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幸福一点点 作者:紫若鱼
9美国
初二的时候,余晓菲的二胡水平已经达到了八级。婉拒了老师让她做文艺委员的任命(余晓菲一直认为自己的格不适合当干部,而且文艺委员还需要格活泼,有号召力,自己更是不适合),将力主要放在学习和特长上,计划着在初三的时候能考过二胡十级。到时候,就算自己文化课没过线,也能当个特长生。当然,这只是备案,还是要以文化课过关为目标。
至于英语方面,余晓菲现在已经可以很流利的用英文和人交流了。为了练习口语水平,还经常到迈克的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余晓菲与外国留学生做英文口语练习,留学生们则与她进行中国文学的交流(以余晓菲的目前的文学水平,还是可以和外国留学生们交流交流的)。
由于年纪小,加上中国人的长像也比外国人显小,留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个可爱中国小妹妹,于是我们迈克小哥产生了一种“自己的妹妹被人抢走了”的感觉。以至于每次余晓菲来的时候都不离左右,被同学们戏称为“护娃使者”。没办法,怎么看余晓菲都是个小娃娃,相对于成熟的外国学生,连花骨朵都算不上,说“护花”还早了点儿。这个外号一直跟随着迈克小哥,直到离开中国……
初三的时候,余晓菲终于考到了二胡十级,对于今后的发展更加有信心了。至于中文方面的学习,也更加深入了,开始逐渐向中国古典文学方面发展。诗词歌赋,虽然说写还是没这水平,但是对里面的内容已经有了很专业的见解。
余晓菲的毛笔字写的也是越来越好,已经接手了外公写对联的工作。而李老师教的双手写字,也有所小成——可双手写对联。参加了几次书法比赛,也得了奖。现在家里挂满了各种奖状,偶尔余晓菲也会感慨下——自己也能把奖状挂满墙了!
苏绣的技法余晓菲也一直在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再加上老绣工的技法书,现在绣出的一幅双面绣时间已经缩短了很多。至于单面的苏绣作品,更是不在话下。
有时候余晓菲也会想,是不是穿越大神也给了自己一些小优惠?要不然自己怎么在苏绣上能有如此迅速的提高?甚至于不需要画样就能熟练的绣出一幅作品?!不过可惜的是,目前网络还没有发展起来,不然开个网店也不错。
到了最后一学期,压力越来越大,即使已经充分做好了准备,余晓菲也开始有些紧张了。这是中国的孩子们正式进入竞争的起点。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战场,在你加入战斗的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只要你放松神,就会被打倒……再站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余晓菲深深的记得那种挫败的无力感,即使后来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也于事无补。
一个好的高中,决定了未来与大学距离,影响着以后能够上哪一所大学。虽然不能说是百分百,但至少有五分原因在高中的选择上。
为了改变命运,不再向上辈那样遗憾,余晓菲着实的下了苦功夫。每天的时间都排的满满的,害得长辈们都开始心疼。
对于女儿的表现,妈妈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失落感。这孩子也太省心了点,完全不用自己去管,一点做家长的感觉都没有。当然,对于女儿,妈妈还是很骄傲的。
至于爸爸,自然是女儿高兴什么都好,女儿辛苦自己心疼。在家的时候天天做好吃的,立志要把女儿瘦下去小脸给补回来。害得余晓菲是吃也不是(长,好不容易瘦下来的),不吃也不是(爸爸会伤心)。
在余晓菲做最后的冲刺的时候,马丁森一家准备回国了。
马丁森夫妇因为工作原因准备回国,临行之前来到中国友人的家里告别,并提出想让余晓菲去美国读书的想法。
马丁森夫人认为,余晓菲的英语基础打的很好,口语水平也很不错,去美国的话,交流不会成为问题。在她看来,美国的教学水平还是很错的,如果余晓菲能去那儿读书,对今后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自己一家在美国,余晓菲可以住到自己家里。(这才是夫人你的目的吧!可以天天吃到美味的中国菜,听听古老的中国京剧,还有——美的刺绣)。
余晓菲对于这个提议很心动。其实,在与马丁森一家结识后,自己就有去外国念书的想法。当然,本来的计划是在考大学或是再深造的时候。
先不说教学水平,单在医学方面,国外的发展水平要比国内快很多,这才是她想出国的主要原因。虽然现在外公身体没有什么问题,但虽然年龄的增长,难保不会有什么病症产生。如果能去国外发展,对外公的身体就有了更多的保证。另外,如果能在美国上学,并在那儿继续深造,对自己的计划也有很大的帮助(挣很多钱,买个大房子,把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接过来一起住。)。
对于高中就去美国念,余晓菲感觉这样比自己之前的计划更好。国内国外的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大学后再去国外深造的话,差距会更大,想要融入新环境要费不少力气。如果可以现在去,早早的接受新式教育,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其中。而且跟着马丁森一家一起去,家里能够放心,自己也能更快的适应新环境,更重要的是——省钱!住在马丁森家可以省下不少房租钱呢。
虽然长辈们有些舍不得,但是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于是,在马丁森夫妇的帮助下,余晓菲报考了一所美国高中。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余晓菲将力更多的放在了英语上面,当然,其它的功课也不能落下。
最后的成绩还算不错,余晓菲以比较靠前的名次考入美国高中,正式成为了一名小留学生。为此父母还专门请亲戚朋友好好的庆祝了一番,自己家也出了个留学生啊!
