸的沉思,长孙无忌除了嫉妒,还开始对李恪戒备起来,他没想到李恪三番两次在李世民面前展露才华,如此怎么能行呢?
该是想个办法的时候了。
李世民见事情已经讨论完毕,就让众人离开,不过,他单独留下了房玄龄和杜如晦。
他先问房玄龄道:“玄龄,你觉得李恪最近的表现如何?
“房玄龄一惊,忙道:“汉王殿下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可谓大才,可堪大用。”
“克明呢?
有什么看法?”
李世民又问杜如晦道。
“皇上,殿下如此年纪竟有这么过人的才能,让臣惊讶,只是殿下年纪还小,缺少历练。
如果再过几年,必定是我大唐的中兴之臣啊!”
李世民闻听,心里更加高兴,他自己从一开始就觉得李恪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两人和李世民又谈论了一些话题,看看时间不早,离开了两仪殿。
“中兴大臣?”
李世民回想着房杜二人对李恪的赞誉之词,自语道:“缺少磨练,难以成大事啊,看来,朕不能对你太多宠爱了。”
但是,他确实不希望和长孙无忌见面,让他看穿自己,所以,识趣的道:“儿臣先行告退。”
李世民心情很好,大手一挥道:“你不用走了,就在这里听听政事,朕也好考校与你。”
话音刚落,封德彝,萧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还有高士廉几人在王德的带领下已经走了进来,给李世民行礼完毕之后,李世民赐座让他们坐下,众人谢过李世民依次坐在了他下首的椅子上,李恪上前给众人一一施过礼,众人自是殷勤拱手还礼。
李世民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遍,道:“众位爱卿有什么事就说吧。”
长孙无忌首先说道:“启禀皇上,自我大唐建国至今一直沿用隋制。
所以,现在地方官员繁多,管理比较混乱,吏治腐败,臣等奏请皇上重新划分州县,任用官吏,减轻朝廷负担,诉清地方吏治。”
李世民听后,思考片刻道:“铺机说的有理,确实该是整治吏治的时候了,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何良策?”
封德彝见长孙无忌又仗着李世民的宠信,抢在自己面前说话,就当仁不让的道:“老臣认为重新划分州县,似乎还为时过早,让吏部彻查和考核官吏才是正道。”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只要长孙无忌提出问题,他总喜欢反驳,何况刚才长孙无忌抢在他前面说话,把他这个丞相不放在眼里。
李世民对于封德彝的做法很不满,但是碍于他是朝中元老,又是天下文人的头头,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在封德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色不好看。
长孙无忌最看不惯封德彝倚老卖老,反问道:“不划分州县,怎么能肃清官吏,整治吏治?”
封德彝马上反驳道:“吏部的职责就是考核、任免官吏,现在大唐官吏繁多,吏治腐败,吏部恐怕是难辞其咎吧?”
长孙无忌讥讽道:“难道你作为尚书省右仆射,就没有责任了吗?”
封德彝一听,气愤难平,半天说不出话来。
箫瑀听到长孙无忌讥讽封德彝的话后,心里也很生气,长孙无忌这样说,不也是骂自己这个左仆射管理不利吗?
刚要反驳长孙无忌几句,李世民忽然道:“你们两个吵什么啊,朕是问你们该如何解决这件事情,而不是追究是谁的过错?”
两人同时道:“微臣唐突,请皇上恕罪。”
李世民没有理会两人,问待在一边的李恪道:“你有什么办法?”
李恪早就知道他会问自己,但没有想到让自己第一个发言,心里忍不住有点担惊受怕,自己说错了没关系,说对了再次被人认为出风头了就不好了啊。
但是,不让李世民满意,也不行。
于是只好硬着头皮道:“如果并省全国的州县,将全国分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然后,废郡为州,每道各辖若干州。”
李世民眼神一亮,说道:“主意不错,这样一来,不但减少了官吏繁多的问题,也正好肃清吏治,节省了财政支出。”
李世民刚说完,房玄龄适时的道:“汉王殿下说的不错,微臣以为此法可行。”
李世民又向杜如晦、魏征询问,两人觉得李恪的建议挺好,应该采纳。
然后,李世民又问长孙无忌道:“铺机,你认为呢?”
长孙无忌没想到李恪的脑子里能产生如此良策,嫉妒的同时,对他不敢再有半点轻视。
而此刻,众人都已赞同,只有长孙无忌还未说话。
李世民一问。
他忙回过神来,道:“臣对殿下的办法没有异议。”
李恪看了长孙无忌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寒光,他知道,长孙无忌已经不再轻视自己的存在,轻视自己的弱小,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他的敌人。
李世民又对李恪道:“各道分的如此详细,你似乎早有准备啊。”
李恪一惊,解释道:“儿臣在考虑如何在大唐举办蹴鞠联赛的时候,因为以前的划分比较混乱,才有了这样一个设想,本来想在长安城赛举行完了之后再禀报父皇。”
李世民感兴趣的问:“你还想到了什么?
继续说吧。”
李恪坦陈道:“儿臣认为,在官吏的选拔上要四时听选,随阙注拟,人以为便。
以往选择官吏的时间太短,地方也狭窄,不能充分的挖掘人才。”
李世民听了,感觉很有道理,就问大家:“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这次封德彝抢在了第一个发言:“皇上,老臣认为殿下所说甚好,臣赞同。”
萧瑀跟着说道:“臣也赞同。”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道:“臣赞同。”
魏征在一旁想了许久,也回复道:“微臣赞同殿下所说。”
李世民见众人都赞同李恪的办法,心中很为李恪的才能感到高兴,他对房玄龄道:“尚书省再好好拿出个详细的方案,明天早朝的时候大家再讨论讨论。”
房玄龄拱手道:“臣领旨。”
众人见到李恪又出风头,心中想法不一,封德彝和萧瑀是高兴,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惊讶,魏征则是一脸的沉思,长孙无忌除了嫉妒,还开始对李恪戒备起来,他没想到李恪三番两次在李世民面前展露才华,如此怎么能行呢?
该是想个办法的时候了。
李世民见事情已经讨论完毕,就让众人离开,不过,他单独留下了房玄龄和杜如晦。
他先问房玄龄道:“玄龄,你觉得李恪最近的表现如何?
“房玄龄一惊,忙道:“汉王殿下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可谓大才,可堪大用。”
“克明呢?
有什么看法?”
李世民又问杜如晦道。
“皇上,殿下如此年纪竟有这么过人的才能,让臣惊讶,只是殿下年纪还小,缺少历练。
如果再过几年,必定是我大唐的中兴之臣啊!”
李世民闻听,心里更加高兴,他自己从一开始就觉得李恪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两人和李世民又谈论了一些话题,看看时间不早,离开了两仪殿。
“中兴大臣?”
李世民回想着房杜二人对李恪的赞誉之词,自语道:“缺少磨练,难以成大事啊,看来,朕不能对你太多宠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