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像前文说的,在隋唐时期,其实文举进士这些并没有太多的特权,只能说明你是个文化人,别的好处也没有太多。
虽然当时他们特别有才华者,也会收到一些权贵人家的追捧,与其联姻等等,但都少之又少,当时人们的主流观念,还是与门阀世家联姻,这才是上档次有面子的事情。
一直到宋朝以后,文举进士们的身份地位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的是从五代乱世中转息之间就翻身做主,牛叉到不要不要的。
别的不说,光是你考中进士后,就不愁没有没娇妻了,有的是权贵人家与你联姻,而且是抢着要,就怕你不答应。
这不是作者菌胡诌,而是真的,因为在宋代,由于文举生们的身份地位实在太高了,所以为此还诞生了一种独特的娶亲风俗,那就是“榜下捉婿”。
榜下捉婿,顾名思义,就是在发榜之日,各地的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的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堪称疯狂,比商场吐血打折甩卖还要疯狂,几乎就是明抢,因此坊间便称其为“捉婿”,可谓是文举生们难得的春天啊,着实羡慕了无数人。
包括不少宋人的笔记对“榜下捉婿”都多有涉及。
当然,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捉婿”,蕴涵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它说明了宋朝时的经济崛起,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渴望跨入上层社会,于是只能通过这种联姻手段,将有前途有地位的文举进士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以达到提高自己身份地位的作用。
毕竟前文都说过了,宋朝是中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代,考试取士为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致使人们把赶考走仕途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一旦金榜题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烛”也就马上接踵而至了。
但大宋官位毕竟有限,经不起天下人争抢,只有佼佼者才有望胜出。
所以大家只得卧薪尝胆寒窗苦读,“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词。
就连当时的宋真宗赵恒都在诗中表达了这层意思,这首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便是:“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自然就造就了众多未婚大龄青年乃至大龄壮年,拼了命的开始读书科考,就为了能借此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这也影响了众多大宋朝的女士们,俗话说得好,“女怕嫁错郎”嘛,既然做官的吃香,于是大家闺秀们便挤破头争当“官夫人”,于是这才出现了宋朝特有的“榜下捉婿”的风俗。
宋人把“择婿”说成“捉婿”,又戏称为“脔婿”,“脔”乃肉块,可谓比喻形象,又颇带讽刺意味。
要知道在唐代,取得功名后还要经过考试合格才有资格担任官职,到了宋代,只要是进士五甲以上就可直接授官,而且升迁的速度和级别之高也是其他途径入仕的人所比不了的。
所以,宋朝政府的高级官员中,科举出身者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就拿北宋时期的正、副宰相来说,科举出身的人就占到了90%以上,南宋比例更高,正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可以说,宋代士人在经过“十年寒窗”的艰苦努力之后,一旦科举登第,得到的将会是精神、物质两方面的超值回报。
虽然前一个标准是主要的,但是后者也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在古代社会中,女性出嫁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走进另一个家庭,也不仅仅是个人角色从女儿到妻子的转变,她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担当联系两个家族的纽带,这一作用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是更加被重视的,宋代自然也不例外。
因而为女儿选择理想的婚配对象常常是使父母伤脑筋的大事。
不过,所谓的理想对象既不是女儿的个人意愿,也不是从女儿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是父母主要是父亲从维系、发展家族的角度来考虑的。
因此在科场选婿者,不乏“饥不择食”者,将习俗所重视的阴阳吉凶、家世背景等都抛之脑后,甚至是这位新及第进士是否还是单身都来不及考虑,就将之抢了过去,当做女婿。
像是曾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亦不凡,为一权势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
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
此青年微微一笑后,是不慌不忙的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
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还有就是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
像当时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由此足见宋朝榜下捉婿风俗之疯狂,真的是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了啊。
同时,“榜下捉婿”其实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宋代的婚姻观念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因为从魏晋南北朝、隋至唐中期,由于门阀制度盛行,婚姻对象的选择是有着严格的门第限制的。
到唐中后期门开始衰落,经历五代,到宋代,门第观念已经淡薄。
因为个人才能和钱财,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则与宋代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所以,对于宋代此种婚姻观念的评价大家应该辩证地看,较之前代的门第婚而言,宋代的婚姻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进步,而且真的是令人羡慕啊,恨不得现在就穿越回去考个进士,体味一下那万众瞩目,被人抢亲的感觉。
………………
不过穿越神马的,毕竟只是幻想,是不可实现的,所以大家也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流流口水吧,努力提升自己才是关键啊。
同时,需要说最后一点,那就是说到古代科举制度,大家可能都会有一个疑问。
那就是我国数学文化源远流长,我国的科举制度也延续颇久,为何不见数学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大放异彩呢?古代科举考数学这些吗?
