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凌霄,风起林涌,四围峦翠,襟袖生凉。
钱书生第一次来天心岩茶山,见此美景,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
他问农庐茶事,谈到一些细微之处,在清风抚松之间,边走边看,慢慢地,农庐在他面前打开话匣,就像是徐徐翻开一篇茶书的精彩章节那样深情动人。
这正应证了一句诗:“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农庐将春茶分为“开园茶”“明前茶”,和“雨前茶”。这样区分采摘时段,与制茶进行了合理搭配和有机衔接,可谓相得益彰。
钱书生说:“茶贵春早。”
农庐接着说:“是的,尤其是黄茶,讲究观赏茶叶舒展于杯中,要的是那份舒畅感。”
说完,农庐又强调一句:
“我们采摘时多以芽头为主。否则就难以达到其观赏效果。”
钱书生认为,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荆山地暖,故独宜茶。
农庐来得更直接:“这开园茶鲜爽度极高,产量稀少而精贵。根据时令,一般安排在三月中旬开园,也叫头采茶。这是保证出绝品黄茶的先决条件。”
钱书生问:“那明前茶呢?”
农庐回答:“茶叶内含物质同样丰富,鲜爽度高,产量少而贵,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
钱书生说:“上次喝了明前茶,确实有一种让人惊艳的醇厚,茶香甜滑。”
农庐回复道:“是的,这时的茶叶色泽谷黄,绿润润的,观赏性也好。”
钱书生就近拨弄着几片清凌凌的叶片,哈哈一笑:“是不是像这待字闺中的少女,水分饱满,而且十分诱人。”
农庐也跟着笑起来了:“就是这个样子。”
钱书生又找到了一个恰当比喻:“这样看来,雨前茶则更像一位清丽的姑娘,嫩绿而鲜爽,内蕴饱满,回甘如浪击涛拍。”
农庐说:“这比喻蛮恰当”。
天鹿黄茶每年只采一季,在经历冬春季节交替,霜雪雨露的洗礼之后,茶树汲取了充足的养分,那茶芽的神韵便在朗润的春风里舒放开来。如果炒制成一斤干茶,一般需要4斤鲜叶,实为稀罕之物。
在先民的描述中,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戴任降于桑。
生长谷物的大地,也在生长乡愁。对游子而言,米饭的滋味就是故土的滋味,而一杯清茶,总是能倒映出家乡的天空。
地处长江中下游的荆山,向来有谷雨摘茶的习俗。每逢这一天,漫山新嫩的茶叶会迎来无数采茶的纤手,他们都是来采摘谷雨茶的。这时,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仿佛空气中都含有茶山自然的芳香。
一杯谷雨茶在手,大家会惊讶地看见,茶叶中有一芽一嫩叶的,亦有一芽两嫩叶的。
前者,像一条展开旌旗的枪,名曰“旗枪”;
后者,像鸟雀的舌头伸展,名曰“雀舌”。
谷雨茶的青绿,亦如荆山深处的春天,明媚而风雅,有情又有味。
钱书生情有所发,说道:“做茶如做人,你们真的很不容易。”
农庐深有感触地说:“是啊,制茶人要想获得一杯神汤,靠的就是精湛的手艺和一颗仁爱之心。”
钱书生说:“来了一趟茶山,收获满满,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农庐说:“有空再来转转,山里空气好。”
下山途中,他们路过一片野竹林,成块状分布,夹杂着灌木丛,一条小石路歪歪扭扭隐入林中,似有玄妙之意。
竹林里稀稀拉拉地有些青嫩竹笋,冒着头,打量着这个世界。偶尔会看见地上被采笋人丢弃的笋衣,东几棵,西几株的,甚是可惜。有的尚鲜,有的干瘪,有的已经枯萎,似乎要把翠嫩的时光卷入其中,把鲜美的味道隐秘于内。
钱书生说:“野竹本来就瘦,这些竹笋就更纤细了。”
农庐看了看,不觉有了几分心疼:“这些扔掉的,怪可惜的。”
穿过野竹林,到了分手的地界,他俩相互告别。
木为茶之魂,茶为木之道。农庐深得此理。
所以他在制作天鹿黄茶时,特别要求在上午采摘,下午短茶,晚间炒制。除了制茶常见的五道工序外,农庐一般在傍晚进行制茶,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有一次,巫青出于好奇,便问农庐:“最关键的闷黄,你是如何把控的?”
