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农业人口的增长,势必导致《均田法》下土地资源的分散和浪费,教育的落后束缚了农业人口的的创造性和就业方向。就当下而言,无法改变这个大趋势,更谈不上遍地实现工商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能先养肥焐热了都郡这只下金蛋的老母鸡就算不错了。
而土地集约化使用的前提是农业技术和机械技术的双轨发展,光靠简单的耧车,是无法实现广泛意义上的机械化耕地和收割作业。
因此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并不现实,唯一靠谱的办法是利用既有的技术条件,集中人力加大力度集中屯田,而辎工营正是为此而编制的攻城部队。
至于机械化,以汽柴油为动力的内燃机,尤其是多缸大型与电动机成熟之前,机械化收割和播种基本是梦,薛博林考虑更多的是以耧车为技术起点的技术改进,这并不能解决批量耕作与收割的问题。
如没有百里燕可预知的技术发展趋势,当下的历史必然因为土地分配走回历史跌宕的老路。
最后的人口控制算是较为可行的措施,至少现在麟城化工生产的天然橡胶产品,已具备工业化生产简单橡胶制品的能力,保险套有望数年内,乃至十年后实现生产,然眼下就节制人口增长却并不现实。
以咸国国土面积和农业产能,合理的人口承载应在七千万至九千万之间,一百年后一亿三千万人口也不算多,但现在只有一千七余万人,严重偏少,这还包括战争带来的几十万残疾人在内,人口素质极端低劣,此时控制人口无异于自废武功。
薛博林所提举措既是面向未来,对当下亦有警示。
权贵势力的土地大幅压缩,而既有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大量土地无法被耕种,待他百里燕百年之后,先烈们开疆拓土创立的江山和制度,后辈们若不能得以延续,并加以适当变革,必然形成蛋糕不做大,越分越小直到最后分赃不均的导火索。
因此土地政策的逐渐改变和制度化的践行,必须加以规范和引导。
他并不赞成君主制下的个人中央集权,内阁集权同样也有弊端,权贵势力的大幅存在势必让内阁制沦为终身制,乃至权贵势力的工具,这样不好。
尽管当下终身制内阁对百里燕而言仍然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对后人有利,很显然继任者不能像他一样。
薛博林的论述引起现场一片议论,能有其思想深度的却寥寥无几。百里燕不动声色的掩饰去目中的惊异与赏识,转而宣布第二与第三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商业垄断的利弊,第三个问题则是经济自由化与计划经济。
关于商业垄断,当下各国诸侯乃至咸国基本是统治阶层与贵族垄断绝大多数巨额利润生产,除咸国以外,其他诸侯国内私人业者甚少。
咸国内部三大家族几乎垄断了全部先进商品、工业品和绝大多数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制造销售流通,乃至终端销售。因此不仅给三大家族自己,也给其他觊觎权利和财富的其他权贵造成了错觉,既百里燕能干的他们也能做,完全垄断来带最大利益。
但现实是,封建社会下的国家垄断的目的是保证基本的经济稳定,咸国开放型经济的垄断则是建立在百里燕技术释放的基础上,因此这种垄断是极端案例。
垄断并不能促进竞争,并因为垄断而阻碍技术发展,既然现有的技术模式能实现百分百的市场垄断,生产者很少会主动寻求技术的再进步迭代发展,至少在当下科学认知不健全的情况下,垄断意味着满足和不思进取。
当百里燕所预知的技术知识释放干净,这种垄断便成为阻碍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但当下而言,垄断带来的权利与经济资源集中,是发挥举国体制,集中资源办大事的有利保障。
百里燕提此一问,便是给薛氏以提醒,盐枭此前一成不变的煮盐几百上千年满足于现状,致使咸国几百年间的发展既停滞不前,若非人口增加,国力几乎停滞不前。
只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力加成的正当手段。
当然,自晒盐法发明后几百年来除了设备和处理工艺有所变化,手法也一成不变。百里燕只想籍此机会给卤侯提个醒,不要因为垄断而沉迷于现在的局面。
第三问的涉猎范围就大多了,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外世知道的并不多,薛氏和轩亭侯府因为参与钱坊运作,因此能接触到经济方面的表述和一些理论内容。