的确,只要翻开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国学大师满坑满谷,但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这些都是凤毛麟角,能叫上名来的不过祖冲之等等几个人而已。
除了几个装神弄鬼的炼丹家,抽冷子干了点与化学有关的活儿,真的几乎没有。
而至所以如此,会出现如此严重偏科的问题,首先还是要从我国古代数学教育及人才推举制度说起。
给大家简单的科普一下吧,在最早的夏商年间,由于当时运用的数学还主要停留在数数、记事阶段,同时选拔人才采取“三宅三俊”选任法(主要审核政务、民事、执法)。
所以这个年代里,无论是数学还是文章,文化水平并不是主要的选取标准。
而到了以“周易六十四卦”发家的周朝,数学则成为“六艺”之一,正式登上了教育的舞台。
虽然当时诸子百家更多地是凭借口才获得君王的宠信,但是数学技能也并未被划分为奇技淫巧。
从西周开始,就有专门从事天文历法的世家,人称“冯相氏”、“保章氏”,一手好算法世代相传,遇到识货的天子就有当官的可能。
史料可考的有一位北魏时期的殷绍,北魏文成帝年间,任算生博士。
真正设立科举制度则是到了隋朝年间,虽然此时数学依旧并未被列入专门的科举项目,但是在国子监中也开设了算学。
而到了唐朝,数学帝们的春天终于来了!
在唐朝的显庆元年(656年),唐朝统治者专门下诏国子监开办了数学专科学校——“算学馆”,招收学生三十人,设置算学博士和算学助教主持日常教学工作。
这样,国子监内就有了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六个学馆。
政府甚至还让当时的算学大神李淳风专门编订了十部算经,即《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术》,统称《算经十书》,作为官方教材。
让数学入科举,数学过关就可以做官,这在当时,可说是开了世界之风气。
尽管那时数学还不是很发达,但先把架子搭起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沿袭、发展到今天,难保不让中国成为数学大国,进而推动与此相关的科学进步。
更甚至,说不定几个诺贝尔数学奖、物理奖都到手了。
但奇怪的是,到了晚唐,明算科考试就基本停止了。
本有可能大踏步前行的数学科目,在中国戛然而止,此后只靠几个民间数学爱好者支撑。
而停考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应试的人太少。
之所以如此,便是数学在科举科目中地位太低了,连武举都不如,基本没什么出路。
要知道国子博士的官阶是正五品上,算学博士的官阶却是从九品下,是官阶中最低的一级。
因此期间,算学馆是停了又开,开了又停,没有个连续性,学生们也觉得没意思,老师才是从九品的芝麻官,学生还不得憋到二十品去啊!干脆另谋出路吧!
