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遗光回了庄子上, 没有立刻去找容楚岚。
他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模样。贸然去找容楚岚,只会让她心生猜疑,不如等她主动来找自己。
她已经回京了。
按照姬钺的说法, 容楚岚投靠了朝阳公主。
众所周知, 朝阳公主和二皇子为同母兄妹。
这样一来……在其他人眼里, 就是容家为二皇子表忠心。当今太子虽未听说有什么出众处,可也从未听说犯过错,地位稳固。
只冲着一个太子位, 就会有无数人自发地拥立他。即便那些人根本不知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长什么模样,他们只知道这是太子,是下一个皇帝,他们就会拥戴这位现在的千岁, 将来的万岁。
容楚岚算是拖着容家站在了二皇子的身边。
容楚岚不应该想不到这点,或者,她有别的打算?
庄子上依旧无人,只有一个赵瑛, 她也在庄上习武, 倒没空来烦他。
姜遗光独自坐着想事,越想越觉迷雾重重。
他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要想活下去,仅凭藏书阁和自己的阅历是不够的。他必须知道爬得更高,知道更多事。
否则, 即便他能过死劫, 也不能躲过镜外的明枪暗箭。
姜遗光心想,他会被卷入山海镜的原因就很古怪——不论是从裴远鸿那儿还是从其他近卫、入镜人口中, 他都得知,山海镜不会凭空生出来。
所以,那一天,究竟是谁把山海镜丢进了他的牢房?
那面山海镜上一个主人又是谁?为什么会不受近卫掌控?
他现在什么都不知道。
*
两广地突如其来的大旱,朝中早就因这事吵翻了天。无他,赈灾可是一桩肥差,虽有风险,可想手里沾油水,就不能怕从刀上拿肉。
朝中大臣们态度还是一致,赈灾是肯定要赈灾的,谁也不敢公然说咱就让那些灾民等死什么也别做,那有伤天和,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因而大臣们嘴里嚷嚷着百姓苦,说出的都是其他生意。
比起那群平民的性命,第一要紧的就是不能让两广地的灾民乱跑。一有灾祸,当地人就要背井离乡,他们想活,可要是这群人变成了流民,那必然会影响其他地方的百姓。再或者,这群愚民被赤月教一类反贼蛊惑,跑去做了反贼,那可就不好。
因而每每出这种大祸后,当地官府总是先安抚人心,自个儿先哭穷,说仓库里没粮了地主老爷们也要饿死了,再散布流言说朝廷已经派了人来放粮,等一等,过几天就到了,过几天就能吃饱,要是闹事,到时候即便粮食到了也不会发给他们吃。
驴子前边儿吊根胡萝卜哄着,叫那群人以为自己迟早能吃上饭,他们就不会也不敢造反反正一个人不吃饭小半个月就饿死了,到时他们自个儿再互相换着人吃,剩下来的也不敢和官府做对。
这么着拖个半月一个月,朝里也打完了嘴仗,赈灾粮总算能送上路了。拨下来多些还好说,没下来的话,当地官府也不是吃素的,少不得斩两个当地的世家大族平民愤,只要说朝廷的粮被某某家扣下,都不必他发兵,那些饿疯了老百姓能把那几家给生吞了。
为此,一到天灾,那些个地方上的乡贤、地主老财们就得卯着劲儿给官府送礼,粮食布匹美娇娘等等,生怕自己被当成了靶子。
这第二要紧的嘛,就是赈灾粮和赈灾银从哪儿来。
从开国皇帝那一代起,大梁皇帝们就在拼命打压世家,提拔寒门,到现在,是真没有什么世家大族了,有也远远比不上前朝那般气派。
好处自然有,可一旦到这种时候,坏处就来了。
皇帝想找钱袋子撒钱,找不出来啊。国库年年吃紧,近来又要备军饷,要翻修行宫,修皇陵,哪里还有余钱?
这几日陛下心情很是不好,愁眉不展,问起,只道陛下因两广大旱的百姓难过,食不下咽,要俭省。
一时间,后宫众妃嫔皆去了几样钗,穿着也素了些,更有几位妃子穿去年旧衣,以表俭省之意,得了陛下赞誉。
皇帝亲自“哭穷”,底下的人哪能不明白什么意思?