提及此事是为今后的产业规划与技术下放,给薛氏打个预防针。
首先咸国工商业发展正经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技术的迭代发展与大量新生产品不断涌现,让市场供需关系出现剧烈波动。
就国内而言,大量产品并不能惠及多数人,更多商品用于都郡的销售,权贵的享受以及对外出口赚取现金,其中镇军、辅兵、禁军待遇的改善有消耗了很大一块,因此民用工业品生活品尚无法满足其余各郡占人口多数的普通人。
而永兴侯府实际上是一家国有性质的私人家族企业,几乎垄断了全部工业品和新式生活必须品的生产,小到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大到工业设备,无不需要永兴侯府与司农府一手包办。
早几年问题还不大,基本盘做大后,单纯的朝廷生产和调控,已不能满足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将部分生产下放至民间资本。
王眷事件也再一次让百里燕意识到,经济重心过于集中于一处带来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当此情况之下,将无关紧要的产业下放至民间资本,由市场自己的供需关系决定部分资源配置,以减轻中枢调控的压力,同时也能激发地方用工和经济发展。
其次,民间资本还包括权贵资本,谨慎的放开有必要筛选,于是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既要避免既有的贵族资本籍此机会大肆扩张与民争利,同时又要让新兴民间资本为我所用,而且是安全可靠,这就不得不用一些红顶商人。
既能在官府与民间两边都吃得开,而又有资本的私人或者下海的官员。
如此又造就一批游走于官商民之间的新贵利益集团,控制的得当是福,控制不当便是祸。
百里燕手下商业上没多少可用之人,大都是军事、技术、科技和学者类的人才,商业人才都在百货堂蜗居,谈不上有什么开拓精神。
因此只能依仗卤侯和轩亭两家,最可靠的仍是在他们直系子孙中先择一匹精明强干之人作为种子,发展五年十年,再以他们为基石,像发豆芽一样,由他们自己发展人脉和下家。
但如此以来,个人就必须放弃现有的安逸生活,前往新附四郡开拓新的经济空间。
今日但凡与会才俊,即便得不到美人,百里燕的定调也给了他们飞黄腾达的机会,因此今天没有输家,但想要赢得人生,必须放弃现在的安逸生活,而且也是有保障的。
最后,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归根到底仍是经济工具,过于自由化与过于计划管制,都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强调谁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尽早的明确这一点,有利于日后推动经济转型和民营资本参与运作,减少政治阻力,最终达成以民间资本挤压那些个保守权贵集团的目的。
问策持续了三个时辰,没有人争论对或者错,百里燕提出的三个问题本质上也没有绝对的对和错,都是有机的整体,缺了任何条件都玩不转。
更多的是让薛氏子弟中的某些聪明人明白,他百里燕要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桩婚姻,而是既能建功立业,又能大干一番事业的丰功伟绩,纵然不能青史留名,也值得流芳后世。
此时后院东花厅里,乔郡主和母亲兰渊公主说着体己话,却也等的颇有些焦急:
“都下午了,怎还没完呢。”
乔郡主蹙着黛眉,心里惶惶不安的乱跳,母亲兰渊公主见怪不怪的说:
“男人们聚在一起就喜欢没完没了的说些天下大事,今后招了女婿上门,翁婿间免不了要论长论短的。”
“唉……”
乔郡主突然吁叹一声,愁眉不展,兰渊公主问她:
“你这是怎么了,又有什么不乐的事,别总闷在心里,也说来娘听听。”
“我也说不上,一想到彩云可能要出嫁,我这心里总是说不上的难受。”
兰渊公主安慰道:
“傻丫头,当年娘把你送出家门,不也是这般纠结心情。如今你也是做娘的人了,生了女儿早晚是要出门的,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谁能舍得送给人。
所以啊,得找个好婆家才是正理儿。碰上燕公子,是你这辈子走了大运道啦,既温柔又体贴,还懂女人心。不似你父亲那般三心二意看着就来气。”
“娘……”乔郡主扭捏道,接着又说:“爹就只有娘你一人,燕子欢爱八个夫人,女儿只得其一,哪里好啦。”
