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
“哀”呢?《逸周书?谥法解五十四》上说:“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因此,从字形本义上,
“哀”是指经过的时间较短,便完结了;从字源音义上,哀就是依,因为悲伤依从内心感受,故叫哀。
古代的人们,像专门用书写文字来表达哀思的对象,通常都是针对小辈,尤其是因疾病夭折的孩子,一般不会针对老年人。
例如《诗经?秦风?黄鸟》中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是何等凄厉悲惨啊!秦穆公死后用子车氏三个儿子殉葬,人们竟然喊出
“愿意用我们一百多人来换取这三个好孩子生命”的哭嚎。这就是此诗作者,为了三个没有疾病而早亡的孩子,所要表达的哀辞吧。
汉武帝封禅时,伴随汉武帝登上泰山的霍去病儿子霍嬗猝死,汉武帝为此写了一首
“伤霍嬗”的诗,也属于哀辞之类。东汉时,汝阳王去世,崔瑗的哀辞打破了以往惯例,其中语句,像
“履突鬼门”,于措辞寓意上,明显怪诞不经;再如
“驾龙乘云”,更像游仙亵玩,完全没有了悲伤哀痛的心意;至于结尾中的五言句式,可能是模仿汉武帝的哀辞吧。
同一时期的文人,譬如苏顺、张升等,在哀文写作上,虽然已经崭露头角而才华毕见,但还没有达到触及心灵的深刻程度。
曹魏建安时节,单论哀辞创作上的杰作,唯有徐干可圈可点吧,尤其他的《行女哀辞》,颇令人伤感。
西晋以来,潘岳(公元247-300年即潘安著名文学家)吸取前人所长,哀辞作品臻于完美。
其文辞周全婉转,哀情殷切伤悲,叙事繁简如传记,结语临摹似诗经,虽四言节拍韵律,但没有拖沓重复。
所以整体上,义理中规中矩,文辞委婉流畅,体例貌似陈旧而内容十分新颖,譬如《金鹿哀辞》和《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两篇,可谓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也。
归结上述例证,再论哀辞写作的要点,就是要于情感上着重体现痛心悲伤,并于词语上重在表达爱怜惜别。
针对夭折的未成年人,因为他们还谈不上有立德立行的人生成就,所以赞誉着重于聪慧,悼念着眼于容貌。
所以,只有发自内心感受,唯有出自情真意切的哀辞,才能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
如果仅是为了书写哀辞,而刻意杜撰哀文,必定奢华浮夸。奢华浮夸的哀辞,必定华而不实。
唯有情到痛处悲自生,只有文到悲处泪自流,这样才是哀辞的精品啊。
何为吊呢?据《尔雅?释诂第一》解释:“吊,至也。”而在《诗经?小雅》的《天保》这首诗中,有这样的话:“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所以,从远古意义上讲,像神仙下凡人间来问寒问暖的行为,就是吊。
凡有名望的人,在正常死亡的情况下,都要定谥号,置办丧事,这既是十分常见,也是特别庄重的世俗礼节。
所以遇到丧事,亲朋故旧一般都要登门吊唁哀悼,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些专门表达此刻心情的言辞。
另外,按照古代礼仪风俗,像压死、淹死这样的意外死亡,是不能使用
“吊”这种慰问方式的。但是,春秋时代,宋国发大水、郑国遭火灾之时,各国都派人前往慰问,其理由是国家遭殃而民生夭亡,所以给予哀吊;另外,像晋国修筑虒祁宫、齐国攻占燕城池之际,邻国派人祝贺,但史赵(春秋晋国太史)和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纵横家)都认为,类似劳民伤财、树敌结怨的亡国不义行为,与其说祝贺,不如称哀吊。
上述例举,之所以在此划入了哀吊之中,是因为有的骄奢荒逸必定陨落早亡,有的狂妄乖离已经病入膏肓,有的生不逢时注定穷途末路,有的恃才傲物已经自掘坟墓,所以追念类似一些人物故事,名为
