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位武状元张三甲之所以如此厉害,也跟其家传有关,因为他出生于一个武林世家,很是奇特,就跟小说一样。
    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他的祖父名叫张增,当年外出打短工,曾经偶遇一武林高手,于是两人一见如故,便结为昆仲,怎么样,是不是很像某些武侠小说里的情节?
    于是张增就跟他学得几路拳术,回家后在农闲时练拳习武,逐渐名震四方,后来又办起了武术馆,张三甲的父亲张耀田等都是习武场上的佼佼者。
    张三甲也因此自幼酷爱武术,八岁时就已学会不少武术招数。
    张三甲十四五岁已长成彪形大汉,有一次见邻家门前有两个数百斤重的石狮子,大叫一声猛力将石狮子举过头顶,玩耍一阵放回原地,面不改色,气不发喘。
    围观者无不惊骇,称之为“神力“,一时名传乡里。
    他的杨师傅也不仅夸赞道:“吾弟子盈门,唯有三甲罕见也。”还称赞三甲“弓、箭、刀、石色色冠群”。
    后来,张三甲又遇恩师杜同春,深得其教诲。
    光绪丁酉年(1897年),张三甲参加直隶大名府乡试,中榜第三十一名,成为武举人。
    到了光绪戊戌年(1898年)九月十八日戊辰,慈禧太后懿旨命武科举恢复旧制。
    张三甲又和胞弟冠甲等人由其岳父杨公资助,进京参加武会试。
    参加会试的武举人大都是豪门富户,还得拜朝中有名望的人为师,像是前文说过了,于是三甲拜了六王(即恭亲王)为师。
    在会试中,凭借着良好的家传,以及多年的勤学苦练,张三甲是大放异彩,弓、箭、刀、石样样成绩名列榜首,中第一名会元。
    殿试时,十月初三阅看马步箭,初四阅看弓刀石。
    张三甲一进考场,只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手提一柄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威风凛凛。
    他摆定架式挥起大刀,前后左右寒光闪闪,只见刀光,不见人影,如蛟龙潜水,似鲲鹏展翅,令人目不暇接,望而生畏。
    突然“哨啷“一声大刀落地,全场顿时愕然。这次“大刀落地“本是三甲在拉弓射箭时,右手大拇指上戴的骨扳指忘记摘掉,影响舞刀,造成一时失手。
    但他处变不惊,只见他一边用牙咬掉右手大拇指上拉弓时忘摘的骨扳指,一边用右脚猛力一搓,脚尖一挑,大刀顺势飞起正落手中,接着连耍数招,亮出一幅敬德钓鱼的架式。
    精彩的绝技,全场掌声雷动,监考官喜出望外。
    于是,张三甲以一甲第一名夺魁,钦点状元及第,钦命御前头等侍卫。
    张三甲得中后,暗向六王请求同意,便匆忙回乡省亲。
    到了直隶大名府城,天黑住店,随从未经状元爷允许,便挂出了红灯,上有“状元及第“的字样。
    消息很快传到了大名府,府官大礼相迎,开州州官来大名迎接。
    张三甲回乡后,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大名府送来皇帝钦赐的“御前侍卫“滚龙金匾,开州知府送来“状元及第“金匾,父老乡亲送来了“会元“金匾。
    只可惜后来张三甲天天忙于应酬,迎来送往,回乡十几天便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多方诊治无效而死,享年22岁。
    算的上是令人唏嘘不已,不然不知道他这样一位武状元,到了后面的乱世,又有怎样的精彩表现。
    其实需要说明,通过考核武艺以选取武学人才,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至于构建武学学校,专门培养军事人才,则肇始于唐,兴盛于宋。
    大家都知道,唐承隋制,开科取士,到了武则天朝,又增设武科,选取武学人才。
    彼时的武举考核主要是以战斗中的各种技能,以及体能素质为主要项目,仅试武艺,不试策论。
    到了宋代才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武学体制,并开始将武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开始呈现出体系化、成熟化的特点。
    当时武举考试的原则是:以策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
    后来因为元朝统治者不愿意看到汉人习武,所以终元一代,没有举行武举。
    到了更后面的明王朝建立的前一年,即吴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就颁布了文、武两科取士的诏令,广求天下能人贤士。
    洪武三年八月,文举乡试如期开科,第二年会试。
    会试三场过后,第十天面试,朱元璋亲自观其骑射。
    朱元璋主张乱世用武,治世用文。洪武朝正是由乱入治之时,朱元璋的心思是:通过科举取士,一次性选取出文武双全的人才。
    可是,从洪武三年到洪武五年,文举连试了三年,朱元璋认为这些挑选出来的“后生少年”才不堪用,就罢科举不用。
    一直到了洪武十七年才重新开科,同样只从文科取士,未开武科。
    三年后,即洪武二十年(1387年),礼部看朱元璋还没有开设武科的意思,就奏请立武学,用武举。
    朱元璋大不以为然,回复说,你等这是将文武分拆开来,长此以往,天下就没有文武全才的人了。
    其后的建文、永乐两朝,也都沿袭了朱元璋的思想,未开武举。
    到了英宗朝,大明帝国已不复洪武、永乐两朝的威风霸气,也没有仁宣两代的承平晏乐,盗贼蜂起,边患频仍。
    监察御史朱鉴于是上《请设京卫武学疏》,以唐代武举挑选出裴端、郭子仪为例,说就因为唐王朝得到了这样的盖世大材,从而收到再造奇功,提出开武学,以典武科的建议。
    正统六年(1441年)五月,英宗正式批准朱鉴的奏请,下令在南京、北京各办一所武学,立武学学规。
    少年英宗慨然有鞭挞四方之志,思慕太祖、成祖的伟烈雄风,听说瓦剌犯边,便轻启亲征之举,结果在土木堡被俘,武举之立也因之搁浅。
    到了天顺八年(1464年),也就是大明朝建立后的第九十六个年头,英宗病逝,宪宗即位。
    宪宗深以“土木之变”为耻辱,而西北边防也已成为了明王朝的心腹之患。
    再者,武职世袭弊窦丛生,八股取士又难录得全才,于是,于该年十月批准公布了明朝第一部《武举法》。
    也就是说,天顺八年为明朝武举的起始年。
    不过,从《宪宗实录》的记载来看,天顺八年武举虽已开科,但无一人应试。
    究其原因,是明王朝过于重视文化轻视武学,社会上形成了浓重的“右文左武”风气,人们都以文举为正途,以考中进士为荣耀,不屑于武学和参加武举科考。