“唉……你就知足吧,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人家公平待人,你每月又没吃亏,女人那事儿啊,要知足。像你娘,现在腰酸背痛手脚冰,都是早年被你混账爹给天天晚上折腾的,现在老啦老啦,这才后悔早没听你祖母说的话,亏了自己,这都是教训啊。”
兰渊公主尽诉多年“血泪史”,好像她吃了大亏一样。
而土地集约化使用的前提是农业技术和机械技术的双轨发展,光靠简单的耧车,是无法实现广泛意义上的机械化耕地和收割作业。
因此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并不现实,唯一靠谱的办法是利用既有的技术条件,集中人力加大力度集中屯田,而辎工营正是为此而编制的攻城部队。
至于机械化,以汽柴油为动力的内燃机,尤其是多缸大型与电动机成熟之前,机械化收割和播种基本是梦,薛博林考虑更多的是以耧车为技术起点的技术改进,这并不能解决批量耕作与收割的问题。
如没有百里燕可预知的技术发展趋势,当下的历史必然因为土地分配走回历史跌宕的老路。
最后的人口控制算是较为可行的措施,至少现在麟城化工生产的天然橡胶产品,已具备工业化生产简单橡胶制品的能力,保险套有望数年内,乃至十年后实现生产,然眼下就节制人口增长却并不现实。
以咸国国土面积和农业产能,合理的人口承载应在七千万至九千万之间,一百年后一亿三千万人口也不算多,但现在只有一千七余万人,严重偏少,这还包括战争带来的几十万残疾人在内,人口素质极端低劣,此时控制人口无异于自废武功。
薛博林所提举措既是面向未来,对当下亦有警示。
权贵势力的土地大幅压缩,而既有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大量土地无法被耕种,待他百里燕百年之后,先烈们开疆拓土创立的江山和制度,后辈们若不能得以延续,并加以适当变革,必然形成蛋糕不做大,越分越小直到最后分赃不均的导火索。
因此土地政策的逐渐改变和制度化的践行,必须加以规范和引导。
他并不赞成君主制下的个人中央集权,内阁集权同样也有弊端,权贵势力的大幅存在势必让内阁制沦为终身制,乃至权贵势力的工具,这样不好。
尽管当下终身制内阁对百里燕而言仍然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对后人有利,很显然继任者不能像他一样。
薛博林的论述引起现场一片议论,能有其思想深度的却寥寥无几。百里燕不动声色的掩饰去目中的惊异与赏识,转而宣布第二与第三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商业垄断的利弊,第三个问题则是经济自由化与计划经济。
关于商业垄断,当下各国诸侯乃至咸国基本是统治阶层与贵族垄断绝大多数巨额利润生产,除咸国以外,其他诸侯国内私人业者甚少。
咸国内部三大家族几乎垄断了全部先进商品、工业品和绝大多数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制造销售流通,乃至终端销售。因此不仅给三大家族自己,也给其他觊觎权利和财富的其他权贵造成了错觉,既百里燕能干的他们也能做,完全垄断来带最大利益。
但现实是,封建社会下的国家垄断的目的是保证基本的经济稳定,咸国开放型经济的垄断则是建立在百里燕技术释放的基础上,因此这种垄断是极端案例。
垄断并不能促进竞争,并因为垄断而阻碍技术发展,既然现有的技术模式能实现百分百的市场垄断,生产者很少会主动寻求技术的再进步迭代发展,至少在当下科学认知不健全的情况下,垄断意味着满足和不思进取。
当百里燕所预知的技术知识释放干净,这种垄断便成为阻碍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但当下而言,垄断带来的权利与经济资源集中,是发挥举国体制,集中资源办大事的有利保障。
百里燕提此一问,便是给薛氏以提醒,盐枭此前一成不变的煮盐几百上千年满足于现状,致使咸国几百年间的发展既停滞不前,若非人口增加,国力几乎停滞不前。
只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力加成的正当手段。
当然,自晒盐法发明后几百年来除了设备和处理工艺有所变化,手法也一成不变。百里燕只想籍此机会给卤侯提个醒,不要因为垄断而沉迷于现在的局面。
第三问的涉猎范围就大多了,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外世知道的并不多,薛氏和轩亭侯府因为参与钱坊运作,因此能接触到经济方面的表述和一些理论内容。
提及此事是为今后的产业规划与技术下放,给薛氏打个预防针。
首先咸国工商业发展正经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技术的迭代发展与大量新生产品不断涌现,让市场供需关系出现剧烈波动。