农庐说出实情:“我与别人不太一样,我是用湿布盖上,闷它十个小时左右,到第二天早上才收工。”
巫青怜爱地看着农庐说:“怪不得呢,你总是那么辛苦!”
这正是:茶人之道,在于本心知足!
农庐根据黄茶传统制作过程,结合自己多年的心法和实践,将制作工序和工艺分为:摊凉、杀青、闷黄、焙火(炭火焙火四次)、成品(有时需要数天时间)。
巫青说:“你做事就是讲究。”
农庐说:“是啊,每道工序和工艺,我必须拿捏好要点,包括掌握温度、速度、分量、手感、观感、香气等,这个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
由于闷黄十分繁琐,加之很少有人愿意坚持忍耐繁琐和等待闷黄的时间,真正的区别在于闷黄这一关键节点上。唯有如此,闷黄工艺才能改变茶的色泽和内质,也是区分真假黄茶的一把金钥匙。
而在茶叶闷黄期间,一盆炭火又是农庐的诀窍之一。因需及时掌握闷黄进度,往往制茶者要根据闷黄发酵过程,半夜三更都得打开闷黄纸包,拌匀,再重新闷入纸包,重复多次,如果闷黄温度不够,还需数次用炭火在封闭房间里加温。
所以农庐对巫青说:“碳火熏烤,有时熏得眼睛蒙蒙的,那滋味可不好受。”这也许正是出产绝品黄茶的奥秘所在吧。
天苑黄茶是品质与形状奇特的茶:叶片卷曲、密生着白色茸毛,泡出来的茶色却如绿豆汤一般。在天心岩上至今还生长着三棵古老的白茶树,树干苍劲而叶片粉白,为茶树中罕见。
所以农庐讲过,用此白茶叶制成的茶才是真正的天鹿黄茶,饮之数夜不思眠。
据《清统一志》载,“茶生其间为绝品。”这“其间”是指,在峡江两岸、荆山深处,有许多小地理环境、小自然气候出产的茶叶,品味各异,独具特色,如生长溪边的“溪茶”、涧边的“涧茶”、山坡上的“坡茶”、高山上的“云雾茶”……
钱书生第一次来天心岩茶山,见此美景,不由得发出阵阵赞叹。
他问农庐茶事,谈到一些细微之处,在清风抚松之间,边走边看,慢慢地,农庐在他面前打开话匣,就像是徐徐翻开一篇茶书的精彩章节那样深情动人。
这正应证了一句诗:“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农庐将春茶分为“开园茶”“明前茶”,和“雨前茶”。这样区分采摘时段,与制茶进行了合理搭配和有机衔接,可谓相得益彰。
钱书生说:“茶贵春早。”
农庐接着说:“是的,尤其是黄茶,讲究观赏茶叶舒展于杯中,要的是那份舒畅感。”
说完,农庐又强调一句:
“我们采摘时多以芽头为主。否则就难以达到其观赏效果。”
钱书生认为,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荆山地暖,故独宜茶。
农庐来得更直接:“这开园茶鲜爽度极高,产量稀少而精贵。根据时令,一般安排在三月中旬开园,也叫头采茶。这是保证出绝品黄茶的先决条件。”
钱书生问:“那明前茶呢?”
