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申、利大人之战,战况又有变化。
    荀申所动用神通,论其度数根本,乃是其最优长的诸道神通之一——凌人。只是其中精微奥义,多生损益。
    重点不在于此。
    更加令人瞩目的是,荀申动用神通,却是“隔了一层”。
    何谓“隔了一层”?
    那凌人神通,并非直接自荀申掌中、袖中发出。明白可见,荀申每一回动用神通,皆在面前数丈之外,营造出一团半绿半黄的雾团。然后这雾气之中,神通迸发,演化作乱星点点。
    此雾气利大人也是识得的,此物名之为“因明雾沼”,乃是天地间的一件奇物。
    此物不通五行诸性,目不能视,耳不能听,等若一处虚实未知的迷幻空间。
    但是用于斗法中,却少有发挥。
    因其不通五行之性,所以与任何神通道术,皆难产生关联增益之效,等若完全是局外人。譬如荀申目前所动用的“凌人”神通,其是自荀申掌中直接发出,而是经由此雾中滚过一遭,威力都毫无差别。
    当然,容易想到。若是这“因明雾沼”规模巨大,足以隔绝耳目之效,也算一桩有益用途了。将之作为辅助之物用于迷阵、幻阵中,倒也大见奇效。可是偏偏此雾规模至多至于二尺上下,若累积更多,便自动裂成两半。如此大小,自是半大孩童也藏不住的。
    用于阵法,自然是乏善可陈了。
    利大人凝神接招,专心致志。
    此刻荀申“凌人”之法,已非复孤锐逆击一种精义,而是多出许多变化。哪一击该当果断阻拦、遏其中流;哪一击该当暂避锋芒,稍阻其势,其中之微妙,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而利大人虽不以弄巧为能,但此刻临机应变,一一接招,倒也略无窒涩。
    纵然稍有不谐,亦被他以自家独到法门化去了;旁人不能尽观奥妙而已。
    得了法宝“九弋”,利大人丹元振本之功,已有九次之多。
    自家道行愈发精微之后,利大人却悟出一道妙意。原来,这九次复振之功,并非多少相济、凹凸相合,不增不减;而是略略多出一丝。换言之,每一次丹元复振,皆有过量治疗的嫌疑,平白损耗了一部分潜力。
    利大人由是抽丝剥茧,将每一次可能的复振之力,提前抽取一丝,混合为一。
    积少成多、化零为整,凑成第十次丹元复振的机会,这等好事自然是无有的;但是凭借此法,又窥见并借鉴了席乐荣武道战法的某些精义,炼成一道法诀,号称“自在玄功”。一举手,一抬足,一进一趋,皆朗朗规整,大开大合,俨然有三分金刚不坏的味道。
    纵有一二细微处未能跟上荀申的节奏,凭借此术以静制动,那些许差异所构成的侵蚀,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利大人貌似从容,却始终不曾放过那“因明雾沼”。
    他坚信,以荀申之智力,一举一动皆有深意。
    虽然斗了一阵之后,此物果然空空荡荡,仿佛只是一处媒介;但是这未必不是教人放松警惕的路数,也许一刻钟、半个时辰之后,在他其余着法猝然发动之时,当中所藏手段,便应景杀出。
    攻守余裕之时,利大人也曾有意无意的以法力扫过,尝试感知。但是其中空空荡荡,果然无有机关。
    自然,若是荀申果然有甚布置,如此法门,自然是不足以察觉出异常的。
    斗到分际,荀申手段一变。
    五指一伸,指尖各自蹿出一枚火苗。
    五火跃出,齐头并进。这一回,倒是并未经历那“英明雾沼”,而是径直杀了过来。
    这一式,无论是此前数次交手,甚至是与隐宗同道斗法,荀申皆从未动用过。今日使出,是这一法门首次现世,名曰“五火心苗”。
    利大人不识得此法,自然应对尤为谨慎。
    一瞬间,心中已有了六七种应对策略,自忖此神通无论是走的阴、阳、刚、柔、曲、直、勇、怯、虚、实、真、幻任意一条道路,哪怕己之智力不足以将其完全破解,也可有早已定下的预备手段,将其接住。
    岂料这“五火心苗”,纵到距离利大人十丈处,便要与他所立之神通避障相接的一瞬,却陡然转折。
    似乎什么也没有做,就回到了荀申掌心之中。
    无用之用。
    一种暂时“无用”的手段,是余笔,亦是伏笔。
    利大人蓦然心有所感。
    修得“自在玄功”之时,他心中对此法也颇为满意;颇为得意。但是现在他却豁然觉得,若是自己走那有进无退的攻杀路子,或许对方便并无余力留下这许多“伏笔”?