所以报考算学和明算科的学子越来越少,这个科目也是立了又废,废了又立,因此到了唐朝晚期就已经基本消亡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唐代明算科是最不受重视的科目,但是作为唯一将算学列入科举常科的朝代,唐朝在中国古代仍旧是对数学最重视的朝代之一。
到了宋朝的话,就赶更惨了,因为它的科举中根本就没有明算一科。
但是,大家就不要因此以为,宋朝的数学就是个渣渣,弱的一批,其实不然,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宋朝对数学人才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要超过唐朝的。
因为比起其他时代,宋朝有一个显著的不同,或者说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宋朝比较重视工商业,所以经济空前繁荣。
宋朝位列部堂高官甚至当朝宰执的官员,都不乏商人出身。
很多重要发明都出现于宋朝,如用于观测天文的自动计时机械仪器水运气象台、能够测出磁偏角和辨明方向的罗盘、活字印刷书、水密船舱、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等等。
自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理工人才自然为社会所需求,因而有相当多的宋朝官员是理工大家,其中甚至有类似苏颂(与沈括是同期官员)这样做到宰辅的大科学家。
到了宋徽宗时,应多年内部需求,宋朝后来复设算学,在靖康元年又复加强。
当时的算学平民和在职官员都可以选入习业,算学占经以试,取士之法和太学上舍类似(大体上为免试推恩,直接授官),三等推恩,以通仕、登仕、将仕郎为次。
风气如此,使得宋朝涌现出大量的数学家,也完成了大量的数学著作,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等,完成了四次以上开方、高次方程解法等数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到了元朝的话,因为元代科举只设进士一科,也没有算学科。
但是元代因为承接宋代,所以数学还是比较繁荣的,数学人才相对还算受重视。
而到了明朝,科举只设进士一科,莫说算学,就连诗歌有时都会被当成是不务正业,唯取八股,这可以说是某种程度文明的倒退了。
至于清代科举制度因为承袭明代,虽然康熙乾隆等诸位皇帝对数学很感兴趣并为贵族子弟开设学馆,但对于当时而言,中国数学已逐步走向没落,这才被西方近代的数学家吊打,真的算是很可惜,也很遗憾。
总而言之,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以科举为主要选拔手法之一的官僚体制中对数学能力要求并不高。
随着这样的专政制度的延续,数学始终无法在科举中显露头角,所以中国的数学家们也很难通过数学成就来博得官府支持,自然就没落了。
……
……
……
虽然当时他们特别有才华者,也会收到一些权贵人家的追捧,与其联姻等等,但都少之又少,当时人们的主流观念,还是与门阀世家联姻,这才是上档次有面子的事情。
一直到宋朝以后,文举进士们的身份地位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的是从五代乱世中转息之间就翻身做主,牛叉到不要不要的。
别的不说,光是你考中进士后,就不愁没有没娇妻了,有的是权贵人家与你联姻,而且是抢着要,就怕你不答应。
这不是作者菌胡诌,而是真的,因为在宋代,由于文举生们的身份地位实在太高了,所以为此还诞生了一种独特的娶亲风俗,那就是“榜下捉婿”。
榜下捉婿,顾名思义,就是在发榜之日,各地的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的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堪称疯狂,比商场吐血打折甩卖还要疯狂,几乎就是明抢,因此坊间便称其为“捉婿”,可谓是文举生们难得的春天啊,着实羡慕了无数人。
包括不少宋人的笔记对“榜下捉婿”都多有涉及。
当然,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捉婿”,蕴涵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它说明了宋朝时的经济崛起,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渴望跨入上层社会,于是只能通过这种联姻手段,将有前途有地位的文举进士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以达到提高自己身份地位的作用。
毕竟前文都说过了,宋朝是中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代,考试取士为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科举胜出者名利双收待遇丰厚,致使人们把赶考走仕途作为人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一旦金榜题名,那娶富豪家千金的“洞房花烛”也就马上接踵而至了。
但大宋官位毕竟有限,经不起天下人争抢,只有佼佼者才有望胜出。
所以大家只得卧薪尝胆寒窗苦读,“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词。
就连当时的宋真宗赵恒都在诗中表达了这层意思,这首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便是:“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自然就造就了众多未婚大龄青年乃至大龄壮年,拼了命的开始读书科考,就为了能借此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这也影响了众多大宋朝的女士们,俗话说得好,“女怕嫁错郎”嘛,既然做官的吃香,于是大家闺秀们便挤破头争当“官夫人”,于是这才出现了宋朝特有的“榜下捉婿”的风俗。