“吊”,亦不为过。至于其他情状,再如贾谊渡湘水,睹物思人,感慨而作《吊屈原文》,其中情理兼顾自然恰切,语句生动感人至深,应该属于哀吊文体走向成熟的标志性杰作。
随后,司马相如的《哀秦二世赋》,完全符合哀赋的体裁。桓谭曾经评价司马相如的《哀秦二世赋》,不但伤心悲怆,而且令人叹息。
《哀秦二世赋》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程度,关键在于结尾部分,深刻切中要害,悲从联想中来。
杨子云自述为了吊屈原,而作《反离骚》,虽然处心积虑,但是效果平平;因其深刻内涵没有表达清楚,所以辞藻韵律,反而颇显臃肿。
班彪的《悼离骚》和蔡邕的《吊屈原文》,都善于质疑提问;他们追随贾谊的哀吊文体,却没能与他并驾齐驱。
胡广的《吊夷齐文》和阮瑀的《吊伯夷文》,都只是一味褒奖,并且过于平淡无奇;而王粲的《吊夷齐文》,其中揶揄质疑内容,确实写得很有功夫。
比较三者的《吊夷齐文》,胡广、阮瑀热衷赞赏伯夷、叔齐的超脱清高,但王粲显然不满其狭隘固执,这只是各自立场观点不同罢了。
其它,像祢衡的《吊张衡文》,尽管词韵奢华,弊在意境肤浅;而陆机的《吊魏武帝文》,虽然序写得很巧妙,但正文过于繁杂。
到此之后,再没有值得称道的作品了。慰问吊唁虽然是十分古老的形式,但哀辞吊文究竟具备怎样的内容,却一直没有明确规定。
哀文,一旦措辞华丽而又音韵沉重,则更贴近赋的内容形式。所以说,哀文的义理中正是准绳,宣扬美德是原则,里面可以剖析对错得失,但是表达哀思,必须要有理有节。
若能如此,对于哀辞吊文而言,虽不中不远矣。总而言之:哀辞原本只是针对弱小夭折的人群。
如同哀怜尚没有开花结果便败落凋零的草木一样,这是亘古以来一直不曾改变的伤情悲痛啊。
即便是天才通才,在书写哀辞吊文时,同样容易陷入茫然失控的境地。
天地之间,事关生离死别的情愫,过去千载,未来万年,此事难周全!
所以,哀文吊辞,不过图个念想,表达心意足矣。
“哀”呢?《逸周书?谥法解五十四》上说:“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因此,从字形本义上,
“哀”是指经过的时间较短,便完结了;从字源音义上,哀就是依,因为悲伤依从内心感受,故叫哀。
古代的人们,像专门用书写文字来表达哀思的对象,通常都是针对小辈,尤其是因疾病夭折的孩子,一般不会针对老年人。
例如《诗经?秦风?黄鸟》中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是何等凄厉悲惨啊!秦穆公死后用子车氏三个儿子殉葬,人们竟然喊出
“愿意用我们一百多人来换取这三个好孩子生命”的哭嚎。这就是此诗作者,为了三个没有疾病而早亡的孩子,所要表达的哀辞吧。
汉武帝封禅时,伴随汉武帝登上泰山的霍去病儿子霍嬗猝死,汉武帝为此写了一首
“伤霍嬗”的诗,也属于哀辞之类。东汉时,汝阳王去世,崔瑗的哀辞打破了以往惯例,其中语句,像
“履突鬼门”,于措辞寓意上,明显怪诞不经;再如
“驾龙乘云”,更像游仙亵玩,完全没有了悲伤哀痛的心意;至于结尾中的五言句式,可能是模仿汉武帝的哀辞吧。
同一时期的文人,譬如苏顺、张升等,在哀文写作上,虽然已经崭露头角而才华毕见,但还没有达到触及心灵的深刻程度。
曹魏建安时节,单论哀辞创作上的杰作,唯有徐干可圈可点吧,尤其他的《行女哀辞》,颇令人伤感。
西晋以来,潘岳(公元247-300年即潘安著名文学家)吸取前人所长,哀辞作品臻于完美。
其文辞周全婉转,哀情殷切伤悲,叙事繁简如传记,结语临摹似诗经,虽四言节拍韵律,但没有拖沓重复。
所以整体上,义理中规中矩,文辞委婉流畅,体例貌似陈旧而内容十分新颖,譬如《金鹿哀辞》和《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两篇,可谓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也。