    那也未必。
    但是,这一神通出手,荀申的斗法路径之演变,在利大人心中却是逐渐明晰了。
    第一回交手时,荀申神通,尽在虚实之变中,果然与其号称“兵仙人”的一贯风格相吻合。
    第二回交手时,荀申似乎有感于缺乏致胜之根本法门,虽然其道术精义犹本与极变之旨,但是其却混炼为一,成一宏大手段,以观山九连,与自己一举分出胜负。
    到了今日,平心而论,斗到现在,荀申一切出手,依旧是以正面相接为主,并未动用任何诡诈手段。所以,虽然其压箱底的“观山”神通未出,但是其人气象,却更接近于上回交手中“正道为主”的路子,而非既往的“奇兵幻变”之路。
    由偏入正,其中有一条清晰的轨迹。
    但也不完全相同。
    虽然这一回荀申并未动用任何诡诈手段,但是那“因明雾沼”也好,忽然回转的火苗也罢,却似乎隐约昭示着他并未放弃机巧致胜之途径。
    谁也不敢保证荀申就定然与自己正面硬拼到底了;当你放松警惕的一瞬,或许就是他图穷匕见之时。
    品味再三,颇有一种利剑高悬、引而不发的味道。
    这种感觉——
    令利大人心中隐隐感到不适。
    因为,将此种战法,彻底剖析,其中似乎隐藏着一丝上手意识。
    意即荀申或许自认为在他利大人之上。所以可以牢牢把握战局的主动权,反复腾挪,争取良机。
    很显然,利大人并不认同此念。
    上一回争斗,是自己胜了。
    是因为自己一身道术,倚仗法宝“九弋”?
    荀申也同样倚仗一件天祭器品阶的异宝。或许在各自斗法体系之中,“九弋”占据分量远远为重;但是形势、底蕴、根基,乃至运气,都是各自实力的一部分。以荀申的智慧明达,不会看不破这一点。
    荀申忽然抬头,遥遥望了一眼,似乎将利大人此时所思所想,完全窥破了。
    然后,荀申微一摇头。
    他已经看穿了;但是对手并未看穿。所以,这一战的胜算,又增添了两分。
    他荀申,与利大人,为何是注定的对手?
    诸如秦梦霖与御孤乘,席乐荣与姜敏仪,魏清绮与林弋,甚至陆乘文与余荆,皆是名分位次大致相若。而他荀申与利大人,却有相当距离。
    就因为圣教与隐宗针锋相对,他利大人是圣教的第一嫡传;而荀申是隐宗事实上的头面人物?
    这也未免浅薄了些。
    自然,另一玄机荀申也已窥见。
    三十六子图中,前六位似乎是一重境界;七至十二位是另一重境界;十二之后,又是一重境界。十二位以后的排序,并不与各自战力绝对相关。这一见解不能说错——但是并不意味着,十二名之后的争斗,便可颠倒错乱、任意关联了。
    平心而论,十二以后,依旧是凭借达道远近为序,大致高下递减,只是反应在战力上并不绝对而已。
    荀申双瞳晦暗,看似无神;但是这一瞬间散发的幽渺气机,却令人心悸。
    一饮一啄,皆有玄机。
    他心中的答案是——
    他之所以与利大人几番对上,那是因为,这是同层次中,“最强者”的名实之争!
    因是“同层次中”,所以十二位之前者,不在其列。
    利大人,名列十三。
    另外,近道以前,所谓的“最强”尚未能名副其实,因为妖族本力的优胜,不容小觑。此时无论是荀申还是利大人,和马援、武铉熙等人交手,都是无有胜望的。
    但是其中道理,是决然无碍的。
    圆满以下,首位之争,今日当循名责实。
    尤其是与占据榜上半壁的九宗修士交手,无论是境界超逸绝伦的归无咎、魏清绮;还是后来相见的杜念莎、宁素尘、韩太康等人。论道术之“纯”,的确是九宗道术有独到之功;但是论斗战之“能”,荀申自认为不敢辞让。
    利大人未有此念;故而先机已失。
    荀申反手一抖,神通又有变化。
    依旧是“五火心苗”之法;只是那火苗之茁壮,较之先前所动用法门,隐隐胜过。
    利大人显然注意到这一点。
    五火及身,果然未曾回转,而是轰然一爆!
    利大人眸中利芒一闪,两种相为表里的封禁术,立刻压上。
    但出人意料的是,那五朵火苗的一爆,威力却并不如何惊人,甚至可说异常微弱。只如烟花般一洗而逝,便消散殆尽。
    然后……
    各自又重新生出一朵火苗。

章节目录

万法无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巡山校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巡山校尉并收藏万法无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