宋人把“择婿”说成“捉婿”,又戏称为“脔婿”,“脔”乃肉块,可谓比喻形象,又颇带讽刺意味。
要知道在唐代,取得功名后还要经过考试合格才有资格担任官职,到了宋代,只要是进士五甲以上就可直接授官,而且升迁的速度和级别之高也是其他途径入仕的人所比不了的。
所以,宋朝政府的高级官员中,科举出身者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就拿北宋时期的正、副宰相来说,科举出身的人就占到了90%以上,南宋比例更高,正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可以说,宋代士人在经过“十年寒窗”的艰苦努力之后,一旦科举登第,得到的将会是精神、物质两方面的超值回报。
虽然前一个标准是主要的,但是后者也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在古代社会中,女性出嫁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走进另一个家庭,也不仅仅是个人角色从女儿到妻子的转变,她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担当联系两个家族的纽带,这一作用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是更加被重视的,宋代自然也不例外。
因而为女儿选择理想的婚配对象常常是使父母伤脑筋的大事。
不过,所谓的理想对象既不是女儿的个人意愿,也不是从女儿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是父母主要是父亲从维系、发展家族的角度来考虑的。
因此在科场选婿者,不乏“饥不择食”者,将习俗所重视的阴阳吉凶、家世背景等都抛之脑后,甚至是这位新及第进士是否还是单身都来不及考虑,就将之抢了过去,当做女婿。
像是曾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亦不凡,为一权势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
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
此青年微微一笑后,是不慌不忙的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
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还有就是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
像当时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由此足见宋朝榜下捉婿风俗之疯狂,真的是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了啊。
同时,“榜下捉婿”其实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宋代的婚姻观念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因为从魏晋南北朝、隋至唐中期,由于门阀制度盛行,婚姻对象的选择是有着严格的门第限制的。
到唐中后期门开始衰落,经历五代,到宋代,门第观念已经淡薄。
因为个人才能和钱财,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则与宋代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所以,对于宋代此种婚姻观念的评价大家应该辩证地看,较之前代的门第婚而言,宋代的婚姻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进步,而且真的是令人羡慕啊,恨不得现在就穿越回去考个进士,体味一下那万众瞩目,被人抢亲的感觉。
………………
不过穿越神马的,毕竟只是幻想,是不可实现的,所以大家也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流流口水吧,努力提升自己才是关键啊。
同时,需要说最后一点,那就是说到古代科举制度,大家可能都会有一个疑问。
那就是我国数学文化源远流长,我国的科举制度也延续颇久,为何不见数学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大放异彩呢?古代科举考数学这些吗?
的确,只要翻开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国学大师满坑满谷,但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这些都是凤毛麟角,能叫上名来的不过祖冲之等等几个人而已。
除了几个装神弄鬼的炼丹家,抽冷子干了点与化学有关的活儿,真的几乎没有。
而至所以如此,会出现如此严重偏科的问题,首先还是要从我国古代数学教育及人才推举制度说起。
给大家简单的科普一下吧,在最早的夏商年间,由于当时运用的数学还主要停留在数数、记事阶段,同时选拔人才采取“三宅三俊”选任法(主要审核政务、民事、执法)。
所以这个年代里,无论是数学还是文章,文化水平并不是主要的选取标准。
而到了以“周易六十四卦”发家的周朝,数学则成为“六艺”之一,正式登上了教育的舞台。
虽然当时诸子百家更多地是凭借口才获得君王的宠信,但是数学技能也并未被划分为奇技淫巧。
从西周开始,就有专门从事天文历法的世家,人称“冯相氏”、“保章氏”,一手好算法世代相传,遇到识货的天子就有当官的可能。
史料可考的有一位北魏时期的殷绍,北魏文成帝年间,任算生博士。
真正设立科举制度则是到了隋朝年间,虽然此时数学依旧并未被列入专门的科举项目,但是在国子监中也开设了算学。
而到了唐朝,数学帝们的春天终于来了!
