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吴三桂,有种想要骂娘的冲动,以一对二的他明显有些支撑不住。
    西南的白杆兵和京营的勇卫营是些什么货色,他清楚的很。
    正是因为知道,他光看着就有点虚。
    连发了十几道求援军报,阿济格一直无动于衷。吴三桂倒不是担心阿济格的菊花会不会盛开。
    他只是心疼自己手下的兵,若是打没了,没有兵源补充的他还是吻颈自尽来的痛快。
    阿济格刚开始便一直压着不救援吴三桂,实在是当时对京城的攻略战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他是想着让吴三桂先抗一会,等拿下了京城,再调集重兵支援。
    只是……阿济格没想到的是,吴三桂的精锐率先抵挡不住,京城的攻略战又在僵持般的推进困难。
    这才不得不鸣金收兵,回援吴三桂。
    将广渠门拱手让给明军。
    ……
    马万里和黄得功早在抵达京城之前,便已经在南直隶河间府汇师。
    在得知京城面临的危局时,制定了如今的作战计划。
    攻略建奴的外围防线,吸引建奴的注意力,给京城分担一部分压力。
    黄得功的勇卫营都曾是京营精锐,而他本人虽然在统帅力上差了周遇吉一些,但个人的武力值足以达到95以上。
    每次攻阵必定亲自率军带头冲锋,身上的伤疤不胜枚举,不到力竭很难有人在他手上过上三回合。
    在黄得功的勇卫营以侧翼入阵掠杀之下,便如同一支尖锐的长矛,撕裂破了关宁军的阵线。
    两军一正,一侧的夹击之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基本被按在地上摩擦。
    甚至于说,黄得功的勇卫营,最近都冲到了离吴三桂中军不足百米的地方,光是近距离看到那些骁勇的勇卫营,让吴三桂有些脊背发凉。
    等到鞑清的援军,准备过来支援,但吴三桂的关宁军已经兵败的准备后撤。
    黄得功和马万里没有继续追击,他们注意到了建奴的援军正朝着他们这边赶来。
    料想到战略目的已然达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败亡,便是止住了众军的前行。
    “京城暂时解危,贼势颇大,不宜正面交战。”黄得功从身上若无其事的挖掉了几个射到他肉里的弹丸,用布条简单的勒住伤口,便跟着没事人一样和马万里商议道。
    “黄总兵所言极是,暂且固守固安,建奴远道而来不可久战,只要坚守住,其必退却。”
    马万里同意道,他还很年轻,从征的次数并不多,对于黄得功这般久经沙场的老人,还是很敬重的。
    两人商议之后,便是退守京城以南的固安县。
    准备与京城的明军互为犄角,共同抗击建奴大军。
    而巩永固整理的军队,没能成功突破建奴对于京城的包围圈。
    只得无功而返。
    但是,不管如何,京城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二十六日出现的危机。
    ……
    二十七日,阿济格和众将商议后,依然决定,现如今的作战方案,仍然是围城打援。
    围城,围的是京城,打援,打的是马万里和黄得功二部,不将这两部彻底肃清,对于京城的攻击实在难以正常进行下去。
    当即决定,将汉八旗的火炮攻城主力,调去固安,展开了一系列的猛攻。
    王先通也得知了南边固安的情况,但是对此……却无计可施,多次组织军力试图突围支援固安的明军,但也只是平白的损兵折将而已。
    如今坚守城池已经是极限,想要野战取胜,实在难有可能。
    二十七日,鞑清军投入固安的劝降信无果,并被斩使明志。
    二十八日,恼羞成怒的阿济格,下令全面开始进攻固安县城,火炮开始在固安城边无休止的轰鸣,固安城小,而且并不坚固。
    在三十日的时候,固安城的边墙便被轰然倒塌,黄得功和马万里不得不突围撤防。
    只是四面八方而来的八旗兵让他们有些绝望。
    不过幸好这个时候的黄得功再次开启了无双模式,硬是依靠他和他的勇卫营的悍勇,撕开了一条冲出包围圈的路径,只是在突围之后,却有些悲观的发现,现在他们两部加了起来的兵力已经不足三四千,几近于全军覆没。
    黄得功和马万里都有些悲伤,不仅仅是以为手下兵力的没亡,还有对于京城安危的担忧。
    “黄总兵……如今京城危累,各地勤王师又迟迟为止,京城恐难固守耳。”怎么看……鞑子军的势力也是太过于庞大,他们两部虽然强势,却最多只能拖延时日,想要完全依靠此接触京城的围困,却是非常困难。
    两个人收拢了各自的残部,再次南撤五十里,观望京城的局面。
    ……
    与此同时。
    多尔衮实际已经入关。
    他此时坐镇于建奴大军的后方,永平之中,把持着大局。
    将进攻京城的指挥权,全权交给阿济格并没有问题,以他的能力,足以应付战场上的事情。
    多尔衮在意的是……辽宁皇帝呢?
    据说,其亲率一军,声称要来干他们,不过现在掐指一算,半个月都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消息。
    逃了?
    不可能……这不是多尔衮想要的答案,对于那么一个可能是他劲敌的选手,多尔衮可不会存在这么侥幸的心思。
    以至于从前线发来的军情,多尔衮都会补上一句,有没有辽宁皇帝的消息。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直到,五月二日。
    当时的多尔衮,正在阅读鞑清指定官方启蒙教材读物……三国演义。
    这已经不知道是他看的第几遍了,每每读之,都令多尔衮感到心潮澎湃,醉心于其中的斗智斗勇,无法自拔。
    多尔衮最喜欢的人物便是那周公瑾,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而他觉得自己论相貌,论才智,亦不输于周郎,每每自比于周郎,而呼大玉儿为小乔,是他私下里最大的恶趣味。
    而每次看到周郎死掉的情节时,总让他唏嘘短叹。
    “自古英才多早逝啊……”
    此时的多尔衮,翻到了邓艾偷渡阴平的情节,不禁想到了什么。“这辽宁皇帝会不会暗度陈仓了?”
    “不能吧,他乃大国天子,又怎敢舍身犯险?”
    多尔衮苦笑了声,摇了摇头。
    而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有军校急匆匆的过来。
    “摄政王!沈阳急信!”

章节目录

北明不南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那日十月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那日十月十并收藏北明不南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