爷爷担心孙女在国外喝不上好茶叶,专门去茶叶市场批了几斤上好的铁观音,还特别让人分成一小袋一小袋的压缩小包装,方便携带。担心孙女在外面认床,睡不好觉,亲自用茶花做了一个大大的枕着。外公一直叮嘱外孙女要注意身体,多跟家里联系,不要怕花钱,并把自己的小金库全都拿了出来。外婆则是担心外孙女吃不惯外国的饭菜,准备好很多能长期保存的食品:腌、松、杨梅……
爸爸妈妈更是忙碌的给女儿准备各种物品,最后实在是太多,余晓菲也只能挑选一些常用的带着。
余晓菲自己也准备了很多东西,在去之前,她余晓菲就开始计划在国外的生活。虽然以后会住在马丁森夫妇家,但是余晓菲还是不想太过麻烦别人,所以在去之前就计划着怎么勤工俭学。
打工的话,以自己的年纪也就是送送报纸,刷刷碗什么的,这类工作一是时间不自由,二是挣的也不是很多,只能当做备选项。高等一点儿工作自己恐怕也找不到,那么只能换个方式了。比如——将自己的绣品拿去卖?!
拿出自己这几年的绣工成品,俞晓菲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现在自己的针法已经很纯熟了,简单的小花样绣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功夫,大幅的作品也能够独立完成。
在人物绣方面余晓菲也下了很多功夫,再加上双面绣的特技,应该能打开销售市场。最重要的是,刺绣在时间方面也非常的宽松,可以在业余的时候抽时间来做。这个可以做为经济来源的一个主要方式。至于其它的,再慢慢的考虑。
于是,余晓菲准备了充足的丝线的布料。大型的绣架是带不了了,只带了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型小绣架,至于大型的,可以有条件的时候再去订做。
余晓菲还带了几件京剧的戏服,即可以借以思念家乡,也可能找机会在美国宣传宣传国粹。二胡也是一定要拿的,自己还要继续练习。
---------------我是向美国出发分割线-----------------
终于到了离别的那天,告别了亲人,余晓菲跟着马丁森一家向美国出发。当飞机起飞的时候,余晓菲终于忍不住趴在马丁森夫的人怀中哭了。
余晓菲在马丁森家住了下来。平时帮着马丁森夫人做做家务、偶尔做几道中国菜肴、温习一下美国高中的课程、做些刺绣、拉拉二胡……
迈克小哥对于中国妹妹住在自己家,兴奋极了。没事儿就拉着余晓菲四处转转,向新结识的伙伴们炫耀炫耀——自己有个多么可爱的中国娃娃做妹妹啊!余晓菲也很高兴,跟着在周围转来转去,可以了解下环境
每次出门余晓菲都会带上自己做的中国点心和几样小巧的绣品来做为与新朋友、邻居结识的礼物。没多久,周围的邻居们都知道回国的马丁森家有一个可爱的中国女孩,会做好吃的中国点心,还会做很漂亮的中国刺绣。
9美国在线阅读
9美国
-
9美国
初二的时候,余晓菲的二胡水平已经达到了八级。婉拒了老师让她做文艺委员的任命(余晓菲一直认为自己的格不适合当干部,而且文艺委员还需要格活泼,有号召力,自己更是不适合),将力主要放在学习和特长上,计划着在初三的时候能考过二胡十级。到时候,就算自己文化课没过线,也能当个特长生。当然,这只是备案,还是要以文化课过关为目标。
至于英语方面,余晓菲现在已经可以很流利的用英文和人交流了。为了练习口语水平,还经常到迈克的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余晓菲与外国留学生做英文口语练习,留学生们则与她进行中国文学的交流(以余晓菲的目前的文学水平,还是可以和外国留学生们交流交流的)。
由于年纪小,加上中国人的长像也比外国人显小,留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个可爱中国小妹妹,于是我们迈克小哥产生了一种“自己的妹妹被人抢走了”的感觉。以至于每次余晓菲来的时候都不离左右,被同学们戏称为“护娃使者”。没办法,怎么看余晓菲都是个小娃娃,相对于成熟的外国学生,连花骨朵都算不上,说“护花”还早了点儿。这个外号一直跟随着迈克小哥,直到离开中国……
初三的时候,余晓菲终于考到了二胡十级,对于今后的发展更加有信心了。至于中文方面的学习,也更加深入了,开始逐渐向中国古典文学方面发展。诗词歌赋,虽然说写还是没这水平,但是对里面的内容已经有了很专业的见解。
余晓菲的毛笔字写的也是越来越好,已经接手了外公写对联的工作。而李老师教的双手写字,也有所小成——可双手写对联。参加了几次书法比赛,也得了奖。现在家里挂满了各种奖状,偶尔余晓菲也会感慨下——自己也能把奖状挂满墙了!
