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当然居首功,不过大家也还没有忘记一线天李和尚,他的枪法令众人印象深刻,在热气球上几乎是一枪就有一个鞑子倒下,这样的战果至今无人能及。
“鞑子只是收兵了,退后了两里地,看来他们还不死心呀!”范天顺指出来他们只是暂时停止了进攻,后面还会有大动作的。
“老范,无须担心,现在他们的回回炮只能当摆设,而且我们有‘篮子’,我们有火炮!”牛富就要乐观多了,他对后续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可就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一号?”一线天李和尚担心地还是枪的问题,现在他跟宋晨一样,同样是功臣,说的话也很份量。
“对,怎么把这个问题给忘了!”尚一刀同样是清楚一号威力的人,貌似鞑子也有了火枪,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我想不多,要不然早用于攻城了!”李如云是宋晨班底中心思最缜密的人,他寡言少语,但言必中的。
“晨子,这回热气球能补好吗,留这么大一个洞,可是不好的!”天山童姥邱莹莹当然最关心热气球。
这时大家才想起来,之前这个热气球被打了个洞,差掉从高空掉下来,害得大家担心了好了一阵,提心吊胆的,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宋晨。
“能,最多一个时辰就能补好,它并不会受影响!”宋晨的话让大家放心了不少,现在这个篮子是关系到大家的性命的。
后面宋晨又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热气球是继续运水泥、还是运人,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引起了争论。
其实宋晨心中已有自己的计较,但是有些问题经大家讨论之后,共同做出决定,这样大家伙才心甘情愿地去执行,即使那并不是自己最初的想法也是这样。
当然其他东西如粮食、一号、子弹、炮弹都挺充足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用担心。
“当然用水泥了,现在只有一百袋了,勉强能堵一堵城墙!”牛富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看法,他是一个敢说敢干的人。
童姥、尚一刀、李和尚、就连范天顺都这么看,毕竟襄阳那边才调来近两千人,之前守城时兵力不足的问题得到很大的缓解。
宋晨看到李如云没有表态,又特意向他询问。
“我看应该运人!”李如云简短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意思是之前从单筒望远镜里看到不少从北方派来的民夫,这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数量越来越多,必须引起重视。
他们开始在附近山里挖土,即使是他们要做沙袋当掩体,也用不到这么多人。
听到这里时,宋晨简直想与李如云击掌,没有想到他的眼光如此毒辣,两人真想到一块了。
“你是说他们要填护城河?”宋晨向李如云发问,对方点了点头确认。
“怎么可能,那得多大的工程量!”牛富直呼不敢相信。
“如果是真的,那还真是一个大问题!”范天顺似乎也有所悟,脸上还有一丝凝重。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宋晨提醒大家,他毕竟不是将领,运送物资必须尊重范天顺的意见,这是他应得的尊敬。
“宋晨,怕什么,我们有火炮,他敢来填,我们就敢打!”尚一刀觉得他们简直是杞人忧天,这么大一个杀器都忘了吗。
“晨子,这怎么可能,他们为什么要填护城河呢,直接乘船来打不就得了!”邱莹莹还是那么天真,不过她的姥姥音出卖了他,襄樊两地的将士都是隔了好久,才适应这种特别的声音。
虽然童姥这个问题很蠢,但没有人敢也没有人愿意指出来,因为这个少女的鞭子可是使得出神入化,还有这回让他们免于破城的宝贵物资——水泥,大部分就是这个姑娘运来的。
不过她的问题也提到点子上了,为什么二十万如狼似虎的蒙古兵攻城樊城这个只有三千兵力的小城,几次折戟呢?
除了城墙坚固高大,还有就是护城河,这里除了一段百丈宽的地方适于攻城之外,其他城墙要被汉江要么就被护城河给阻绝,所以这个足有三百步宽的护城河,是他们的依障。
如果真被填上一大段,不用太长,只要一里路,他们守城的压力何止倍增呀,现在他们的四千守城军士也是远远不够好。
听到宋晨的讲解之后,邱莹莹立刻改变了主意:“那真得运人才行,毕竟人才是最可靠的力量!”
不过宋晨这个工科男,反而不这么苛同了。
“可运人也得吕文焕那厮同意才行!”尚一刀这一回真说到点子上了。
宋晨看了看范天顺,这个一向敬佩吕文焕的老将,发现他也没有生气,就放下心来,看来吕这几次的所作所为,也是寒了他的心。
“宋晨给点好处,他会同意的!”看来还是李如云还是更明白一些。
“那就这么定了!”范天顺说道。
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运人!
