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赵是羯人的政权,而冉闵是汉人。
掌权以后的冉闵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的民族意识是在民族之间的矛盾极度激化的过程中逐渐觉醒的。父子两代为羯人效忠,自小在石虎膝前成长,冉闵怎么都觉得自己是石闵,录属于后赵皇族。综合之前的表现,我们可以断定,冉闵热爱着他所效忠的那个国家。对于架空石鉴掌控朝政的做法,在他眼里,是和石遵、石鉴的所作所为性质是一样的,皇族内讧而已。
然而羯人并不认同,在他们眼里,石赵永远都是羯人的政权,能够当家作主的,也只能是羯人。对于冉闵,他身体流淌的血液,骨髓中充斥的灵魂,注定了他永远都是汉人,永远都是羯人眼中的“他们”。用则用矣,想登堂入室成为主人,没门!家里养着一只用来看门的大狼狗,无论有多么亲熟,都不可能让它和主人们同桌吃饭。
冉闵只是没有学会叫“汪”!
当汉人冉闵、李农掌控了后赵政权的时候,引起的震动是巨大的,后赵统治阶级因争夺统治权而引起的皇族内讧迅速转变为了激烈的、不可调和的、全面的民族冲突。
就在冉闵、李农平定石苞叛乱的同时,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祗在襄国联合姚弋仲、苻洪等人颁布檄文,讨伐冉闵、李农。
有句话叫“血浓于水”,其实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冉闵的本质是汉人,并不是石虎的亲孙子,随着实力的日益做大并严重威胁到石氏集团统治的时候,冉闵必然会遭到包括石鉴在内的石虎子孙们的强烈反抗。父辈留下的大好江山,无论自己兄弟怎么抢,都不能拱手送于外人。冉闵并不是羯人的骨肉,虽然是石虎抚养长大,但终究是汉人的血脉。喝酒吃肉的时候大家亲若一家,但一旦触动了各自最根本的利益,原本隐藏的最本质的东西也就会全部浮出水面。而这,也成为后来冉魏政权遭到胡人势力联合绞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之前的数百年间,大汉帝国的强势和压迫让少数民族们坚信:天下胡夷是一家。而且,他们这一家人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汉人。在他们眼里,冉闵和李农,难道不是“汉狗”吗?
现在要来说一下石袛、姚弋仲、苻洪等人发布的那道讨伐檄文,虽然那是段极度混乱的历史,但每一项行动和政策都有它的出处和来源,石袛等人发布的那篇檄文,对随后的故事具有极大的影响。
内容已经不可查了,早已经湮没在史书无数次的删除和篡改中。只有一个由后人根据内容杜撰得来的名字流传下来:“杀汉檄”。杀,杀死的杀;汉,就是汉人的意思,不过那时应该叫做晋人;檄,即是檄文。整个的名称是这样的:杀死汉人的檄文。
这道檄文的目的就不用多作废话了,它所带来的影响我并不知道,所掌握的资料也只是一笔带过,一个字都没有多提。但是,与之相对应而生的另一道檄文“杀胡令”敝人却是知之甚祥的,我有理由怀疑:难道,“杀汉檄”会比“杀胡令”相差很多?
只有在最血腥的屠杀之后,才会有最血腥的报复。当我们很多人在叫嚣着别人有多么多么心狠手辣内心阴毒的时候(可能那个人还什么都没有做),是不是该反思自己曾经做过的对别人造成的莫大伤害呢?要知道,只有对别人造成了巨大伤害之后,才会恐惧别人对他的报复!于是,自己就先歇斯底里了。
不管怎么说,有了叛乱就该去平叛,尤其是当皇帝还掌握在被讨伐者手中的时候,更不应该持有异议。石鉴的平叛大军出发了,领军大将为大都督石琨、太尉张举、侍中呼延盛,步骑七万,分路进发。
然而在两军交战之前,国都邺城的皇宫之内却发生了重大变故。
首先是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河东太守石晖三人密谋刺杀冉闵、李农,未遂,事泄被杀。随后,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伏兵三千欲杀冉闵、李农。
孙伏都所率领的三千人全部都是羯人,而且这三千人是在皇帝石鉴不知情的情况下集结的(请注意这一点)。如果说三个人的密谋并不能引起冉闵的重视,那么,三千羯人自发的行动足以让他思虑万分了。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羯人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就敢于和冉闵一战?每一次的深思,都会让冉闵惊出满身的冷汗。
毫无疑问,孙伏都的行动失败了。虽然期间上演了一部“挟天子以令诸侯”(请示石鉴)的插曲,但丝毫没有改变失败的结局。谋略不如冉闵、李农;实力不如冉闵、李农;连人缘都不如冉闵、李农。计划还没实施,秘密已经泄漏,冉闵、李农的大军早就已经集结待命了。焉能不败?