在唐朝的显庆元年(656年),唐朝统治者专门下诏国子监开办了数学专科学校——“算学馆”,招收学生三十人,设置算学博士和算学助教主持日常教学工作。
这样,国子监内就有了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六个学馆。
政府甚至还让当时的算学大神李淳风专门编订了十部算经,即《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术》,统称《算经十书》,作为官方教材。
让数学入科举,数学过关就可以做官,这在当时,可说是开了世界之风气。
尽管那时数学还不是很发达,但先把架子搭起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沿袭、发展到今天,难保不让中国成为数学大国,进而推动与此相关的科学进步。
更甚至,说不定几个诺贝尔数学奖、物理奖都到手了。
但奇怪的是,到了晚唐,明算科考试就基本停止了。
本有可能大踏步前行的数学科目,在中国戛然而止,此后只靠几个民间数学爱好者支撑。
而停考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应试的人太少。
之所以如此,便是数学在科举科目中地位太低了,连武举都不如,基本没什么出路。
要知道国子博士的官阶是正五品上,算学博士的官阶却是从九品下,是官阶中最低的一级。
因此期间,算学馆是停了又开,开了又停,没有个连续性,学生们也觉得没意思,老师才是从九品的芝麻官,学生还不得憋到二十品去啊!干脆另谋出路吧!
所以报考算学和明算科的学子越来越少,这个科目也是立了又废,废了又立,因此到了唐朝晚期就已经基本消亡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唐代明算科是最不受重视的科目,但是作为唯一将算学列入科举常科的朝代,唐朝在中国古代仍旧是对数学最重视的朝代之一。
到了宋朝的话,就赶更惨了,因为它的科举中根本就没有明算一科。
但是,大家就不要因此以为,宋朝的数学就是个渣渣,弱的一批,其实不然,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宋朝对数学人才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要超过唐朝的。
因为比起其他时代,宋朝有一个显著的不同,或者说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宋朝比较重视工商业,所以经济空前繁荣。
宋朝位列部堂高官甚至当朝宰执的官员,都不乏商人出身。
很多重要发明都出现于宋朝,如用于观测天文的自动计时机械仪器水运气象台、能够测出磁偏角和辨明方向的罗盘、活字印刷书、水密船舱、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等等。
自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理工人才自然为社会所需求,因而有相当多的宋朝官员是理工大家,其中甚至有类似苏颂(与沈括是同期官员)这样做到宰辅的大科学家。
到了宋徽宗时,应多年内部需求,宋朝后来复设算学,在靖康元年又复加强。
当时的算学平民和在职官员都可以选入习业,算学占经以试,取士之法和太学上舍类似(大体上为免试推恩,直接授官),三等推恩,以通仕、登仕、将仕郎为次。
风气如此,使得宋朝涌现出大量的数学家,也完成了大量的数学著作,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等,完成了四次以上开方、高次方程解法等数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到了元朝的话,因为元代科举只设进士一科,也没有算学科。
但是元代因为承接宋代,所以数学还是比较繁荣的,数学人才相对还算受重视。
而到了明朝,科举只设进士一科,莫说算学,就连诗歌有时都会被当成是不务正业,唯取八股,这可以说是某种程度文明的倒退了。
至于清代科举制度因为承袭明代,虽然康熙乾隆等诸位皇帝对数学很感兴趣并为贵族子弟开设学馆,但对于当时而言,中国数学已逐步走向没落,这才被西方近代的数学家吊打,真的算是很可惜,也很遗憾。
总而言之,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以科举为主要选拔手法之一的官僚体制中对数学能力要求并不高。
随着这样的专政制度的延续,数学始终无法在科举中显露头角,所以中国的数学家们也很难通过数学成就来博得官府支持,自然就没落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