就国内而言,大量产品并不能惠及多数人,更多商品用于都郡的销售,权贵的享受以及对外出口赚取现金,其中镇军、辅兵、禁军待遇的改善有消耗了很大一块,因此民用工业品生活品尚无法满足其余各郡占人口多数的普通人。
而永兴侯府实际上是一家国有性质的私人家族企业,几乎垄断了全部工业品和新式生活必须品的生产,小到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大到工业设备,无不需要永兴侯府与司农府一手包办。
早几年问题还不大,基本盘做大后,单纯的朝廷生产和调控,已不能满足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将部分生产下放至民间资本。
王眷事件也再一次让百里燕意识到,经济重心过于集中于一处带来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当此情况之下,将无关紧要的产业下放至民间资本,由市场自己的供需关系决定部分资源配置,以减轻中枢调控的压力,同时也能激发地方用工和经济发展。
其次,民间资本还包括权贵资本,谨慎的放开有必要筛选,于是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既要避免既有的贵族资本籍此机会大肆扩张与民争利,同时又要让新兴民间资本为我所用,而且是安全可靠,这就不得不用一些红顶商人。
既能在官府与民间两边都吃得开,而又有资本的私人或者下海的官员。
如此又造就一批游走于官商民之间的新贵利益集团,控制的得当是福,控制不当便是祸。
百里燕手下商业上没多少可用之人,大都是军事、技术、科技和学者类的人才,商业人才都在百货堂蜗居,谈不上有什么开拓精神。
因此只能依仗卤侯和轩亭两家,最可靠的仍是在他们直系子孙中先择一匹精明强干之人作为种子,发展五年十年,再以他们为基石,像发豆芽一样,由他们自己发展人脉和下家。
但如此以来,个人就必须放弃现有的安逸生活,前往新附四郡开拓新的经济空间。
今日但凡与会才俊,即便得不到美人,百里燕的定调也给了他们飞黄腾达的机会,因此今天没有输家,但想要赢得人生,必须放弃现在的安逸生活,而且也是有保障的。
最后,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归根到底仍是经济工具,过于自由化与过于计划管制,都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强调谁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尽早的明确这一点,有利于日后推动经济转型和民营资本参与运作,减少政治阻力,最终达成以民间资本挤压那些个保守权贵集团的目的。
问策持续了三个时辰,没有人争论对或者错,百里燕提出的三个问题本质上也没有绝对的对和错,都是有机的整体,缺了任何条件都玩不转。
更多的是让薛氏子弟中的某些聪明人明白,他百里燕要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桩婚姻,而是既能建功立业,又能大干一番事业的丰功伟绩,纵然不能青史留名,也值得流芳后世。
此时后院东花厅里,乔郡主和母亲兰渊公主说着体己话,却也等的颇有些焦急:
“都下午了,怎还没完呢。”
乔郡主蹙着黛眉,心里惶惶不安的乱跳,母亲兰渊公主见怪不怪的说:
“男人们聚在一起就喜欢没完没了的说些天下大事,今后招了女婿上门,翁婿间免不了要论长论短的。”
“唉……”
乔郡主突然吁叹一声,愁眉不展,兰渊公主问她:
“你这是怎么了,又有什么不乐的事,别总闷在心里,也说来娘听听。”
“我也说不上,一想到彩云可能要出嫁,我这心里总是说不上的难受。”
兰渊公主安慰道:
“傻丫头,当年娘把你送出家门,不也是这般纠结心情。如今你也是做娘的人了,生了女儿早晚是要出门的,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谁能舍得送给人。
所以啊,得找个好婆家才是正理儿。碰上燕公子,是你这辈子走了大运道啦,既温柔又体贴,还懂女人心。不似你父亲那般三心二意看着就来气。”
“娘……”乔郡主扭捏道,接着又说:“爹就只有娘你一人,燕子欢爱八个夫人,女儿只得其一,哪里好啦。”
“唉……你就知足吧,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人家公平待人,你每月又没吃亏,女人那事儿啊,要知足。像你娘,现在腰酸背痛手脚冰,都是早年被你混账爹给天天晚上折腾的,现在老啦老啦,这才后悔早没听你祖母说的话,亏了自己,这都是教训啊。”
兰渊公主尽诉多年“血泪史”,好像她吃了大亏一样。