在孙伏都前来请示石鉴的时候,石鉴是站在孙伏都一边的。什么“国之干城”、“社稷栋梁”之类的赞美之词差不多都让石鉴说光了。但是当冉闵的军队破金明门强行入宫之后,石鉴的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迅速和冉闵、李农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宣布孙伏都谋反,招冉闵、李农入宫,并下旨命令冉闵、李农讨伐孙伏都。
不要小看傀儡皇帝的圣旨,有了它,哪怕是让去杀皇帝他妈,行动也代表了正义。在人情和法理上也就都讲得通了。嗯,有了圣旨,史家会让讲不通的地方也能讲得通。曾经,有一个卖草鞋的名字叫作刘备的人,靠着汉献帝刘协给他的“衣带诏”所带来的“正义”,一跃成为“汉昭烈皇帝”。“正义”所指,就是民心所向。
前一刻的忠臣,下一刻就变成了叛逆。石鉴开始故技重施了。没有办法,历史从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孙伏都战败了,剩下的唯一作用就是替他所效忠的皇帝陛下背黑锅,石鉴需要自保,于是所有的祸事也就全部栽赃到孙伏都的头上。对于失败的人,除了独自哭泣和享受惩罚,没有辩解的权力。
战斗没有悬念,不无辜的在劫难逃,无辜的也少有幸免,皇城之内,横尸遍地,血流成河。整个皇宫仿佛接受了一次腥风血雨的洗礼。然后,冉闵控制了一切。
至于皇帝石鉴,冉闵不再理会他的忽悠,直接把他囚禁在了御龙观,光看守的士兵就派了好几千。任何人不得和石鉴接触,连吃饭都是悬吊着食物给他。
石成等人阴谋作乱的时候,冉闵还只是觉得这是皇族的权力斗争,逮着了杀掉就算了事,并没有多想。而这一次的政变却强烈冲击了他的大脑。石鉴事先并不知情,羯族将军却能够自发的组织起三千名羯族士兵攻击他。
这,到底是为什么?
冉闵应该是想明白了,石袛的“杀汉檄”就是最好的提示。为了防止胡人再举刀兵,杀掉孙伏都,平定叛乱之后,冉闵颁布了这样一条命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从来都是贬义的,如西夷、北狄、南蛮之类。没有人愿意贬称自己,当冉闵的命令里有“六夷”这样的字眼的时候,我们可以认定,冉闵已然承认了自己汉人的身份。从命令的效果来看,冉闵不承认都不能够了,因为“六夷”们认定了他是汉人。
命令下达以后,胡人们开始了大逃亡,他们攻破城门甚至翻越城墙而出,目的只有一个,逃出邺城,远离冉闵!
情况冉闵定是知道的,因为紧接着他下达了第二道命令:“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通俗些说就是:愿意跟我混的留下,不愿意跟我混的滚蛋。其实冉闵本意并不想让羯人走,他只是想表现作为王者的胸襟与气量,有时候,最好的挽留的方式,恰恰是不留。
但冉闵错了,他不知道,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民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即使冉闵英明、伟大、正确、仁爱,而且无所不能,羯族人的选择依然是如石虎那样的羯族暴君。无它,民族情感超越对君王的爱!在羯人那里,或许也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吧!奈何身受儒家教化的我们太过一厢情愿。
命令下达之后,戏剧性的却也是必然的结果出现了。一夜之间,周围百里的汉人全部争相拥入城中,而邺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离去。城门那里一面是大量的汉人拥进邺城来投奔冉闵。一面是大量的胡人纷纷出城。双方对比格外鲜明,而鲜明的对比代表了鲜明的立场。冷眼欣赏之后,冉闵不得不相信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说的颇有道理。
铁血军人出身的冉闵颁布了那道最出名的命令:《杀胡令》。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都杀了吧!免得被别人利用。
掌权以后的冉闵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的民族意识是在民族之间的矛盾极度激化的过程中逐渐觉醒的。父子两代为羯人效忠,自小在石虎膝前成长,冉闵怎么都觉得自己是石闵,录属于后赵皇族。综合之前的表现,我们可以断定,冉闵热爱着他所效忠的那个国家。对于架空石鉴掌控朝政的做法,在他眼里,是和石遵、石鉴的所作所为性质是一样的,皇族内讧而已。
然而羯人并不认同,在他们眼里,石赵永远都是羯人的政权,能够当家作主的,也只能是羯人。对于冉闵,他身体流淌的血液,骨髓中充斥的灵魂,注定了他永远都是汉人,永远都是羯人眼中的“他们”。用则用矣,想登堂入室成为主人,没门!家里养着一只用来看门的大狼狗,无论有多么亲熟,都不可能让它和主人们同桌吃饭。
冉闵只是没有学会叫“汪”!