苏绣的技法余晓菲也一直在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再加上老绣工的技法书,现在绣出的一幅双面绣时间已经缩短了很多。至于单面的苏绣作品,更是不在话下。
有时候余晓菲也会想,是不是穿越大神也给了自己一些小优惠?要不然自己怎么在苏绣上能有如此迅速的提高?甚至于不需要画样就能熟练的绣出一幅作品?!不过可惜的是,目前网络还没有发展起来,不然开个网店也不错。
到了最后一学期,压力越来越大,即使已经充分做好了准备,余晓菲也开始有些紧张了。这是中国的孩子们正式进入竞争的起点。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战场,在你加入战斗的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只要你放松神,就会被打倒……再站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余晓菲深深的记得那种挫败的无力感,即使后来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也于事无补。
一个好的高中,决定了未来与大学距离,影响着以后能够上哪一所大学。虽然不能说是百分百,但至少有五分原因在高中的选择上。
为了改变命运,不再向上辈那样遗憾,余晓菲着实的下了苦功夫。每天的时间都排的满满的,害得长辈们都开始心疼。
对于女儿的表现,妈妈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失落感。这孩子也太省心了点,完全不用自己去管,一点做家长的感觉都没有。当然,对于女儿,妈妈还是很骄傲的。
至于爸爸,自然是女儿高兴什么都好,女儿辛苦自己心疼。在家的时候天天做好吃的,立志要把女儿瘦下去小脸给补回来。害得余晓菲是吃也不是(长,好不容易瘦下来的),不吃也不是(爸爸会伤心)。
在余晓菲做最后的冲刺的时候,马丁森一家准备回国了。
马丁森夫妇因为工作原因准备回国,临行之前来到中国友人的家里告别,并提出想让余晓菲去美国读书的想法。
马丁森夫人认为,余晓菲的英语基础打的很好,口语水平也很不错,去美国的话,交流不会成为问题。在她看来,美国的教学水平还是很错的,如果余晓菲能去那儿读书,对今后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自己一家在美国,余晓菲可以住到自己家里。(这才是夫人你的目的吧!可以天天吃到美味的中国菜,听听古老的中国京剧,还有——美的刺绣)。
余晓菲对于这个提议很心动。其实,在与马丁森一家结识后,自己就有去外国念书的想法。当然,本来的计划是在考大学或是再深造的时候。
先不说教学水平,单在医学方面,国外的发展水平要比国内快很多,这才是她想出国的主要原因。虽然现在外公身体没有什么问题,但虽然年龄的增长,难保不会有什么病症产生。如果能去国外发展,对外公的身体就有了更多的保证。另外,如果能在美国上学,并在那儿继续深造,对自己的计划也有很大的帮助(挣很多钱,买个大房子,把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接过来一起住。)。
对于高中就去美国念,余晓菲感觉这样比自己之前的计划更好。国内国外的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大学后再去国外深造的话,差距会更大,想要融入新环境要费不少力气。如果可以现在去,早早的接受新式教育,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其中。而且跟着马丁森一家一起去,家里能够放心,自己也能更快的适应新环境,更重要的是——省钱!住在马丁森家可以省下不少房租钱呢。
虽然长辈们有些舍不得,但是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于是,在马丁森夫妇的帮助下,余晓菲报考了一所美国高中。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余晓菲将力更多的放在了英语上面,当然,其它的功课也不能落下。
最后的成绩还算不错,余晓菲以比较靠前的名次考入美国高中,正式成为了一名小留学生。为此父母还专门请亲戚朋友好好的庆祝了一番,自己家也出了个留学生啊!