    明人吴骞辑在《东江遗事》中写东江镇帅毛文龙在万历年间参加武举时,还提到:“明俗轻武人,乡有习武者,目为兵,不齿于所亲。”
    按照查继佐《罪惟录》卷十八《科举志》上的说法,由于明代士兵的户籍为军籍,和普通民籍有别,且犯罪的人就被罚去当兵,这使得军职人员社会地位低下,从而影响到了武举发展。
    很多世家大姓不以子孙中武举为荣,反以为耻,认为这是自轻自贱,污损先祖这做法。
    经过从天顺八年(1464年)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近四十年的发展,武科考试程序与项目算是初步完善,但武举考试却经常中断,规模并不是很大。
    嘉靖年间的《武举录》记:成化年间的武举录取名额,不过二名到七名左右;弘治年间的武举录取名额,不过十五名到三十名左右。
    明朝武举制度的成熟阶,是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的四十年间。
    正德二年(1507年)四月,明武宗诏令武科考试结束,自己将在是府赐宴武举人,该宴就赐宴中府,称“会武宴”,此举,开明代武举赐宴的先河。
    正德三年(1508年),明朝兵部出台了《武举条格》,进一步完善了《武举法》。
    武举制度也发展成了乡试、会试两级考试制度。
    像是前文说过的,武宗朝的武举人许泰,是大明朝现有史料可考的武举人中,官职最高(左都督)的一个,也是唯一被皇帝收为义子、唯一被赐国姓(朱)、唯一被封爵(安边伯,永定伯)的一个。
    明武宗朱厚照重视武学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至崇祯四年(1631年)是武科发展又迈了一个大台阶。
    嘉靖年间“倭患”大炽,时代呼唤名将,这个背景下,武举人俞大猷在抗倭战争中脱颖而出。
    俞大猷是嘉靖十四年的武举人,武功高强,曾到少林寺踢馆,横扫少林寺僧众。
    在抗倭战场上,俞大猷手刃倭寇无数,《明史》称“老成宿将以俞大猷称首。”
    此外,朱先、郭周、张景安、朱平、姚清等抗倭英雄都是从武科场上走出来的杰出人材。
    到了万历后期,辽东女真兴起,在辽东战场上,同样涌现出了许多武举出身的英雄人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浑河血战中壮烈殉国的童仲揆。
    该战,童仲揆和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侄子戚金带领三千浙兵以鸳鸯阵式对抗四万后金骑兵,从中午苦战到黄昏,最后仅剩下几十人。
    童仲揆两臂有千钧之力,身负万夫不当之勇,本来是有能力杀出一条血路逃生的,但他和戚金抱定了以身报国的信念,力尽矢竭,手杀十七人,最后死于后金兵的乱箭之下。
    清人称此战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明人则称此战:“至今凛凛有生气。”
    另一个名叫张神武的武举人表现也可歌可泣。
    当张神武听说辽阳有急,便带领二百四十余亲丁驰赴辽阳。
    到了广宁,巡抚薛国用告诉他,辽阳已失,不必再去。
    张神武却不顾劝阻,慨然而往,薛国用对他说:“凭你这两百人能够歼灭敌吗?”
    张神武答:“不能,只能死战!”
    就这样,张神武与他手下的二百四十名勇士在辽阳城外与后金骑兵浴血恶战,尽殁于阵。
    登莱总兵张可大也是武举出身,孔有德叛明降清,张可大力战失败,亲手杀死全家老小,自己投缳自尽。
    国难思良将,家贫想贤妻,崇祯四年(1631年),求贤若渴的崇祯皇帝“锐意重武”,正式出台了明朝武举的殿试。
    至此,明朝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武举乡试、会试、殿试考试体系,与文科举并重。
    崇祯皇帝亲执殿试,钦定能使重100斤大刀的王来聘为武状元,授副总兵之职。
    王来聘,也就成为了明朝一百八十年武举科第一位武状元。
    受命副总兵之时,王来聘感动得泣不成声,说:“皇上如此重视武人,就是希望我等效命疆场。我等不捐躯杀贼,何以报答皇上隆恩?!”
    孔有德涂炭登州之时,王来聘率先登城,不幸中箭,壮烈牺牲。
    可惜,明朝的武举制度虽然已走上了巅峰,但明朝的国运已经走到了尽头。
    像是崇祯十四年,崇祯皇帝下诏开“奇谋异勇科”。
    可诏虽下,却无应考者,崇祯十五年,又一次下诏,欲挑选“督师大将”,仍是无人应考。
    崇祯十七年,明亡;明朝的武举制度也就无疾而终了。
    到了清朝的话,武举才算是真正的发扬光大,首先,清代武举依文榜程序,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
    (1)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2)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3)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4)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
    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
    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
    需要说明,清朝武举的殿试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
    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
    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
    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相比宋明两朝,算是很风光了。
    ……
    ……
    ……

章节目录

买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参见大总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参见大总管并收藏买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