当汉人冉闵、李农掌控了后赵政权的时候,引起的震动是巨大的,后赵统治阶级因争夺统治权而引起的皇族内讧迅速转变为了激烈的、不可调和的、全面的民族冲突。
就在冉闵、李农平定石苞叛乱的同时,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祗在襄国联合姚弋仲、苻洪等人颁布檄文,讨伐冉闵、李农。
有句话叫“血浓于水”,其实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冉闵的本质是汉人,并不是石虎的亲孙子,随着实力的日益做大并严重威胁到石氏集团统治的时候,冉闵必然会遭到包括石鉴在内的石虎子孙们的强烈反抗。父辈留下的大好江山,无论自己兄弟怎么抢,都不能拱手送于外人。冉闵并不是羯人的骨肉,虽然是石虎抚养长大,但终究是汉人的血脉。喝酒吃肉的时候大家亲若一家,但一旦触动了各自最根本的利益,原本隐藏的最本质的东西也就会全部浮出水面。而这,也成为后来冉魏政权遭到胡人势力联合绞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之前的数百年间,大汉帝国的强势和压迫让少数民族们坚信:天下胡夷是一家。而且,他们这一家人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汉人。在他们眼里,冉闵和李农,难道不是“汉狗”吗?
现在要来说一下石袛、姚弋仲、苻洪等人发布的那道讨伐檄文,虽然那是段极度混乱的历史,但每一项行动和政策都有它的出处和来源,石袛等人发布的那篇檄文,对随后的故事具有极大的影响。
内容已经不可查了,早已经湮没在史书无数次的删除和篡改中。只有一个由后人根据内容杜撰得来的名字流传下来:“杀汉檄”。杀,杀死的杀;汉,就是汉人的意思,不过那时应该叫做晋人;檄,即是檄文。整个的名称是这样的:杀死汉人的檄文。
这道檄文的目的就不用多作废话了,它所带来的影响我并不知道,所掌握的资料也只是一笔带过,一个字都没有多提。但是,与之相对应而生的另一道檄文“杀胡令”敝人却是知之甚祥的,我有理由怀疑:难道,“杀汉檄”会比“杀胡令”相差很多?
只有在最血腥的屠杀之后,才会有最血腥的报复。当我们很多人在叫嚣着别人有多么多么心狠手辣内心阴毒的时候(可能那个人还什么都没有做),是不是该反思自己曾经做过的对别人造成的莫大伤害呢?要知道,只有对别人造成了巨大伤害之后,才会恐惧别人对他的报复!于是,自己就先歇斯底里了。
不管怎么说,有了叛乱就该去平叛,尤其是当皇帝还掌握在被讨伐者手中的时候,更不应该持有异议。石鉴的平叛大军出发了,领军大将为大都督石琨、太尉张举、侍中呼延盛,步骑七万,分路进发。
然而在两军交战之前,国都邺城的皇宫之内却发生了重大变故。
首先是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河东太守石晖三人密谋刺杀冉闵、李农,未遂,事泄被杀。随后,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伏兵三千欲杀冉闵、李农。
孙伏都所率领的三千人全部都是羯人,而且这三千人是在皇帝石鉴不知情的情况下集结的(请注意这一点)。如果说三个人的密谋并不能引起冉闵的重视,那么,三千羯人自发的行动足以让他思虑万分了。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羯人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就敢于和冉闵一战?每一次的深思,都会让冉闵惊出满身的冷汗。
毫无疑问,孙伏都的行动失败了。虽然期间上演了一部“挟天子以令诸侯”(请示石鉴)的插曲,但丝毫没有改变失败的结局。谋略不如冉闵、李农;实力不如冉闵、李农;连人缘都不如冉闵、李农。计划还没实施,秘密已经泄漏,冉闵、李农的大军早就已经集结待命了。焉能不败?