农庐回答:“茶叶内含物质同样丰富,鲜爽度高,产量少而贵,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
钱书生说:“上次喝了明前茶,确实有一种让人惊艳的醇厚,茶香甜滑。”
农庐回复道:“是的,这时的茶叶色泽谷黄,绿润润的,观赏性也好。”
钱书生就近拨弄着几片清凌凌的叶片,哈哈一笑:“是不是像这待字闺中的少女,水分饱满,而且十分诱人。”
农庐也跟着笑起来了:“就是这个样子。”
钱书生又找到了一个恰当比喻:“这样看来,雨前茶则更像一位清丽的姑娘,嫩绿而鲜爽,内蕴饱满,回甘如浪击涛拍。”
农庐说:“这比喻蛮恰当”。
天鹿黄茶每年只采一季,在经历冬春季节交替,霜雪雨露的洗礼之后,茶树汲取了充足的养分,那茶芽的神韵便在朗润的春风里舒放开来。如果炒制成一斤干茶,一般需要4斤鲜叶,实为稀罕之物。
在先民的描述中,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戴任降于桑。
生长谷物的大地,也在生长乡愁。对游子而言,米饭的滋味就是故土的滋味,而一杯清茶,总是能倒映出家乡的天空。
地处长江中下游的荆山,向来有谷雨摘茶的习俗。每逢这一天,漫山新嫩的茶叶会迎来无数采茶的纤手,他们都是来采摘谷雨茶的。这时,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仿佛空气中都含有茶山自然的芳香。
一杯谷雨茶在手,大家会惊讶地看见,茶叶中有一芽一嫩叶的,亦有一芽两嫩叶的。
前者,像一条展开旌旗的枪,名曰“旗枪”;
后者,像鸟雀的舌头伸展,名曰“雀舌”。
谷雨茶的青绿,亦如荆山深处的春天,明媚而风雅,有情又有味。
钱书生情有所发,说道:“做茶如做人,你们真的很不容易。”
农庐深有感触地说:“是啊,制茶人要想获得一杯神汤,靠的就是精湛的手艺和一颗仁爱之心。”
钱书生说:“来了一趟茶山,收获满满,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农庐说:“有空再来转转,山里空气好。”
下山途中,他们路过一片野竹林,成块状分布,夹杂着灌木丛,一条小石路歪歪扭扭隐入林中,似有玄妙之意。
竹林里稀稀拉拉地有些青嫩竹笋,冒着头,打量着这个世界。偶尔会看见地上被采笋人丢弃的笋衣,东几棵,西几株的,甚是可惜。有的尚鲜,有的干瘪,有的已经枯萎,似乎要把翠嫩的时光卷入其中,把鲜美的味道隐秘于内。
钱书生说:“野竹本来就瘦,这些竹笋就更纤细了。”
农庐看了看,不觉有了几分心疼:“这些扔掉的,怪可惜的。”
穿过野竹林,到了分手的地界,他俩相互告别。
木为茶之魂,茶为木之道。农庐深得此理。
所以他在制作天鹿黄茶时,特别要求在上午采摘,下午短茶,晚间炒制。除了制茶常见的五道工序外,农庐一般在傍晚进行制茶,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有一次,巫青出于好奇,便问农庐:“最关键的闷黄,你是如何把控的?”
农庐说出实情:“我与别人不太一样,我是用湿布盖上,闷它十个小时左右,到第二天早上才收工。”
巫青怜爱地看着农庐说:“怪不得呢,你总是那么辛苦!”
这正是:茶人之道,在于本心知足!
农庐根据黄茶传统制作过程,结合自己多年的心法和实践,将制作工序和工艺分为:摊凉、杀青、闷黄、焙火(炭火焙火四次)、成品(有时需要数天时间)。
巫青说:“你做事就是讲究。”
农庐说:“是啊,每道工序和工艺,我必须拿捏好要点,包括掌握温度、速度、分量、手感、观感、香气等,这个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
由于闷黄十分繁琐,加之很少有人愿意坚持忍耐繁琐和等待闷黄的时间,真正的区别在于闷黄这一关键节点上。唯有如此,闷黄工艺才能改变茶的色泽和内质,也是区分真假黄茶的一把金钥匙。
而在茶叶闷黄期间,一盆炭火又是农庐的诀窍之一。因需及时掌握闷黄进度,往往制茶者要根据闷黄发酵过程,半夜三更都得打开闷黄纸包,拌匀,再重新闷入纸包,重复多次,如果闷黄温度不够,还需数次用炭火在封闭房间里加温。
所以农庐对巫青说:“碳火熏烤,有时熏得眼睛蒙蒙的,那滋味可不好受。”这也许正是出产绝品黄茶的奥秘所在吧。
天苑黄茶是品质与形状奇特的茶:叶片卷曲、密生着白色茸毛,泡出来的茶色却如绿豆汤一般。在天心岩上至今还生长着三棵古老的白茶树,树干苍劲而叶片粉白,为茶树中罕见。
所以农庐讲过,用此白茶叶制成的茶才是真正的天鹿黄茶,饮之数夜不思眠。
据《清统一志》载,“茶生其间为绝品。”这“其间”是指,在峡江两岸、荆山深处,有许多小地理环境、小自然气候出产的茶叶,品味各异,独具特色,如生长溪边的“溪茶”、涧边的“涧茶”、山坡上的“坡茶”、高山上的“云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