再细细品,似乎还有别的深意。
满朝波诡云谲,原先嚷嚷着和陛下一块儿俭省、讨论这百年难遇旱灾该怎么救的人精们反而不再多谈。
谁要是把两广大旱这事儿解决了,谁就能原地直上青云。相反,一个搞不好,那就是拖着整个家族的人去送死。现在跳得高,事后免不了算账。
就这么着,拖了四五日有余。
有人主动请命,道他日日为两广百姓担忧,食不下咽,愿前往灾地赈灾,还请陛下应允。
请命者正是三皇子。
他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模样。贸然去找容楚岚,只会让她心生猜疑,不如等她主动来找自己。
她已经回京了。
按照姬钺的说法, 容楚岚投靠了朝阳公主。
众所周知, 朝阳公主和二皇子为同母兄妹。
这样一来……在其他人眼里, 就是容家为二皇子表忠心。当今太子虽未听说有什么出众处,可也从未听说犯过错,地位稳固。
只冲着一个太子位, 就会有无数人自发地拥立他。即便那些人根本不知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长什么模样,他们只知道这是太子,是下一个皇帝,他们就会拥戴这位现在的千岁, 将来的万岁。
容楚岚算是拖着容家站在了二皇子的身边。
容楚岚不应该想不到这点,或者,她有别的打算?
庄子上依旧无人,只有一个赵瑛, 她也在庄上习武, 倒没空来烦他。
姜遗光独自坐着想事,越想越觉迷雾重重。
他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要想活下去,仅凭藏书阁和自己的阅历是不够的。他必须知道爬得更高,知道更多事。
否则, 即便他能过死劫, 也不能躲过镜外的明枪暗箭。
姜遗光心想,他会被卷入山海镜的原因就很古怪——不论是从裴远鸿那儿还是从其他近卫、入镜人口中, 他都得知,山海镜不会凭空生出来。
所以,那一天,究竟是谁把山海镜丢进了他的牢房?
那面山海镜上一个主人又是谁?为什么会不受近卫掌控?
他现在什么都不知道。
*
两广地突如其来的大旱,朝中早就因这事吵翻了天。无他,赈灾可是一桩肥差,虽有风险,可想手里沾油水,就不能怕从刀上拿肉。
朝中大臣们态度还是一致,赈灾是肯定要赈灾的,谁也不敢公然说咱就让那些灾民等死什么也别做,那有伤天和,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因而大臣们嘴里嚷嚷着百姓苦,说出的都是其他生意。
比起那群平民的性命,第一要紧的就是不能让两广地的灾民乱跑。一有灾祸,当地人就要背井离乡,他们想活,可要是这群人变成了流民,那必然会影响其他地方的百姓。再或者,这群愚民被赤月教一类反贼蛊惑,跑去做了反贼,那可就不好。
因而每每出这种大祸后,当地官府总是先安抚人心,自个儿先哭穷,说仓库里没粮了地主老爷们也要饿死了,再散布流言说朝廷已经派了人来放粮,等一等,过几天就到了,过几天就能吃饱,要是闹事,到时候即便粮食到了也不会发给他们吃。
驴子前边儿吊根胡萝卜哄着,叫那群人以为自己迟早能吃上饭,他们就不会也不敢造反反正一个人不吃饭小半个月就饿死了,到时他们自个儿再互相换着人吃,剩下来的也不敢和官府做对。
这么着拖个半月一个月,朝里也打完了嘴仗,赈灾粮总算能送上路了。拨下来多些还好说,没下来的话,当地官府也不是吃素的,少不得斩两个当地的世家大族平民愤,只要说朝廷的粮被某某家扣下,都不必他发兵,那些饿疯了老百姓能把那几家给生吞了。
为此,一到天灾,那些个地方上的乡贤、地主老财们就得卯着劲儿给官府送礼,粮食布匹美娇娘等等,生怕自己被当成了靶子。
这第二要紧的嘛,就是赈灾粮和赈灾银从哪儿来。
从开国皇帝那一代起,大梁皇帝们就在拼命打压世家,提拔寒门,到现在,是真没有什么世家大族了,有也远远比不上前朝那般气派。
好处自然有,可一旦到这种时候,坏处就来了。
皇帝想找钱袋子撒钱,找不出来啊。国库年年吃紧,近来又要备军饷,要翻修行宫,修皇陵,哪里还有余钱?
这几日陛下心情很是不好,愁眉不展,问起,只道陛下因两广大旱的百姓难过,食不下咽,要俭省。
一时间,后宫众妃嫔皆去了几样钗,穿着也素了些,更有几位妃子穿去年旧衣,以表俭省之意,得了陛下赞誉。
皇帝亲自“哭穷”,底下的人哪能不明白什么意思?
再细细品,似乎还有别的深意。
满朝波诡云谲,原先嚷嚷着和陛下一块儿俭省、讨论这百年难遇旱灾该怎么救的人精们反而不再多谈。
谁要是把两广大旱这事儿解决了,谁就能原地直上青云。相反,一个搞不好,那就是拖着整个家族的人去送死。现在跳得高,事后免不了算账。
就这么着,拖了四五日有余。
有人主动请命,道他日日为两广百姓担忧,食不下咽,愿前往灾地赈灾,还请陛下应允。
请命者正是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