在孙伏都前来请示石鉴的时候,石鉴是站在孙伏都一边的。什么“国之干城”、“社稷栋梁”之类的赞美之词差不多都让石鉴说光了。但是当冉闵的军队破金明门强行入宫之后,石鉴的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迅速和冉闵、李农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宣布孙伏都谋反,招冉闵、李农入宫,并下旨命令冉闵、李农讨伐孙伏都。
不要小看傀儡皇帝的圣旨,有了它,哪怕是让去杀皇帝他妈,行动也代表了正义。在人情和法理上也就都讲得通了。嗯,有了圣旨,史家会让讲不通的地方也能讲得通。曾经,有一个卖草鞋的名字叫作刘备的人,靠着汉献帝刘协给他的“衣带诏”所带来的“正义”,一跃成为“汉昭烈皇帝”。“正义”所指,就是民心所向。
前一刻的忠臣,下一刻就变成了叛逆。石鉴开始故技重施了。没有办法,历史从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孙伏都战败了,剩下的唯一作用就是替他所效忠的皇帝陛下背黑锅,石鉴需要自保,于是所有的祸事也就全部栽赃到孙伏都的头上。对于失败的人,除了独自哭泣和享受惩罚,没有辩解的权力。
战斗没有悬念,不无辜的在劫难逃,无辜的也少有幸免,皇城之内,横尸遍地,血流成河。整个皇宫仿佛接受了一次腥风血雨的洗礼。然后,冉闵控制了一切。
至于皇帝石鉴,冉闵不再理会他的忽悠,直接把他囚禁在了御龙观,光看守的士兵就派了好几千。任何人不得和石鉴接触,连吃饭都是悬吊着食物给他。
石成等人阴谋作乱的时候,冉闵还只是觉得这是皇族的权力斗争,逮着了杀掉就算了事,并没有多想。而这一次的政变却强烈冲击了他的大脑。石鉴事先并不知情,羯族将军却能够自发的组织起三千名羯族士兵攻击他。
这,到底是为什么?
冉闵应该是想明白了,石袛的“杀汉檄”就是最好的提示。为了防止胡人再举刀兵,杀掉孙伏都,平定叛乱之后,冉闵颁布了这样一条命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从来都是贬义的,如西夷、北狄、南蛮之类。没有人愿意贬称自己,当冉闵的命令里有“六夷”这样的字眼的时候,我们可以认定,冉闵已然承认了自己汉人的身份。从命令的效果来看,冉闵不承认都不能够了,因为“六夷”们认定了他是汉人。
命令下达以后,胡人们开始了大逃亡,他们攻破城门甚至翻越城墙而出,目的只有一个,逃出邺城,远离冉闵!
情况冉闵定是知道的,因为紧接着他下达了第二道命令:“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通俗些说就是:愿意跟我混的留下,不愿意跟我混的滚蛋。其实冉闵本意并不想让羯人走,他只是想表现作为王者的胸襟与气量,有时候,最好的挽留的方式,恰恰是不留。
但冉闵错了,他不知道,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民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即使冉闵英明、伟大、正确、仁爱,而且无所不能,羯族人的选择依然是如石虎那样的羯族暴君。无它,民族情感超越对君王的爱!在羯人那里,或许也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吧!奈何身受儒家教化的我们太过一厢情愿。
命令下达之后,戏剧性的却也是必然的结果出现了。一夜之间,周围百里的汉人全部争相拥入城中,而邺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离去。城门那里一面是大量的汉人拥进邺城来投奔冉闵。一面是大量的胡人纷纷出城。双方对比格外鲜明,而鲜明的对比代表了鲜明的立场。冷眼欣赏之后,冉闵不得不相信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说的颇有道理。
铁血军人出身的冉闵颁布了那道最出名的命令:《杀胡令》。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都杀了吧!免得被别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