爷爷担心孙女在国外喝不上好茶叶,专门去茶叶市场批了几斤上好的铁观音,还特别让人分成一小袋一小袋的压缩小包装,方便携带。担心孙女在外面认床,睡不好觉,亲自用茶花做了一个大大的枕着。外公一直叮嘱外孙女要注意身体,多跟家里联系,不要怕花钱,并把自己的小金库全都拿了出来。外婆则是担心外孙女吃不惯外国的饭菜,准备好很多能长期保存的食品:腌、松、杨梅……
爸爸妈妈更是忙碌的给女儿准备各种物品,最后实在是太多,余晓菲也只能挑选一些常用的带着。
余晓菲自己也准备了很多东西,在去之前,她余晓菲就开始计划在国外的生活。虽然以后会住在马丁森夫妇家,但是余晓菲还是不想太过麻烦别人,所以在去之前就计划着怎么勤工俭学。
打工的话,以自己的年纪也就是送送报纸,刷刷碗什么的,这类工作一是时间不自由,二是挣的也不是很多,只能当做备选项。高等一点儿工作自己恐怕也找不到,那么只能换个方式了。比如——将自己的绣品拿去卖?!
拿出自己这几年的绣工成品,俞晓菲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现在自己的针法已经很纯熟了,简单的小花样绣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功夫,大幅的作品也能够独立完成。
在人物绣方面余晓菲也下了很多功夫,再加上双面绣的特技,应该能打开销售市场。最重要的是,刺绣在时间方面也非常的宽松,可以在业余的时候抽时间来做。这个可以做为经济来源的一个主要方式。至于其它的,再慢慢的考虑。
于是,余晓菲准备了充足的丝线的布料。大型的绣架是带不了了,只带了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型小绣架,至于大型的,可以有条件的时候再去订做。
余晓菲还带了几件京剧的戏服,即可以借以思念家乡,也可能找机会在美国宣传宣传国粹。二胡也是一定要拿的,自己还要继续练习。
---------------我是向美国出发分割线-----------------
终于到了离别的那天,告别了亲人,余晓菲跟着马丁森一家向美国出发。当飞机起飞的时候,余晓菲终于忍不住趴在马丁森夫的人怀中哭了。
余晓菲在马丁森家住了下来。平时帮着马丁森夫人做做家务、偶尔做几道中国菜肴、温习一下美国高中的课程、做些刺绣、拉拉二胡……
迈克小哥对于中国妹妹住在自己家,兴奋极了。没事儿就拉着余晓菲四处转转,向新结识的伙伴们炫耀炫耀——自己有个多么可爱的中国娃娃做妹妹啊!余晓菲也很高兴,跟着在周围转来转去,可以了解下环境
每次出门余晓菲都会带上自己做的中国点心和几样小巧的绣品来做为与新朋友、邻居结识的礼物。没多久,周围的邻居们都知道回国的马丁森家有一个可爱的中国女孩,会做好吃的中国点心,还会做很漂亮的中国刺绣。
9美国在线阅读
9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