两个热气球降落在襄阳,范天顺、宋晨、邱莹莹都从热气球下来,驻军看到连这个被吕帅发配到樊城的家伙都来了,不用他催襄阳守军自己就会去通传。
“什么,还要调人过去?”吕文焕习惯性地拒绝道。
这一点倒也没有出乎宋晨预料,这个人一直这样,当有求于他时,他就会这么待价而沽,这是一个抬高身价的小手段,宋晨岂会看不出来。
范天顺把蒙古那边的异动讲出来,吕文焕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通过与他这么久的相处,宋晨还是对吕文焕有了一些了解,知道此时他暂时性地抛弃了处处算计那个角色,真正地在思考问题。
他的军事素养在那里,那些异动岂会逃过他的眼睛,不久之后他又换成了另一种形态。
宋晨知道,那个处处算计的吕文焕又回来了,这才是他的常态。
“这有点异想天开吧,”随即吕文焕铺开一个卷轴,这是详细地襄樊作战图,“护城河至少有三百步宽,平均水深为七尺,就算他们只填一里的河,也得搬一座小山才能填平。”
“鞑子只是收兵了,退后了两里地,看来他们还不死心呀!”范天顺指出来他们只是暂时停止了进攻,后面还会有大动作的。
“老范,无须担心,现在他们的回回炮只能当摆设,而且我们有‘篮子’,我们有火炮!”牛富就要乐观多了,他对后续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可就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一号?”一线天李和尚担心地还是枪的问题,现在他跟宋晨一样,同样是功臣,说的话也很份量。
“对,怎么把这个问题给忘了!”尚一刀同样是清楚一号威力的人,貌似鞑子也有了火枪,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我想不多,要不然早用于攻城了!”李如云是宋晨班底中心思最缜密的人,他寡言少语,但言必中的。
“晨子,这回热气球能补好吗,留这么大一个洞,可是不好的!”天山童姥邱莹莹当然最关心热气球。
这时大家才想起来,之前这个热气球被打了个洞,差掉从高空掉下来,害得大家担心了好了一阵,提心吊胆的,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宋晨。
“能,最多一个时辰就能补好,它并不会受影响!”宋晨的话让大家放心了不少,现在这个篮子是关系到大家的性命的。
后面宋晨又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热气球是继续运水泥、还是运人,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引起了争论。
其实宋晨心中已有自己的计较,但是有些问题经大家讨论之后,共同做出决定,这样大家伙才心甘情愿地去执行,即使那并不是自己最初的想法也是这样。
当然其他东西如粮食、一号、子弹、炮弹都挺充足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用担心。
“当然用水泥了,现在只有一百袋了,勉强能堵一堵城墙!”牛富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看法,他是一个敢说敢干的人。
童姥、尚一刀、李和尚、就连范天顺都这么看,毕竟襄阳那边才调来近两千人,之前守城时兵力不足的问题得到很大的缓解。
宋晨看到李如云没有表态,又特意向他询问。
“我看应该运人!”李如云简短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意思是之前从单筒望远镜里看到不少从北方派来的民夫,这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数量越来越多,必须引起重视。
他们开始在附近山里挖土,即使是他们要做沙袋当掩体,也用不到这么多人。
听到这里时,宋晨简直想与李如云击掌,没有想到他的眼光如此毒辣,两人真想到一块了。
“你是说他们要填护城河?”宋晨向李如云发问,对方点了点头确认。
“怎么可能,那得多大的工程量!”牛富直呼不敢相信。
“如果是真的,那还真是一个大问题!”范天顺似乎也有所悟,脸上还有一丝凝重。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宋晨提醒大家,他毕竟不是将领,运送物资必须尊重范天顺的意见,这是他应得的尊敬。
“宋晨,怕什么,我们有火炮,他敢来填,我们就敢打!”尚一刀觉得他们简直是杞人忧天,这么大一个杀器都忘了吗。
“晨子,这怎么可能,他们为什么要填护城河呢,直接乘船来打不就得了!”邱莹莹还是那么天真,不过她的姥姥音出卖了他,襄樊两地的将士都是隔了好久,才适应这种特别的声音。
虽然童姥这个问题很蠢,但没有人敢也没有人愿意指出来,因为这个少女的鞭子可是使得出神入化,还有这回让他们免于破城的宝贵物资——水泥,大部分就是这个姑娘运来的。
不过她的问题也提到点子上了,为什么二十万如狼似虎的蒙古兵攻城樊城这个只有三千兵力的小城,几次折戟呢?
除了城墙坚固高大,还有就是护城河,这里除了一段百丈宽的地方适于攻城之外,其他城墙要被汉江要么就被护城河给阻绝,所以这个足有三百步宽的护城河,是他们的依障。
如果真被填上一大段,不用太长,只要一里路,他们守城的压力何止倍增呀,现在他们的四千守城军士也是远远不够好。
听到宋晨的讲解之后,邱莹莹立刻改变了主意:“那真得运人才行,毕竟人才是最可靠的力量!”
不过宋晨这个工科男,反而不这么苛同了。
“可运人也得吕文焕那厮同意才行!”尚一刀这一回真说到点子上了。
宋晨看了看范天顺,这个一向敬佩吕文焕的老将,发现他也没有生气,就放下心来,看来吕这几次的所作所为,也是寒了他的心。
“宋晨给点好处,他会同意的!”看来还是李如云还是更明白一些。
“那就这么定了!”范天顺说道。
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运人!
两个热气球降落在襄阳,范天顺、宋晨、邱莹莹都从热气球下来,驻军看到连这个被吕帅发配到樊城的家伙都来了,不用他催襄阳守军自己就会去通传。
“什么,还要调人过去?”吕文焕习惯性地拒绝道。
这一点倒也没有出乎宋晨预料,这个人一直这样,当有求于他时,他就会这么待价而沽,这是一个抬高身价的小手段,宋晨岂会看不出来。
范天顺把蒙古那边的异动讲出来,吕文焕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通过与他这么久的相处,宋晨还是对吕文焕有了一些了解,知道此时他暂时性地抛弃了处处算计那个角色,真正地在思考问题。
他的军事素养在那里,那些异动岂会逃过他的眼睛,不久之后他又换成了另一种形态。
宋晨知道,那个处处算计的吕文焕又回来了,这才是他的常态。
“这有点异想天开吧,”随即吕文焕铺开一个卷轴,这是详细地襄樊作战图,“护城河至少有三百步宽,平均水深为七尺,就算他们只填一里的河,也得搬一座小山才能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