归结上述例证,再论哀辞写作的要点,就是要于情感上着重体现痛心悲伤,并于词语上重在表达爱怜惜别。
针对夭折的未成年人,因为他们还谈不上有立德立行的人生成就,所以赞誉着重于聪慧,悼念着眼于容貌。
所以,只有发自内心感受,唯有出自情真意切的哀辞,才能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
如果仅是为了书写哀辞,而刻意杜撰哀文,必定奢华浮夸。奢华浮夸的哀辞,必定华而不实。
唯有情到痛处悲自生,只有文到悲处泪自流,这样才是哀辞的精品啊。
何为吊呢?据《尔雅?释诂第一》解释:“吊,至也。”而在《诗经?小雅》的《天保》这首诗中,有这样的话:“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所以,从远古意义上讲,像神仙下凡人间来问寒问暖的行为,就是吊。
凡有名望的人,在正常死亡的情况下,都要定谥号,置办丧事,这既是十分常见,也是特别庄重的世俗礼节。
所以遇到丧事,亲朋故旧一般都要登门吊唁哀悼,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些专门表达此刻心情的言辞。
另外,按照古代礼仪风俗,像压死、淹死这样的意外死亡,是不能使用
“吊”这种慰问方式的。但是,春秋时代,宋国发大水、郑国遭火灾之时,各国都派人前往慰问,其理由是国家遭殃而民生夭亡,所以给予哀吊;另外,像晋国修筑虒祁宫、齐国攻占燕城池之际,邻国派人祝贺,但史赵(春秋晋国太史)和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纵横家)都认为,类似劳民伤财、树敌结怨的亡国不义行为,与其说祝贺,不如称哀吊。
上述例举,之所以在此划入了哀吊之中,是因为有的骄奢荒逸必定陨落早亡,有的狂妄乖离已经病入膏肓,有的生不逢时注定穷途末路,有的恃才傲物已经自掘坟墓,所以追念类似一些人物故事,名为
“吊”,亦不为过。至于其他情状,再如贾谊渡湘水,睹物思人,感慨而作《吊屈原文》,其中情理兼顾自然恰切,语句生动感人至深,应该属于哀吊文体走向成熟的标志性杰作。
随后,司马相如的《哀秦二世赋》,完全符合哀赋的体裁。桓谭曾经评价司马相如的《哀秦二世赋》,不但伤心悲怆,而且令人叹息。
《哀秦二世赋》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程度,关键在于结尾部分,深刻切中要害,悲从联想中来。
杨子云自述为了吊屈原,而作《反离骚》,虽然处心积虑,但是效果平平;因其深刻内涵没有表达清楚,所以辞藻韵律,反而颇显臃肿。
班彪的《悼离骚》和蔡邕的《吊屈原文》,都善于质疑提问;他们追随贾谊的哀吊文体,却没能与他并驾齐驱。
胡广的《吊夷齐文》和阮瑀的《吊伯夷文》,都只是一味褒奖,并且过于平淡无奇;而王粲的《吊夷齐文》,其中揶揄质疑内容,确实写得很有功夫。
比较三者的《吊夷齐文》,胡广、阮瑀热衷赞赏伯夷、叔齐的超脱清高,但王粲显然不满其狭隘固执,这只是各自立场观点不同罢了。
其它,像祢衡的《吊张衡文》,尽管词韵奢华,弊在意境肤浅;而陆机的《吊魏武帝文》,虽然序写得很巧妙,但正文过于繁杂。
到此之后,再没有值得称道的作品了。慰问吊唁虽然是十分古老的形式,但哀辞吊文究竟具备怎样的内容,却一直没有明确规定。
哀文,一旦措辞华丽而又音韵沉重,则更贴近赋的内容形式。所以说,哀文的义理中正是准绳,宣扬美德是原则,里面可以剖析对错得失,但是表达哀思,必须要有理有节。
若能如此,对于哀辞吊文而言,虽不中不远矣。总而言之:哀辞原本只是针对弱小夭折的人群。
如同哀怜尚没有开花结果便败落凋零的草木一样,这是亘古以来一直不曾改变的伤情悲痛啊。
即便是天才通才,在书写哀辞吊文时,同样容易陷入茫然失控的境地。
天地之间,事关生离死别的情愫,过去千载,未来万年,此事难周全!
所以,哀文吊辞,不过图个念想,表达心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